简述敦煌莫高窟出土丝织品的类型和特点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aocao7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敦煌文献、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织物,196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在第125窟和第126窟窟前裂缝中发掘得到北魏时期的刺绣品;第130窟发掘得到的盛唐丝织品;1988年-1995年我院考古人员对敦煌莫高窟北区进行清理和发掘的丝织品的类型和特点,做一个分类简述。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丝织品;类型和特点
  前言
  自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以来,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播到中亚和西亚。这条商路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敦煌是咽喉之地,也是连接着中西的必经之地。也是出中西的门户。敦煌莫高窟是佛教的圣地。保留有世界上最大的石窟,从北凉建窟开始到元,保留有735个洞窟,2400多身彩塑,5座木构窟檐。留下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从藏经洞出土用包袱包裹的丝织品、敦煌莫高窟南区第125窟和第126窟窟前裂缝中发掘出土,南区第130窟发掘出土、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以及流散于世界各地的丝织品多达1049件[1],对我们研究古代的丝绸提供了及其重要的依据。
  一、敦煌文献记载中出现的丝织品
  在敦煌文献中记载的丝织品也有不少。其中在P.2104vc《修多經中菩萨十地觀方便觀相法門》中提到有北方彌妙勝佛金剛藏自身 被七寳袈裟七宝靴金線繍絲鞋得受足自在勝法87爲大乘得具足戒。又在敦煌P.3432《龙兴寺卿赵石老脚依蕃籍所附佛像供养具并经目录等数点检历》中提到有“佛屏风像壹合陸扇,繡像壹片,方圆伍尺;生绢阿弥陀像壹,长肆尺,阔叁尺壹寸;绣阿弥陀像壹,长叁箭,阔两箭,还有带色娟;在P.3391《字书》中提到有手巾匹帛,衣物罗锦,丝绢,夹缬,抽纱,绣绮,绯紫,锦褥。在P.2880《春坐局席转帖抄》记载有绫绢名目闹花楼机,绫一匹,紫罗两匹,白絁锦绫三匹,纐缬三丈,碧绫裙一?。在P.2613《咸通十四年(873)四月四日沙州某寺徒衆常住交割暦》中提到有夹缬团伞子贰白绢里罗锦者舌青绢裙,故破错采经巾壹紫绢绯绢里,司锦项菩萨旛捌口,大白繍伞壹,繍像壹,生绢卢舍那像壹紫像。生绢千佛像壹。
  二、从敦煌莫高窟第125窟和第126窟出土的刺绣
  1.刺绣
  中国刺绣的起源很早,有锁針绣,还有滋生出劈针和平绣,不过,最有特色的刺绣是劈针绣。敦煌出土的劈針绣是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在洛阳制作,这是笃信佛教的广阳王元嘉施舍,后来通过僧人带到敦煌供奉的绣像。
  此件刺绣是1965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第125窟和第126窟窟前的裂缝中。现藏敦煌研究院。现已残破,但从残破中仍可看出该刺绣自上而下包括有:横幅花边、一佛二菩薩的说法图、发愿文和供养人[2]。发愿文右侧男供养人像存两身,第一身衣纹似为袈裟,应为供养比丘,第二身残存头、足部,脸型略长,双目圓睁,头戴黑色高冠,服装大部分已残损。在其身后题名榜书中发现仅存有一“王”字。其后的三身女供养人,有广阳王母、妻子和两个女儿,三人均戴合欢帽,穿过膝的窄袖左衽长衫3,衣上为朱红桃形忍冬和卷草忍冬纹,内着曳地长裙。
  这件刺绣是在黄褐色的丝织物上绣出的。刺绣采用的针法是劈針秀法,针法的顺序与一般的针法相同,先用針从刺绣的上部穿出,然後再形成圓状,再从下部穿出,拽进线圈绣出,形成如辫子的形状。所以也称为锁针秀。
  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北区出土的錦类织物和妆花织物
  1.锦
