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的语言要求简洁明了、主旨明确、易于理解、毫不含糊,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锤炼数学语言的表达艺术。我从教三十多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都教学过,对于这些数学教学,我对其中语言的特点有深入的研究,我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总结出了一些教学要领。本论主要从低段、中段、高段数学语言特色进行研究,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特色探讨
语言是教师思维的动态和形态化表现,对于学生起到引导思考的作用,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的语言路径构建其思考问题的思路。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简洁明确的语言给学生讲明白所要表达的内容,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和模糊不清。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运用不同特点的教学语言,切实通过语言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将内容教学和语言选择结合起来,这样教师教学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低段语言要具有温馨亲切特点
小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但是自主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又缺乏自控能力,小孩子需要的是具有温馨特色的语言,他们才能被吸引住,才能被老师的教学吸引住,才能真正走进老师的课堂。低段的老师教学语言要温馨亲切,就像爸爸妈妈那样亲切的语言一样,孩子就爱听,就想听,“爱其师,信其道”,小孩子把老师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就爱听老师讲话了,只要孩子喜欢听老师讲话,他们自然就能专心听讲了。低段老师的语言除了温馨亲切外,还可以减少一些严肃的语气,使语言温柔委婉,老师的语言过于严厉,会使小孩子们产生畏惧心理,课堂上提心吊胆,生怕惹怒老师被批评,这样很难注意听讲。所以低段数学的教学语言要温馨亲切,才能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小孩子们沟通,语言就像涓涓细流,悦耳欢心,充满童真童趣。小孩子喜欢游戏,偶尔还带着天真——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这样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容易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只要老师成为了“孩子王”,那老师就能够带动孩子们的学习激情,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成效。
二、中段语言要具有明確启发特点
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语言特色中儿化的成分逐渐减少,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就要更多地运用到教学中了,中段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涉及到了面积、体积、速度、效率等内容,这些是一些抽象的内容了,不可能和低段用实物来计算、来认知。在中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这些公式性内容的引导理解和实践运用,主要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对于相关的数学问题,要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解题思路”——由教师的教学语言引导他们形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就是根据题型得到一种解题意识,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数学能力。中段语言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设计好教学,对于问题要认真思考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切入点。这就像带着孩子们寻找黑屋子的出口一样,老师是引导学生去寻找推开光明之窗位置,而不是直接为孩子们推开那扇门。由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重要的内容,不能直接讲给学生某个公式,直接讲会造成学生“听懂了不会用,用时含含糊糊没把握”。数学问题不能出现含糊不清,“好像这样又好像那样”。明确的语言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基础,所以老师的语言要能准确表述问题,明确引导解决问题,这就是中段语言教学的特点。
三、高段语言要具有逻辑严密特点
在高段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问题是一些逻辑性更强的问题,这些逻辑问题必须清晰明白,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将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对于逻辑问题,教师的表达如果出现不清楚,那学生的理解就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还没有理清楚老师讲了什么内容,还要通过自己的思维去除老师表达中多余累赘的成分,然后提出主干进行理解。这样消耗学生精力,耽误时间,使得教学效率低下;另一种情况,是学生根本表述错误,引导学生错误地思考,结果得不出答案,教师又重新组织语言表达问题。这样,学生两次或者更多次地接收了不同的问题表述信息后,产生了含糊不清的“信息源”,可能部分学生心累了,心烦了,就懒得去思考这个问题——学生都懒得思考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会有成效吗?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负效应。教师如何锤炼自己逻辑明确的表达语言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第一,教师对于所教学的逻辑问题,要心知肚明,能够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楚各个项之间的关系,最少的字能表达清楚,那学生就能理解清楚。第二,对于表达的内容,老师要选择好关联词语,链接词语,就像一根链条一样呈现在学生的思维世界里,老师每一句递进时的表述,就相当于“链条的转动”,学生清晰可见,老师为学生设计的这种“语言链条”,可以帮助学生在思维上搭建好每一个层次。这样的语言学生就能形象化地产生意识流,就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成一种逻辑思维。这种逻辑思维就是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意识,就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素养。学生在学习中所养成的不同形式的逻辑思维,会在不断学习和运用中搭建起来,形成一种逻辑网,这就是后来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和运用同一思维解决丰富问题的思维。这种逻辑思维网络的构建,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品质,也是数学教学中宝贵的财富。严密的逻辑思维是高段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师要从教学传递和学生接受方面设计好数学教学语言。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通观全局,把握各个学段教学内容的特点,要将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分块存放,其中每个块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策略,训练模式,可能问题等,每次教学,就可以根据这些模块选择相应的“套路”教学,就像武术套路一样。本论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方面探讨教学的艺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自身特点,从而去思考教学语言的运用,设计妙趣横生的教学课堂,教学就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来。语言是教师隐性思维的显性表达,正是这种显性思维引导着学生隐性思维的发展。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培养出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素养,运用这种素养去解决数学问题。教师的数学语言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龚玉婷.发挥语言魅力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38期
