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因为没有一丝一毫的外围资料,才促使我们沿着时光轨道去破译这家企业的成长密码。于是,当轮廓渐渐清晰,“惊讶”接踵而来:
20年,作为第一批从台湾到大陆建厂的企业,伴随本土照明业的从小到大、一路悲欢,却屡屡与内需市场擦肩而过,直到2008年方才挥戈回归;
20年,它承接了宜家在中国的第一张灯具订单;它打破了节能灯取代白炽灯的最大壁垒;它第一次让节能灯实现自由调光,第一回让灯具走进苏宁、好又多、家乐福、乐购……
20年,它身上没有表现出本土企业常有的技术恐惧症。相反,以技术为矛、专利为盾,一口气将一盏小小光源做出160多项专利(在亚洲光源企业中位列第一),甚至它的灯座标准被开放成为美国的行业标准。
家道中落促使奋发读书
四十多年前,当陈俊村和所有少不更事的男孩一样,在台湾新竹的街头满街跑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会成长为中国照明业的“调光大师”。陈俊村出生在新竹市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父亲开着家不大不小的服装厂,进出有小汽车开道,屋门口是一大片葡萄架和芭蕉林。
家境宽松,无忧无虑,自由放任,却不失教养。童年的陈俊村习惯了熙来攘往生意繁忙,顺风顺水的成长环境让他从不为钱犯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的服装厂因为同行挤压经营困难,家道中落让一切美好瞬间颠覆。那一年陈俊村16岁。
一个16岁的少年终于感到生活是如此残酷。五个兄弟姐妹只能养活两个,“连一粒米掉到地上都不可以。”陈俊村难以接受周遭亲友变化的表情,也难以理解父母日益增多的口角摩擦。对于这个家,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更加奋发读书!
发奋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武器,同样也能磨砺一个人的好胜之心。从中学开始,陈俊村几乎每次考试都稳拿第一。唯一一次例外,居然是班里一位课代表因为妒忌,悄悄把陈的试卷偷出来涂改了答案。
1976年,陈俊村如愿考入台湾大学电机系。在这所培养过马英九、施振荣等名人的宝岛第一学府,陈俊村半工半读度过了四年时光。四年后,班上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去了硅谷,而他却毅然坚持留在岛内。
留在岛内必须服两年兵役,这是台湾大学毕业生必须完成的“成人礼”。于是,金门某师的炮兵连多了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少尉。军旅生涯枯燥乏味,白天放炮演习,晚上没事就搞“急行军”,再没事就“修厕所”——当时金门有几百个连,每个连被要求修2~3个厕所美化环境。一时间,满山遍野都是围着花岗岩敲敲打打的“阿兵哥”……
戎马两年,陈俊村领悟到一种全新的生存之道。在这个靠体力和意志生存的男人世界,“阿兵哥”们或许语言粗俗,脾气火爆,但只要你把他们真正装到心里,他们也终会把你当成兄弟!学会和不同阶层不同路数的人交朋友,这是军营赋予陈俊村的最大财富。1983年7月,这位27岁的汉子委婉拒绝了上级让他留在部队的提议,此时此刻,他的心正像那缓缓驶出海港的新战舰,焦急、迷惘而又充满渴望。
机会照亮抢先起跑的人
陈俊村退役之时,正值台湾制造业全面崛起。很多人一边在大企业上班学经验,一边又在外边“鼓捣”自己的小公司。在那个热情洋溢的年代,创业者们如同水银泻地般见缝就钻,碰壁拐弯,遇机会就上,没机会就创。
然而,台湾狭小的市场毕竟承载不了如此巨量的创业风暴。于是产业开始升级,销售开始外移。诸如雨伞、自行车等低技术含量的项目逐渐日薄西山,IT、电子等新兴行业乘势崛起——1987年,面对这一拨以知识分子为主打的创业潮。已先后在两家电子厂做过工程师的陈俊村,终于按捺不住。
放弃好端端的工程师不做,亲朋好友直摇头:这一步踏出去,不但没了安定的生活,更将没有安歇的日子;不仅没有固定的收入,还要月月焦虑如何给别人发工资。但陈俊村目光坚定:只要能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无论成败,我都认了……
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大!在当时台湾最高的世贸大楼里,陈俊村创办了他的加美科技公司,这家以技术咨询为主业的公司两年内迅速成为行业第一。事实上,加美的“第一”来得颇为轻巧,因为岛内基本没有技术咨询公司,缺乏对手的陈俊村自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更何况,陈俊村借助了新一拨的创业趋势,“当别人都向科技产品的金矿蜂拥而去时,我就是那个卖铁锨的人!”
