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梅花,开花极早,形象清幽,颜色浅淡,香气清雅,更具耐寒品格,素有“雪中高士”的美誉,亦为“花之君子”。作为岁寒三友之一,具有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美、坚强美、谦虚美。从古至今,以梅为意象的诗词更是比比皆是,笔者就先以诗词中的梅花为例,谈谈客观物象、审美意象、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客观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是具体可感的。生活中,人们随处可见各种客观物象,如同园中之竹。就梅来说,主要是通过梅花本身的特点和外在形态来显示,梅花有形状、颜色、香味,是具体可感的。
审美物象是从生活原象中提取的,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是园中之竹到眼中之竹的过程。梅,作为一种在寒冬开放的花,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大家很惊奇的去欣赏这美丽的花,甚至在下雪时候还会在脑海中描绘它的形态,想象它的味道,但是这时候的梅依然不是艺术形象,因为它还没有经过思维的加工改造,只是一种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映像,尚未上升为一种特殊的理性认识;而且也还没有和感情相结合,并予以物化成为审美品。
审美意象是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与审美物象相结合,并与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的艺术形象和情境。胸中之竹是眼中之竹在人的思维中的进一步加工,已经不是纯粹的感觉、知觉或表象,思想、感情参与了其中。一个人要能感受到对象的美或丑,必须以长期积累的审美经验为基础。要认识到对象的审美属性,必须把眼前感知的对象的映像和过去经验中的表象和概念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例如李商隐在百花绽放的春天,梅花早已凋谢,但是存在于李商隐思维中的梅花还在绽放,他通过眼前百花和思维中梅花的对比,通过梅花开放的时节想象到又是一年过去了,而自己仍然流浪天涯的难言之恨。
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和审美意象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审美物象是艺术形象的形式,审美意象则是艺术形象的内容。艺术形象就是表现、传达了审美意象的审美物象;就是物化、固定于审美物象的审美意象。也就是说,当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笔下之竹、画上之竹时才能成为艺术形象。当诗人以梅为物象创作诗词作品时,梅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亦是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以梅为艺术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意”,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李清照的咏梅词就呈现出封建女性对梅花审美认知中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特质。李清照笔下的梅花,并不是一些零散的、割裂的、互不相干的意象,而是有情之物,从浪漫的青春到憔悴的中年,再到飘零的晚境,梅花陪伴了李清照的一生,真实的记载着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和人生沉浮的运动轨迹。《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词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在词中,先是用“香脸半开”、“玉人浴出”写出大自然赋予梅的形态美,接下来以“故教明月玲珑地”明里说造物主宠梅,实则人惜梅,不说自己被梅陶醉,反劝他人“莫辞醉”,表现李清照的爱梅之情,赞扬梅花的寒洁素艳,也寓意了词人冰清玉洁的情操。
从上面对四个概念的简要解释可以看出,客观物象-审美物象-审美意象-艺术形象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这组概念正如郑燮的“竹说”,即: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对于其中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一些咏梅诗中来探寻。如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我们可以从诗人所选取的客观物象如断桥、黄昏、风、雨等,来切实感受到了诗人为我们所营造的破班不堪、人迹绝少、寂寥荒寒的氛围。当然,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它是蕴藏着作者丰富情感内涵的。通过“无意苦争春”,表达了陆游不与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坚贞自守的傲骨。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即将这些客观物象提炼为赋有主观情感的审美物象,再加以修辞加工提升为审美意象,最终形成作品的艺术形象后,充分地透露出作者高洁的品质,也足可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如同梅花般“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特点。
又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词中,描写了梅花在风雪连天、寒冰万丈的艰苦环境中,花枝俏丽,斗霜傲雪,最先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等到百花齐放时,却在百花丛中欢乐的和大家一道共享大好春光。其中的“风、雨、雪、悬崖、冰”等均属于客观物象,这些都是作者于万千世界中选取的审美物象,是迎春的象征。而作者更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将其融合成各种审美物象,最后为我们呈现出梅花傲然屹立风雪中的艺术形象,从而表达出革命者在处于艰苦时期,更能焕发出强烈的革命精神,进行应用卓绝的斗争,并在革命胜利后,不居功自傲的博大胸怀。
总之,客观物象、审美物象、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会一直贯穿于文学作品的始终,让我们不断地去品味诗歌创作出的无穷韵味,从而与诗人共同享受更为宽广的文学艺术审美空间。
