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增兵波兰:波美军事合作不断深化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xyxyxyx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5日,波兰国防部长布瓦什恰克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将增加在波兰的驻军,即从目前的4500人增加到至少5500人。在宣布从德国大规模撤军后增兵波兰,美国的这一做法不仅遭到了俄罗斯与德国两国的强烈反对,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波美关系和中东欧局势的高度关注。

冷战后波美关系从相对良好到密切合作


  自冷战结束以来,波兰一直将“回归欧洲”和加入北约作为主要外交方向,政治与经济上依赖欧盟、军事与安全上依赖美国与北约也成为其外交方略。在美国的坚定支持下,波兰成为最早加入北约的三个中东欧国家之一。虽然波美两国关系良好,但在烏克兰危机之前,双方的合作,特别是军事合作很难称得上密切。彼时,中东欧地区的安全局势十分稳定,在缺乏重大安全威胁的情况下,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并不愿意维持高昂的军费,而是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国内转型与欧洲一体化事务中。因为历史上多次被大国控制的经历,波兰政府与民众对于外部军事力量进驻的态度十分谨慎。根据波兰民意研究中心的统计,在1999年,仅有32%的波兰人同意北约军队进驻波兰。
  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是波美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节点。克里米亚“入俄”使波兰感受到了“实质性”的压力,也导致中东欧的安全局势骤然紧张。面对潜在的“军事威胁”,波兰转而积极支持与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合作。到2016年,已有65%的波兰民众同意北约与美国军队进驻波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波兰政府一方面维持较高的军费开支,一方面强化与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合作,并主动邀请美国和北约部队进驻本国。波兰的邀请得到了美国与北约的积极回应。2016年,北约正式决定在波兰部署以美国为领导国的多国部队。2018年,美国与波兰政府签署了“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采购协议,这一协议也成为波兰历史上最大的军购协议。而根据2020年8月15日新签订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美国将向波兰增派约1000名驻军即由4500人增至约5500人,并在波兰部署美陆军第五军司令部前沿指挥所。北约东翼部队指挥中心也将设在波兰。
  以军事合作为基础,波美两国在其他领域也开展了密切合作。2019年6月,波美双方签署了关于美国向波兰供应价值8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的协议。2019年9月,波美两国签署5G安全合作声明,以加强双方在信息互联网领域的合作。而在2019年11月11日波兰独立日当天,美国更为波兰送上了波期盼已久的免签“大礼”。面对欧美之间日益增多的分歧,波兰政府也更多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边。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公开表示,“美国与北约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德法两国却未能履行提升军费标准的承诺。面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欧洲理应加强与美国的合作,而非相反”。可以说,在今日的中东欧乃至整个欧洲,波兰已成为美国最坚实的盟友之一。

美波战略意图并不完全一致


  军事合作是波美合作的重中之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的军事合作是亲密无间的。波美双方的战略意图并不完全一致。波兰认定现有的安全机制尚不足以保障其国家安全,如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将在波兰的轮换驻军改为永久驻扎,可以使波兰与北约战车绑定的更加紧密,降低其遭受攻击的风险。这是波兰强化与美国军事合作的主要意图与方向。而站在美国视角,加强与波兰的军事合作有多重考量:第一,扩大其在中东欧的影响力,同时向俄罗斯施加压力;第二,支持鼓励欧盟内部的“异见者”;第三,以军事合作为筹码换取波兰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与在国际问题上的站队。但在安全领域与波兰过度捆绑则可能损害美国的战略利益。无论是永久驻军还是设立军事基地,都将违背俄罗斯与北约相互关系基本文件以及30年前两德统一谈判时给予苏联(俄罗斯)的保证。俄罗斯也势必会在周边地区采取一系列反制行动,进而引发双方在中东欧的新一轮对峙与军备竞赛。对于已将军事外交重心转移到印太地区的美国来说,在中东欧“深度套牢”并不符合其战略意图。
2020年6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到访的波兰总统杜达在白宫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

  在军事合作的费用问题上,美波双方也有着不同的意见。特朗普一直对美国过多承担北约军事开支感到不满,并多次就这一问题与欧洲盟友们激烈争执。虽然波兰因达到北约成员国军费标准而受到美国的赞赏,但美在波兰驻军或其他军事部署的费用分摊仍然是一个争议性问题。此前,波兰曾计划拿出全部军费的六分之一,即20亿美元,打造一个以特朗普命名的军事基地,并邀请美军驻扎。虽然波兰展现了足够的诚意,但维持一个大型军事基地的费用远远超过20亿美元,美国政府并不愿意过度承担。在此次的增兵计划中,波美两国也就费用问题展开了激烈谈判。美国政府希望波兰能够分摊更多的驻军费用。但在波兰方面,对于是否应该增加军费开支的质疑一直存在,特别是考虑到现有的疫情与经济形势。面对国内各种质疑的声音,波兰总统杜达近日公开表示,波兰不会负担所有的驻军费用,而是将接受一个公正合理的价格。显然,在未来的波美军事合作中,如何分摊费用仍会是两国谈判的焦点与难点。