通过给将近五百家企业做技术咨询,陈俊村的人脉和视野迅速打开。此时的台湾已是世界照明业的重要代工基地,陈的很多客户都来自该行业。一次酒过三巡,一家照明企业的老总和陈俊村聊得兴起:“我算是入对行了,你看这地球每天不停地自转,只要有太阳落山我就有钱赚!”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陈俊村。两年来自己虽说赚了几十万美金,但相比这些“八对行”的人,这个数字未免有些寒碜。也是在这次饭局上,客户提出想到大陆看看。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陆在台商眼中多少有些神秘,两岸同胞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彼此“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清谁。陈俊村通过一位香港朋友联系上前轻工部,“两岸照明业首届交流会”开始在不可思议中稳步推进。自1989年下半年开始,陈俊村数十次往返于海峡两岸,终于促成了一桌“团圆饭”。
然而大陆当时的投资条件,并未打动与会的台湾十大照明企业:没有一家与产业配套的彩印包装厂;工人们中午下班先要回家睡两个小时午觉;甚至买瓶可口可乐还得到五星级酒店……差距同时意味着商机,陈俊村显然把眼光放得更远。此时大陆的家庭照明尚未起步,国有灯泡厂们庸庸碌碌,可市场摆在那里总要有人来填补,更何况如此便宜的劳动力和地价。岂容错过?
事实证明,随着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正在内地潜滋暗长的创业潮一点不比台湾逊色。1989年上半年,仅上海一地便新增私营企业3000家,大陆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接轨全新的商业社会。
跑得快不如跑得早,陈俊村决心到大陆从事照明业!这个原本为别人牵线搭桥的红娘,却无心插柳地为自己赢得了先机。如果说陈俊村对中国照明业的第一个贡献,是开创了两岸照明业交流的先河,那么接下来的二十年,他还将创造更多的第一。
1992年8月18日,陈俊村的照明工厂在上海浦东和浙江海宁两地同时揭幕,他给自己的工厂取名比华(vIVA),在西班牙语里“VIVA”意味着胜利。而此前的两年多,他通过外贸的形式挖到了在大陆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来得并不容易。单枪匹马闯荡上海滩,陈俊村一方面要通过台湾的朋友从国外接单,一方面又要帮大陆的生产商弥补产品质量的短板。为保证订单品质,陈俊村亲自承担了产品零部件采购。于是松江、宝山一天至少要跑7家零件厂,根本顾不上吃饭。而他当时的交通工具,是每天500块包下的一台出租车。
一天晚上,陈俊村约了一家零件厂负责人在上海宾馆吃饭。可当他汗流浃背从 另一家零件厂赶来时,仍然迟到了一个小时。此时对方已经酒足饭饱,正准备起身离去。于是,三杯满满的白酒自罚下肚,外加赔礼道歉好话说尽,尴尬的氛围方才有所缓解。
送走客人,陈俊村扶着宾馆的走廊大吐不止,望着四周纷纷绕道的陌生人。他深吸一口气:所谓“老板”是一个需要多么坚定的意志,才能坚持下去的职业。
单纯做外贸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客户很有可能绕过你直接对接生产厂。即便陈俊村的外贸公司比当时的国有进出口公司效率高很多,比如国有公司从工厂提单往往要七天,而陈俊村却能两天搞定,可要想在这个行业持久立足,必须得有自己的工厂!