梅花,开花极早,形象清幽,颜色浅淡,香气清雅,更具耐寒品格,素有“雪中高士”的美誉,亦为“花之君子”。作为岁寒三友之一,具有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美、坚强美、谦虚美。从古至今,以梅为意象的诗词更是比比皆是,笔者就先以诗词中的梅花为例,谈谈客观物象、审美意象、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客观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是具体可感的。生活中,人们随处可见各种客观物象,如同园中之竹。就梅来说,主要是通过梅花本身的特点和外在形态来显示,梅花有形状、颜色、香味,是具体可感的。
审美物象是从生活原象中提取的,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是园中之竹到眼中之竹的过程。梅,作为一种在寒冬开放的花,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大家很惊奇的去欣赏这美丽的花,甚至在下雪时候还会在脑海中描绘它的形态,想象它的味道,但是这时候的梅依然不是艺术形象,因为它还没有经过思维的加工改造,只是一种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映像,尚未上升为一种特殊的理性认识;而且也还没有和感情相结合,并予以物化成为审美品。
审美意象是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与审美物象相结合,并与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的艺术形象和情境。胸中之竹是眼中之竹在人的思维中的进一步加工,已经不是纯粹的感觉、知觉或表象,思想、感情参与了其中。一个人要能感受到对象的美或丑,必须以长期积累的审美经验为基础。要认识到对象的审美属性,必须把眼前感知的对象的映像和过去经验中的表象和概念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例如李商隐在百花绽放的春天,梅花早已凋谢,但是存在于李商隐思维中的梅花还在绽放,他通过眼前百花和思维中梅花的对比,通过梅花开放的时节想象到又是一年过去了,而自己仍然流浪天涯的难言之恨。
艺术形象是审美物象和审美意象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审美物象是艺术形象的形式,审美意象则是艺术形象的内容。艺术形象就是表现、传达了审美意象的审美物象;就是物化、固定于审美物象的审美意象。也就是说,当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笔下之竹、画上之竹时才能成为艺术形象。当诗人以梅为物象创作诗词作品时,梅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亦是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以梅为艺术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意”,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李清照的咏梅词就呈现出封建女性对梅花审美认知中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特质。李清照笔下的梅花,并不是一些零散的、割裂的、互不相干的意象,而是有情之物,从浪漫的青春到憔悴的中年,再到飘零的晚境,梅花陪伴了李清照的一生,真实的记载着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和人生沉浮的运动轨迹。《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词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在词中,先是用“香脸半开”、“玉人浴出”写出大自然赋予梅的形态美,接下来以“故教明月玲珑地”明里说造物主宠梅,实则人惜梅,不说自己被梅陶醉,反劝他人“莫辞醉”,表现李清照的爱梅之情,赞扬梅花的寒洁素艳,也寓意了词人冰清玉洁的情操。
从上面对四个概念的简要解释可以看出,客观物象-审美物象-审美意象-艺术形象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这组概念正如郑燮的“竹说”,即: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对于其中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一些咏梅诗中来探寻。如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我们可以从诗人所选取的客观物象如断桥、黄昏、风、雨等,来切实感受到了诗人为我们所营造的破班不堪、人迹绝少、寂寥荒寒的氛围。当然,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它是蕴藏着作者丰富情感内涵的。通过“无意苦争春”,表达了陆游不与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坚贞自守的傲骨。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即将这些客观物象提炼为赋有主观情感的审美物象,再加以修辞加工提升为审美意象,最终形成作品的艺术形象后,充分地透露出作者高洁的品质,也足可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如同梅花般“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特点。
又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词中,描写了梅花在风雪连天、寒冰万丈的艰苦环境中,花枝俏丽,斗霜傲雪,最先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等到百花齐放时,却在百花丛中欢乐的和大家一道共享大好春光。其中的“风、雨、雪、悬崖、冰”等均属于客观物象,这些都是作者于万千世界中选取的审美物象,是迎春的象征。而作者更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将其融合成各种审美物象,最后为我们呈现出梅花傲然屹立风雪中的艺术形象,从而表达出革命者在处于艰苦时期,更能焕发出强烈的革命精神,进行应用卓绝的斗争,并在革命胜利后,不居功自傲的博大胸怀。
总之,客观物象、审美物象、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会一直贯穿于文学作品的始终,让我们不断地去品味诗歌创作出的无穷韵味,从而与诗人共同享受更为宽广的文学艺术审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