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诗人”戴望舒 多情思被无情伤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bo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22岁的戴望舒第一次陷入了爱情。女孩17岁,是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那时,大革命刚刚失败,为了避祸,戴望舒暂住在施家。最初,戴望舒也只是把施绛年视为自己的小妹妹,但随着交流的增多,他发现自己竟然迷恋上了她。
  被诗人深情的眼神追随着,冰雪聪明的施绛年又何尝不知戴望舒对自己的心思,但性格活泼的施绛年对他更多的只是敬重,并无爱意。
  由于少年时期感染天花,戴望舒原本英俊的面容上落下了一些坑坑洼洼的瘢痕,这曾让他备受嘲笑,虽然才华横溢,诗名在外,但内心深处依旧自卑和敏感。木讷、腼腆的诗人对爱情羞于启齿,只能用擅长的诗歌含蓄表达。他写了一首又一首的情诗给她,但她却表现得无动于衷。施绛年的冷漠让戴望舒痛苦不堪,但碍于哥哥的情面,施绛年也不能完全不顾及诗人的颜面,一边闪烁其词,刻意躲避,一边也以少女的调皮偶尔让他拥抱一下,或轻吻一下诗人的面庞。正是她这种若即若离和不敢果断拒绝的态度,让诗人患得患失的同时也越挫越勇。
  《我底记忆》是戴望舒出版的第一部诗集,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扉页上,他印上了A Jeanne(给施绛年)几个法文大字,还用拉丁文题上了古罗马诗人的诗句表白。摊牌后,施绎年拒绝了。无望的诗人宛如天塌地陷,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了,竟然要去跳楼。在这样的情况下,施绛年心软了,最终勉强答应了诗人的请求。
  1931年,施绛年和戴望舒举行了订婚仪式,但同时也提出了结婚的条件,那就是戴舒必须出国留学取得学位回来有了稳定的收入后,才能结婚。为娶得心爱的姑娘,戴望舒次年踏上了赴法留学的征程。穷留学生的日子是很艰难的,戴望舒只有拼命地读书和翻译。生活的困难总能坚持过去,但感情的负累却让他心力憔悴。
  一开始,两人书信来往还算频繁,可时间久了,施绛年的回信越来越少,字里行间甚至有些冷淡。更让诗人无法接受的是,他昕说她在国内竟和一个冰箱推销员好上了。心爱之人移情别恋,诗人再无心思读书,1935年,已忍受了三年相思之苦的他急匆匆地回到了上海。他不顾一切地来找施绛年,当这一切得到证实,他当众打了施绛年一记耳光,然后又登报解除了婚约。他在译诗《恋爱的风》里痛苦的吟唱:“恋爱啊,我的冤象我啃着你苦味的根!”
  刻骨铭心的8年苦恋失败了,为了排遣他无法驱赶的忧愁,诗人的另一个好友穆时英开始竭力撮合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与之相爱。戴望舒第一眼看到穆丽娟时,就想到了雨巷中的那个像丁香花一样的姑娘。于是,他开始主动接近这个比自己小12岁的女孩。
  他们的交往很顺利,穆丽娟也很崇拜戴望舒。相识半年后,两人订婚,并于1936年6月举行了婚礼。
  他们婚后的生活一开始无疑是幸福的,不久,他们的女儿戴咏素也出生了。可对于诗人来说,宁静的生活让他偶感寂寞,而穆丽娟也日渐发现诗人的生活并不浪漫,丈夫每天除了看书几乎很少说话。更让穆丽娟感到不悦的是,丈夫在为《初恋女》写的词中说:“你牵引我到一个梦中,我却在别的梦中忘记你,现在就是我每天在灌溉着蔷薇,却让幽兰枯萎。”这不能不让她浮想联翩,她认为幽兰是丈夫念念不忘的施绛年,而自己却是带刺的蔷薇。此时,戴望舒并没有察觉妻子心理的变化,依旧忙碌,这让穆丽娟更加感到压抑和沉闷。
  1940年6月,穆时英在上海遇刺身亡,由于政见不同,逃亡香港的戴望舒不准妻子回去奔丧。半年后,穆母也病逝了,而戴望舒又扣下了穆家拍来的电报。从别人口中得知消息的穆丽娟虽然带着女儿回到了上海,但还是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就在悲痛万分的穆丽娟感觉不到戴望舒的爱时,一个大学生的疯狂追求却让她体会到了爱情的如火如荼。
  穆丽娟决定离婚。戴望舒这才感觉事态严重,立即回到上海。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挽回妻子的心了。
  1940年12月的一个深夜,戴望舒留下一封绝命书,在痛苦中服毒自杀,但最后却被朋友救了下来。即便如此,也没能让妻子回心转意。此后的两年时间,戴望舒歇尽全力去弥补自己对妻子的爱,可自始至终都没能得到回应。1943年1月,两人签字离婚。
  离婚之前,作为抗日爱国人士的戴望舒被日本特务逮捕,身体倍受摧残。出狱后,破碎的婚姻又让他几近绝望。就在这时,一个活泼热情的南方女子杨静进入了他的视线,让给予了他新的希望。
  比戴望舒小21岁的杨静个性十足,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嫁给了戴望舒。1943年5月,两人在香港结婚。新婚初期,戴望舒衣食富足,有房有车,自然,杨静也风光无比。可是随着两个女儿的相继出生,年轻的杨静还是爱玩任性,而历经感情磨难的戴望舒则更渴望安定的生活。于是,两人开始为琐事争吵,感情也出现了裂痕。
  1946年春,戴望舒全家回到上海。收入的急剧减少和身体的病痛,让诗人急需理解和支持,可最后换来的却是妻子的红杏出墙。1948年来,杨静提出了离婚……
  1950年2月28日,戴望舒因病去世,走完了他45年的人生历程。他一生写了那么多浪漫多情的诗句,但经历的三段感情都是以悲剧结束的。那幽深的雨巷,那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如从梦中飘过,留下的只有颓圮的篱墙和太息的眼光。
  张宁据《幸福》成小晟/文 整理
其他文献
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饭局。有些欣然前往,有些不得不去,也有些借故推辞。最近,一家刊物选登了作家贾平凹写给某饭局组织者的一篇“辞宴书”。不知贾先生是“据实而作”还是“为文而文”,但我每读一遍,都会忍俊不禁,引发三笑。  一笑,饭局的做作。按说,饭局饭局当以吃为主,交流还在其次。但现在很多饭局都变成了演戏。设局者是导演,位高权重者是主角。一切程序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说举杯,就举杯;
期刊
