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地间执着行走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d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地黑米热衷探寻与她邂逅的每一座城市,以敏锐的感受力,体察各个城市之独特韵味,其著作《沙地黑米带你游阳朔》与《桂林人》(合著)莫不如此。在最新的散文小说集《彩云追》中,沙地黑米的漂泊之旅重回故土。老家个旧,成为她抒情与叙事的空间。她把对故乡的回忆推演、铺排,重新安放,一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废名的湖北黄梅县、师陀的河南果园城,个旧——这个祖国西南边陲小城,在沙地黑米的笔下走向生动的极致。

一、别致精巧的结构特点


  别致精巧,是沙地黑米文字的一大特点。每篇作品,都经过她巧妙的结构设计。首先,“文章开头难”这句话对她大概是失效的。她习惯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写法吸引读者注意。如《旅行》的开头:“在故乡时我是如此没心没肺,一直觉得‘旅行’是个美好的词语。”(13)《酸荔枝》里:“荔枝是我童年的爱情,无数次置我满腔的热望于不顾,而我却对它始终一往情深。”(18)《汤》中:“我知道我不可能凭着一碗汤漂回过去,更何况,云南的汤一点也不浩浩荡荡。”(9)寥寥数语,不着雕饰,不似散文常见的华丽藻饰,亦非曲折婉转之声、激情澎湃之态,却照样气势不凡,足见其写作功底。
  其次是文章的结尾,沙地黑米常在文末设计精练扼要的文眼,恰到好处地概括全篇深意。《后窗的花》从云南山间似锦的繁花写起,看似漫不经心地提到家中成员,描绘邻居家菜地里的菜花、野花缤纷,后山有豺狗的传闻,是孩子们心中最大的恐惧。如传统泼彩绘画的技巧一般,在打开一幅姹紫嫣红的卷轴画后,文章渐入正题。“文革”时,因为激进的政治运动,外公外婆被抓去揪斗,作者一家过着被左邻右舍孤立、胆战心惊的日子。文章最后道明,夜里砰砰敲开我家后窗的不是豺狗,却是邻居赵婆婆冒险给兄妹俩送来食物。原来家里最温暖的花是妈妈,所谓“后窗的花”正是善良的赵婆婆,真是点睛之笔!《透明的日子》写作者对驻地战士朦胧的情感。以“算起来,那年他应该是十七八岁的样子。许多年后我长大成人,在外面嫁了个先生,比他年纪大”(107)结尾,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纯洁的少女情怀与文章开头“我的1978年……就像一滴水,从里到外,纯净而透明”(105)相应。毫不夸张地说,《彩云追》几乎每篇文章的开头、结尾接近浑然天成,且遥相呼应,使文章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呈现出一种回环之美,显示作者之匠心独运。

二、细节描写展现童真童趣


  童年经验,是沙地黑米努力开掘的叙事要素,对她而言,儿时记忆就像一座丰富的矿藏,取之不尽,这使得她的文字在不自觉中传达出引人无限回味的童真童趣。也因此,个旧成为一座用童心构筑的城堡,在作者的文学世界里坚不可摧。
  《坡》的篇首,以字母V和M的形象比喻,生动展现个旧两座大山东西夹峙的地貌。景观之呈示,如同折扇被瞬间打开,从高原急雨、对流大雾到绵延的山火、烧不尽的野草,作者信笔之间,视点由远及近,特异的全城景象依次呈现。随后,作者以儿童视角,表达个旧孩子对老鹰山(老阴山)和老羊山(老阳山)的奇异想象。征服险峻的老鹰山,是个旧孩子成长的必经之途:爬到老鹰山顶,是不是就可以摸到天?多年以后,作者才找到问题的答案:老鹰山是每位个旧孩子世界观的起点,直到踩上老鹰头顶,他们才发现天与人的距离并未缩小。而在山的那边,“旧社会”与“个旧的社会”毫无二致。《甘蔗精灵》中,隔壁赵婆婆对孩子们讲述鬼躲在门后的故事。而后,一捆长长的甘蔗堵住家门,因为一扇打不开的门,从此我管甘蔗叫鬼。这一度成为我成长的烦恼,无论小伙伴吃得如何心满意足,儿时阴影挥之不去:甘蔗有什么好吃的,爱吃甘蔗的都是甘蔗鬼!直到真正见识甘蔗林旖旎多姿的林带,我才幡然醒悟甘蔗是美好的精灵,不是吓人的鬼,也终于意识到,童年已真正远去。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最小的单位,沙地黑米显然深谙此道。“因为回忆就像沙子跟沙子之间也会存在的空气,会不断冒泡”(《彩云追·后记》,251),她不知疲倦地寻觅,在时光的罅隙中探查。
