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成立于1953年。成立以来,大桥局在国内外设计建造桥梁1100余座和其它工程数百项,总里程达到1200多公里。现有员工1.6万人,成员企业12个,成为集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四位一体”,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大型现代桥梁建筑企业集团。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铁大桥局始终将“推动中国桥梁事业发展,赶超世界桥梁科技先进水平”作为企业最高理念和神圣使命,为中国桥梁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了我国现代化桥梁斜拉桥、悬索桥的先河,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现代斜拉桥天津永和斜拉桥和我国第一座现代悬索桥汕头海湾大桥。抒写了我国公铁两用桥建设的第二三、四座里程碑,建成了九江长江大桥和芜湖长江大桥。引领了我国跨海大桥建设的理念,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一东海大桥和世界最长的跨海太桥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已建或在建的其它国内国际知名桥梁还有世界最高海拔青藏铁路上的标志工程——拉萨河特大桥,港澳地区标志性建筑——澳门西湾大桥、深圳湾公路大桥,孟加拉国最大的桥梁——帕克西大桥,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世界首座六线铁路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世界跨度最长公铁两用大桥一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世界首座三塔两跨千米级悬索桥一泰州长江大桥,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斜拉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长江口第一桥——上海长江口隧桥工程等。率先参与我国客运专线建设,包括京津城际、温福、合武、甬台温、福厦、武广、哈大、沪宁等10多条客运专线。
建局50多年来,中铁大桥局集团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经营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培育企业文化,提升竞争能力,开创了企业发展和中国建桥事业的新局面。
重视发展战略研究 坚持战略领先
坚持创新发展观,根据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力为宗旨,推进经营的战略性转变。确立了“一业为主、二元经营、三个转变”的经营发展战略,即:坚持做专做精做强建桥主业,拓展建桥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和设计施工总承包;实行建桥和投资业“二元经营”,积极稳妥发展投资业、开展资本运营,培育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由内陆建桥向跨海大桥建设转变,由国内建桥向国内外建桥转变,由建筑承包商向承包商兼投资商转变。
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将大桥局建成为产权结构合理、核心竞争力强、管理科学、机制灵活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现代化施工企业。
围绕集团经营发展战略目标,逐年制定分步分项实施规划,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建桥主业的竞争优势增强,建桥产业链延伸,设计咨询、工程监理和桥梁诊断、加固、维修等业务逐步发展起来;向相关建筑领域的开拓卓有成效,在高速公路、铁路线路、城市轻轨、水利码头等领域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向跨海大桥建设领域进军迈出坚实步伐,在国内先后承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东海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工程,实现了由内陆建桥向海洋建桥的跨越;改革开放以后。中铁大桥局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先后在缅甸、孟加拉、南非、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安哥拉、土耳其、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承揽工程,享誉国际建筑市场。2004年,公司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评选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同时,被评选国际十大桥梁承包商。
建桥主业的加快发展、经营领域的拓宽、经营方式的转变,大大拓展了大桥局集团发展的空间,显著地增强了集团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施产权制度创新 增强企业活力
进入新世纪,国内新生建桥队伍发展迅猛,国外建筑承包商咄咄逼人。面对挑战,大桥局踏上了改革创新的破冰之旅。
2001年,大桥局改制为有限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现代企业的基本架构应运而生,各机构分工负责,协调运作,引领发展航向,保障高效治理。当年,所属主要生产单位完成了公司制改造。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构筑起以资产为纽带,以集团公司为核心,产权关系明晰的母子公司体系,确立了大桥局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公司大刀阔斧推行机构改革,强化经营职能,组建了经营开发、工程管理、技术发展等职能部门和区域性分公司,组建社会事业管理中心,分立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构建新型薪酬体系,实行子公司经营者年薪制、项目经理期薪制和机关人员岗薪制,有效调动了不同群体的积极性。
近几年,11家辅业单位实现改制,2800多名员工在辅业企业得到妥善安置。其中,所属武汉桥机公司改制为集团公司参股的股份公司,分流人员1400多人,成为系统内成功实施分离的最大辅业企业。主辅分离实现了辅业企业的产权变革,改制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以集团为依托,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管理更加规范,活力明显增强。
实施科技领先战略 提高企业竞争力
大力实施“科技领先”战略,树立“差距不小,创新无限”的观念。将科技创新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大桥局科研、设计、施丁、制造等“四位一体”的优势,展现建桥科技发展中学科交叉渗透、技术综合集成、装备系统配套特色的企业特点,集团建桥科技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集团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科技开发,桥梁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在跨海大桥、大跨度公铁两用桥、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钢管拱桥建造技术,以及桥梁整体快速施工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开发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先后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大、中南大学、武钢、铁科院、丹麦COWI公司、德国KIROW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成了“九江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芜湖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正在开展“天兴洲公铁两用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与武钢等钢铁企业联合开发了16Mn、15MnVN、14MnNbq、Q420桥梁新钢种,完善了国产桥梁钢系列,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推行学科带头人制度,每年拨出100万元的专项培养基金,优先安排他们业务研修、承担重点科研项目。多次组织“国际桥梁技术发展与展望”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桥梁专家进行交流。2007年,经湖北省科技厅批准,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之一桥梁博士后产业基地在大桥局挂牌。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专家群体。目前,大桥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设计大师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5名,高级工程师925名。
