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最透明的行业——花多少钱拍,演员给多少,拍了几天,后期怎么做,卖了多少钱,观众是夸还是骂……再没有比这个更透明的了。它是最透明的,可它也是最让人闹不明白的,水深着呢!它既是科学,也是魔术,要是有人想仅靠资本做电影,那我祝他好运——好莱坞穿着衣服进来光着屁股出去的太多了!”
这番话从DMG娱乐传媒集团CEO丹·密茨(Dan Mintz)的口中说出来,你就明白,为什么这个长得很美式、颇像布鲁斯·威利斯的纽约人,却有个外号叫“丹员外”。
在中国广告界驰骋了20多年后,DMG跨界投资电影,短短3年的成绩已够瞩目:《建国大业》、《杜拉拉升职记》、《钢铁侠3》……全都可以写进经典案例。
如今,“丹员外”不仅是《钢铁侠3》的联合出品人,也是紧跟拍摄进程的总制片人。毕业于表演艺术学校、执导过两部影片的他,聊起《钢铁侠3》及其所代表的电影特效“进化论”,如鱼得水。
《新民周刊》:在目前的中国,“好莱坞特效大片 3D IMAX”的模式总能吸引到最多的观众,美国是不是也同样如此?
丹:我觉得全球都一样,因为——人都一样。《钢铁侠3》北美票房十多亿美元,中国也已经7亿多人民币。电影一般来说会从两方面吸引观众:一是它的故事性,可以让你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去看生活;二是它的场面,很大,很震撼。特效就代表了后一种电影的特殊体验,大部分观众进电影院,也是为了这种体验。
拍电影并不是工业流水线,它是手工活,而且永远从零开始。对好莱坞来讲,处在全球电影业金字塔的塔尖,每天都有人在做更新更强的特效,这方面创新的压力也非常大,必须要有新的东西给观众。
电影需要特效帮忙讲故事
《新民周刊》:这次《钢铁侠3》带来了怎样的新东西呢?
丹:像《钢铁侠》这样基于漫画的系列电影,在观众了解角色之后,怎样才能突破第一、第二部电影里留给观众的印象?这时候角色的发展就很重要了。钢铁侠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自己有问题,而他的盔甲只能帮到别人,却解决不了他自己的问题,即使他的盔甲已经从第1代升级到第42代。
这次我们给了他两条路——第一,科学上,有开发新的特效,让盔甲增加了遥控召唤功能。第二,让他陷入低谷,什么科技都没有,必须用他本人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就像电脑重启一样,从零开始。“最先进的科技 土办法”,这就是我们的策略。
《新民周刊》:有人说钢铁侠升级盔甲就像女人买衣服一样,永无止境,到头来不知是装备成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装备。您觉得特效和电影之间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丹:好多年以前好莱坞有句行话很流行——拍片子实在拍不好的时候,就说一句“fix and post”,意思是“算啦我们后期再改吧!”把所有拍摄时无力完成的垃圾都扔给后期。但现在不同了,后期不是处理垃圾,是电影的提高。
但特效场面越大越好吗?不一定。有时候我们看一部灾难片,有很多城市坍塌的场景,看得都没感觉了,心里不过是这么想:“嗯,挺好,就这样吧……”其实,电影是需要特效去帮它讲故事,而不是仅仅需要特效帮它去爆炸。有些人拍电影的时候会这样想:故事不够好吗?用特效来帮你一把。这就像一个人膝盖疼,你就给他一片止疼药,治标不治本。如果是中医,他就会告诉你,膝盖疼,其实是你的肾有问题了。电影有问题,用特效来治,是治不好的。
《新民周刊》:所以我看《变形金刚3》的时候睡着了不是我的错?
丹:对啊!当年斯皮尔伯格(《变形金刚》系列总制片)开发《变形金刚》的时候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出不来特色。纯科技的话,场面能弄得很大、很折腾,但就是不好看,因为没能建立起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联系,观众对角色不关心。所以后来斯皮尔伯格就说:我们简单一点,就把故事设定成男孩和他的车。你知道在美国车的文化非常浓,男孩子16岁的时候有辆车开,就是可以离开家自由长大的感觉。
《变形金刚3》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慢,就不知道快是什么;没有矮,就不知道高……整部电影如果没有对比、没有节奏的话,那就是一条直线了,观众看得睡着也很正常。
高科技和土办法并行
《新民周刊》:早期工业光魔的特效技术已经被淘汰了,还是一直沿用到现在?