  《后窗的花》写作者儿时采花的情形。“喇叭花采多了,手拿不住,就随手取根花藤,把花托摘了,从花心一朵朵往下穿,穿得花裙叠着花裙,倒提着,真的像一条小仙女的跳舞裙了,心里就美滋滋的,还把那花藤捻得转来转去,下面的花裙也就跟着转啊转的,犹如彩裙飘飘。”(80)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触,将两个小女孩嬉戏玩闹的场景描述得活灵活现,倏地拉近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甘蔗精灵》中姐姐抽砍甘蔗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趁着大人不在,姐姐会从厨房里取柴刀砍甘蔗,力气小,拦腰砍不断,就踩住下脚用力一扳,一根甘蔗立刻从被砍过的地方断成两截。”砍、踩、扳等动作,将姐姐的聪明能干表露无遗。妹妹吃起甘蔗“举着一段,从参差的断口处下嘴,咬住那皮顺势三撕两扯,就露出了中间能吃的蔗肉”,调皮机灵的妹妹形象又跃然于纸上。“只一会儿工夫,姐妹俩就满嘴滋上了甜蜜的蔗汁,脸上绽开了盈盈的笑,笑得那叫一个钢牙闪闪”(23-24),“钢牙”的比喻可谓传神,鲜活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读来倍感亲切。
  令人叫奇的,还有沙地黑米对于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她运用跳跃的对比色描画山景:灰黄的山坡、长了浅草的坡地、墨绿色树林、成团的火域、焦黑的土皮……精练的词组将视野空间进一步生动化。沙地黑米对颜色的描摹,有时还会根据文字的内容随时切换。小时候,一本控诉万恶旧社会的小人书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当她把小人书的故事内容重述完毕,文字构筑的画面瞬间从彩色切换成黑白:“整本书是黑白灰三色,旧社会很多事都是没有颜色的,就连电影里只要一放到旧社会,画面也会从彩色瞬间切成黑白。谁会愿意去没有颜色的地方呢?”(《坡》)关于旧社会,作者用一句轻声的探问,一抹黯淡的色彩,将现实人们的心理状态直观地表现出来。

三、丰满醇厚的文思与意蕴


  沙地黑米通过出神入化的细节描写,将个体的生命体验转为具象化的文学表达,从容和淡泊的文字叙述之下,是时间赋予作者的智慧和通达。面对人生无常,她感叹:“人世是这样一种东西,里面的每一个过客,都会覺得自己是这里的主人;因此很多秘密在很多情况下,活得比人长。”(《从红寨到鸡街》,84)面对生命的成长,她在竭力打破“骑车从滑行开始”的魔咒后,从容地说:“走在你前面的永远是多数人,可是属于每个人生命的内心体验,永远独一无二。”(《有一个理由我就飞》,136)关于人类的迁徙与流浪,她拭去背井离乡的哀伤和单枪匹马的孤独,称之为:单程旅行。进而总结另一层哲理,“人类有一种功能,就是能把自己的异乡,变成儿女的故乡”(《旅行》,14)。面对生命流逝,她难掩伤痛:“沙场秋点兵。不知怎么我想起了这句,岁月就像急急的鼓点,快得形如闪电,快得来不及……”(《流逝》,120)正如汪惠仁先生在本书《序》里评价的那样,作者“将自己内心的释然同样隐藏起来——她知道做一个抽象的高人是危险的,她也不想在故事里点缀教义”。(1)读者很难在沙地黑米的文字中看到说教的意味,一切关于生命智慧的哲思妙语,总是在信手拈来的细节描写中娓娓道来。   难能可贵的,是沙地黑米文章中体现的历史感。如上文所述,童年生活是她挖掘不尽的题材,在回溯个体童年经历之时,她并不回避中國当代每一个转型时期人与历史之关系。譬如,描绘山色的同时,她会以不经意的口吻提到,在人定胜天的年代,用石块拼成的巨型革命标语。“可是在四季如春的个旧,人类的行迹显得如此之渺小乏力,小草在根上蕴含着野火烧不尽的力量,不多久,标语又看不见了。”(《坡》,4)作者善意地提醒人们,大自然有其不可轻视的力量,它从未停止唤醒人类的理性。