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走过很多地方的路,路过很多地方的风景,风景如画中,唯有在那古老楼阁里的惊鸿一瞥,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前些日子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风雨天一阁》一文后,我便对这座亚洲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余文悲情,天一阁在其笔下成了一种文化精神。余老先生笔下的风雨感,让我的心底再次涌起一阵冲动。
想了四年,念了四年,如此魂牵梦萦之地,终于有幸在今年的8月得见真容。如果问我为什么一直喜欢天一阁,喜欢宁波,也许我无法给你一个最佳的答案。许是如同磁铁置身不可抗力的磁场一般,我爱宁波的知书崇礼和开放进取,这里是我高中三年矢志不渝的向往,自然也成了我填报志愿的首选。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天一阁的书香,三江口的繁华,宁波港的通达,从未有哪座城市让我如此钦佩。宁波自古崇文重礼,这座城市的气质里总透着默默温存的书卷气。然而,读书和藏书的文化理念,绝不意味着闭塞与保守,当东海的潮水奔腾而来,精明务实的商人们又以开放博大的胸怀和乘风破浪的勇气遍历四海,闯荡出宁波商帮的响亮名声。
后来阴差阳错,我最终来到中原之首鄭州。虽然也度过了精彩且充实的大学生活,却从未忘记过宁波。
2018年的夏天,我终于坐上了前往浙东的火车。一夜的舟车劳顿,在清晨抵达了宁波。沐浴着清晨的微风,穿行过甬城的坊间街巷,欲与天一阁相会。
7月本该是令人酷暑难耐的,但当走进天一阁的一瞬间,便觉得热气全无,也许是古建筑的通风设计超群,抑或是我心中自带了余先生笔下的风雨感。门口的石狮守护着天一阁的一草一木,牌匾“南国书城”四个大字尤为醒目,两侧对联曰:“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许是清晨,游人不多,十分宁静。
走进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堂——东明草堂。草堂两旁放了许多古色古香的红木椅子,别有一番味道。另一旁是范氏家训:“女子不得入阁。”也算是幸运吧,生于当下这个崇尚男女平等的时代,我能够踏入天一阁一探究竟,而不是像当初那位富家女子一样,因仰慕天一阁的藏书嫁入范家,却仍不得一见导致郁郁而终。
出了馆门来到南园。院内,茂林修竹,青砖黛瓦,颇有点“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意境。假山水池,长廊萦回,令人心驰神往。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竹林,一条小路径直而走,不知前方是哪里,心中却有莫名的目标感。“门前千节竹,屋中万卷书”,未见藏书,已然被这片竹林吸引了,一缕竹香,淡淡袭人。观此景,我不经意间看出了神。
我没有按照固定的游览路线前进,只是随性而走。只见一块又宽又长的匾上写着“北水阁”三个大字,两旁的柱子上写着“江上风生浪作堆,中山云在意入妙”。古老的石路,翠绿的青苔,我好像置身于古代一个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也许曾经也有一群少年,吟诗至此。当年的天一阁或许又是另一番情景吧。韶华似水,季节更替,垂落着的匆匆岁月蔓延着,白了墙体。阳光照耀下的生命,格外盎然。这样的景色也见得不少了,可还是会被那淡淡的古朴气息所吸引。在这里,让人的心变得很静,很净。
缓步来到秦氏支祠,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金碧辉煌的大戏台了。因其制作工艺之精湛,被行家称为“浙东第一”。想起秦氏支祠历尽风霜七十载,几遭焚琴煮鹤。幸逢盛世,由国家文物局拨款进行维修,历时三年,已按原貌修复,使民间艺术奇葩生辉,秦氏支祠风物长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为共享的文化殿堂,成为许多和我一样的学子心中的向往。
信步来到花轿厅,被誉为“天下第一轿”的花轿尤为引人注目,华丽富贵,极其喜庆。这精致的花轿的确令人欣喜万分,尤其是对于待嫁的姑娘而言,可以说是极其幸福的。
闻着花香,听着鸟鸣,仿佛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倦了,我便去东园,观赏王羲之的兰亭序,万历年间的百鹅亭。回廊曲折绵长,花窗古朴典雅。东园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筑廊,墙上亦有碑林。园内广栽挺拔的樟树与书带草,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景色秀丽,美不胜收!
