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cc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借助移动智能设备进行学习正成为高职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且对其学习的影响愈来愈大。但由于移动学习刚刚兴起,不仅移动学习的平台和资源建设不完善,而且各高职院校在学生移动学习条件创设、学生移动学习引导方面都做得极为不足。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影响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借助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促进学生学习的对策。
  关键词: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对策
  一、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借助互联网、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学习正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著名移动学习专家德斯蒙德·基更认为:“由远程学习和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的移动学习将为我们展现学习的未来;移动学习是继远程学习、电子学习之后的第三种学习方式。”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理论知识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自我约束力较差等原因,现阶段的高职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普遍兴趣不大,上课不听讲、课下不学习、挂科一大片的现象成为各高职院校学生的常态。以培养具有高技能型学生为目的的高职院校,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大多启动了借助互联网开发的网络课程进行教学的改革工作,并有不少学校开发出了借助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教学的课程。但从现阶段学生对网络课程学习的反映及效果来看,这些改革的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高职学生对互联网下的移动学习评价到底如何以及影响其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学习的因素有哪些?本课题基于对前期调研结果的分析,总结出现阶段影响高职学生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学习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达到借助移动智能设备促进高职学生学习职业技能与知识的目的。
  二、 影响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
  (一) 高职院校免费无线校园网络普及程度不高
  由于移動学习主要是借助无线网络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因此校园无线网络的普及程度决定着学生是否能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而移动学习的资源大多是以音频、视频的方式呈现的,所耗费的流量较大,因此如果是学生通过自己支付网络费用的方式进行学习,则有72%学生学习的意愿不高,他们更希望通过免费的网络进行学习。调研显示,所调查的不同高职学生中有高达83%的学生表示本校没有免费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网络需要自己支付费用。而46%的学生表示免费无线网络主要布置在机房等教室内,普通教室则没有免费无线网络。另有54%的学生表示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及学校免费提供的无线网络由于使用人多,网络信号较差,有移动学习资源打不开等情况存在。可见免费无线网络显然成为了当前影响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不利因素。
  (二) 移动学习平台吸引力不足
  移动学习平台设计的良好与否对能否吸引学生利用平台进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以湖南省高职院校为例,大部分学校开发网络课程都是依托大学城空间进行建设的,该平台资源的特点是资源量大、格式复杂,资源之间互相独立,这些资源不能够互相高度融合,一旦离开大学城空间平台转移到其他平台,如移动交互平台微信中就必须重新建设学习资源,给建设者带来极大工作量,难度很大。因此大部分建设者没有把这些资源转换到移动终端平台,如借助APP或者微信平台展示供学生学习。大学城空间平台的这些缺点也导致学生学习时主要靠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方能实现,而借助学生人手皆有、随时可用的智能手机使用时则很不便利。另外由于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除课堂在教师督促下能够利用该平台课程学习外,课余时间鲜有利用该平台课程资源主动学习的。
  (三) 移动学习资源不够丰富
  通过调研发现,现阶段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对学生进行教学的高职院校较少。调查发现,有67%的学生表示本校教师没有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的情况,16%的学生表示教师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主要是在信息化教学比赛时,以及课下教师通过微信平台转发的一些学习资源。学生表示这些学习资源近大部分为文字学习资源,或者文字与图片混编资源,而视频资源则较少,且这些视频资源不成体系,较为零碎,不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较大的帮助,也有的学生希望移动学习资源能够在他们实习和工作遇到困难时能够学习,资源能更有针对性。但同时学生们表示在利用这些资源时主要靠其自觉性,基本没有约束力。
  (四) 移动学习环境有待改善
  14%的受访学生认为曾进行的移动学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时进行的,由教师统一指导,因有学习要求,所以受身边人的影响不大。但课下教师所发的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学习相关资料时受其他人影响较大,不少同学在聊天或者玩游戏间隙才去看一看,且人越多时受他人的负面影响越大。学生们希望运用智能设备进行移动学习时能够有较好的学习环境。
  (五) 学生移动学习动力不足
  移动学习的优势在于学习者学习时的随时随地性、自由性,更多的是自主学习,但高职学生往往自制力不强,主动学习欲望较低,对理论知识学习普遍不感兴趣,在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调研中就发现17%的学生认为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在教师统一指导要求下学习效果较好,比较有新鲜感。但当没有教师指导、自主学习时,48%的学生表示在没有教师指导时,如果学习的资源较多、各种科目知识同时皆有的情况下,依靠智能设备学习就会目标不明确,学习内容将会出现混乱,且由于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我注意力,很难学到知识。
  (六)教师移动教学经验不足
  由于无线网络环境下借助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兴起不久,高职教师普遍没有在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如何教学,且当前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实施教学的院校极少,因此各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调查中学生反映教师只是在信息化教学展示或者实验中偶尔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如平板电脑进行学习任务下发、资料传递、学生评课等环节,并非完全依靠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而在运用移动智能设备时,常常由于设备使用不熟练或者资源建设的不够合理而耽误时间,学生还反映这些资源一般较为简单,内容较少,不够吸引人。   三、 促进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对策
  (一) 高职院校需加强对移动学习的重视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对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依赖度越来越高,这些设备虽然给学生生活提供了便利,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差,学习不积极、不主动,课上课下不离手机,且智能手机主要是用来聊天、玩游戏等娱乐活动,因此智能设备对学生学习亦起了很大负面影响。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借助移动设备促进学生的学习,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移动学习研究的政策支持,从政策上鼓励高职教育者深入研究移动互联网下的移动教育教学研究,并为研究提供资金保障,多鼓励教师开发一些如搭建移动学习资源的专用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其次,高职院校应在条件允许时在诸多场合为学生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方便学生利用免费网络进行移动学习,但对学生免费无线网络使用应创新管理办法,如在固定时间段进行免费无线网络开放,以防止学生利用无线网络进行娱乐影响学习。再次,高职院校应建立合适的场所,创设有利的环境供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可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移动学习,形成移动学习的氛围,逐渐改变学生普遍以手机聊天、玩游戏为主的现状。
  (二) 高职院校需组建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研究的专门团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如慕课、微课等等。这些课程都是由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不同形式的资源构建而成,其建设不仅需要教学研究者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更需要具有专业的制作技术。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在网络课程建设中虽然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支持,但建设的网络课程较好且有一定影响受欢迎的课程却比较少,这些建设的课程大多流于形式,学生鲜有主动利用学习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进行网络课程建设与研究的基本都是一線教师,他们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单个课时如类似信息化教学竞赛用的视频课都要花费数十天时间方可完成,更不要说一个单元、一门课程甚至是一个专业所有课程资源的建设。因此,在建设移动学习的课程资源时,各高职院校应避免以往网络课程建设周期长、建设资源质量不高、各个教师都要去做的弊端。高职院校应引进专门的人才,成立一支进行移动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的专业团队,由这些团队专业地、不间断地进行移动学习平台搭建、移动资源开发等工作。在这些团队进行课程制作时,一线教师则提供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讲稿、PPT等的初步设计以及音频中的朗读、视频中的讲解等。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移动学习研究的高水平团队,开发出高质量的移动学习资源,同时这样的研究团队将会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借助互联网新技术进行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 开发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