沙地黑米的历史观还体现在她对时下复古读经热潮的看法。要求孩子背诵《弟子规》之举是否妥当?她举例分析之后认为,《弟子规》是一部启蒙读物,本意是要求孩童读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但其中不乏一些反映封建旧道德的思想内容,作者犀利地揭示问题所在:“古人编的类似故事实在血腥得很,吃人礼教还真不是吃素的。”(131)(《椰子与〈弟子规〉》)对于有些小学一味地追慕流行,鼓励孩子对所谓经典囫囵吞枣的做法,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从对礼教的好恶也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那就是革命的年代教人反叛,和谐的年代培育顺民”(131),体现作者明确的历史意识。汪惠仁称沙地黑米的随笔为“温情民谣叙事”,显然忽略了隐藏其中的现实关怀。
  沙地黑米文字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在人情世态的描写中显示出对于个体生存方式的反思与洞见。《月亮火车》《“在得一堆”》《马桑树的夏天》诸篇尤其引人注目,在人物的人生际遇与命运起伏的背后,暗藏作者对人物无尽的温情与守望。遗憾的是,沙地黑米对于时代与历史的把握,因为她对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掩藏得如此之深,甚至被大量对细枝末节的描写所淹没,很难为读者察觉。对于这一点,作者却是有意而为之。从《我在北大的日常生活》可窥见一斑。她写道:“关于北大的宏大事件,很多人已经有过很多叙述,我只补充一点充盈在其间的细枝末节,毕竟,日常生活就像沙子跟沙子之间也会有的缝隙,无处不在。”(173)沙地黑米,犹如真的在沙地中寻找黑米,她对细节的挑选有着清醒的自我认知。比如,她会用细腻的笔触,通过人们骑自行车的动作描写,向读者刻画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要先抽一鞭子让它跑起来,再在运动中完成一整套潇洒、优美,带点流线型的上马动作,挺拔的身形,细腻的手法,这一切勾勒出甜美沉着的改革开放初级阶段生活,怎么看都不多余。”(133)(《有一个理由我就飞》)此种写法,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打捞一切闪耀的碎石瓦砾,去粗存精,悉心打磨,却又点到为止,不去追根溯源。就像汪惠仁所说,“我们需要在‘津津有味’里发现她,我们需要在‘难以割舍’里发现她”。而这种“津津有味”与“难以割舍”,也正是她对于生活的态度。(1)
  沙地黑米以温情脉脉的姿态讲述人生,在她这里,形形色色的人物背后,是各有千秋的人生传奇。她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因为“属于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对谁都只有一次”(《关于街道》,187),故而才有《路上的人》一篇,在乘坐火车和飞机的旅途中,对过客饶有兴致地端详和揣摩。长在沙漠边军工基地里的孩子,看到车窗外绿树便痴喊“绿叶叶”的可爱模样;结伴出游的老姐妹一路拉家常,令我学到不少与老人的相处之道;邻座的南方男人与北方男人,争论鸡是炖的还是烫的好吃,使人会心一笑……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是珍惜时光深处的一鳞半爪,想用它们身上承载的遗传密码和生命迹象,和周遭袭来的暮色四合、空蒙苍茫区别开”(《彩云追·后记》,252)。旅途中的零星片段,就像各色人生的横切面,聪明的沙地黑米,自然不会错过。

四、切换自如的叙事模式