于是砸下做外贸攒下的120万美金,豪情一搏。1992年8月18日,比华浦东厂和海宁厂同期投产。上午参加完浦东厂的竣工典礼,下午又马不停蹄奔赴浙江海宁,尽管一去一回累得筋疲力尽,但陈俊村内心却无比敞亮:有了自己的制造基地,自己再也不是两头不靠岸的外贸“小舢板”了。
在比华的浦东工厂,一条条六七十米长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地坐着四五十名工人。他们身穿普通的棉布工作服,每个人手边都有一种夹具,帮助他们准确地完成组装、检测、贴标签等工作,手中的动作可以以秒计算。而在西方国家,每一条光源生产线上都配备了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一条线上仅需要几个工人。
当然这样的生产线动辄都是上百万美金。而比华自己开发了生产线上所有非标准自动化设备,把每一道工序分解成若干个工位,由全世界最廉价的熟练工人和他们手上价值只有几块钱的夹具来完成。此后四年,通过这种“小米加步枪”的模式,陈俊村为中国照明业创下的第一是——承接了宜家在中国的第一张灯具订单,开创了这家百年家居店在中国下单的先河;浦东厂还包揽了当年美国西屋电器和家得宝在中国的灯具订单。同时,陈俊村在国内首家引进“卤钨火炬落地灯”,此类灯具在今后八年出口超1亿支,创汇12亿美元以上。
调光时代的财富机会
未来几年,我国政府推广照明行业节能减排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2012年,白炽灯将全面退出照明市场。国家政策的推动、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都为我国节能灯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好的契机。绿色照明行业进入新的发展纪元。
跑得早,还要跑得快。面对如潮而至的行业大势,落后便意味着挨打。而在内需市场,“调光大师”首先要辟的,就是渠道!
董事总经理杨俊松告诉记者,2008年底,调光大师以低于欧美市场50%的价格强攻大中华区,一场被命名为“霹雳计划”的营销行动在国内全面推进。公司先期投入两亿元搭建分销网络,将全国划分为西南、东北、华西、中南、中原、华南、华北、华东八大战区,计划一年内打造出3000家大卖场终端、300家调光大师品牌形象旗舰店。
20年,作为第一批从台湾到大陆建厂的企业,伴随本土照明业的从小到大、一路悲欢,却屡屡与内需市场擦肩而过,直到2008年方才挥戈回归;
20年,它承接了宜家在中国的第一张灯具订单;它打破了节能灯取代白炽灯的最大壁垒;它第一次让节能灯实现自由调光,第一回让灯具走进苏宁、好又多、家乐福、乐购……
20年,它身上没有表现出本土企业常有的技术恐惧症。相反,以技术为矛、专利为盾,一口气将一盏小小光源做出160多项专利(在亚洲光源企业中位列第一),甚至它的灯座标准被开放成为美国的行业标准。
家道中落促使奋发读书
四十多年前,当陈俊村和所有少不更事的男孩一样,在台湾新竹的街头满街跑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会成长为中国照明业的“调光大师”。陈俊村出生在新竹市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父亲开着家不大不小的服装厂,进出有小汽车开道,屋门口是一大片葡萄架和芭蕉林。
家境宽松,无忧无虑,自由放任,却不失教养。童年的陈俊村习惯了熙来攘往生意繁忙,顺风顺水的成长环境让他从不为钱犯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的服装厂因为同行挤压经营困难,家道中落让一切美好瞬间颠覆。那一年陈俊村16岁。
一个16岁的少年终于感到生活是如此残酷。五个兄弟姐妹只能养活两个,“连一粒米掉到地上都不可以。”陈俊村难以接受周遭亲友变化的表情,也难以理解父母日益增多的口角摩擦。对于这个家,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更加奋发读书!