  学生移动学习完全赖于移动资源的开发,而学生是否感兴趣、学习成绩的好坏则取决于移动学习资源是否丰富和吸引人。因此,在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时,应尽量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趣味化、形象化,便于理解和记忆。资源应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高度融合,便于学生易找易阅览。为了吸引学生,可以采用现在流行的表情包、flash动画等编辑到资源里面,案例应尽量选择学生较熟悉的。而在课程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利于展示、学生工作实习时较多涉及的重难点知识,并做到知识模块化、系统化。
  (四) 提升教师移动教学水平
  移动教学当前尚在探索阶段,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从未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时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即移动学习资源并非直接拿给学生用,而是首先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辅助手段,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有益的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渐摸索如何高效利用移动学习资源进行教学;如何对学生移动学习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价;如何在学生实习实训、课余时间通过移动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在工作中运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设计,提高移动教学水平。
  (五) 建立合理的移动学习考核机制
  由于移动学习主要是在非传统课堂上进行的,而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在没有学习压力、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移动学习效率将会极为低下,达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因此,借助移动智能设备对正常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时应考虑设置严格的考核机制,把对学生移动学习结果的考核计入到其相应科目成绩里面;或是让学生在移动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以完成选修成绩。而这些考核措施的施行需要开发相应的考评系统和管理机制。如果是在课余时间利用移动智能设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实习实训时,则应进行灵活的考评,如可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加分项进行等等。
  四、 总结
  总之,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迅速普及的今天,高职院校应适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及时跟进移动技术的发展,顺应个人生活和学习离不开移动智能设备的形势,深入探究当前移动学习方面的理论知识,借鉴移动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移动互联网下借助移动智能设备进行学习的平台建设、资源开发、教学实践等研究工作,使移动智能设备为高职学生学习提供便利,促进学生掌握各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闻库.加快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若干思考[J].信息通信技术,2011,02.
  [2] 马如宇.影响移动学习用户使用态度的前置性和潜在性因素解析——基于扩展式科技接受模型的视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9,07.
  [3] 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05.
  [4]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03.
  [5] 于化骥.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的前沿理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2.
  [6] 李晓丽,王晓军.移动学习模式探讨及系统架构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作者简介:
  王耿,湖南省株洲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高职学生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行为习惯偏差、文化学习相对无压力、自我控制力低等原因,他们不但在文化课上表现不认真,就连在体育课上也表现出无纪律、无组织、无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他们这使得体育老师难于驾驭体育课堂和完成教学任务,这些因素导致了高职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减弱和教学的失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二十世纪是知识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在素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在今天的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尤其是在大学教育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江苏省财政近几年陆续投入巨资完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帮扶农村建设几千所农村中小学,2007年“四配套”工程完成后,全省各地农村中小学基本达到合格学校建设标准。维护、管理如此巨额的财产将付于我们体育教师更加光荣的任务。  关键词 场地 器材 管理 安全  体育场地、器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实现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战略措施之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中思想教育工作,激发学生在课余体育训练中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  关键词 课余体育训练 思想教育工作 研究  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目的
摘要:自标准DRT(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Theory)提出之后,便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其动态机制较之前的蒙塔古(Montague)语义学有超越之处。然而,伴随着标准DRT处理语言现象的增加,对其扩充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标准DRT开始,阐述了其重要发展历程,从预设DRT到带投射指针的DRT,并尝试对其进行扩充,以增强其处理能力。  关键词:标准DRT;预射DRT;分层DRT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道德品质是人格的重要因素,它对人的事业成功具有重大的影响。“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摆在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面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教育生态学理念指导下构建并实践的微课教学模式,指出微课教学模式通过以微课为载体,优化教学生态能够实现教学相长。希望该模式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为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启示。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微课;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一、 引言  自2012年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比赛举办以来,微课教学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升。但“应用还处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法是新课改中倡导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势,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在株洲市二中实习上课情况,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对探究式教学在中学体育课的作用及如何合理地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
摘要: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我国教育领域中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课余时间将知识传授完成,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将知识完成内化。而将该教学模式在病理学的教学中应用,一方面是将以往的教学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在临床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利用病理知识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技能解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