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钟南山等获得最高国家荣誉”导写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为了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8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读了这则新闻材料,作为新時代青年的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根据材料内容,自定文意,自拟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告诫我们,立意是作文的第一要务。上面这则材料,从立意看,具有“硬核”的力量。从国家层面看,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宪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对他们的最高褒奖,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力宣传抗疫英雄的光辉形象和卓越功勋,强化国家尊崇与民族记忆;有利于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英雄品格,为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伟大的中国力量。
  从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这四位抗疫功勋模范人物来看,他们分别获得“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已是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肩负重托,闻“疫”而行,为防控疫情精准把脉,科学施策,为国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再现了17年前他领导抗击“非典”、呵护生命时的崇高形象。年逾古稀的张伯礼院士,挺身抗疫一线,以“中药漫灌”的理念科学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诠释了一位中医药科学家和白衣天使的仁心大爱。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身患不治之症,妻子遭遇“新冠”病毒感染,为了救治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他舍“小我”,顾大局,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奋战30余天,彰显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大爱善举和家国情怀。军人出身的陈薇院士,大年初一刚过,就临危受命,率领团队进驻“抗疫一线”,她以“快”“稳”“准”的军人作风,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在抗疫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四位获得最高国家荣誉的抗疫杰出人物,集中体现了忠诚、担当、奉献的优秀品质。
  站在新时代青年的角度,我们应该有所思,有所悟,更应该有所行动。像获得最高国家荣誉的钟南山等杰出人物那样,培养忠诚、担当、奉献的优秀品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强劲的中国力量。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只有青年成为中流砥柱,国家才会繁荣兴旺。
  然后是选取恰当的文体,贴着材料要点作文。可以用常规的议论文形式来完成,即确立精准的论点,安排合适的结构,运用必要的论证方法。也可以采用应用性文体来“包装”,比如写致敬信,给此次获得抗疫最高国家荣誉的某位、某几位杰出人物送上真挚的祝福,表达崇高的敬意;比如写倡议书,结合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四位杰出人物的抗疫功绩以及获得的崇高荣誉,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并融入自己的心愿;也可以写成时事评论,以灵活的笔法,选择恰当的角度,有感而发,缘事说理。
  例文展示
  佳作一
  关于向抗疫英雄学习的倡议
  广大青年朋友:
  你们好!
  8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是为了表彰他们在抗疫斗争中作出的杰出贡献,为了弘扬他们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精神。在此,我谨发出如下倡议。
  一、大力弘扬忠诚执着、为国为民的精神。年逾古稀的张伯礼院士,在疫情暴发后,积极投身于抗疫一线,以“中药漫灌”的理念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在做完胆结石手术3天后,重新投入抗疫工作,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仁者大爱”,什么叫“忠诚执着”“为国为人民”。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学习这种忠诚报国的精神,在国家遇到危险时毫不退缩,迎难而上。
  二、大力弘扬有担当、敢作为的精神。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发生后,提醒大家暂时别去武汉,自己却义不容辞地前往抗疫一线。他为疫情防控精准把脉,科学施策。少将陈薇临危受命奔赴武汉,进驻抗疫“战场”,在基础研究、疫苗与防护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有担当、敢作为的精神。而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苦练过硬本领,学习有担当、敢作为的精神,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大力弘扬勇当先锋、为国奉献的精神。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尽管身患不治之症,妻子遭受病毒感染,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前线,舍小我,顾大局,只为救治更多的患者,彰显了他的大爱善举。他的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并为之钦佩。
  对获得最高国家荣誉的他们,我们庄严致敬,受到精神鼓舞,更有使命召唤。四位获得抗疫最高国家荣誉的杰出人物,集中体现了忠诚、担当、奉献的优秀品质。
  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该向抗疫英雄学习,从他们的身上汲取忠诚、有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大力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大的青年朋友们,我们要向抗疫英雄学习,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一份中国力量!
  倡议人: 万仲桂
  2020年8月26日
  >> 评析  这份倡议书由钟南山院士等4人获得最高国家荣誉说起,先交代倡议的背景及缘由,然后在主体部分运用分论点论证的方式,从三个方面点赞抗疫功勋人物忠诚、担当、奉献的优秀品质。同时,处处点到“新时代青年”,有感而发,平添了行文的代入感,充满了强烈的号召力。   佳作二
  向您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尊敬的钟南山爷爷:
  您好!