  锦是一种多彩的熟织物,较为厚重,图案变化较丰富,一般采用重组织提花,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因此在古时“唯尊者得服之”。 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出土的锦类织物,有平纹经锦、平纹纬锦、斜纹经锦、斜纹纬锦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出土最早的锦,采用1/1平纹锦重组织织造,因以经线显花而得名,此类织物的实例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流散于大英博物馆馆藏编号为MAS.909盛唐彩条朵花纹锦,就是平纹双层组织[4]。
  如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菱格地桃形瓣窠团花织金锦,编号为B163:66[5]。残长16.0厘米,残宽9.3厘米。此件织物从现存保留的状况来看,很明显可看出有红地,黄色显花的重组织织物,这件织物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双层组织的织物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我国古代织物加金约始于战国十六国时期,已能生产织金锦。织金锦本为波斯人所长,是以金缕或金箔切成的金丝作纬线织制的锦。但加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加金织物的盛行则是在元代。元代加金技术广泛应用,纱、罗、绮、缎等都有加金。但在诸多丝织品中,织金锦最具时代特色,技术与艺术成就也最高。织金锦是以织入的金线显花的丝绸,在元代风靡天下,它也是元代最重要的丝绸品种。
  金银在古代丝绸艺术中是十分常用的材料,它往往起着点缀的作用,更显示出丝绸的高贵、豪华、绚丽。金银材料在丝绸艺术中一般要加工成片状或线状才能使用,由此产生片金和捻金两种名称,银亦类似,只是较少使用。
  据《隋书》何稠传记载:当时波斯尝献金线锦袍,组织殊丽,上命何稠为之,稠锦既成。也就说在隋代就已经出现有波斯献的金线锦袍。但是,到了元代,元统治者也十分喜爱加金织物,只是把金箔打的更薄了,如莫高窟北区出土红地牡丹鸾鸟纹织金锦B121:13,就是红地织金花的,从残存的实物来看可看出有残留的捻金线。
  制作捻金线时,是先将小块金子夹在两张纸之间,慢慢将其捶打成金箔,然后,将其粘贴在竹制的纸张上,切割成片金线。在以丝线或棉线为芯,外围再将切好的片金以螺旋形绕于其上,就形成了捻金线。以捻金线织成的锦,就是捻金锦。现出土实例有莫高窟北区出土细花纹捻金锦B163:65。红地织金残存一小块,纬线为双纬,每平方厘米经线66根,纬线60根。残长15.0厘米,残宽1.8厘米。
  2.妆花织物
  妆花织物是对挖梭织物的别称,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进行显花的织物,一般称为妆花织物。敦煌出土的妆花织物大多数为妆花绫,从唐代到元代,共出土有8件,分别为妆花绫、妆金纱等。如从敦煌藏经洞出土流散于大英博物馆馆藏编号为MAS.871的一件红地团花的妆花织物,就是采用妆花的特色织造而成,但最有特色的妆花织物有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出土的2件妆花织物,这些织物都有加金,这些加金织物与元代统治者喜好加金织物有很大的关系。   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和北区出土的绢、绮、绫、纱罗、缎织物
  1.绢
  绢是自魏唐以来,是对平纹类素织物的通称。如莫高窟北区出土这件绢类织物编号为B43:25,就是平纹类织物。当然,也有特殊的绢类织物有用于娟幡、绢画。上部绘有彩色图案的,此类绢多做画绢之用。此类织物在莫高窟北区发现仅有两例,如绢画B164:20,墨绘三段花草图案,还有B140:2。背面有拓纸,上画有面目慈祥的佛像,佛略带微笑,结跏跌坐于莲花上,有璎珞、臂钏金粉装饰。
  2.绮:平纹地暗花织物
  绮的名称出现较早,《楚辞.招魂》中有“纂组绮绣”之句,《战国策》中亦有“曳绮豰”之句,其注皆与《说文》相同;“绮,文缯。”文缯也就是有花纹的平素类织物,与战国秦汉的出土实物相比较,可知这是指当时的平纹地暗花织物,亦即平纹地暗花织物,这在汉代被称为绮。但到唐代,绮字基本不用,而称之为绫,与斜纹绫区分亦可特称为平纹绫。为便于理解,我们在此还是将此类织物称为绮。这类织物
  如莫高窟北区出土红色鱼鳞纹绮B121:11[6],还有唐代红色联珠纹绮B43:6,为红色,残存有两圈联珠纹,这种联珠纹图案最早出现于波斯,是以若干的圆圈形成一定排列的纹样,故称为联珠纹[7]。这种纹样在敦煌丝织品中的运用,对研究古代波斯纹样提供了依据。如大英博物馆馆藏编号为MAS.862.a-b红地联珠纹对羊对鸟纹锦[8],就是从敦煌藏经洞出土使用联珠纹形成团窠,窠内有站立的山羊和鸟,这种以联珠纹形成的团窠,很明显具有西亚的风格。