由于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企业科技发展成果累 累,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4项,国家优质工程金、银奖8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8项,詹天佑大奖6项,创中国企业新纪录26项,拥有有效专利22项。
坚持以人为本 培育一流建桥团队
作为建桥国家队,大桥局最大的优势是人才和技术。大桥局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提出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大力培养和开发“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才,不以完美无缺的框框套人才,不被动地等待人才成熟了才去用,而是主动超前地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提供锻炼成长的舞台。大力加强年轻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几年来提拔、交流40岁以下年轻的企业中层干部上百人,形成了集团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经营管理者团队。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推行学科带头人制度,几年来集团新增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0余人。积极推进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集团桥梁科学研究院和勘测设计院在进行公司改制时,都实行了管理和技术骨干入股。根据人本管理思想,推行员工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员工和直接上级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确定考核标准,客观衡量,及时指导,科学奖惩,变过去笼而统之的考核为现在的定性、定量考核,变过去领导对员工单向的考核为现在的双向沟通交流、人性化的考核。近年来,大桥局人力资源潜能被大大激活,人才优势更加凸显。集团桥梁建设专业人才门类齐全。具有较强的勘测设计、科研、施工能力,是中国唯一一家桥梁博士后产业基地。并经常举办国际性桥梁技术论坛,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始终站在国际先进建桥技术前沿。
引入先进管理 打造现代建桥企业
以制度建设为龙头,以持续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全员素质为根本,以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为目标,切实加强了各项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了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制定了集团内部关系规则,实施了经营开发、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体系。
全面推行并实施建筑企业中先进的施工组织形式项目法施工管理。采取了授权项目部、直属项目部、联合项目部等三种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合同形式明确项目部和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探索和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尝试“项目管理公司”的运作模式,减少管理层次、强化现场成本控制,实施项目集约化管理。对协力队伍实行准入许可证制度,保证了施工质量。近年建成或竣工的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98.3%。
加强安全质量管理。持续贯彻IS09000质量体系,积极开展QC质量攻关活动,启动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工作,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引入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将现代安全质量管理要求与群众性安全管理活动相结合,企业连续七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加强财务审计管理,注重内部约束和监管。成立资金结算中心,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实行会计委派制,采取AB账户管理,对资金实行实时监控,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开展税收筹划。过程审计与结果审计、效益与任职审计等有机结合,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集团公司资信等级得到进一步加强,连续多年被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先后开展了协力队伍使用、废旧物资处理、清理清收外欠款等多项效能监察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建立了集团总法律顾问制度基本框架,成立了法律事务部。子公司也基本设立了法律事务机构或配备了专兼职法律顾问。
培育桥文化 壮大桥企业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其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予以大力推进。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纲要》,确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等,开始了自觉的、有计划的、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作风用语和司歌征集、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制定与推行、标准化企业塑形工程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在推进大桥局“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把价值观念的转变、文化的转变作为一项带根本性、战略性、长期性的任务牢牢抓住不放,始终致力于新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倡导和贯彻。确立了大桥局集团“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的核心价值观和“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大力营造改革创新的文化氛围,倡导“早改早主动、不改总被动”、“不求四平八稳、但求开拓创新”等理念,在市场经营上,提出了“业主永远没有错,我们永远有不足”、“业主的需求就是对我们的要求,业主的要求就是对我们的命令”等理念,大力倡导和实行“联合竞争、结盟取胜,实现双赢”的市场竞争模式。
2007年,大桥局举办了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大力弘扬大桥局丰厚、独特、创新的企业文化,“桥环境、桥楹联、桥展览、桥文艺、桥牌赛、桥科技、桥新闻”七大板块的系列活动,并编辑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丰碑》、《丰采》、《丰硕》,《桥风》、《桥雅》、《桥颂》、《桥思》、《桥韵》、《桥迹》,全面展示了一座座桥梁深厚的历史蕴涵和一代代桥工浓烈的真挚情感,收到了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良好效果。