丹:可以说每一部电影都是积累,在没有CG特效的时代,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公司里,模型部门占了重要位置,那也是在为后来的电影积累。现在我们拍电影,还会用到模型。经常是实拍、模型再加上后期,三位一体。因为做3D效果最重要是三点:灯光、动画制作和质感——最难的就是灯光和质感。有时候特效师做一个镜头做了三个月,他自己觉得特别真实了,别人过来一看就发现不对,但是又说不清楚问题出在哪儿。电脑的后期补光,和真实光线的照射仍然有区别。所以有些东西实拍的效果还是比较好。
工业光魔还有很多简单的办法,直到现在都在使用,比如说“Stop Frame”——拍《蝙蝠侠》的时候就是这样,先做好一个城市的模型,细节非常精美,然后用摇臂吊起摄像机,一帧一帧地拍,每拍一帧就定格一次,拍成的影像非常真实,高楼看起来是前实后虚。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因为光圈的原因,会像用普通镜头来微距拍摄一样,效果刚刚相反,离人越近的景物越模糊,这就跟真实世界截然相反了。
《新民周刊》:一方面电脑特效技术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是还有很多简便易行的“土办法”被沿用下来?
丹:20世纪初电影刚刚发明的时候,有一种技术叫“Matte Painting”(合成绘画)。比如说我想在某个画面背后出现一幢高楼,但那个场景实际没有高楼,或者楼不够高怎么办?就先在玻璃上画一幢高楼,然后把玻璃放到摄影机前面,这样拍出来的画面里就有高楼了。这种技术在好莱坞经常使用,但中国就很少听说。
后来还有一种技术叫“Reprojection”(重投影)。比如你要拍两个人在疾驶的车里聊天,但是车里面坐的是明星,实地拍摄这样的戏会有危险。于是就在摄影棚里拍,道具车背后架一块屏幕,先拍好不断退后的公路图像,再用投影仪把图像投射到这块屏幕上。这样一来车不用动,看起来就能是奔驰在公路上的感觉。
办法土了点,但效果真的不错——图像出自真实,光线也很自然。今年汤姆·克鲁斯的新片《遗落战境》,虽然不是用“重投影”的方法,用的是360度的高清LED屏幕,但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用屏幕去播放画面。
《新民周刊》:未来的电影特效会呈现怎样的趋势呢?
丹:观众去电影院,除了看电影,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互动——看到害怕的地方,大家一起害怕;高兴的时候,大家一起笑——现在这个世界就是互动的,很多人吃饭前先拍照传微博,今后的科技也应该是人人可以分享的。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科技的“负作用”:十多年前,很多公司开始玩一种新科技——电影上演,内容是几个人见面聊天,忽然,画面静止,让观众选择,主角是去恋爱、结婚、还是不结婚……所谓“人工选择”的电影。但电影不是这样的,电影是有人在讲故事,要你整个投入进去,等着惊喜,等着意外……玩游戏或许可以采用人工选择模式,电影却不行。后来这样的尝试就不了了之了,也没有在电影院里上映——幸好没有!
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很多科技不一定适合电影。不管科技多大,对电影来讲,始终是故事为主,故事不行,科技就没有用。从前拍电影,是你想得到,但你做不到。现在呢?什么都做得到,就看你想不想得到。对我来说,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
这番话从DMG娱乐传媒集团CEO丹·密茨(Dan Mintz)的口中说出来,你就明白,为什么这个长得很美式、颇像布鲁斯·威利斯的纽约人,却有个外号叫“丹员外”。
在中国广告界驰骋了20多年后,DMG跨界投资电影,短短3年的成绩已够瞩目:《建国大业》、《杜拉拉升职记》、《钢铁侠3》……全都可以写进经典案例。
如今,“丹员外”不仅是《钢铁侠3》的联合出品人,也是紧跟拍摄进程的总制片人。毕业于表演艺术学校、执导过两部影片的他,聊起《钢铁侠3》及其所代表的电影特效“进化论”,如鱼得水。
《新民周刊》:在目前的中国,“好莱坞特效大片 3D IMAX”的模式总能吸引到最多的观众,美国是不是也同样如此?
丹:我觉得全球都一样,因为——人都一样。《钢铁侠3》北美票房十多亿美元,中国也已经7亿多人民币。电影一般来说会从两方面吸引观众:一是它的故事性,可以让你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去看生活;二是它的场面,很大,很震撼。特效就代表了后一种电影的特殊体验,大部分观众进电影院,也是为了这种体验。
拍电影并不是工业流水线,它是手工活,而且永远从零开始。对好莱坞来讲,处在全球电影业金字塔的塔尖,每天都有人在做更新更强的特效,这方面创新的压力也非常大,必须要有新的东西给观众。
电影需要特效帮忙讲故事
《新民周刊》:这次《钢铁侠3》带来了怎样的新东西呢?
