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一、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阅读材料不像语文阅读材料那样通俗易懂而富有趣味,主要原因是数学语言具有特殊性。
1、语言形式的多样性。
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形式。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是数学特有的语言形式,它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通常一个数学符号就代表一个数学概念,如果学生对数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确,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在数学阅读材料中,三种语言交叉运用,转换频繁,因此,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如把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等等,这给阅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阅读材料的严谨及简洁性。
数学材料在语言叙述上讲究简练,一字之差,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除”与“除以”、“增加几倍”与“扩大几倍”等等。阅读者必须勤思多想,对每一个字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思考、仔细阅读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
3、知识的抽象性。
数学材料中反映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展现知识发生过程的分量不多,大都是经过多次抽象后的纯理论性的,由概念、公式、定理经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要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二、指导阅读的技巧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技能真正提高,那么该怎样阅读一个题目,怎样才能读懂一个题目,该注重什么地方,尤其是数学应用题更是数学阅读能力的集中体现。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内方面的技巧。
1、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通过以“疑”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2、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面、写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步骤,以求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3、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4、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区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块而不是块。于是我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类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
5、以“拓”补读。
将数学阅读延伸至课外,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更多、更广的渠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更增加了学生在收集、阅读、展示中的体验,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比如,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可让学生课后探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学习了“比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了解“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了“我会用计算器吗?”之后,安排学生搜集“计算工具的演变、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做成“数学小报”在班级展示。
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重点推荐一些数学科普读物和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期刊、报纸,如《故事中的数学》、《院士数学讲座专辑》、《数学小灵通》、《小学生数学报》等,作为他们长期的课外阅读材料。久而久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还使数学课外阅读这一学习过程成为他们的自主行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阅读材料不像语文阅读材料那样通俗易懂而富有趣味,主要原因是数学语言具有特殊性。
1、语言形式的多样性。
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形式。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是数学特有的语言形式,它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通常一个数学符号就代表一个数学概念,如果学生对数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不明确,阅读就很难进行下去。在数学阅读材料中,三种语言交叉运用,转换频繁,因此,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如把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转换为文字语言;把文字语言转换为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等等,这给阅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阅读材料的严谨及简洁性。
数学材料在语言叙述上讲究简练,一字之差,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除”与“除以”、“增加几倍”与“扩大几倍”等等。阅读者必须勤思多想,对每一个字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思考、仔细阅读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
3、知识的抽象性。
数学材料中反映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展现知识发生过程的分量不多,大都是经过多次抽象后的纯理论性的,由概念、公式、定理经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要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二、指导阅读的技巧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技能真正提高,那么该怎样阅读一个题目,怎样才能读懂一个题目,该注重什么地方,尤其是数学应用题更是数学阅读能力的集中体现。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内方面的技巧。
1、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通过以“疑”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2、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面、写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步骤,以求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3、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4、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区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块而不是块。于是我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类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
5、以“拓”补读。
将数学阅读延伸至课外,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更多、更广的渠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更增加了学生在收集、阅读、展示中的体验,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比如,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可让学生课后探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学习了“比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了解“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了“我会用计算器吗?”之后,安排学生搜集“计算工具的演变、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做成“数学小报”在班级展示。
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重点推荐一些数学科普读物和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期刊、报纸,如《故事中的数学》、《院士数学讲座专辑》、《数学小灵通》、《小学生数学报》等,作为他们长期的课外阅读材料。久而久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还使数学课外阅读这一学习过程成为他们的自主行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