  首先,我写这封信给您,是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深深敬意。您虽然不认识我,但您逆行的身影却让我深深感动,您的突出贡献得到国家认可,并因此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可谓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春節,对中华民族来说,本是一个万家团圆、幸福美满的日子,然而,新型冠状病毒却不期而至。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可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您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前往疫情一线,您的行动无疑给惊骇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您让我明白了:有一种担当,是医者仁心。人们常说:“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先前我并不明白这代表什么,当我在新闻中看到有关您的事迹报道后,我才真正领悟到“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含义。在疫情暴发的危急时刻,84岁的您,毅然踏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危难之中您还不忘记叮嘱我们注意防护,少出门。
  有一种使命,是责任担当。在2003年暴发的“非典”中,是您带领着我们战胜了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还是您带领着我们一起战胜了病毒。曾有人问您为何如此的坚定,您毫不犹豫地回答:“作为医生,医院就是战场。在这种危难时刻,我们不冲上去,那又有谁去?”是啊,在危难时刻总要有人挺身而出的,您用自己的责任担当,给人们带来了毫不动摇的希望和十足的安全感!
  在中国疫情得到缓解的同时,您又毫不犹豫地前往日本等国家,把国际主义友谊的种子播撒到异邦。您用自己单薄的身躯唤起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您的动人事迹深深地印证了“最美逆行者”的称号,您用自己的行动和付出,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荣誉,为后辈们发挥了榜样的作用。您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祝您幸福、健康、快乐!
  简二联
  2020年8月24日
  >> 评析  这篇写给“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的致敬信,内容充实,情感真切。行文的首段结合老人受勋的事实,用“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两个成语热情点赞,传达出深深的敬意。主体部分联系钟南山老人大疫当前义无反顾的内容,从“医者仁心”“责任担当”两个角度对抗疫英雄的崇高精神予以评述,用语朴实、畅达,而又饱含情怀。
  佳作三
  身着白衣 披荆斩棘
  8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授予抗疫功勋人物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最高国家荣誉。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而相对于近600万例感染者的美国,我们不禁感叹披荆斩棘、击垮病毒的“天使力量”,并向无数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群勇敢无畏,不顾安危奔赴在抗疫一线的人。嘴里说着“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钟南山院士,却义无反顾地前往抗疫战场阻击疫情。他为人民冲锋陷阵,每天在新闻镜头前出现的是他安抚人心的叮嘱和对疫情的分析,以及他老人家忙碌劳累的倦容。我目睹了钟南山院士的朴实和圣洁,他的毅然决然,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甘愿为民族担当,不愧为中国脊梁!
  我们仰视英雄,就像仰视生命的哲学。他们是民族智慧的光芒,成就了如今的战略性胜利。中国不仅以惊世之力在10天内完成“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并迅速投入使用,更启动了许多方舱医院作为“防疫”点。其中,涌现了许多英勇无畏的“战士”。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疫情防控高峰期间,妻子感染“新冠”肺炎,他却舍“小我”顾“大家”,主动挑起责任与担当,奋战30余天,抚平了多少患者的心头担忧,彰显抗疫英雄为人民战斗的崇高精神。精通中药之术的张伯礼院士对“中药漫灌”的提出,军人出身的陈薇院士自主研发出检测试剂盒,为抗疫带来了巨大福音。年逾古稀也拦不住他在困难之际挺身而出,军人的干净利索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英雄们义无反顾、耗心血、用才学抗击病魔,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
  身着白衣,披荆斩棘。在中国这个充满爱与力量的美好国度,从不缺乏爱国者与贡献者。然而有一些人却在背后诋毁、否定英雄,这无疑是对英雄崇高、圣洁的亵渎。
  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像无数医护人员书写“请战书”“生死状”一样,勇敢坚强,坚守岗位,爱国奉献。谨记伟大的抗疫精神,向崇高的身着白衣的英雄致敬、学习,为了建设美好家园,披荆斩棘,所向无敌!
