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去西涌?”“冲浪可以生活吗?”
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深圳南部的格西村,找到这对只为冲浪而选择海边生活的年轻情侣。海边的生活当然不是只有阳光、自由这些美好的想象,“经济窘迫”“物质匮乏”也曾是他们面对的困境,但一切都在执着和热情面前有了最好的解决之道。
一间间涂上了鲜艳颜色的房屋,一块块有着斑斓图案的冲浪板,当我来到深圳西涌格田村的时候,就瞬间明白了杨雪和良少所说的“真心热爱冲浪”。背心、短裤、夹脚拖鞋,这是杨雪的标准行头。因为常年在阳光和浪里打滚,她的皮肤被晒成古铜色,大眼睛忽闪着,一笑起来脸上就出现两个酒窝。这个安徽姑娘一度害怕水,而现在她是冲浪国家队的一员,代表国家队参加各种比赛。2016年夏天,冲浪被国际奥委会正式列入奥运项目,将在2020年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中正式登场。梳着一个活泼的丸子头,杨雪出现在国家冲浪队的合影中。在与同好们庆祝之余,她也不忘强调:大部分人还是会因为热爱冲浪而去冲浪,而不会因为这是一项奥运项目才去冲浪。我并不是冲浪好手,却依旧对杨雪和良少的海边生活感兴趣。促使我来到西涌的格田村的理由,和大部分杨雪的朋友提出的问题—样。
“为什么去西涌?”杨雪回答:“冲浪!”
的确,对杨雪和良少来说,冲浪就是生活的全部。我打算按照他们的生活节奏开始我的海边冒险。第二天早上七点,我就已经坐在海滩边和杨雪、良少一起吃早餐了,餐食很简单,是牛奶和面包。杨雪说,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做烘焙。“所以这是原汁原味的Homemade。”吃早餐的时候也是观察天气的好时候,如果可以冲浪,当然就抱着板子去撒欢。不过,今天的天气状况不佳,索性也给了我时间去聊聊杨雪和良少的故事。
大学时的杨雪是一个滑板少女,常常一个人踩板踩通宵,往往第二天醒来发现睡在附近的草坪上。因为滑板,杨雪与国内著名的滑板摄影师良少结识。良少提到冲浪,没过多久,拉上杨雪和几个朋友来到海边。第一天杨雪没敢下水,小时候溺水的经历扼住了她。但是第二天,她就兴奋地拿着板子冲到了水里。也不是不害怕,只是在那一刻,浪板就在那里,防寒衣已经穿好,就试试吧。
第一次冲浪的经历算得上狼狈。那是个冬天,刚下到海里,迎面一个浪就把杨雪打翻了。她拉脚绳,试图抱着板浮起来,但良少的板太宽了,她根本抱不住,就跟着板在海里直打转,朋友们都在一旁嘲笑她,她却“被虐得很开心,觉得自己在那一刻和自然完全结合了起来”。
2012年夏天,杨雪和良少辞去工作,搬到了深圳西涌的海边。在深圳大鹏半岛的最南端,东涌、西涌两个海港偎依在七娘山下。西冲行政村由八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大多以捕鱼为生,杨雪和良少就住在其中的格田村。这里也是国内著名的冲浪地点之一。那么回到我来到此地的另一个问题,“冲浪可以生活吗?”
杨雪给自己目前的生活打八分——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大概就是经济上并不自由。在几乎两年的时间里,这对情侣不开民宿,也不做生意,全情投入练习冲浪。最开始时,良少零星接一些摄影和设计的工作维持生计,这几乎是两人所有的经济来源,在经济最紧张的时候,良少卖掉了自己的一些蔡司镜头。但正是因为这种破釜沉舟的投入,2014年,两人双双入选国家冲浪队。
有时看到去巴厘岛、印尼的打折机票,两人也抑制不住环游世界、冲更好的浪的心情。杨雪曾经这样写下:“所有的起点都应该是自由,如果变得很无趣,那跟老了有什么区别?你觉得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把这个乘以十,就是人在浪尖上的快乐!”
去年,两个人终于实现了旅行的愿望。良少和杨雪一起签约了赞助品牌,参加了海南公开赛、全国巡回赛,还在大溪地观看世界级的冲浪比赛。年底,两人来到冲浪圣地巴厘岛,昆虫、海鸟、蝴蝶,还有生活在海边的狗……一切都显得无比纯净。一口气钻进蔚蓝的海里,浪花代替了难以言表的语言。在2017年元旦,他们在巴厘岛亲身经历了当地传统的印度教新年游行,度过了最有“异国”韵味的新年第一天。
即使西涌的生活,对杨雪和良少来说也充满了惊喜。冲浪最大的乐趣在于,海浪是偶然的,偶然更让人珍惜——每一次的浪都不同,每一次都有过不完的瘾。杨雪说,遇见冲浪让她终于找到“人生中想不顾一切去完成的事”。
由于我不会冲浪,杨雪和良少便决定带我出海捕鱼。这些年的海边生活也将两个人训练成食材捕手。“打上一条大鱼可以吃好几顿。”杨雪说道。他们曾经打过一条半人高的大鱼,足足吃了一个礼拜。
回程的时候,终于有些風浪了,两人开心得不行。一上岸就拿出冲浪板准备下海。此刻,我终于明白——再没有什么比冲浪更能让两人感到痛快。乘着冲浪板漂浮在海面上,远远看见一个浪过来,轻快地滑过去,白色的海浪越来越近,就在这时候站在冲浪板上,也站在海浪上。贴着浪壁划出一个半圆形,飞下水,再来一个半圆。迎着风和浪,整个大海都在自己的脚下。这就是让他们痴迷的冲浪。
告别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来到海边,变成了两栖动物,冲浪变成他们全部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深圳南部的格西村,找到这对只为冲浪而选择海边生活的年轻情侣。海边的生活当然不是只有阳光、自由这些美好的想象,“经济窘迫”“物质匮乏”也曾是他们面对的困境,但一切都在执着和热情面前有了最好的解决之道。
一间间涂上了鲜艳颜色的房屋,一块块有着斑斓图案的冲浪板,当我来到深圳西涌格田村的时候,就瞬间明白了杨雪和良少所说的“真心热爱冲浪”。背心、短裤、夹脚拖鞋,这是杨雪的标准行头。因为常年在阳光和浪里打滚,她的皮肤被晒成古铜色,大眼睛忽闪着,一笑起来脸上就出现两个酒窝。这个安徽姑娘一度害怕水,而现在她是冲浪国家队的一员,代表国家队参加各种比赛。2016年夏天,冲浪被国际奥委会正式列入奥运项目,将在2020年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中正式登场。梳着一个活泼的丸子头,杨雪出现在国家冲浪队的合影中。在与同好们庆祝之余,她也不忘强调:大部分人还是会因为热爱冲浪而去冲浪,而不会因为这是一项奥运项目才去冲浪。我并不是冲浪好手,却依旧对杨雪和良少的海边生活感兴趣。促使我来到西涌的格田村的理由,和大部分杨雪的朋友提出的问题—样。
“为什么去西涌?”杨雪回答:“冲浪!”
