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设施蔬菜生产中病虫害发生复杂,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该文根据多年的系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68-02
蔬菜生产是当阳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种植面积20 240hm2,总产量9.08×108kg,总产值18.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0.1%。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 333.3hm2,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11.5%,并呈较强发展势头,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要保障。近几年来,当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越来越复杂,其危害程度呈明显上升态势。笔者通过多年系统监测,总结出当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1 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 常年发生种类增加,发生程度逐年上升 据调查统计,当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多达50余种,其中病害40余种,虫害10余种。其中,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白粉病、根结线虫病、病毒病、根肿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红蜘蛛、茶黄螨等虫害,常年呈中等以上程度发生,且发生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1]。
1.2 病害流行期长、危害重
1.2.1 设施栽培的小环境利于病害流行 例如,灰霉病在露地条件下,常年发生期短且程度轻,但由于近年来大棚面积逐年增多,该病已从次要病害演变为主要病害,主害种类由茄子、番茄扩展到黄瓜、西葫芦、辣椒等设施栽培主要品种[2](表1)。据调查分析,灰霉病从头年12月在作物的苗期即开始危害,一直持续危害到次年的收获期。如2012年12月10日,番茄灰霉病病株率为25%,病叶率为3.5%;2013年5月30日(揭膜时)番茄灰霉病病株率达到35%,病叶率1.2%,病果率0.9%。
1.2.2 复种指数高,菌源积累丰富,危害损失加重 同一种类或同一品种,在相同区域或相同田块,采取设施栽培、常规栽培、延秋栽培等多形式实现周年栽培,同类病虫害发生寄主广泛,尤其病害流行周期增加,病源物丰富,极易呈灾害发生,损失增加。如番茄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露地番茄病源来自于马铃薯,危害小。随着大棚番茄面积的不断增加,大棚与露地间相互提供大量菌源,造成晚疫病危害逐年加重,成为周年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3]。据调查,2011年11月25日马铃薯晚疫病病田率为15%,病株率为7.5%;2012年2月26日大棚番茄晚疫病病株率为17.8%,病叶率为4.4%;2012年6月10日马铃薯晚疫病病田率100%,病株率45%。
1.3 土传病害日趋严重 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设施栽培常为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如番茄、茄子、黄瓜等,种植结构较单一。同科或同种品种连续种植较为普遍,造成土传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容易造成番茄灰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瓜类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
1.4 生理性病害发生普遍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特别是偏施氮肥,加上设施常年覆盖或季节性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降低了作物的抗逆性,设施蔬菜缺磷、缺硼、沤根等生理性病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4],严重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1.5 设施大棚利于害虫繁殖,害虫发生期逐年提前 大多数害虫食性杂、寄主广、适应性强,一般设施大棚发生期比露地早。如蔬菜烟粉虱在当阳市露地很难查到越冬虫源,而大棚温度相对较高,并有瓜果、茄子、辣椒、番茄等寄主作物,极适宜其生存和繁殖,使得设施蔬菜烟粉虱发生期逐年提前[5]。据记载,2009年5月10日在大棚黄瓜上始见,虫株率为1.1%,每叶虫量0.008头;2012年4月19日在大棚茄子上始见,虫株率为16%,每叶虫量0.17头;2014年3月31日在大棚茄子上始见,虫株率为5%,每叶虫量0.15头。5月中下旬大棚开始揭膜后,烟粉虱向露地转移成为大田作物初侵入虫源。
1.6 病虫害抗性增强 农户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轻防重治”,对病虫和农药的辨别能力有限,使用农药品种单一,同种农药常年多次重复使用,造成病虫抗性增强,加大了防治难度。
2 综合防治对策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全面贯彻“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准确系统测报为基础,全面实施农业防治,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学用药,适时开展化学防治,确保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6]。
2.1 加强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控制检疫性病虫发生与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要加强蔬菜种子及蔬菜产品的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工作,杜绝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和传播。
2.2 重视农业防治
2.2.1 完善基础设施,推行滴灌技术 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涉农项目,完善配套设施生产基地的水、路、渠等公共基础设施。推广设施栽培滴灌技术,改变传统漫灌的方式,减轻或控制病害流行。如坝陵办事处苏河村设施蔬菜基地长期采用沟灌、漫灌,造成常年病害发生早且危害重;而玉泉办事处长坂村设施蔬菜基地采用滴灌技术,病害发生迟且危害轻。据调查,苏河村设施蔬菜病害一般从头年12月苗期开始危害,可持续危害到次年的收获期,最高病株率达到70%~80%;而长坂村设施蔬菜病害一般推迟到4月上中旬发生,病株率在25%以下。
2.2.2 建立科学的栽培制度 建立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和扶持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菜农生产技术水平。选用优良品种,合理轮作,科学布局茬口,实施健身栽培,打断病害流行“桥梁”,切断害虫寄主链。同时,在大棚夏季闲田时采用高温、熏蒸进行土壤消毒,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提高整体防控水平。
2.2.3 加强日常管理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病株及枯枝落叶,推行植株残体统一处理制度,清洁生产环境;在大棚出入口增设防虫网;加强设施基地周边植被的保护;间作对害虫有趋避作用的植物,共建安全生态的生产环境。 2.2.4 测土配方施肥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按各种蔬菜对N、P、K等养分的需求比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并注重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这样既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营养状况,增强植株抗性,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降低农药残留[7]。蔬菜上使用的农家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沤肥最好在大棚外进行。如苏河村1组菜农敖文青在大棚内沤肥,结果导致该棚成了病虫的发源地,当年及次年该棚的病虫害发生最早,危害也最重。