  >> 评析  这篇时事评论结合钟南山等抗疫英雄获得最高国家荣誉的新闻,以“身着白衣,披荆斩棘”为题,点赞抗疫英雄忠诚、担当、奉献的优秀品质,恰如其分地融入了钟南山、张定宇、张伯礼、陈薇四人的光辉事迹。同时对诋毁英雄、否定英雄的不良现象予以抨击,并号召新时代青年学习抗疫英雄,努力为国奉献。篇末的“披荆斩棘”,既照应了标题和开篇,又反映了年轻一代的美好信念,拓深了文意。
其他文献
奋斗自强可以指引你向上和向善;奋斗自强让你能够战胜社会阴暗面或人性弱点;奋斗自强让你的生命找到归属感;奋斗自强是让你勇敢站立笑对人生的精神。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言:“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携手向着未来前进!”奋斗自强的精神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共同奋进助国家成长,点亮美丽中国!  2000年,我们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奋斗自强的精神有了新的传承。2008年
期刊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除了作文之外,备受瞩目的,应该就是语言文字运用题了。因为其内容丰富多彩,题型灵活多变,被称为高考试卷的“试验田”。但今年高考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同时也是高考改革深入推进下的一次高考,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出的那样,“今年的高考命题重点是从铸魂育人、落实改革、确保稳定三个方面开展” 。而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命制,也体现了这三个方面的特点。下面加以具体分析。  一、稳字当头,能力为重
期刊
杨邦俊老师主持的语文人本教学,2014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教学成果奖,受到语文教学界肯定。这一教学理念非常重视写作训练,视写作为人的生命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把初、高中阶段应该写的作文,与学生成长的经历结合起来进行系列训练,取得较好的成效。本栏目将陆续刊发语文人本教学的高中作文训练系列,供广大师生借鉴。  训练概说  记叙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但也离不开抒情。古人讲“一切景语皆情语”, 今人言“文到深处情
期刊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助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
期刊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作为世纪初阳,我们有幸聆听时代足音;目睹其浮沉坎坷,乱象丛生,沉重身躯疲惫不堪;见证其旧邦新命,光华璀璨,蓬勃向上,生生不息。我们同遭风枪雪戟,共享时代盛宴。  当汶川地震震疼了我们的心弦,当南方暴雪压抑着我们的思绪,我们或许曾以天真的语调发问:“中国是否只能屈从于灾难?”当美国禁止向中兴出售核心元件,当关键领域一次次技不如人,我们或许曾以更为缜密成熟的思维,思考中国科技创
期刊
写在前面  近日,哔哩哔哩(简称“B站”)美股市值超过某视频的新闻一经发布,瞬间就登上微博热搜排行榜的前列,一时间“B站崛起”成为热门话题。其实,“B站崛起”绝非偶然,诸多因素已作铺垫:跨年晚会被《人民日报》点赞,《后浪》刷屏,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在其中学习,老教授在里面做UP主……一个二次元的小众网站,发展成今天的“主流平台”,并广受关注,这当中很多元素值得我们聚焦,呈现与解读与其相关的人、事、现象
期刊
親爱的年轻人:  展信安,见字如晤。姐姐写这封信的时候,你也许只是襁褓中的婴儿,还在酣睡着,香甜的口水淌过红颊。收到这封信时的你,想必已经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  你会在小镇上那所由国家基金协办的高中上学。教室里不仅有便利快捷的远程教育,还有完备的数字化系统,每个人的成长记录都由电脑精确分析,包括你们的学业成绩与身体健康指标,让你随时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全面地发展自己。你的窗外是碧绿的茶树
期刊
经 典 重 现  现在是午夜十二时了。工业的金融的上海人大部分在血肉相搏的噩梦中呻吟,夜总会的酒吧间里却响着叮叮当当的刀叉和嗤嗤的开酒瓶。吴荪甫把右手罩在酒杯上,左手支着头,无目的地看着那酒吧间里进出的人。他和王和甫两个虽然已经喝了半瓶黑葡萄酒,可是他们脸上一点也不红;那酒就好像清水,鼓动不起他们的闷沉沉的心情。并且他们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闷沉沉。  两个人都觉得胸膛里塞满了橡皮胶似的,一颗心只
期刊
亲爱的中国青年: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已是2035年。有人说:你可以轻松知道前20年发生什么,却无法推测后20年社会的发展。诚然,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的确无法想象18年后我们的祖国和脚下这片土地又会有怎样的焕然一新。  但历史总是螺旋式地前进,作为千禧年出生的万千“世纪宝宝”之一,此时和你同龄的我正在高考考场上,进行着这项特殊的“成人礼”。我记得2008年的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记得当年举办
期刊
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我是先看的电影后看的书,但我更偏爱原著。文字的对人物内心表达的细腻、丰富程度是电影所达不到的。  Pi是个印度男孩,他信仰三种宗教——印度教、基督教和回教。他的父亲是个商人,有家动物园;母亲热爱阅读,但对他的信仰漠不关心。  Pi一家人带着动物移民加拿大,途中乘坐的货轮在太平洋上失事,他的爸爸、妈妈、哥哥都葬身大海,他被两名水手当成诱饵扔到救生艇上喂鬣狗。Pi侥幸生存,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