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人中”“内关”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NGB、 Cyt-C表达的影响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ICH)急性期血肿周围脑组织脑红蛋白(NGB)、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随时间动态变化及针刺干预对其影响,探讨针刺“人中”“内关”对大鼠ICH急性期的神经保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穴位组、非穴组,每组24只.采用自体非肝素抗凝动脉血二次注入大鼠尾状核制作动物模型,符合纳入标准的大鼠再按出血后6、24、48、72 h分为4个时间点亚组,每组6只大鼠.穴位组采取针刺“人中”“内关”干预;非穴组针刺非穴点干预;对照组及模型组捆绑束缚,干预后对应时间点取材.采用NSS评分法对术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运用免疫组化法定性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NGB、Cyt-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穴位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明显降低,在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穴位组各时间点NGB表达均增高(P<0.05)、Cyt-C表达均下降(P<0.05);与穴位组相比,非穴组各时间点NGB表达低于穴位组(P<0.05)、Cyt-C表达高于穴位组(P<0.05).结论 针刺“人中”“内关”能改善ICH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还可能通过提高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NGB表达、降低Cyt-C表达,从而保护脑组织,抑制神经元凋亡,拮抗出血后继发的神经元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归纳分析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天麻成方制剂,以期为天麻制剂的临床应用、深度开发及剂型改良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中国药典》(2015年版),搜集其中含有天麻的成方制剂,整理分析其中药味数、制剂剂型、制备方法、功能主治及注意事项等.结果 发现《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收载含天麻成方制剂54种,除通痹片未全列出其中药味数外,中药味数以11~15味居多(35.18%),6~10味次之(22.22%),剂型以胶囊剂(17种)、丸剂(17种)为主,服用方式几乎均为口服,占总数的90.74%,
目的 对13批不同产地射干药材中有害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为射干药材的质量安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法测定药材中有害金属Pb、Cd、As、Hg、Cu含量,并以THQ和HI为评价指标建立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药材中有害金属污染程度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7个产地13批射干样品,只有4批样品所有元素均在限度范围内,其余样品存在不同元素超标,其中镉元素超标率高达62%;THQ及HI计算结果表明,射干中有害金属含量对人体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有一定影响
目的 研究大蒜与含氯消毒剂联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抑菌实验.方法 选取由医院检验科2017年3月—2019年2月从临床标本中获得的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大蒜素、含氯消毒剂、大蒜素与含氯消毒剂联合用药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各26例,将其试用于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比较分析用药后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MIC值及协同、累加、拮抗作用等指标分析.结果 最高菌株检出率为呼吸道菌株35例(43.75%),伤口分泌物菌株临床收集18例(22.5%);消化道菌株17例(2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15年1月—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及现状研究的文献资料,对针灸改善慢性荨麻疹的研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慢寻荨麻疹的临床研究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指标,治疗方案多样,疗法繁杂,缺乏机制研究.结论 后续研究应统一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指标等,设计更合理、科学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总结出最有效治疗方案.
目的 基于Ras同源基因(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对放射性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及当归红芪多糖的干预作用进行探索.方法 首先建立放射剂量梯度,通过筛选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最佳浓度,建立放射性心肌损伤模型.通过法舒地尔、不同浓度当归红芪多糖溶液进行干预,同时采用Western Blot、QT-PCR、流式细胞术3种实验手段检测Rho/Rock及其下游通路的活化、心肌细胞周期、心肌纤维化的改变.结果 当归红芪多糖干预后Rho/Rock及其下游通路的活化明显抑制,细胞周期阻滞明减轻,心肌纤维化被逆转.结论 当归红芪
老年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且患者发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广泛的可逆性的气流阻塞症状.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呼气延长及胸闷等,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是老年哮喘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等优点.冬病夏治理论下中药穴位贴敷最早源于“天然相应”“治末病”等理论,认为借助三伏时人体阳气最盛、气血充盈、阳气升发,导致气血浮于体表,经络通利,配合相应的穴位贴敷,能提高机体免疫,从而发挥扶正祛邪功效.但是
目的 观察并比较电针“大肠俞”“天枢”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反应、炎症因子及脑肠肽的影响,探讨不同经脉和不同穴性穴位的效应特异性.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肠俞组,天枢组,每组10只,急性应激与慢性应激相结合CAS方法制备D-IBS大鼠模型.空白组不予以任何操作,模型组只造模不针刺,大肠俞组和天枢组从造模一周后分别给予双侧“大肠俞”和“天枢”穴电针干预,连续28天.检测大鼠内脏高敏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的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以休息或运动时左室充盈压升高,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且其患者多为老人,以及女性,特别是绝经期女性,更易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然而,目前HFpEF的病理生理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推进缓慢,它的合并症也是尤为复杂,常见的合并症有高血压、肥胖和代谢障碍等,其发生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炎症和一氧化氮(NO)水平失调.临床诊治方案亦是不够完善,诊断的标准是多方面且复杂的,目前有关的研究,例如血管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损害和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的慢性疼痛,临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等.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亦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为我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手段,已经初步证实针刺主要是通过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放、抑制P物质含量、干扰腺苷代谢及调控嘌呤信号通路等来实现其镇痛作用.同时,临床研究中针刺在治疗脑卒中后疼痛、幻肢痛、脊髓损伤后疼痛、带状疱疹后疼痛、三叉神经痛、腕管综合征等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疼痛疾病中取得了一定疗效.该文通过对近10年
目的 建立Graves眼病动物模型,观察平目汤对造模雌性BALB/c小鼠眼眶脂肪积聚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和发挥作用可能的靶点.方法 通过使用重组h-TSHR质粒基因免疫结合电穿孔的方法,建立Graves眼病动物模型.使用平目汤不同剂量及地塞米松灌胃4周,观察小鼠眼球后脂肪组织占眼球重量百分比、血清TRAb、甲状腺与眼球组织病理.结果 (1)平目汤不同剂量及地塞米松干预造模小鼠后,小鼠眼球后脂肪组织占眼球重量百分比由低到高依次为:空白组<平目汤中剂量(PMT-M)组<平目汤低剂量(PMT-L)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