往外走,便是天一阁书画馆。荷塘在艳阳的照耀下,多了几分灵气。砚在手,月在心,这种体会与感悟可能离现在的都市社会渐远了吧。选砚生墨,提笔作文,古代书房普遍的文人雅兴,现在却成了书法家、艺术家们的专属词。在此之前,我对歙砚的了解也只停留在“四大名砚”之一上,而此次游览竟让我遇见了这么多不同纹路、不同风格的歙砚,也算是大饱眼福了。讲解的小姑娘很热情,让我初步认识了眉纹、金星、罗纹、金晕等纹路的特征,匠人们的工艺精湛,山水鸟兽雕刻得栩栩如生。而令我感动的是,当下还有这么一群人在为这些看起来已经“逝去”的东西而努力。
古人“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而如今,我们大部分的生活被朋友圈和各类社交网站所占据,表情包代替了话语。慢慢地,我们都不知如何用文字来表述自己内心的感触了。就如砚台而言,原本是文房四宝之一,家家户户必有一块,但如今的我们却只能隔着橱窗去观赏它们,甚至都没有见过。键盘码字的确便捷,却少了一丝人情味。古人为书写一纸,滴水研墨,是为思考,是为静心。砚墨如初心,初心不能忘。
满阁黄纸,诉不尽满腔悲怆,昏黄的灯光让人仿佛行走在历史隧道上。如今,天一阁的悲凉早已如流水远去,但余秋雨先生深沉的行文,是否在告诉我们这些后来人,只有经历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墙才能成为沟通的桥?我们身为年轻的一代,如何为这些中华的瑰宝奉献自己的力量,才能让饱受风雨的天一阁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迎来真正的艳阳天?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天一阁经历了400年的风雨飘摇,愈发沉淀。这里的每一处都有着诉说不完的往事,都有着让人心驰神往的故事。回望这座南国书城,感慨颇多,思绪良久,再读余先生文,愈发对其痴迷神往。处在人生最好的年纪的我们,也理当积极求索,开拓进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能用梦想代替行囊,再次站在天一阁前,拥抱大海,拥抱这个风起云涌的新时代。关于天一阁,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前些日子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风雨天一阁》一文后,我便对这座亚洲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余文悲情,天一阁在其笔下成了一种文化精神。余老先生笔下的风雨感,让我的心底再次涌起一阵冲动。
想了四年,念了四年,如此魂牵梦萦之地,终于有幸在今年的8月得见真容。如果问我为什么一直喜欢天一阁,喜欢宁波,也许我无法给你一个最佳的答案。许是如同磁铁置身不可抗力的磁场一般,我爱宁波的知书崇礼和开放进取,这里是我高中三年矢志不渝的向往,自然也成了我填报志愿的首选。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天一阁的书香,三江口的繁华,宁波港的通达,从未有哪座城市让我如此钦佩。宁波自古崇文重礼,这座城市的气质里总透着默默温存的书卷气。然而,读书和藏书的文化理念,绝不意味着闭塞与保守,当东海的潮水奔腾而来,精明务实的商人们又以开放博大的胸怀和乘风破浪的勇气遍历四海,闯荡出宁波商帮的响亮名声。
后来阴差阳错,我最终来到中原之首鄭州。虽然也度过了精彩且充实的大学生活,却从未忘记过宁波。
2018年的夏天,我终于坐上了前往浙东的火车。一夜的舟车劳顿,在清晨抵达了宁波。沐浴着清晨的微风,穿行过甬城的坊间街巷,欲与天一阁相会。
7月本该是令人酷暑难耐的,但当走进天一阁的一瞬间,便觉得热气全无,也许是古建筑的通风设计超群,抑或是我心中自带了余先生笔下的风雨感。门口的石狮守护着天一阁的一草一木,牌匾“南国书城”四个大字尤为醒目,两侧对联曰:“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许是清晨,游人不多,十分宁静。
走进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堂——东明草堂。草堂两旁放了许多古色古香的红木椅子,别有一番味道。另一旁是范氏家训:“女子不得入阁。”也算是幸运吧,生于当下这个崇尚男女平等的时代,我能够踏入天一阁一探究竟,而不是像当初那位富家女子一样,因仰慕天一阁的藏书嫁入范家,却仍不得一见导致郁郁而终。