  这种具有西亚风格的联珠纹图案在敦煌石窟中应用的也有很多,如莫高窟第420窟塑像服饰“联珠纹狩猎纹”,第402窟龛口沿边饰“联珠翼马纹”,第277窟龛口沿边饰“联珠对马纹”。第401窟龛口沿边饰“联珠莲花纹”,从以上发现的这些纹样可知,这种联珠纹图案始于隋代,是传入中国后又经发展组合形成出现的新的联珠纹。
  3.绫:斜纹地暗花织物
  绫的名称出现得比绮迟,约在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当时见于文献资料的有白绫、青绫、仙人纹绫等各种名目。到唐代,绫织物进入全盛时期,《唐六典》中记载有官府织染署中设有专门的绫作。
  敦煌绫织物中以暗花绫为大宗,暗花绫则是通过经纬组织枚数、斜向、浮面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的不同来显花,不同的因素越多,花地间的区別就越大。如莫高窟北区出土绫编号为B168:11,三角形暗花绫.为翠绿地,有红线描绘的花纹,织物也采用有片金织造。
  4.纱罗:絞经织物
  纱罗组织是指有固定绞组的纱罗组织,这类织物在汉代毛织物上出现过,但其流行却是从唐末开始的。宋元、明清时十分普及。
  纱罗织物的纬线相互平行排列,由经线相互扭绞与纬线交织而成,我们把全部或局部使用两根经线相互绞转并每一纬绞转一次这种组织的织物称为纱,而其余的则都归入罗织物。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纱织物有织银纱幡B53:4,尚保存幡首高3.7、幡首最大宽8.3、幡身高6.0、八字幡尾长4.5厘米[9]。敦煌的罗织物经纬线较疏,如编号B163:11红色印金罗,每平方厘米经线37根,纬线为37根[10],从残存的这两件纱罗织物来看,虽然很小。但其价值很高,在对比同类出土的纱罗织物中,又显得弥足珍贵。
  5.缎:缎纹织物
  缎在古代曾写作段。但在唐以前的文献中段多作布帛的计量单位,如“美人赠我锦绣缎”。至唐代,《唐六典》中把“段”与罗、锦、绫、纱等品种名相并列,可能就是指缎纹织物,但是至今尚末发现宋代以前的缎实物。
  缎另有一个称呼叫“纻丝”,或写作“注丝”。从文献来看,纻丝较多地指色织的缎织物。宋代《梦梁录》中对纻丝品名的记载中就有间道、闪褐、织金三种,明显是色织物,但在元代文献中亦有素纻丝和暗花纻丝的记载,很难与缎的用法完全区分开来。
  四、夹缬
  夹缬是用两块雕刻成凹凸对称的花板夹持织物进行防染印花的织物。花板凸出之处不能上染色彩,而花板凹入之处则可以上染,图案由此得出。夹缬也可以通过防染区域的隔离,进行单色或是多彩印花[11]。
  夹缬最早发明于唐代.据北宋王谠《唐语林》援引《因话录》载:“玄宗柳婕妤有才学,上甚重之。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鏤瓣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缬。因婕妤生日,献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据《旧唐书.玄宗纪上》 :“开元十二年七月乙卯,废皇后王氏为庶民”,因此,其发明应该在开元十二年(724)之前。
  敦煌文书中也多次提到有夹缬。如在P.3391《字書》中提到有手巾匹帛,衣物罗锦,丝绢,夹缬等,还在P.2613《唐咸通十四年(873)正月四日沙洲某寺交割常住物等点检历》中提到有“夹颉团伞子贰”“夹缬幡伍口”、“夹缬伞子壹”、“夹缬带”。这里的夹缬有用于作幡、伞、带子等,充分说明当时夹缬在敦煌使用的用途也很广泛。
  目前所知从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流失于海外,从莫高窟南区第130窟出土保留的夹缬共计有83件,藏经洞出土流失于大英博物馆馆藏编号为1919.0101.0.092的圆点纹夹缬幡头,还有敦煌莫高窟南区第130窟出土编号为K130:12的夹缬绢幡,为蓝地绫纹夹缬,就是将布叠好之后,夹住投染的。
  五、结语
  从以上这些出土的丝织品让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莫高窟发现的丝织品不仅有刺绣,还有锦、绢、绫、缎、绮、纱、罗等,他们有用于佛教绣像、有用于佛教使用的幡,也有使用于生活用品,如裙子、衫子、还有用于带子等,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还用于石窟洞窟菩薩的衫裙,从这些出土的实物证明,这些丝织品的用途也很广泛。就是由于这些丝织品的出土,为我们了解古代的丝绸工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参考文献
  [1]赵丰、王乐.敦煌丝绸与丝绸之路[M].2009:264-336.