发奋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武器,同样也能磨砺一个人的好胜之心。从中学开始,陈俊村几乎每次考试都稳拿第一。唯一一次例外,居然是班里一位课代表因为妒忌,悄悄把陈的试卷偷出来涂改了答案。
1976年,陈俊村如愿考入台湾大学电机系。在这所培养过马英九、施振荣等名人的宝岛第一学府,陈俊村半工半读度过了四年时光。四年后,班上百分之九十的同学去了硅谷,而他却毅然坚持留在岛内。
留在岛内必须服两年兵役,这是台湾大学毕业生必须完成的“成人礼”。于是,金门某师的炮兵连多了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少尉。军旅生涯枯燥乏味,白天放炮演习,晚上没事就搞“急行军”,再没事就“修厕所”——当时金门有几百个连,每个连被要求修2~3个厕所美化环境。一时间,满山遍野都是围着花岗岩敲敲打打的“阿兵哥”……
戎马两年,陈俊村领悟到一种全新的生存之道。在这个靠体力和意志生存的男人世界,“阿兵哥”们或许语言粗俗,脾气火爆,但只要你把他们真正装到心里,他们也终会把你当成兄弟!学会和不同阶层不同路数的人交朋友,这是军营赋予陈俊村的最大财富。1983年7月,这位27岁的汉子委婉拒绝了上级让他留在部队的提议,此时此刻,他的心正像那缓缓驶出海港的新战舰,焦急、迷惘而又充满渴望。
机会照亮抢先起跑的人
陈俊村退役之时,正值台湾制造业全面崛起。很多人一边在大企业上班学经验,一边又在外边“鼓捣”自己的小公司。在那个热情洋溢的年代,创业者们如同水银泻地般见缝就钻,碰壁拐弯,遇机会就上,没机会就创。
然而,台湾狭小的市场毕竟承载不了如此巨量的创业风暴。于是产业开始升级,销售开始外移。诸如雨伞、自行车等低技术含量的项目逐渐日薄西山,IT、电子等新兴行业乘势崛起——1987年,面对这一拨以知识分子为主打的创业潮。已先后在两家电子厂做过工程师的陈俊村,终于按捺不住。
放弃好端端的工程师不做,亲朋好友直摇头:这一步踏出去,不但没了安定的生活,更将没有安歇的日子;不仅没有固定的收入,还要月月焦虑如何给别人发工资。但陈俊村目光坚定:只要能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无论成败,我都认了……
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大!在当时台湾最高的世贸大楼里,陈俊村创办了他的加美科技公司,这家以技术咨询为主业的公司两年内迅速成为行业第一。事实上,加美的“第一”来得颇为轻巧,因为岛内基本没有技术咨询公司,缺乏对手的陈俊村自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更何况,陈俊村借助了新一拨的创业趋势,“当别人都向科技产品的金矿蜂拥而去时,我就是那个卖铁锨的人!”
通过给将近五百家企业做技术咨询,陈俊村的人脉和视野迅速打开。此时的台湾已是世界照明业的重要代工基地,陈的很多客户都来自该行业。一次酒过三巡,一家照明企业的老总和陈俊村聊得兴起:“我算是入对行了,你看这地球每天不停地自转,只要有太阳落山我就有钱赚!”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陈俊村。两年来自己虽说赚了几十万美金,但相比这些“八对行”的人,这个数字未免有些寒碜。也是在这次饭局上,客户提出想到大陆看看。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陆在台商眼中多少有些神秘,两岸同胞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彼此“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清谁。陈俊村通过一位香港朋友联系上前轻工部,“两岸照明业首届交流会”开始在不可思议中稳步推进。自1989年下半年开始,陈俊村数十次往返于海峡两岸,终于促成了一桌“团圆饭”。
然而大陆当时的投资条件,并未打动与会的台湾十大照明企业:没有一家与产业配套的彩印包装厂;工人们中午下班先要回家睡两个小时午觉;甚至买瓶可口可乐还得到五星级酒店……差距同时意味着商机,陈俊村显然把眼光放得更远。此时大陆的家庭照明尚未起步,国有灯泡厂们庸庸碌碌,可市场摆在那里总要有人来填补,更何况如此便宜的劳动力和地价。岂容错过?