波兰将继续亲美疑欧


  在2019年的波兰议会选举中,法律与公正党获得了43.6%的选票并得以继续执政。而在2020年的波兰总统选举中,法律与公正党支持的现任总统杜达也通过两轮投票获胜。两次选举的胜利表明,法律与公正党的执政地位依然稳固。法律与公正党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倾向,因此在价值立场上与特朗普天然相近。该党力主推动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同时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而非欧洲防务自主维护国家安全。总统杜达也以“亲美”著称,近年来与特朗普的会面多达十余次。在执政基础相对稳固的情况下,法律与公正党政府势必会坚持以往的内政外交方针,对外延续亲美疑欧反俄的外交战略,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安全合作。
  虽然波兰意欲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但波美关系的发展同样存在变数。首先,美国将于今年11月举行总统大选。受到国内疫情与经济衰退的冲击,特朗普的支持率明显下滑,能否连任尚是未知数。近年来,波兰政府与特朗普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波美合作的不断强化也有赖于特朗普的个人推动。一旦特朗普在大选中失利,重新上台的民主党势必对外交政策进行调整,可能对波美关系产生影响。其次,虽然波兰在政治上与欧盟多有龃龉,却在经济方面高度“欧洲化”。从这一角度出发,波兰无法完全忽视欧盟的影响力。近年来,欧盟已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中东欧国家的控制力,并对波兰和匈牙利等“异见者”施加有力约束。面对欧盟与日俱增的压力与欧美之间的裂痕,能否坚持现有亲美疑欧的外交战略,是波兰领导人即将面对的挑战。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历史、地理与政治之间有着错综复杂而又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要线索,不同的地理条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各国的兴衰。正如英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费尔格里夫指出的,“一个地方的历史的开端,实在是受地理条件影响的结果”。  地缘政治学早期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对政治制度和人的政治行为的影响,19世纪以后转为研究国家的领土、疆界、首都、行政区划、海外属地等政治现象及国际政治关系格
英国首相约翰逊7月5日表示,为帮助因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封锁措施而陷入停滞的文化艺术机构,将向其提供15.7亿英镑的资金。这是英国政府给予文化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尽管英国的博物馆和电影院可以在严格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重新开放,但仍有规定要求剧院或音乐厅不得进行现场演出。这给艺术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造成了生存危机,它们一直在大声呼吁政府提供支持。  约翰逊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笔资金将为未来几代人保
2021年4月3日晚,埃及政府举办盛大仪式,将原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的22位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木乃伊搬迁至新落成的埃及文明博物馆。运送木乃伊的是专门定制的仿法老风格的金色车辆,加装减震装置,装载木乃伊的特制棺材内填充氮气,起到保护作用。这些车辆造型精美,配饰有翅膀、法老标志等图样,设计灵感来自古埃及运送法老遗体的木船。车身刻有法老的名字,护送人员身着古埃及服饰。现场还举行了盛大的文艺演出,埃及知名交
4月15~18日,日本首相菅义伟访美,与美国总统拜登首次面对面会谈。日美首脑会聚华盛顿,对外彰显“同盟团结”,推动两国新一轮战略互动趋向于“阶段性高潮”。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作为“第三方”的日本日益倾向于紧密捆绑美国而强化对华制衡,这也导致中日关系面临更复杂、微妙乃至危险的局面。首脑会谈推动“外交高潮”  与拜登此次面对面会谈前,菅义伟已于去年11月12日与今年1月28日两度与其通电话,特别是后
2021年将迎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签署2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尽管这不平凡的2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却在中俄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中俄关系经历了全面升级,实现了质的变化。从睦邻友好到战略协作  “条约”见证了两国合作内涵的变化。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的邻国,有着漫长的陆地边界,历史上双边关系几经起伏,从两国恢复正常交往,到1996年建立战略协作伙
9月1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43票赞成、164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一项决议,谴责“所有形式的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反亚裔情绪”,包括“中国病毒”提法。决议强调,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均已申明,将病毒名称与特定地理位置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污名化做法。决议谴责一切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具有种族歧视、排外或反亚裔情绪的言论,并呼吁联邦执法部门与地方当局合作,将对亚裔施暴的犯罪者绳之以法。这项决议不具强制约束力,不需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人口第四大国,公共卫生基础较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和举措时常令人怀疑和担心。疫情暴发初期,印尼政府报告感染为零,这引起了美国哈佛大学流行病学专家的强烈质疑。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也警告称,新冠肺炎的传播中心可能从欧洲转移到东南亚。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主席班邦·苏沙蒂约也提醒印尼政府,应该听从WHO的劝告,加强预防和抗击疫情。政府面临重重挑战  自3月2日首次发现两例确诊病例以来
旅游业是世界经济当中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统计,全球一季度跨境游规模同比下降22%,预计全年下降58%~8%,损失9100亿~12000亿美元,威胁1亿~1.2亿个相关工作岗位。其中亚太地区受损最重,全年入境游人数将下降42%,北美和欧洲次之,分别下降40%和39%。全球旅游业将以何步速复苏  旅游业是对全球就业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之一。过去五年来,旅游业贡献了全球G
在各种疾病中,心脏病发作是最难预测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2000万人死于心梗、中风、血管堵塞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很多医疗和研究机构使用年龄、胆固醇水平、血压等8至10项指标来预测患者的心脏病发作风险。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系统,让计算机通过“自学”各种医学指征和数据来预测患者的心脏病发病风险,准确率高于医生。    研究人员表示,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很多,人体各系统的
中国经济超大规模和超常规的崛起,动摇了美国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信心,致使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两方面措施应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挑战。一方面,美国在双边层面启动前所未有的对华经贸战,要在多个领域与中国“脱钩”,阻遏中国崛起。另一方面,美国在多边领域联合其盟友,重建国际经贸秩序,减少中国崛起对国际经贸秩序的影响,甚至设想让中国再进行一次“入世”谈判。2021年1月15日,即将离任的特朗普政府发布了《关于中国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