的确,对杨雪和良少来说,冲浪就是生活的全部。我打算按照他们的生活节奏开始我的海边冒险。第二天早上七点,我就已经坐在海滩边和杨雪、良少一起吃早餐了,餐食很简单,是牛奶和面包。杨雪说,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做烘焙。“所以这是原汁原味的Homemade。”吃早餐的时候也是观察天气的好时候,如果可以冲浪,当然就抱着板子去撒欢。不过,今天的天气状况不佳,索性也给了我时间去聊聊杨雪和良少的故事。
大学时的杨雪是一个滑板少女,常常一个人踩板踩通宵,往往第二天醒来发现睡在附近的草坪上。因为滑板,杨雪与国内著名的滑板摄影师良少结识。良少提到冲浪,没过多久,拉上杨雪和几个朋友来到海边。第一天杨雪没敢下水,小时候溺水的经历扼住了她。但是第二天,她就兴奋地拿着板子冲到了水里。也不是不害怕,只是在那一刻,浪板就在那里,防寒衣已经穿好,就试试吧。
第一次冲浪的经历算得上狼狈。那是个冬天,刚下到海里,迎面一个浪就把杨雪打翻了。她拉脚绳,试图抱着板浮起来,但良少的板太宽了,她根本抱不住,就跟着板在海里直打转,朋友们都在一旁嘲笑她,她却“被虐得很开心,觉得自己在那一刻和自然完全结合了起来”。
2012年夏天,杨雪和良少辞去工作,搬到了深圳西涌的海边。在深圳大鹏半岛的最南端,东涌、西涌两个海港偎依在七娘山下。西冲行政村由八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大多以捕鱼为生,杨雪和良少就住在其中的格田村。这里也是国内著名的冲浪地点之一。那么回到我来到此地的另一个问题,“冲浪可以生活吗?”
杨雪给自己目前的生活打八分——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大概就是经济上并不自由。在几乎两年的时间里,这对情侣不开民宿,也不做生意,全情投入练习冲浪。最开始时,良少零星接一些摄影和设计的工作维持生计,这几乎是两人所有的经济来源,在经济最紧张的时候,良少卖掉了自己的一些蔡司镜头。但正是因为这种破釜沉舟的投入,2014年,两人双双入选国家冲浪队。
有时看到去巴厘岛、印尼的打折机票,两人也抑制不住环游世界、冲更好的浪的心情。杨雪曾经这样写下:“所有的起点都应该是自由,如果变得很无趣,那跟老了有什么区别?你觉得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把这个乘以十,就是人在浪尖上的快乐!”
去年,两个人终于实现了旅行的愿望。良少和杨雪一起签约了赞助品牌,参加了海南公开赛、全国巡回赛,还在大溪地观看世界级的冲浪比赛。年底,两人来到冲浪圣地巴厘岛,昆虫、海鸟、蝴蝶,还有生活在海边的狗……一切都显得无比纯净。一口气钻进蔚蓝的海里,浪花代替了难以言表的语言。在2017年元旦,他们在巴厘岛亲身经历了当地传统的印度教新年游行,度过了最有“异国”韵味的新年第一天。
即使西涌的生活,对杨雪和良少来说也充满了惊喜。冲浪最大的乐趣在于,海浪是偶然的,偶然更让人珍惜——每一次的浪都不同,每一次都有过不完的瘾。杨雪说,遇见冲浪让她终于找到“人生中想不顾一切去完成的事”。
由于我不会冲浪,杨雪和良少便决定带我出海捕鱼。这些年的海边生活也将两个人训练成食材捕手。“打上一条大鱼可以吃好几顿。”杨雪说道。他们曾经打过一条半人高的大鱼,足足吃了一个礼拜。
回程的时候,终于有些風浪了,两人开心得不行。一上岸就拿出冲浪板准备下海。此刻,我终于明白——再没有什么比冲浪更能让两人感到痛快。乘着冲浪板漂浮在海面上,远远看见一个浪过来,轻快地滑过去,白色的海浪越来越近,就在这时候站在冲浪板上,也站在海浪上。贴着浪壁划出一个半圆形,飞下水,再来一个半圆。迎着风和浪,整个大海都在自己的脚下。这就是让他们痴迷的冲浪。
告别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来到海边,变成了两栖动物,冲浪变成他们全部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