出了馆门来到南园。院内,茂林修竹,青砖黛瓦,颇有点“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意境。假山水池,长廊萦回,令人心驰神往。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竹林,一条小路径直而走,不知前方是哪里,心中却有莫名的目标感。“门前千节竹,屋中万卷书”,未见藏书,已然被这片竹林吸引了,一缕竹香,淡淡袭人。观此景,我不经意间看出了神。
我没有按照固定的游览路线前进,只是随性而走。只见一块又宽又长的匾上写着“北水阁”三个大字,两旁的柱子上写着“江上风生浪作堆,中山云在意入妙”。古老的石路,翠绿的青苔,我好像置身于古代一个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也许曾经也有一群少年,吟诗至此。当年的天一阁或许又是另一番情景吧。韶华似水,季节更替,垂落着的匆匆岁月蔓延着,白了墙体。阳光照耀下的生命,格外盎然。这样的景色也见得不少了,可还是会被那淡淡的古朴气息所吸引。在这里,让人的心变得很静,很净。
缓步来到秦氏支祠,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金碧辉煌的大戏台了。因其制作工艺之精湛,被行家称为“浙东第一”。想起秦氏支祠历尽风霜七十载,几遭焚琴煮鹤。幸逢盛世,由国家文物局拨款进行维修,历时三年,已按原貌修复,使民间艺术奇葩生辉,秦氏支祠风物长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成为共享的文化殿堂,成为许多和我一样的学子心中的向往。
信步来到花轿厅,被誉为“天下第一轿”的花轿尤为引人注目,华丽富贵,极其喜庆。这精致的花轿的确令人欣喜万分,尤其是对于待嫁的姑娘而言,可以说是极其幸福的。
闻着花香,听着鸟鸣,仿佛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倦了,我便去东园,观赏王羲之的兰亭序,万历年间的百鹅亭。回廊曲折绵长,花窗古朴典雅。东园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筑廊,墙上亦有碑林。园内广栽挺拔的樟树与书带草,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景色秀丽,美不胜收!
往外走,便是天一阁书画馆。荷塘在艳阳的照耀下,多了几分灵气。砚在手,月在心,这种体会与感悟可能离现在的都市社会渐远了吧。选砚生墨,提笔作文,古代书房普遍的文人雅兴,现在却成了书法家、艺术家们的专属词。在此之前,我对歙砚的了解也只停留在“四大名砚”之一上,而此次游览竟让我遇见了这么多不同纹路、不同风格的歙砚,也算是大饱眼福了。讲解的小姑娘很热情,让我初步认识了眉纹、金星、罗纹、金晕等纹路的特征,匠人们的工艺精湛,山水鸟兽雕刻得栩栩如生。而令我感动的是,当下还有这么一群人在为这些看起来已经“逝去”的东西而努力。
古人“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而如今,我们大部分的生活被朋友圈和各类社交网站所占据,表情包代替了话语。慢慢地,我们都不知如何用文字来表述自己内心的感触了。就如砚台而言,原本是文房四宝之一,家家户户必有一块,但如今的我们却只能隔着橱窗去观赏它们,甚至都没有见过。键盘码字的确便捷,却少了一丝人情味。古人为书写一纸,滴水研墨,是为思考,是为静心。砚墨如初心,初心不能忘。
满阁黄纸,诉不尽满腔悲怆,昏黄的灯光让人仿佛行走在历史隧道上。如今,天一阁的悲凉早已如流水远去,但余秋雨先生深沉的行文,是否在告诉我们这些后来人,只有经历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墙才能成为沟通的桥?我们身为年轻的一代,如何为这些中华的瑰宝奉献自己的力量,才能让饱受风雨的天一阁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迎来真正的艳阳天?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天一阁经历了400年的风雨飘摇,愈发沉淀。这里的每一处都有着诉说不完的往事,都有着让人心驰神往的故事。回望这座南国书城,感慨颇多,思绪良久,再读余先生文,愈发对其痴迷神往。处在人生最好的年纪的我们,也理当积极求索,开拓进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能用梦想代替行囊,再次站在天一阁前,拥抱大海,拥抱这个风起云涌的新时代。关于天一阁,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