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中铁大桥局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大桥局将在追求卓越的征程中,聚精会神地谋取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建桥事业,创造新时期国企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铁大桥局始终将“推动中国桥梁事业发展,赶超世界桥梁科技先进水平”作为企业最高理念和神圣使命,为中国桥梁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了我国现代化桥梁斜拉桥、悬索桥的先河,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现代斜拉桥天津永和斜拉桥和我国第一座现代悬索桥汕头海湾大桥。抒写了我国公铁两用桥建设的第二三、四座里程碑,建成了九江长江大桥和芜湖长江大桥。引领了我国跨海大桥建设的理念,建成了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一东海大桥和世界最长的跨海太桥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已建或在建的其它国内国际知名桥梁还有世界最高海拔青藏铁路上的标志工程——拉萨河特大桥,港澳地区标志性建筑——澳门西湾大桥、深圳湾公路大桥,孟加拉国最大的桥梁——帕克西大桥,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世界首座六线铁路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世界跨度最长公铁两用大桥一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世界首座三塔两跨千米级悬索桥一泰州长江大桥,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斜拉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长江口第一桥——上海长江口隧桥工程等。率先参与我国客运专线建设,包括京津城际、温福、合武、甬台温、福厦、武广、哈大、沪宁等10多条客运专线。
建局50多年来,中铁大桥局集团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优化经营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培育企业文化,提升竞争能力,开创了企业发展和中国建桥事业的新局面。
重视发展战略研究 坚持战略领先
坚持创新发展观,根据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力为宗旨,推进经营的战略性转变。确立了“一业为主、二元经营、三个转变”的经营发展战略,即:坚持做专做精做强建桥主业,拓展建桥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和设计施工总承包;实行建桥和投资业“二元经营”,积极稳妥发展投资业、开展资本运营,培育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由内陆建桥向跨海大桥建设转变,由国内建桥向国内外建桥转变,由建筑承包商向承包商兼投资商转变。
集团的发展目标是,将大桥局建成为产权结构合理、核心竞争力强、管理科学、机制灵活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现代化施工企业。
围绕集团经营发展战略目标,逐年制定分步分项实施规划,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建桥主业的竞争优势增强,建桥产业链延伸,设计咨询、工程监理和桥梁诊断、加固、维修等业务逐步发展起来;向相关建筑领域的开拓卓有成效,在高速公路、铁路线路、城市轻轨、水利码头等领域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向跨海大桥建设领域进军迈出坚实步伐,在国内先后承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东海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等工程,实现了由内陆建桥向海洋建桥的跨越;改革开放以后。中铁大桥局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先后在缅甸、孟加拉、南非、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安哥拉、土耳其、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承揽工程,享誉国际建筑市场。2004年,公司入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评选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同时,被评选国际十大桥梁承包商。
建桥主业的加快发展、经营领域的拓宽、经营方式的转变,大大拓展了大桥局集团发展的空间,显著地增强了集团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施产权制度创新 增强企业活力
进入新世纪,国内新生建桥队伍发展迅猛,国外建筑承包商咄咄逼人。面对挑战,大桥局踏上了改革创新的破冰之旅。
2001年,大桥局改制为有限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现代企业的基本架构应运而生,各机构分工负责,协调运作,引领发展航向,保障高效治理。当年,所属主要生产单位完成了公司制改造。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构筑起以资产为纽带,以集团公司为核心,产权关系明晰的母子公司体系,确立了大桥局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公司大刀阔斧推行机构改革,强化经营职能,组建了经营开发、工程管理、技术发展等职能部门和区域性分公司,组建社会事业管理中心,分立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构建新型薪酬体系,实行子公司经营者年薪制、项目经理期薪制和机关人员岗薪制,有效调动了不同群体的积极性。
近几年,11家辅业单位实现改制,2800多名员工在辅业企业得到妥善安置。其中,所属武汉桥机公司改制为集团公司参股的股份公司,分流人员1400多人,成为系统内成功实施分离的最大辅业企业。主辅分离实现了辅业企业的产权变革,改制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以集团为依托,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管理更加规范,活力明显增强。
实施科技领先战略 提高企业竞争力
大力实施“科技领先”战略,树立“差距不小,创新无限”的观念。将科技创新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大桥局科研、设计、施丁、制造等“四位一体”的优势,展现建桥科技发展中学科交叉渗透、技术综合集成、装备系统配套特色的企业特点,集团建桥科技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集团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科技开发,桥梁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在跨海大桥、大跨度公铁两用桥、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钢管拱桥建造技术,以及桥梁整体快速施工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开发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越。先后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大、中南大学、武钢、铁科院、丹麦COWI公司、德国KIROW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成了“九江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芜湖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正在开展“天兴洲公铁两用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与武钢等钢铁企业联合开发了16Mn、15MnVN、14MnNbq、Q420桥梁新钢种,完善了国产桥梁钢系列,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推行学科带头人制度,每年拨出100万元的专项培养基金,优先安排他们业务研修、承担重点科研项目。多次组织“国际桥梁技术发展与展望”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桥梁专家进行交流。2007年,经湖北省科技厅批准,湖北省博士后产业基地之一桥梁博士后产业基地在大桥局挂牌。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专家群体。目前,大桥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设计大师3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35名,高级工程师925名。