2.3 全面推行绿色防控技术
2.3.1 应用种子处理技术,强化土壤消毒 播种前晒种、用温水浸种选种,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播种前和移栽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
2.3.2 利用害虫的趋性诱杀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有色板、性诱剂等对害虫进行诱杀,可有效降低虫口基数,保护天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3 合理调控大棚温湿度及光照 当阳市设施蔬菜多为简易塑料大棚,早春棚内温度不高,水分不易散失,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在设施蔬菜种植的关键时节,可以适时使用双膜覆盖,加厚草帘,增温补光,也可应用聚氯乙烯无滴膜来提高棚温,改善光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8]。
2.3.4 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制剂 应用细菌、病毒、植物源农药、抗生素等生物制剂来防治设施蔬菜的病虫害。如选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软腐病;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防治蚜虫、菜青虫等;用鱼藤酮、苦参碱等防治烟粉虱[9]。
2.4 科学实施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抓住防治关键时期,科学实施化学防治,尽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来防治蔬菜病虫,做到对症下药,适时适量用药,轮换交替用药[10]。
2.5 建立专业合作社,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根据“政府引导,菜农自愿”的原则,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统防统治即“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统一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用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蔬菜品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建秋.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马静静,杨兴国,袁建玉,等.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1,2.
[3]武琴.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上海蔬菜,2010(5):53-54.
[4]关玉春.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25,128.
[5]朱训永.六合区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湖北植保,2014,142(2):27,44-46.
[6]冯小燕,朱训永,应长发,等.蔬菜病虫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植保,2002,131(3):12-13.
[7]莫永.玉林市蔬菜产业发展与对策[J].湖北植保。2013,139(5):6-8,15.
[8]周勇,桑芝萍,金建国,等.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71-172.
[9]李建国,张惠琼,肖艺芳.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J].湖北植保,2010,121(5):10-11.
[10]张兴旺,马国岭.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药技术[J].湖北植保,2013,138(4):7,22-23.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68-02
蔬菜生产是当阳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种植面积20 240hm2,总产量9.08×108kg,总产值18.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0.1%。其中,设施蔬菜面积2 333.3hm2,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11.5%,并呈较强发展势头,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要保障。近几年来,当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越来越复杂,其危害程度呈明显上升态势。笔者通过多年系统监测,总结出当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1 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 常年发生种类增加,发生程度逐年上升 据调查统计,当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多达50余种,其中病害40余种,虫害10余种。其中,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白粉病、根结线虫病、病毒病、根肿病等病害,以及蚜虫、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红蜘蛛、茶黄螨等虫害,常年呈中等以上程度发生,且发生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1]。
1.2 病害流行期长、危害重
1.2.1 设施栽培的小环境利于病害流行 例如,灰霉病在露地条件下,常年发生期短且程度轻,但由于近年来大棚面积逐年增多,该病已从次要病害演变为主要病害,主害种类由茄子、番茄扩展到黄瓜、西葫芦、辣椒等设施栽培主要品种[2](表1)。据调查分析,灰霉病从头年12月在作物的苗期即开始危害,一直持续危害到次年的收获期。如2012年12月10日,番茄灰霉病病株率为25%,病叶率为3.5%;2013年5月30日(揭膜时)番茄灰霉病病株率达到35%,病叶率1.2%,病果率0.9%。
1.2.2 复种指数高,菌源积累丰富,危害损失加重 同一种类或同一品种,在相同区域或相同田块,采取设施栽培、常规栽培、延秋栽培等多形式实现周年栽培,同类病虫害发生寄主广泛,尤其病害流行周期增加,病源物丰富,极易呈灾害发生,损失增加。如番茄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露地番茄病源来自于马铃薯,危害小。随着大棚番茄面积的不断增加,大棚与露地间相互提供大量菌源,造成晚疫病危害逐年加重,成为周年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3]。据调查,2011年11月25日马铃薯晚疫病病田率为15%,病株率为7.5%;2012年2月26日大棚番茄晚疫病病株率为17.8%,病叶率为4.4%;2012年6月10日马铃薯晚疫病病田率100%,病株率45%。
1.3 土传病害日趋严重 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设施栽培常为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如番茄、茄子、黄瓜等,种植结构较单一。同科或同种品种连续种植较为普遍,造成土传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容易造成番茄灰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瓜类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
