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欧元区建立起,欧洲中央银行就将物价稳定作为其首要的货币政策目标。为确保欧元区物价稳定,欧盟采取了多种的制度和手段。然而欧元运行的实践证明了目前的这些制度手段并不完善,许多成员国对于马约中规定的趋同标准(尤其是财政赤字标准)及后来的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关于财政赤字的规定持有异议。 本文从导致货币同盟内物价不稳定的因素入手,通过各种模型详细剖析了四种类型的非对称性冲击:需求拉动型非对称性冲击;成本推动型非对称性冲击;结构型非对称性冲击;各国政策偏好差异所造成的非对称性冲击。在此基础上,本文又结合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OCA)和最新的OCA内生性理论,对货币同盟非对称性冲击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以最新的实证数据证明了OCA内生性在实践中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市场驱动的非对称性冲击,OCA理论及其内生性理论都可以很好的解决,一些OCA标准即使目前没有达标,但也出现了改善的趋势;但是对于政策驱动的非对称性冲击在目前的经济管理制度下无法解决,因此各成员国的政策偏好不同成为当前妨碍物价稳定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是造成欧元区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此,在本文的最后部分,对于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改革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