由于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企业科技发展成果累 累,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4项,国家优质工程金、银奖8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8项,詹天佑大奖6项,创中国企业新纪录26项,拥有有效专利22项。
坚持以人为本 培育一流建桥团队
作为建桥国家队,大桥局最大的优势是人才和技术。大桥局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提出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大力培养和开发“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才,不以完美无缺的框框套人才,不被动地等待人才成熟了才去用,而是主动超前地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提供锻炼成长的舞台。大力加强年轻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几年来提拔、交流40岁以下年轻的企业中层干部上百人,形成了集团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经营管理者团队。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推行学科带头人制度,几年来集团新增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0余人。积极推进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集团桥梁科学研究院和勘测设计院在进行公司改制时,都实行了管理和技术骨干入股。根据人本管理思想,推行员工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员工和直接上级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确定考核标准,客观衡量,及时指导,科学奖惩,变过去笼而统之的考核为现在的定性、定量考核,变过去领导对员工单向的考核为现在的双向沟通交流、人性化的考核。近年来,大桥局人力资源潜能被大大激活,人才优势更加凸显。集团桥梁建设专业人才门类齐全。具有较强的勘测设计、科研、施工能力,是中国唯一一家桥梁博士后产业基地。并经常举办国际性桥梁技术论坛,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始终站在国际先进建桥技术前沿。
引入先进管理 打造现代建桥企业
以制度建设为龙头,以持续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全员素质为根本,以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为目标,切实加强了各项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了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制定了集团内部关系规则,实施了经营开发、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体系。
全面推行并实施建筑企业中先进的施工组织形式项目法施工管理。采取了授权项目部、直属项目部、联合项目部等三种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合同形式明确项目部和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促进了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积极探索和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尝试“项目管理公司”的运作模式,减少管理层次、强化现场成本控制,实施项目集约化管理。对协力队伍实行准入许可证制度,保证了施工质量。近年建成或竣工的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98.3%。
加强安全质量管理。持续贯彻IS09000质量体系,积极开展QC质量攻关活动,启动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工作,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引入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将现代安全质量管理要求与群众性安全管理活动相结合,企业连续七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加强财务审计管理,注重内部约束和监管。成立资金结算中心,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实行会计委派制,采取AB账户管理,对资金实行实时监控,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开展税收筹划。过程审计与结果审计、效益与任职审计等有机结合,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集团公司资信等级得到进一步加强,连续多年被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先后开展了协力队伍使用、废旧物资处理、清理清收外欠款等多项效能监察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建立了集团总法律顾问制度基本框架,成立了法律事务部。子公司也基本设立了法律事务机构或配备了专兼职法律顾问。
培育桥文化 壮大桥企业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其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予以大力推进。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纲要》,确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等,开始了自觉的、有计划的、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作风用语和司歌征集、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制定与推行、标准化企业塑形工程等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在推进大桥局“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把价值观念的转变、文化的转变作为一项带根本性、战略性、长期性的任务牢牢抓住不放,始终致力于新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倡导和贯彻。确立了大桥局集团“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的核心价值观和“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大力营造改革创新的文化氛围,倡导“早改早主动、不改总被动”、“不求四平八稳、但求开拓创新”等理念,在市场经营上,提出了“业主永远没有错,我们永远有不足”、“业主的需求就是对我们的要求,业主的要求就是对我们的命令”等理念,大力倡导和实行“联合竞争、结盟取胜,实现双赢”的市场竞争模式。
2007年,大桥局举办了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大力弘扬大桥局丰厚、独特、创新的企业文化,“桥环境、桥楹联、桥展览、桥文艺、桥牌赛、桥科技、桥新闻”七大板块的系列活动,并编辑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丰碑》、《丰采》、《丰硕》,《桥风》、《桥雅》、《桥颂》、《桥思》、《桥韵》、《桥迹》,全面展示了一座座桥梁深厚的历史蕴涵和一代代桥工浓烈的真挚情感,收到了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良好效果。
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中铁大桥局的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大桥局将在追求卓越的征程中,聚精会神地谋取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建桥事业,创造新时期国企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