1.4 生理性病害发生普遍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特别是偏施氮肥,加上设施常年覆盖或季节性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降低了作物的抗逆性,设施蔬菜缺磷、缺硼、沤根等生理性病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4],严重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1.5 设施大棚利于害虫繁殖,害虫发生期逐年提前 大多数害虫食性杂、寄主广、适应性强,一般设施大棚发生期比露地早。如蔬菜烟粉虱在当阳市露地很难查到越冬虫源,而大棚温度相对较高,并有瓜果、茄子、辣椒、番茄等寄主作物,极适宜其生存和繁殖,使得设施蔬菜烟粉虱发生期逐年提前[5]。据记载,2009年5月10日在大棚黄瓜上始见,虫株率为1.1%,每叶虫量0.008头;2012年4月19日在大棚茄子上始见,虫株率为16%,每叶虫量0.17头;2014年3月31日在大棚茄子上始见,虫株率为5%,每叶虫量0.15头。5月中下旬大棚开始揭膜后,烟粉虱向露地转移成为大田作物初侵入虫源。
1.6 病虫害抗性增强 农户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轻防重治”,对病虫和农药的辨别能力有限,使用农药品种单一,同种农药常年多次重复使用,造成病虫抗性增强,加大了防治难度。
2 综合防治对策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全面贯彻“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准确系统测报为基础,全面实施农业防治,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学用药,适时开展化学防治,确保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6]。
2.1 加强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控制检疫性病虫发生与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要加强蔬菜种子及蔬菜产品的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工作,杜绝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和传播。
2.2 重视农业防治
2.2.1 完善基础设施,推行滴灌技术 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整合涉农项目,完善配套设施生产基地的水、路、渠等公共基础设施。推广设施栽培滴灌技术,改变传统漫灌的方式,减轻或控制病害流行。如坝陵办事处苏河村设施蔬菜基地长期采用沟灌、漫灌,造成常年病害发生早且危害重;而玉泉办事处长坂村设施蔬菜基地采用滴灌技术,病害发生迟且危害轻。据调查,苏河村设施蔬菜病害一般从头年12月苗期开始危害,可持续危害到次年的收获期,最高病株率达到70%~80%;而长坂村设施蔬菜病害一般推迟到4月上中旬发生,病株率在25%以下。
2.2.2 建立科学的栽培制度 建立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和扶持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菜农生产技术水平。选用优良品种,合理轮作,科学布局茬口,实施健身栽培,打断病害流行“桥梁”,切断害虫寄主链。同时,在大棚夏季闲田时采用高温、熏蒸进行土壤消毒,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提高整体防控水平。
2.2.3 加强日常管理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病株及枯枝落叶,推行植株残体统一处理制度,清洁生产环境;在大棚出入口增设防虫网;加强设施基地周边植被的保护;间作对害虫有趋避作用的植物,共建安全生态的生产环境。 2.2.4 测土配方施肥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按各种蔬菜对N、P、K等养分的需求比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并注重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这样既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营养状况,增强植株抗性,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降低农药残留[7]。蔬菜上使用的农家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沤肥最好在大棚外进行。如苏河村1组菜农敖文青在大棚内沤肥,结果导致该棚成了病虫的发源地,当年及次年该棚的病虫害发生最早,危害也最重。
2.3 全面推行绿色防控技术
2.3.1 应用种子处理技术,强化土壤消毒 播种前晒种、用温水浸种选种,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播种前和移栽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
2.3.2 利用害虫的趋性诱杀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有色板、性诱剂等对害虫进行诱杀,可有效降低虫口基数,保护天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3 合理调控大棚温湿度及光照 当阳市设施蔬菜多为简易塑料大棚,早春棚内温度不高,水分不易散失,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在设施蔬菜种植的关键时节,可以适时使用双膜覆盖,加厚草帘,增温补光,也可应用聚氯乙烯无滴膜来提高棚温,改善光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8]。
2.3.4 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制剂 应用细菌、病毒、植物源农药、抗生素等生物制剂来防治设施蔬菜的病虫害。如选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软腐病;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防治蚜虫、菜青虫等;用鱼藤酮、苦参碱等防治烟粉虱[9]。
2.4 科学实施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抓住防治关键时期,科学实施化学防治,尽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来防治蔬菜病虫,做到对症下药,适时适量用药,轮换交替用药[10]。
2.5 建立专业合作社,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根据“政府引导,菜农自愿”的原则,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统防统治即“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统一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用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蔬菜品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建秋.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马静静,杨兴国,袁建玉,等.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1,2.
[3]武琴.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上海蔬菜,2010(5):53-54.
[4]关玉春.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25,128.
[5]朱训永.六合区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湖北植保,2014,142(2):27,44-46.
[6]冯小燕,朱训永,应长发,等.蔬菜病虫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植保,2002,131(3):12-13.
[7]莫永.玉林市蔬菜产业发展与对策[J].湖北植保。2013,139(5):6-8,15.
[8]周勇,桑芝萍,金建国,等.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71-172.
[9]李建国,张惠琼,肖艺芳.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J].湖北植保,2010,121(5):10-11.
[10]张兴旺,马国岭.无公害蔬菜生产施药技术[J].湖北植保,2013,138(4):7,22-23.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