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形势下辅导员的角色应该完成从“保姆”到“导师”的转变,这就要求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艺术。本文从辅导员身份的转变艺术、语言与感化的艺术、批评与肯定的艺术以及心灵沟通的艺术等方面论述了辅导员的工作艺术与方法,以应对辅导员工作中实际变化的要求和挑战。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工作 辅导员 艺术
前言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随着中央“十六号”文件的下发,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其角色定位也更加明朗:辅导员不再扮演学生“高级保姆”的角色,而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人生导师、心灵导师和生活导师[1]。国家将辅导员的身份和地位进一步明确后,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就名称而言,“辅”就是“辅助”,即辅助大学生有效地开展和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导”就是“引导”,是对学生思想上进行指导,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和生活上进行引领,引导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成功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因此,顾名思义,辅导员就是“辅助和引导者”。从微观角度来说,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班级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和生涯的服务辅导者[2]。辅导员工作具有浓郁的时代性和思想性,辅导员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内练素质,外树形象,须培养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工作对辅导员提出的基本要求[3]。
1 身份转变的艺术
1.1 管理身份的准备艺术
高等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20左右岁的青年。刚刚迈入高校的青年们,充满了对社会的可渴望,充满了对新知识、新文化的渴望,充满了对将来的憧憬与向往。
因此,作为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出发点,努力营造良好的求知氛围,在充分尊重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求知途径。因此,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由教师管理为主向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转变。管理的内容要从点上的管理提升到整个层面的管理;管理的对象要从个别管理提升到抓典型的管理;管理的依据要从校纪校规的管理提升到以法冶校管理;管理的手段要从直接管理提升到宏观和导向管理为主[4]。
青年学生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因此他们头脑中总会有非常活跃的因素。辅导员应充分抓住这一点,发挥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作用,组织好班级集体活动的方法和艺术,是要从学生一入校开始抓起,促进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凝聚力放手给学生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又给必要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在不违背大方向的原则上,让学生们大胆的尝试,大胆的实践、展示出青年的活力与思想;同事,既给他们压担子,又考虑他们学习和身心健康,努力做好班级各项工作。
1.2 教育和服务身份的转变艺术
青年学生是需要引导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积极、正确的引导青年学生,要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将青年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做人、求知、成才的道路上,是辅导员的责任与义务。
引导必须有管理。特别是在新时代下,各种“思维潮流”鱼目混珠,直接或间接的蚕食着青年的思想,因此,管理必不可少。
但是,同时,辅导员作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导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全面成才的内在动力。学校应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实现由管理为主向教育和服务为主转变。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合理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与优势,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努力做好与困难学生的沟通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开辟勤工助学岗位,扩大勤工助学途径,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尽一切可能,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指导学生开拓创新,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加强就业服务,健全信息网络,加强心理、专业各方面的指导[4]。由此,才能实现从被动、强迫式的管理变为主动、民主式的管理,从管理为主变为教育和服务为主的管理。
2 语言与感化的艺术
2.1 语言艺术的表达
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主要手段就是语言,掌握和学生谈话的艺术是辅导员的基本功。而行为艺术,除了辅导员平时工作的一般方式方法之外,激励是我们最常见的行为工作艺术之一。
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一个好的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同时满足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既要以正确的道理去教育学生,同时也要以爱去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情操,在感情上拉进与学生之问的距离,从而使教育达到良好效果。
在与学生谈话时,辅导员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要摆架子,不要高高在上。要营造一种轻松、自由、坦诚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放下戒心,敞开心扉,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教育。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套话、空话和官话。要讲学生容易接受和对学生有用的东西,同时要注意用词,平淡、单调、枯燥的语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而趣味性的语言具有特殊功能,比如说运用广为流传的笑话、典故来调节、刺激学生的思维,能收到良好效果[5]。
2.2 感化的艺术表达
关心不等于感化。感化是一种爱的情感,更是师生交往的润滑剂。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一位具有亲和力的辅导员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能获得学生的宽容与信任,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在思想上,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言行上,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在生活上,要关心学生,真诚沟通;在困难面前,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在荣誉面前,要和学生一起分享。辅导员的亲和力是维系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在感化的影响下,学生感到了重视,受到了关注,加强心灵之间的沟通,必将更加支持辅导员的工作[6]。
辅导员工作立足于感化,绝不是无原则的姑息迁就,感化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3 批评与肯定的艺术
3.1 批评的艺术
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是辅导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如何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心服口服,这与辅导员的批评艺术是很有关系的。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队员认识并改正错误,并促进智力的开发、思想品格的完善,使其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的人。要发挥批评的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真正做到保护学生自尊,激励自信,促其自立。批评要注意场合,要把握分寸,要柔刚相济。
批评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而不是发泄私愤。学生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由于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那可是得不偿失的。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它涉及到方法、态度、动机等许多问题,以及批评背后的责任心、事业心等。