[2]黄兴甲.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学周刊. 2016年20期
[3]杜昕静.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 艺术科技. 2013年0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特色探讨
语言是教师思维的动态和形态化表现,对于学生起到引导思考的作用,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的语言路径构建其思考问题的思路。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简洁明确的语言给学生讲明白所要表达的内容,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和模糊不清。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运用不同特点的教学语言,切实通过语言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将内容教学和语言选择结合起来,这样教师教学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低段语言要具有温馨亲切特点
小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但是自主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又缺乏自控能力,小孩子需要的是具有温馨特色的语言,他们才能被吸引住,才能被老师的教学吸引住,才能真正走进老师的课堂。低段的老师教学语言要温馨亲切,就像爸爸妈妈那样亲切的语言一样,孩子就爱听,就想听,“爱其师,信其道”,小孩子把老师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就爱听老师讲话了,只要孩子喜欢听老师讲话,他们自然就能专心听讲了。低段老师的语言除了温馨亲切外,还可以减少一些严肃的语气,使语言温柔委婉,老师的语言过于严厉,会使小孩子们产生畏惧心理,课堂上提心吊胆,生怕惹怒老师被批评,这样很难注意听讲。所以低段数学的教学语言要温馨亲切,才能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小孩子们沟通,语言就像涓涓细流,悦耳欢心,充满童真童趣。小孩子喜欢游戏,偶尔还带着天真——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这样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容易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只要老师成为了“孩子王”,那老师就能够带动孩子们的学习激情,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成效。
二、中段语言要具有明確启发特点
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语言特色中儿化的成分逐渐减少,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就要更多地运用到教学中了,中段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涉及到了面积、体积、速度、效率等内容,这些是一些抽象的内容了,不可能和低段用实物来计算、来认知。在中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这些公式性内容的引导理解和实践运用,主要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对于相关的数学问题,要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解题思路”——由教师的教学语言引导他们形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就是根据题型得到一种解题意识,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数学能力。中段语言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设计好教学,对于问题要认真思考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切入点。这就像带着孩子们寻找黑屋子的出口一样,老师是引导学生去寻找推开光明之窗位置,而不是直接为孩子们推开那扇门。由语言引导学生去思考重要的内容,不能直接讲给学生某个公式,直接讲会造成学生“听懂了不会用,用时含含糊糊没把握”。数学问题不能出现含糊不清,“好像这样又好像那样”。明确的语言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基础,所以老师的语言要能准确表述问题,明确引导解决问题,这就是中段语言教学的特点。
三、高段语言要具有逻辑严密特点
在高段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问题是一些逻辑性更强的问题,这些逻辑问题必须清晰明白,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将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表达清楚,对于逻辑问题,教师的表达如果出现不清楚,那学生的理解就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还没有理清楚老师讲了什么内容,还要通过自己的思维去除老师表达中多余累赘的成分,然后提出主干进行理解。这样消耗学生精力,耽误时间,使得教学效率低下;另一种情况,是学生根本表述错误,引导学生错误地思考,结果得不出答案,教师又重新组织语言表达问题。这样,学生两次或者更多次地接收了不同的问题表述信息后,产生了含糊不清的“信息源”,可能部分学生心累了,心烦了,就懒得去思考这个问题——学生都懒得思考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会有成效吗?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负效应。教师如何锤炼自己逻辑明确的表达语言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第一,教师对于所教学的逻辑问题,要心知肚明,能够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楚各个项之间的关系,最少的字能表达清楚,那学生就能理解清楚。第二,对于表达的内容,老师要选择好关联词语,链接词语,就像一根链条一样呈现在学生的思维世界里,老师每一句递进时的表述,就相当于“链条的转动”,学生清晰可见,老师为学生设计的这种“语言链条”,可以帮助学生在思维上搭建好每一个层次。这样的语言学生就能形象化地产生意识流,就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成一种逻辑思维。这种逻辑思维就是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意识,就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素养。学生在学习中所养成的不同形式的逻辑思维,会在不断学习和运用中搭建起来,形成一种逻辑网,这就是后来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和运用同一思维解决丰富问题的思维。这种逻辑思维网络的构建,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品质,也是数学教学中宝贵的财富。严密的逻辑思维是高段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师要从教学传递和学生接受方面设计好数学教学语言。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通观全局,把握各个学段教学内容的特点,要将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分块存放,其中每个块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策略,训练模式,可能问题等,每次教学,就可以根据这些模块选择相应的“套路”教学,就像武术套路一样。本论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方面探讨教学的艺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自身特点,从而去思考教学语言的运用,设计妙趣横生的教学课堂,教学就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来。语言是教师隐性思维的显性表达,正是这种显性思维引导着学生隐性思维的发展。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培养出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素养,运用这种素养去解决数学问题。教师的数学语言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龚玉婷.发挥语言魅力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38期
[2]黄兴甲.浅谈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学周刊. 2016年20期
[3]杜昕静.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 艺术科技. 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