  [2]文物.新发现的北魏刺绣.敦煌文物研究所[J].1972:54-59.
  [3]赵丰、王乐.敦煌丝绸与丝绸之路[M].2009:273.
  [4]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3):36。
  [5]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143.
  [6]赵丰、王乐.敦煌丝绸与丝绸之路[M].2009:118
  [7]赵丰、王乐.敦煌丝绸与丝绸之路[M].2009:268.
  [8]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1):198.
  [9]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3):136.
  [10]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全集[M]. 英藏卷.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对书写的重视度逐渐降低,大学书法课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字的优美且将其发扬光大。这就对目前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学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效率  前言:  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千年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和提升德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德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情操,高等学校德育的开展需要借助“三全育人”的机制,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运用新方法探索新时代高校德育的路径。国画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跟高校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将国画中的人文精神与高校德育相结合是推动德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校德育;传统文化;教育  引导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是德
期刊
摘要:在改革进程思想政治工作中,国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是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及主要渠道之一,为全体党员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中国企职工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坚实基础及中坚力量,既是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的支柱,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推动者。本文就新媒体技术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影响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并对如何运用
期刊
摘要:高校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性的特点,采取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系统化的艺术教育途径是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而古镇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美和人文景观美成为了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首选。  关键词:古镇美学、艺术教育、资源整合  古镇,一般是指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背景、古朴闲适的人文风情、恬淡的生活态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方
期刊
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考数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 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对于三角函数当中的最值定值定点的问题,要做好归纳以及技巧归纳,让学生能够不断的进行学习以及掌握技巧,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对试卷中的解答题不至于于束手无策。三角函数中的最值问题是考查学生综合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这类问题主要涉及直线,圆和三角函数等知识,它渗透了约简和数形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中课程的深度改革与发展,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整个高中课程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历史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成为当今的教学目标之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历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历史发展和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
期刊
摘要: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育,是现代高职院校最为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从产教深度融合视角下研究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希望提升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产教融合;会展策划与管理;能力培养;  当前,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效果,加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成为高职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中高职院校是培养国家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全面进入信息化、科技化社会,社会发展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科技人才短缺问题,迫切需要对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端技术型IT人才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文学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了我国文坛的重要一部分,并且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关注。网络平台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进行选择和检索,可以说阅读内容和种类已经空前的繁盛,而且阅读形式已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趋于自由、平等开放的虚拟空间,也使受众的特征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方式。作为网络文学的接收者,受众已经成为了伴随着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力量和研究对象,值得深入探讨和
期刊
摘要:非认知能力包括: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动力、毅力、自我控制、职业道德、适应力和应对能力。它很难识别,因为它们很难测量和量化。但是,它们被认为是我们在学校、工作或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基础。研究表明,非认知能力会带你走上成功之路。非认知技能的例子本文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文学与传媒学院为例,浅谈非认知能力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非认知能力;辅导员;就业  一、非认知能力的简述  著名的布鲁姆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