  显而易见,沙地黑米的文字中,还常出现“女性长辈/我”“大姐姐/小妹妹”以及“童年女玩伴/我”的叙事模式。第一种,如《从红寨到鸡街》对外婆妍英的怀念。这个“笑容里有光,眼睛里有神,但从不把神挂在嘴上”的女性,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在乱世里,她成功营救全家;国难当头时,她立志报国;反右时期,被定为“军统特务”,从此失去干部身份,成为一名工人……然而,“她的卓尔不群还是如此顽固”,无论命运的风浪如何席卷而来,她总能力挽狂澜。沙地黑米又一次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细处着眼。她通过一段儿时同外婆一道乘坐长途汽车,本应前往鸡街却中途搁浅红寨的经历,来塑造外婆这一人物形象。因为一众乘客充满敌意的讥嘲和戏弄,外婆和我不得不提前下车。走在这段“鸡街没有鸡,红寨并不红”的山路间,渴、热、累的感受萦绕着祖孙二人。骄阳烈日下,我们携手徒步两个小时,走了近十里路。后来,就像有默契似的,我们从未谈论这段经历。然而外婆教我的歌,铭记不忘:女儿不要慌,女儿不要忙……伴随着歌声,文章的主旨随之明朗:“她一直坚持着她自己,到老都没有改变,成为我家几代人当中一个美好的活证,让我再也不惧怕衰老。”(91)
  《有一个理由我就飞》描述母亲背起年幼的我,走入被洪水淹没的街道。在四顾无援的涡流中,我能感受到母亲在水中的摇晃和坚持,甚至能感受到她的光脚正在遭遇的暗苔和横生的砖石。避水的人群,他们的漠然与冷眼,与前述祖孙俩在长途汽车上经历的“噩梦般孤绝的环境,能让一个好人,瞬间成为众人的天敌”并无两样。这时,“我伏在她耳边说妈妈我们不能倒。她说我们不会倒,然后定了定神,身子一颠把我整个托起来。后来我们真没倒,而是平安走出了水域。上天怜惜我们是因为我们先给出一个自己的理由:我们不倒。”(134)这类追忆与歌颂家族女性的文字,饱含作者对女性长辈的敬仰之情,深情地礼赞她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意志力。
  至于“大姐姐/小妹妹”以及“童年女玩伴/我”的叙事模式,在作者的文字间,有时会并置运用,如《春天的故事》中青姨/我、《后窗的花》中芳芳/我、《童年时我们互为远方》中萱/我、《法国洋房里的秘密》中小琪/我、《鸡毛信》中常丽/我、《马桑树的夏天》中李姹/我,等等。作者以第三者视角对生活探访的结果,即是以固定的人物叙事模式,加以生动的细节感召读者,并以人物形象的光辉,呈现如沙地间的黑米,其鲜亮的色泽。当然,对于塑造女性形象的偏爱,也透露出作者的女性观。

五、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沙地黑米不刻意塑造语言之美,其文字最大的风格是诙谐生动。这主要体现在,对于比喻、夸张、反讽等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并配之以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从而造就大量风趣而富有灵性句子。比如,用精准的比喻,使读者瞬间来到个旧,走入作者的童年时代。因为家里大人失信,荒废了我的桂林之行,“我那荒凉的小心灵,就此长了一个暑假的草,那草不知不觉生了根”(《旅行》,17),把小孩子极度失落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她想起,儿时在老家阳台上夜望山火,“除了看到成团的火域,还会看到绵延的小火路像蛇一样延伸”(《坡》,4),可谓点睛传神;在作者笔下,浩瀚的云南过桥米线就像一个涌着热泉的湖,人们临“湖”而坐,“就已经不是一般的食客,而成功变身为一个姜太公式的智者了”(《汤》,10)。如此奇绝的比喻,简直灵气十足。她说起个旧的冬天,也时有5℃以下的降温期,在冷飕飕的雨雪天,云南的汤足以庇护一个衣着单薄、打着赤脚的流浪者,这时“汤已经不是汤了,而是人间的菩萨心肠。”(《汤》,11)以其生花之妙笔,将一碗汤的灵性激活。
  作者还通过夸张的修辞,在机智、幽默和调侃中,吸引读者兴趣,令人忍俊不禁。她想起七岁时,在部队医院住院的淘气时光。“从这床蹿到那床,缠着奄奄一息的人讲故事,讲不出就乱揪人家耳朵”(《那年夏天》,111),将小女孩天真可爱的童年模样描写得生动传神;作者跟随父亲到一个叫冷墩的地方参加通车仪式,太阳的毒辣炙烤着大地,她躲在货车轮子底下逃避“没命地热”,于是冷墩“后来在我印象中,摇身变成了热蹲”(《酸荔枝》,21),语言生动又幽默;她形容打网球的动作,是“左抽一个洒脱,右抽一个落寞,左左右右,它们全部都是青春的困惑”(《此娜非彼娜》,140),语言张弛有致,富于生活情趣。总之,沙地黑米的文字,从不借助浮华虚夸的辞藻,她的文学语言趋于质朴平实,其叙述方式也以自由简约为主,在自然从容的笔调下,是她对文章意蕴之不懈追求。
