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知识教学中化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知识主要是人文知识,通过人文知识的教育可以丰润学生的人文精神。但是人文知识本身并非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属于学科知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其学科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学科知识的载体主要是各种书本媒体,获取学科知识可凭借视听,可以从课堂上、媒体中获取;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学科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学科知识一定要经过内化转变为精神素养,变为自己的意识、思想、情感乃至行动。
其他文献
M.A.K.Halliday、K.L.Pike、J.R.Martin和C.Coffin等功能语言学家与Karl Maton等社会学家从物理学借用了"波"的概念,把话语的信息流动和语篇语义的发展看作是"语义波",并从小
从分析辽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深入研究探讨了辽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
作为有着四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温州市第二十中学有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有对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不懈思考。2008年,学校在继承和发展“双目标”办学追求的基础上,提出
校长的“现场学习领导力”表现为:首先,这种领导力表现在校长有“现场感”,即对现场的敏感和倡导。这样的校长了解现场对教师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他深知,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主要不是在“书斋”和“书本”中,而是在“现场”中,“现场”才是教师成长的土壤、空气和水。一个能够在自我教学现场、他人教学现场(如各种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等)、日常教研现场(如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等)、跨校经验交流现场,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