3.2 肯定的艺术
现在的学生还没有达到甘当无名英雄的思想境界,无论是班级干部还是普通同学,他们渴望被辅导员老师认可,哪怕是一点工作成绩。辅导员语言必须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在教育过程中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性的语言,有时看起来是一句话,但有时会像一根毒刺一样深深扎在学生的心上,会把学生一生的勇气泄光的。辅导员对学生的赞美与表扬要讲究艺术,就是要善于抓住机会,找准切入点,既有恳切的开导,又有热情的帮助;既有欲擒故纵,又有因势利导。要匠心独用。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才能真正将表扬的功效发挥到极点[7]。
辅导员对学生的赞美与表扬要讲究艺术,就是要善于抓住机会,找准切入点,既有恳切的开导,又有热情的帮助;既有欲擒故纵,又有因势利导。要匠心独用,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才能真正将表扬的功效发挥到极点。辅导员应细处着眼、微处着手,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善于及时的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其时时扬长避短、时时充满上进的活力。
4 心灵沟通的艺术
大学新生入学阶段是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大学新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面临全新的环境,满怀憧憬的大学新生会遇到许多困扰,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感,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从高中向大学过渡时必然产生的现象[8]。
辅导员除了担任教师的角色外,还要充当医生的角色,把心理教育与保健引入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青年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风暴”期,辅导员担当起心理辅导的责任,加强心理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关心学生,才能做到爱学生因为只有关心学生,才使我们主动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辅导员是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爱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以及平时老师较少注意到的中等生,更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9]。
结语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与方方面面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与真诚奉献。当辅导员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每一位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辅导员当教师,更是他们感情世界的真诚朋友。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爱的教育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易红英.做“导师”不做“保姆”——试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艺术. 古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1-112.
[2] 蔺薇,夏迎春.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艺术探索.广西教育,2009,12:66-67.
[3] 郭红彦. 高校辅导员工作艺术探讨.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3):40.
[4] 张群生,王军,钟 华.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研究.广西教育,2009,12:68-69.
[5] 曾 嘉.浅谈辅导员的工作艺术及其自身修养.科教文化,2009,7:4-5.
[6] 郑 力.热情与经验并重 严厉与宽容共存——浅析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艺术.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7):92-93.
[7] 马会梅. 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艺术.教书育人,2006,8:35-36.
[8] 顾惠.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辅导员工作艺术.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4):61-64.
[9] 林秋珍,张长明.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工作艺术.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233.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工作 辅导员 艺术
前言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随着中央“十六号”文件的下发,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其角色定位也更加明朗:辅导员不再扮演学生“高级保姆”的角色,而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人生导师、心灵导师和生活导师[1]。国家将辅导员的身份和地位进一步明确后,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就名称而言,“辅”就是“辅助”,即辅助大学生有效地开展和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导”就是“引导”,是对学生思想上进行指导,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和生活上进行引领,引导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成功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因此,顾名思义,辅导员就是“辅助和引导者”。从微观角度来说,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班级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和生涯的服务辅导者[2]。辅导员工作具有浓郁的时代性和思想性,辅导员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内练素质,外树形象,须培养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工作对辅导员提出的基本要求[3]。
1 身份转变的艺术
1.1 管理身份的准备艺术
高等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20左右岁的青年。刚刚迈入高校的青年们,充满了对社会的可渴望,充满了对新知识、新文化的渴望,充满了对将来的憧憬与向往。
因此,作为辅导员,应该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出发点,努力营造良好的求知氛围,在充分尊重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求知途径。因此,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由教师管理为主向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转变。管理的内容要从点上的管理提升到整个层面的管理;管理的对象要从个别管理提升到抓典型的管理;管理的依据要从校纪校规的管理提升到以法冶校管理;管理的手段要从直接管理提升到宏观和导向管理为主[4]。
青年学生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因此他们头脑中总会有非常活跃的因素。辅导员应充分抓住这一点,发挥学生干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作用,组织好班级集体活动的方法和艺术,是要从学生一入校开始抓起,促进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凝聚力放手给学生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又给必要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在不违背大方向的原则上,让学生们大胆的尝试,大胆的实践、展示出青年的活力与思想;同事,既给他们压担子,又考虑他们学习和身心健康,努力做好班级各项工作。
1.2 教育和服务身份的转变艺术
青年学生是需要引导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积极、正确的引导青年学生,要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将青年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做人、求知、成才的道路上,是辅导员的责任与义务。
引导必须有管理。特别是在新时代下,各种“思维潮流”鱼目混珠,直接或间接的蚕食着青年的思想,因此,管理必不可少。