  走笔至此,再回头重新细察沙地黑米的文章,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其中还暗含着绘画美的倾向。几乎每一篇,无一处不在提醒,沙地黑米不只是散文作者、编辑,或许更是一位擅长书画艺术的妙手。整部《彩云追》以个旧为中心,又在桂林、阳朔和北大之间游走,作者先以冲淡节制的文字,信笔为一个地域、一座空间描画粗略的轮廓线,再将具体生动的细节一点点填充其间,她笔走龙蛇,思之所运,笔之所及,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个地域空间点染色彩,使读者在处处屐痕中,感受丹青墨笔的意蕴。这种画龙点睛式的艺术创造,总能赋予一个地域、一座空间以血肉,使之灵动。
  总而言之,《彩云追》是一部有溫度、有厚度的文集。作者试图以有血有肉的文字,阐明自己的审美理想、精神意志与生存哲学。犹如作者的笔名,志在穿越历史的云烟,在沙地间执着行走,将险些被沙砾掩埋的晶莹,一粒粒挖掘。她以少见的耐心与细致,令平凡世间的不平凡,见诸世人;以文学的力量,使之葆以永恒。■
  【注释】
  ①本文凡从沙地黑米著《彩云追》(漓江出版社2017年版)中引用的文字,页码均采取文中夹注的形式标出。
  (黄艺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陈思和是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优秀的人文学者。自1980年代初期他开始文学研究以来,一直活跃在学术前沿。在学术、出版、教育三大系统他不断开掘空间,提出具有开创性和生命力的观点,构建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作为批评家、文学史家和人文学者的陈思和通过自信的学术实践和卓越的学术成果,成为一代人文知识分子的重要代表。陈思和涉及的空间非常广泛:中国现当代文学、港台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比较文学等等都是他研究和关注
期刊
如果说文如其人这个说法是一句肯定性的评价的话,那么十分适用于评价刘琼的评论工作。多年来,刘琼一直供职于《人民日报》的文艺评论阵地,这使她始终具有高度和广度的视野,持论公允客观,不偏颇而有包容性。或许,是新闻媒体对于真实性关注的职业习惯塑造了她的阅读趣味,她尤其关注“非虚构写作”的当代意义;也是因为身为女性,她对那些女性写作的作品,对关乎女性命运的写作也总是特别留意。作为一个对文学的艺术性表达十分敏
期刊
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于1944年的长文《论张爱玲的小说》,是“张学”的奠基作之一。其锐利的批评,不但引发了张爱玲的直接回应,更促使后者对自己创作哲学第一次作出全面的表述。  关于傅雷与张爱玲的关系,别处已多有论述,在两人的笔墨官司之外,大多聚焦于私人恩怨。除了《论张爱玲的小说》引发的波澜,还有一段在跌宕大时代中尘封已久的往事,在多年后被著名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宋淇之子宋以朗无意间发现。在整理
期刊
气质在东西方文化里解释各有不同。在《辞海》里,气质在东方文化范畴里的解释是:犹言风骨,指诗文清峻慷慨的风格。西方文化里则是指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动态性的人格心理特征①。可见,气质在西方文明中主要见于医学心理学领域,对人秉性、性情等心理特征的应用研究方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最早从哲学领域出发,由孟子“浩然之气”开始谈气质之“气”,到宋代张载申发提
期刊