柏林墙已经拆了,但是在德国的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会有一道墙,就是中国跟德国之间文化的、生活习惯的墙。  梅尔辛老师承诺“在德国给你们举办婚礼”  1986年初,德国人露特·梅尔辛第一次来到中国。那年她将近六十岁,一头金发。在人艺,她成了我的老师。  人艺师生对梅尔辛教授都很友好。但对于格洛托夫斯基学派,当时人艺的老师中也有争议。在训练中,梅尔辛教授大量使用身体技术来激发演员的潜能,三四个小时的课程包
期刊
本报讯(记者 彭立昭文/摄)2015年11月23日,由音乐频道策划的《光荣绽放——2015十大“80”后歌唱家音乐会》在北京展览馆剧场录制。这场旨在留住经典、再现辉煌的音乐会会集了十位八十岁及八十岁以上的歌唱家们,他们是郭兰英、李光羲、胡松华、方初善、任桂珍、罗天婵、刘秉义、叶佩英、姜嘉锵、于淑珍,为大家奉献了《我的祖国》、《松花江上》、《赞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打起手鼓唱起歌》、《我们的生
期刊
这是一个我小时候听来的故事,后来,我知道了它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经过这么多的年月,我也如故事中的“老头子”一样,渐渐地变老了。岁月改变了太多东西,也赋予这个故事很多新奇的含意。  有一对日子过十分清贫的老夫妻,他们一直想把家中唯一值钱的一匹马拉到集市上去换回一点更有用的东西。  有一天,老头子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了一头母牛,又用母牛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了一只肥鹅,又用鹅换了一只母鸡
期刊
她曾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校花,也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她的父亲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是围棋的“骨粉”,曾有一段时间,他在家里经常会提到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说那人的棋艺如何高超,气质如何儒雅,抱负如何远大。那时,她才十九岁,正是爱做梦的年纪,她就想,那个中国人真的有那么好吗?要是能够亲眼见一下就好了。  不久,这个梦想就变成了现实。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喜多文子阿姨上门来提亲。男主角正是父亲经常提到的那个中国人
期刊
10月15日、16日连续两个下午,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导演李俊、编剧陆柱国作品恳谈会相继举行。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康健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明振江、王兴东,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部一级导演韦廉等相关专家与会。两场恳谈会均由电影艺术家、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王晓棠主持。  明振江等专家高度评价李俊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贡献:“选择李俊导演的作品作为恳谈的主要内容,是因为
期刊
由上海新文化传媒、思宏工作室、上海欢天喜地影视联合出品的38集战争传奇剧《胜利之路》,接档《杀出黎明》,于10月21日登陆北京影视频道首都剧场。该剧由李宝能、梁德华共同执导,李斌、魏羽挥联合编剧,郭京飞、郭珍霓、高洋、冯恩鹤、严晓频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倾情加盟,讲述上世纪30年代末,日军对鲁中南山区展开疯狂扫荡,以郑少军(郭京飞饰)为首的“狼王小分队”与敌人斗智斗勇并最终挫败敌军阴谋的故事。该剧以独特
期刊
孟祥顺,号顺者、啸林山房主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文化画报》社社长。  多年来,孟祥顺以其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风貌和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以“虎”这一民族祥瑞图腾作为题材,不断开掘,确立起为世公认的“孟家祥”,专家点头、群众鼓掌、追随者云集。孟祥顺笔下的虎,继承了中华民族给予“虎”的天才创造和丰富
期刊
10月16日起,44集红色青春献礼大戏《巨浪》登陆北京卫视红星剧场,每晚两集连播。该剧由北京电视台、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中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巨浪》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重点剧目,中宣部2015年重点影视剧目、也是北京市2015年影视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剧中讲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平大中专院校一群热血知识青年为保卫国家投身革命,与日本侵略者展开顽强
期刊
自董子健随《山河故人》剧组亮相戛纳、釜山等国际电影节以及多伦多、纽约、海参崴、圣塞巴斯蒂安等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的年轻势力引发国外媒体关注。日前,德国杂志《21China》邀请董子健进行采访报道,畅聊其个人经历以及中国迅猛发展的电影业,无论英语水准还是在采访中透露出来的属于90后的态度,都极为得体。据悉,《21China》是第一份由德国人自己出资创办的综合性杂志,在全球德语地区发行。此前,董子健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