但是,同时,辅导员作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导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全面成才的内在动力。学校应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实现由管理为主向教育和服务为主转变。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合理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与优势,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努力做好与困难学生的沟通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开辟勤工助学岗位,扩大勤工助学途径,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尽一切可能,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指导学生开拓创新,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加强就业服务,健全信息网络,加强心理、专业各方面的指导[4]。由此,才能实现从被动、强迫式的管理变为主动、民主式的管理,从管理为主变为教育和服务为主的管理。
2 语言与感化的艺术
2.1 语言艺术的表达
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主要手段就是语言,掌握和学生谈话的艺术是辅导员的基本功。而行为艺术,除了辅导员平时工作的一般方式方法之外,激励是我们最常见的行为工作艺术之一。
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一个好的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同时满足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既要以正确的道理去教育学生,同时也要以爱去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情操,在感情上拉进与学生之问的距离,从而使教育达到良好效果。
在与学生谈话时,辅导员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要摆架子,不要高高在上。要营造一种轻松、自由、坦诚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放下戒心,敞开心扉,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教育。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套话、空话和官话。要讲学生容易接受和对学生有用的东西,同时要注意用词,平淡、单调、枯燥的语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而趣味性的语言具有特殊功能,比如说运用广为流传的笑话、典故来调节、刺激学生的思维,能收到良好效果[5]。
2.2 感化的艺术表达
关心不等于感化。感化是一种爱的情感,更是师生交往的润滑剂。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一位具有亲和力的辅导员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能获得学生的宽容与信任,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在思想上,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言行上,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在生活上,要关心学生,真诚沟通;在困难面前,要和学生共同承担;在荣誉面前,要和学生一起分享。辅导员的亲和力是维系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在感化的影响下,学生感到了重视,受到了关注,加强心灵之间的沟通,必将更加支持辅导员的工作[6]。
辅导员工作立足于感化,绝不是无原则的姑息迁就,感化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3 批评与肯定的艺术
3.1 批评的艺术
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是辅导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如何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心服口服,这与辅导员的批评艺术是很有关系的。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队员认识并改正错误,并促进智力的开发、思想品格的完善,使其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的人。要发挥批评的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真正做到保护学生自尊,激励自信,促其自立。批评要注意场合,要把握分寸,要柔刚相济。
批评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而不是发泄私愤。学生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由于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那可是得不偿失的。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它涉及到方法、态度、动机等许多问题,以及批评背后的责任心、事业心等。
3.2 肯定的艺术
现在的学生还没有达到甘当无名英雄的思想境界,无论是班级干部还是普通同学,他们渴望被辅导员老师认可,哪怕是一点工作成绩。辅导员语言必须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在教育过程中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性的语言,有时看起来是一句话,但有时会像一根毒刺一样深深扎在学生的心上,会把学生一生的勇气泄光的。辅导员对学生的赞美与表扬要讲究艺术,就是要善于抓住机会,找准切入点,既有恳切的开导,又有热情的帮助;既有欲擒故纵,又有因势利导。要匠心独用。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才能真正将表扬的功效发挥到极点[7]。
辅导员对学生的赞美与表扬要讲究艺术,就是要善于抓住机会,找准切入点,既有恳切的开导,又有热情的帮助;既有欲擒故纵,又有因势利导。要匠心独用,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才能真正将表扬的功效发挥到极点。辅导员应细处着眼、微处着手,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善于及时的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其时时扬长避短、时时充满上进的活力。
4 心灵沟通的艺术
大学新生入学阶段是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大学新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面临全新的环境,满怀憧憬的大学新生会遇到许多困扰,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感,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从高中向大学过渡时必然产生的现象[8]。
辅导员除了担任教师的角色外,还要充当医生的角色,把心理教育与保健引入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青年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风暴”期,辅导员担当起心理辅导的责任,加强心理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关心学生,才能做到爱学生因为只有关心学生,才使我们主动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辅导员是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爱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以及平时老师较少注意到的中等生,更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9]。
结语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与方方面面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与真诚奉献。当辅导员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每一位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辅导员当教师,更是他们感情世界的真诚朋友。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爱的教育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易红英.做“导师”不做“保姆”——试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艺术. 古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1-112.
[2] 蔺薇,夏迎春.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艺术探索.广西教育,2009,12:66-67.
[3] 郭红彦. 高校辅导员工作艺术探讨.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3):40.
[4] 张群生,王军,钟 华.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研究.广西教育,2009,12:68-69.
[5] 曾 嘉.浅谈辅导员的工作艺术及其自身修养.科教文化,2009,7:4-5.
[6] 郑 力.热情与经验并重 严厉与宽容共存——浅析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艺术.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7):92-93.
[7] 马会梅. 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艺术.教书育人,2006,8:35-36.
[8] 顾惠.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辅导员工作艺术.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4):61-64.
[9] 林秋珍,张长明.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工作艺术.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