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例谈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改革十分重要。卢梭在“教给孩子什么?”这一问题上说:“问题不在于教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给他以研习学问的方法。”在这句话的启示下,我从两方面探索了识字教学。
  1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形成学习动力
  1.1 游戏识字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做一些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识字的乐趣,产生识字兴趣。
  摘果子游戏法。如:教学“爷”、“节”、“岁”、“新”、“行”等大量合体字时,我事先做好一棵有大半个黑板那么大的“生字果树”,再根据规律将合体字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苹果卡片,挂在这棵童话色彩浓郁的“生字果树”上,给枯燥的生字赋予了“生命”,通过部首和独体字“找朋友”的小游戏,成功将“生字苹果”带回家的孩子更能从中得到识记生字的自豪感、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识字学文的兴趣。
  猜谜游戏法。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中国汉字,很多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法。如教“金”字时说:“一个人,他姓王,兜里揣着两块糖,是哪个字呀?”如“兵”字:“一斤八”;“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也常会有孩子笑眯了眼睛问老师:“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是指什么?”在受到老师的赞许后,班上便很快掀起了一股“字谜热”……
  1.2 讲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抽象的汉字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又能达到准确记住较难生字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如:教学“阔”时,就给孩子们讲了曹操在新建的宫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扬长而去,聪明的杨修解了其中玄机:大王是嫌门太宽大了,门内一个活字,不就是“阔”么……就这样,如果有学生问起“阔”,立马就有学生喊“就是曹操在门上写个活么!”他们不但记住了字形,而且记住了阔的意思是又宽又大。
  1.3 编顺口溜,读儿歌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字形特征,利用顺口溜识字,能较好较快识字,提高识字能力。如识记“心”字,小朋友们编了个顺口溜:“一条鱼儿锅里烹,两条鱼儿锅外蹦”。同学们运用生活实际编顺口溜识字,形象直观,学生兴趣也高,自主识字能力逐渐增强。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区分“已、己”时,一句“已上己下巳封口”,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1.4 组织识字比赛。鼓励学生多渠道地自学识字,如:看实物或图画识字法,影像声音识字法,运用常识识字法,走进超市生活识字法,定期开展“比一比,谁是识字大王”,“识字擂台赛”等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近又认识了一些什么字,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学生在课外自己认识的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旨在激发识字兴趣和培养识字能力。
  2 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1 象形字、会意字的识字法。如《日月明》一课是会意字,知道不正即“歪”,双木为“林”,表示有许多树木,三木为“森”,表示更多的树,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2.2 形声字识字。在学生学过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联的字:如松、柏、桦、树等,代表与水有关联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代表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多与人手的动作有关联的字:如提、抬、挑、担等。学到“灯”字时,学生明白灯有火光,所以用火字旁,“灯”和“丁”音相联。这时告诉学生盯人的“盯”、钉子的“钉”和订报刊的“订”右边都是“丁”,让他们根据字义推断“盯、钉、订”字的偏旁,许多学生创造性地说出了上述生字的字形。这时再加以比较,学生不仅将课文要求学的“灯”字记住了,也轻而易举地学会了以后要学的“盯、钉和订”字。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
  2.3 分字、组字识字法。有些字看起来笔画繁多,学生一见认为难记、难写,如果把这些字分开来记,就显得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如学“赢”时,我教孩子们可分为亡、口、月、贝、凡。如学“鼓”时,小王月把它分成十豆十又,同学们都夸这个方法记得快;有些字既可以肢解,又可在肢解的基础上体现出这个字的意义,那就更易记住,如“日、光”可释为日头在上面发出强光晃眼睛就是“晃”字。
  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变成一个新字。如:“宁”字加上“氵”是泥泞的“泞”,去掉“宀”是姓丁的丁,换成“口”字旁是叮咬的“叮”……还有许多其他教学生字的方法,如通过画画教学生字,借助实物识字,动作演示识字,笔画添加等。在教学中,各种方法可结合使用,更有利于培养识字能力。
  总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就能提高学习效率,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其他文献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同时,教师还要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本人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 创设情境应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在创设情境时,我们把要探索(认知)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因为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例如,在讲“相似三
期刊
语文新课程提出,语文教学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面向全体,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注重的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突破。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成为现在的主要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打造高效率的课堂呢?我总结以下几点:  1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没准备的课堂是杂乱无章的,也是低效率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尤其是课前准备非常重要。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读教学目标,首先教学目标要恰当。就像打篮球一样,篮球框太高学
期刊
在新课改的今天,在新的形势下,在21世纪“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感召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怎样去面对数学——这门充满挑战的学科,我们怎样去看待学生——未来的世纪之才,我们怎样去对待课堂——师生焕发生命力的所在地,这些,都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新课程,加强了各学科的整合;新课程注重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新课程突出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着
期刊
面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新的题型和要求,怎样才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考场上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树立意识  了解鉴赏诗歌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两项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说说诗歌的特殊性。不同于小说、散文,诗歌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追求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统一,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诗人大多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
期刊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明确界定: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理念。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正确体现小学语文人文之美?我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深挖教材——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情感  俗话说:“字如其人,文如其心
期刊
任务型教学的实施要求课堂教学的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上来,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课堂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来进行,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语言学习任务是教学的重点。笔者在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就任务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1 任务设计的原则  1.1 任务设计要先有语言输入:任务型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技能准备情况,课堂上
期刊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体育教育知识又培养能力,并通过课堂教学的积极锻炼来增强体质?对于这个问题,本人认为,应重视体育课堂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体育课堂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教师的心境、学生的情绪、教材的选用和教学方法;外部环境是指场地的布置、器材的准备、周边的情况、卫生的条件。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应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
期刊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不仅具有理论的严密性,同时更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大到发明创造,小到衣食住行,人类片刻也离不开生物科学。然而在生物教学中,我发现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部分学生对生物课的认识存在误区和畏难情绪,一方面认为生物课是“副课”而不予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课在遗传学方面的计算比较难,所以学生们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对此,我通
期刊
语文新课程提出,语文教学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面向全体,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注重的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