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此让学生真正从思想、情感上真正接受授课内容,从行为上履行道德义务和责任,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师 伦理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12-02
《伦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承担传授道德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任。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伦理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评价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因此,积极探索《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课程实效性,势在必行。
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以学生为本,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意义。教师要通读多种教材,在掌握教材内容变化的基础上,尽可能贴近现实,精选教学内容:一方面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完整性,对于道德的基本理论、道德规范体系进行讲解;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道德难题运用道德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道德困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大街上,一位老人被撞倒,肇事者逃逸。一位女大学生骑车路过下来搀扶老人,不想却被周围群众说成是肇事者,而被救助的老人竟然不说明真相。针对这一案例,可以让学生们讨论,到底以后还帮不帮这样的受伤者,帮的话应该怎么做?及时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道德问题,减少道德困惑。
其次,密切联系实际,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当今社会,社会节奏日益加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遭遇了越来越多带有道德争议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掌握相关领域伦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增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其视野;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应用伦理学的相关原则和规范去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高校门口豪华跑车引人侧目,针对这一现象,是鼓励学生以后挣钱好好享受物质财富,还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适度消费?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后者更应该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切实遇到的问题,对此,老师可以结合生活领域里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勇于探索,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基本理论的讲解中,采取比较、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我国高校开设的伦理学课程严格意义应称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讲授道德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认识、感悟、真正从情感上、意志上认同,从而让他们内化于心,自觉接受服从这些原则。另外,在阐述基本理论的过程之中,要结合道德案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可以借鉴的东西。案例选择要注重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
其次,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情景教学等参与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布置相关题目,给学生时间以思考,然后进行课堂讨论,教师点评、总结并进一步讲解。例如,在讲公平这个道德范畴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关注的就业和前途问题就当下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论和教师的点拨、引导,最终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实现学生认识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伦理事关每个人的生活,在讲到个人领域里的道德修养和选择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即兴表演、观看视频等手段设定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
再次,针对伦理学课程极强的实践性特点,可以辅助社会调查、参观等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访谈,了解人们的道德现状和需求,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成效。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进行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研究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进一步印证、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达到开拓思维空间、深刻认识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
此外,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平台,教师要以身作则,熏陶感化学生。由于伦理学科特殊的性质,作为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一方面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教学中认真教学、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生活上的困难,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学会感恩,热爱生活,回报社会。
三、认真思考,不断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首先,要多方面进行考核,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鉴于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在对学生的考核上也要不能只是拘泥于考试成绩这一方面,可以适当加大平时考查所占比例。可以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除了把学生平时表现、日常行为记录之外,还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上课参与讨论、发言、写读书心得、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的情况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期末考试要注意试题的覆盖面、题型的多样性,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总之,成绩力求真实、全面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建设性的评估,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对成绩不佳的学生给予说明、帮助,尽量使每一位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提升,知识有所增加。
同时,要灵活运用多种考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往的考试,教师大都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使得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忙于死记硬背,考试之后这些强化记忆又很快从学生脑海消失,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学目的。因此,老师可以大胆革新,积极探索考试方式的改革。例如,考试可以改成开卷考试,可以当堂命题,也可以灵活出开放性、实践性较强的试题,允许学生带教材和参考书,试题尽量覆盖比较多的章节,以考察学生对所学基本道德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采取口试的方法作为期末考试的手段,它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掌握的情况,也可以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鞍山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一般项目(2013jyb130)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高师 伦理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12-02
《伦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承担传授道德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任。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伦理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评价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因此,积极探索《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课程实效性,势在必行。
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以学生为本,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意义。教师要通读多种教材,在掌握教材内容变化的基础上,尽可能贴近现实,精选教学内容:一方面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完整性,对于道德的基本理论、道德规范体系进行讲解;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道德难题运用道德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道德困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大街上,一位老人被撞倒,肇事者逃逸。一位女大学生骑车路过下来搀扶老人,不想却被周围群众说成是肇事者,而被救助的老人竟然不说明真相。针对这一案例,可以让学生们讨论,到底以后还帮不帮这样的受伤者,帮的话应该怎么做?及时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道德问题,减少道德困惑。
其次,密切联系实际,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当今社会,社会节奏日益加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遭遇了越来越多带有道德争议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掌握相关领域伦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增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其视野;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应用伦理学的相关原则和规范去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高校门口豪华跑车引人侧目,针对这一现象,是鼓励学生以后挣钱好好享受物质财富,还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适度消费?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后者更应该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切实遇到的问题,对此,老师可以结合生活领域里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勇于探索,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基本理论的讲解中,采取比较、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我国高校开设的伦理学课程严格意义应称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讲授道德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认识、感悟、真正从情感上、意志上认同,从而让他们内化于心,自觉接受服从这些原则。另外,在阐述基本理论的过程之中,要结合道德案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可以借鉴的东西。案例选择要注重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
其次,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情景教学等参与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布置相关题目,给学生时间以思考,然后进行课堂讨论,教师点评、总结并进一步讲解。例如,在讲公平这个道德范畴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关注的就业和前途问题就当下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论和教师的点拨、引导,最终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实现学生认识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伦理事关每个人的生活,在讲到个人领域里的道德修养和选择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即兴表演、观看视频等手段设定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
再次,针对伦理学课程极强的实践性特点,可以辅助社会调查、参观等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访谈,了解人们的道德现状和需求,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成效。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进行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研究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进一步印证、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达到开拓思维空间、深刻认识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
此外,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平台,教师要以身作则,熏陶感化学生。由于伦理学科特殊的性质,作为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一方面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教学中认真教学、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生活上的困难,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学会感恩,热爱生活,回报社会。
三、认真思考,不断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首先,要多方面进行考核,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鉴于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在对学生的考核上也要不能只是拘泥于考试成绩这一方面,可以适当加大平时考查所占比例。可以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除了把学生平时表现、日常行为记录之外,还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上课参与讨论、发言、写读书心得、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的情况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期末考试要注意试题的覆盖面、题型的多样性,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总之,成绩力求真实、全面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建设性的评估,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对成绩不佳的学生给予说明、帮助,尽量使每一位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提升,知识有所增加。
同时,要灵活运用多种考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往的考试,教师大都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使得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忙于死记硬背,考试之后这些强化记忆又很快从学生脑海消失,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学目的。因此,老师可以大胆革新,积极探索考试方式的改革。例如,考试可以改成开卷考试,可以当堂命题,也可以灵活出开放性、实践性较强的试题,允许学生带教材和参考书,试题尽量覆盖比较多的章节,以考察学生对所学基本道德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采取口试的方法作为期末考试的手段,它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掌握的情况,也可以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鞍山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一般项目(2013jyb13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