孟繁华先生曾在《2014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与我们的文学理想》的开篇中这样写道,“短篇小说是否已经成为小众文学的判断并不重要,一个作家的文学理想从来就与时尚和从众没有关系。”①就儿童文学而言,短篇创作一直以来就是作家实现其创作理想的重要园区,它不仅是年轻作家接近文学梦想的阶梯,更承载着这个时代的儿童文学写作发生某种改变的萌芽与希望。在近期的儿童文学短篇创作中,我们看到了作家们对文学理想的坚持,看到
期刊
1.古代文论的当代焦虑  从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一直到现在,关于“国学”或者“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甚嚣尘上,与之不相称的却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领域似乎并没有借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蓬勃发展的东风而生机勃勃。与之相反的,多数的讨论围绕着“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古代文论的当代失语症”等话题进行,似乎从五四以后的“整理国故”到从90年代后期持续至今的大谈国学,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虽然历经兴衰沉浮,却无时无刻
期刊
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1924 —2000)创作丰厚,出版过二十多部诗集。1950年代,出版的两本诗集并未引起反响,但到了1960年代,他很快就成为以色列的重要诗人,作品也很快被翻译成英文,并在欧美文坛赢得极高声誉,美国诗人特德·休斯曾如此评价:“诗人们都在虔诚地谈论着如何打开人类的心灵之锁,但每当我阅读阿米亥的诗作时,我总要怀疑,在他之前究竟有谁真正做到了这一点。”①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对阿
期刊
引言  关心当代文学及当代文学批评的有心人,大概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怪现状,即当前对当代文学批评现状表达不满的,并非那些作为沉默大多数的普通读者,也不是因“常被点名批评”而暴得大名的作家们,而恰恰是来自批评家群体自身,或干脆直接点说,就是作为当代文学批评主要生产者的身居各大专院校的学院批评家们。于是,当代文学批评界出现了这样一个令人玩味的现象:批评家们一边操持着时新的文学批评术语,左右逢源侃侃而谈;
期刊
引 言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可以自由言论的“言论场”或者叫作“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参与讨论的公众占有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并将它建成一个公共权力的批判领域,这样一个过程表现为已经具备公众和论坛的文学公共领域的功能转换。”①关于网络媒介与文学实践的问题,邵燕君也提出:“网络这种媒介出现之后,这种媒介本身就具有民主性,使很多人的角色从一个读者、文化消费者,
期刊
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每个写作者都习惯于立足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参照去进行一种自我建构式的描述,比如女性主义的视角,比如文化主义的视角,比如新历史主义的视角,但是,不论是何种写作主义和写作立场,童年视角都时时掺杂在其中并发挥着原发起点的作用,更有一些作家直接将写作的触角伸向了遥远缥缈的童年,站在成年的山顶之上去重新回忆观察审视自己的童年时光,将人生经历所形成的时间理性,与现代性背景下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