事实证明,随着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正在内地潜滋暗长的创业潮一点不比台湾逊色。1989年上半年,仅上海一地便新增私营企业3000家,大陆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接轨全新的商业社会。
跑得快不如跑得早,陈俊村决心到大陆从事照明业!这个原本为别人牵线搭桥的红娘,却无心插柳地为自己赢得了先机。如果说陈俊村对中国照明业的第一个贡献,是开创了两岸照明业交流的先河,那么接下来的二十年,他还将创造更多的第一。
1992年8月18日,陈俊村的照明工厂在上海浦东和浙江海宁两地同时揭幕,他给自己的工厂取名比华(vIVA),在西班牙语里“VIVA”意味着胜利。而此前的两年多,他通过外贸的形式挖到了在大陆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来得并不容易。单枪匹马闯荡上海滩,陈俊村一方面要通过台湾的朋友从国外接单,一方面又要帮大陆的生产商弥补产品质量的短板。为保证订单品质,陈俊村亲自承担了产品零部件采购。于是松江、宝山一天至少要跑7家零件厂,根本顾不上吃饭。而他当时的交通工具,是每天500块包下的一台出租车。
一天晚上,陈俊村约了一家零件厂负责人在上海宾馆吃饭。可当他汗流浃背从 另一家零件厂赶来时,仍然迟到了一个小时。此时对方已经酒足饭饱,正准备起身离去。于是,三杯满满的白酒自罚下肚,外加赔礼道歉好话说尽,尴尬的氛围方才有所缓解。
送走客人,陈俊村扶着宾馆的走廊大吐不止,望着四周纷纷绕道的陌生人。他深吸一口气:所谓“老板”是一个需要多么坚定的意志,才能坚持下去的职业。
单纯做外贸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客户很有可能绕过你直接对接生产厂。即便陈俊村的外贸公司比当时的国有进出口公司效率高很多,比如国有公司从工厂提单往往要七天,而陈俊村却能两天搞定,可要想在这个行业持久立足,必须得有自己的工厂!
于是砸下做外贸攒下的120万美金,豪情一搏。1992年8月18日,比华浦东厂和海宁厂同期投产。上午参加完浦东厂的竣工典礼,下午又马不停蹄奔赴浙江海宁,尽管一去一回累得筋疲力尽,但陈俊村内心却无比敞亮:有了自己的制造基地,自己再也不是两头不靠岸的外贸“小舢板”了。
在比华的浦东工厂,一条条六七十米长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地坐着四五十名工人。他们身穿普通的棉布工作服,每个人手边都有一种夹具,帮助他们准确地完成组装、检测、贴标签等工作,手中的动作可以以秒计算。而在西方国家,每一条光源生产线上都配备了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一条线上仅需要几个工人。
当然这样的生产线动辄都是上百万美金。而比华自己开发了生产线上所有非标准自动化设备,把每一道工序分解成若干个工位,由全世界最廉价的熟练工人和他们手上价值只有几块钱的夹具来完成。此后四年,通过这种“小米加步枪”的模式,陈俊村为中国照明业创下的第一是——承接了宜家在中国的第一张灯具订单,开创了这家百年家居店在中国下单的先河;浦东厂还包揽了当年美国西屋电器和家得宝在中国的灯具订单。同时,陈俊村在国内首家引进“卤钨火炬落地灯”,此类灯具在今后八年出口超1亿支,创汇12亿美元以上。
调光时代的财富机会
未来几年,我国政府推广照明行业节能减排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2012年,白炽灯将全面退出照明市场。国家政策的推动、大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都为我国节能灯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好的契机。绿色照明行业进入新的发展纪元。
跑得早,还要跑得快。面对如潮而至的行业大势,落后便意味着挨打。而在内需市场,“调光大师”首先要辟的,就是渠道!
董事总经理杨俊松告诉记者,2008年底,调光大师以低于欧美市场50%的价格强攻大中华区,一场被命名为“霹雳计划”的营销行动在国内全面推进。公司先期投入两亿元搭建分销网络,将全国划分为西南、东北、华西、中南、中原、华南、华北、华东八大战区,计划一年内打造出3000家大卖场终端、300家调光大师品牌形象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