丹:像《钢铁侠》这样基于漫画的系列电影,在观众了解角色之后,怎样才能突破第一、第二部电影里留给观众的印象?这时候角色的发展就很重要了。钢铁侠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自己有问题,而他的盔甲只能帮到别人,却解决不了他自己的问题,即使他的盔甲已经从第1代升级到第42代。
这次我们给了他两条路——第一,科学上,有开发新的特效,让盔甲增加了遥控召唤功能。第二,让他陷入低谷,什么科技都没有,必须用他本人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就像电脑重启一样,从零开始。“最先进的科技 土办法”,这就是我们的策略。
《新民周刊》:有人说钢铁侠升级盔甲就像女人买衣服一样,永无止境,到头来不知是装备成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装备。您觉得特效和电影之间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丹:好多年以前好莱坞有句行话很流行——拍片子实在拍不好的时候,就说一句“fix and post”,意思是“算啦我们后期再改吧!”把所有拍摄时无力完成的垃圾都扔给后期。但现在不同了,后期不是处理垃圾,是电影的提高。
但特效场面越大越好吗?不一定。有时候我们看一部灾难片,有很多城市坍塌的场景,看得都没感觉了,心里不过是这么想:“嗯,挺好,就这样吧……”其实,电影是需要特效去帮它讲故事,而不是仅仅需要特效帮它去爆炸。有些人拍电影的时候会这样想:故事不够好吗?用特效来帮你一把。这就像一个人膝盖疼,你就给他一片止疼药,治标不治本。如果是中医,他就会告诉你,膝盖疼,其实是你的肾有问题了。电影有问题,用特效来治,是治不好的。
《新民周刊》:所以我看《变形金刚3》的时候睡着了不是我的错?
丹:对啊!当年斯皮尔伯格(《变形金刚》系列总制片)开发《变形金刚》的时候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出不来特色。纯科技的话,场面能弄得很大、很折腾,但就是不好看,因为没能建立起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联系,观众对角色不关心。所以后来斯皮尔伯格就说:我们简单一点,就把故事设定成男孩和他的车。你知道在美国车的文化非常浓,男孩子16岁的时候有辆车开,就是可以离开家自由长大的感觉。
《变形金刚3》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慢,就不知道快是什么;没有矮,就不知道高……整部电影如果没有对比、没有节奏的话,那就是一条直线了,观众看得睡着也很正常。
高科技和土办法并行
《新民周刊》:早期工业光魔的特效技术已经被淘汰了,还是一直沿用到现在?
丹:可以说每一部电影都是积累,在没有CG特效的时代,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公司里,模型部门占了重要位置,那也是在为后来的电影积累。现在我们拍电影,还会用到模型。经常是实拍、模型再加上后期,三位一体。因为做3D效果最重要是三点:灯光、动画制作和质感——最难的就是灯光和质感。有时候特效师做一个镜头做了三个月,他自己觉得特别真实了,别人过来一看就发现不对,但是又说不清楚问题出在哪儿。电脑的后期补光,和真实光线的照射仍然有区别。所以有些东西实拍的效果还是比较好。
工业光魔还有很多简单的办法,直到现在都在使用,比如说“Stop Frame”——拍《蝙蝠侠》的时候就是这样,先做好一个城市的模型,细节非常精美,然后用摇臂吊起摄像机,一帧一帧地拍,每拍一帧就定格一次,拍成的影像非常真实,高楼看起来是前实后虚。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因为光圈的原因,会像用普通镜头来微距拍摄一样,效果刚刚相反,离人越近的景物越模糊,这就跟真实世界截然相反了。
《新民周刊》:一方面电脑特效技术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是还有很多简便易行的“土办法”被沿用下来?
丹:20世纪初电影刚刚发明的时候,有一种技术叫“Matte Painting”(合成绘画)。比如说我想在某个画面背后出现一幢高楼,但那个场景实际没有高楼,或者楼不够高怎么办?就先在玻璃上画一幢高楼,然后把玻璃放到摄影机前面,这样拍出来的画面里就有高楼了。这种技术在好莱坞经常使用,但中国就很少听说。
后来还有一种技术叫“Reprojection”(重投影)。比如你要拍两个人在疾驶的车里聊天,但是车里面坐的是明星,实地拍摄这样的戏会有危险。于是就在摄影棚里拍,道具车背后架一块屏幕,先拍好不断退后的公路图像,再用投影仪把图像投射到这块屏幕上。这样一来车不用动,看起来就能是奔驰在公路上的感觉。
办法土了点,但效果真的不错——图像出自真实,光线也很自然。今年汤姆·克鲁斯的新片《遗落战境》,虽然不是用“重投影”的方法,用的是360度的高清LED屏幕,但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用屏幕去播放画面。
《新民周刊》:未来的电影特效会呈现怎样的趋势呢?
丹:观众去电影院,除了看电影,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互动——看到害怕的地方,大家一起害怕;高兴的时候,大家一起笑——现在这个世界就是互动的,很多人吃饭前先拍照传微博,今后的科技也应该是人人可以分享的。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科技的“负作用”:十多年前,很多公司开始玩一种新科技——电影上演,内容是几个人见面聊天,忽然,画面静止,让观众选择,主角是去恋爱、结婚、还是不结婚……所谓“人工选择”的电影。但电影不是这样的,电影是有人在讲故事,要你整个投入进去,等着惊喜,等着意外……玩游戏或许可以采用人工选择模式,电影却不行。后来这样的尝试就不了了之了,也没有在电影院里上映——幸好没有!
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很多科技不一定适合电影。不管科技多大,对电影来讲,始终是故事为主,故事不行,科技就没有用。从前拍电影,是你想得到,但你做不到。现在呢?什么都做得到,就看你想不想得到。对我来说,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