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素养,新课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23—02
在历史教学中学版博客上讨论“我看历史新课程征文”时,有不少教师论及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问题,并认为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是影响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作为一名县级历史教研员,笔者对初中历史教师队伍的现状了解较多,也曾就我区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出身和配备使用问题作过专项调查,因此,对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初中历史教学及新课程改革有一些切身的感受和想法。
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教师方面的问题,讲的较多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新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讲得不多。我认为,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是教师能够完成学科教学的基础。初中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容易将错误的史实和史观传授给学生;二是教师缺乏独立思考,唯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是上;三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不足,处理不好课堂生成性问题。下面我结合听课经历从上述三方面展开来说。
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时,将蒙古政权与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混为一谈,将蒙古西征占领的地区与元朝疆域混同,在讲到元朝疆域时特别指出元朝的疆域辽阔,包括东欧等地区。七、八十年前就被鲁迅批评的虚妄的民族情绪还出现在今天的初中历史课堂。对于历史上改革和革命过程中出现的妥协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得不是很恰当,一味地批判,而不是从当时的形势出发客观地分析。其实,妥协有时能使改革和革命减少阻力,一味地激进,反而会使矛盾激化,成不了大事。妥协体现宽容,既是人类应具备的品德,也是政治家们政治智慧的体现。如果我们能从改革和革命的历史中提取进取、变革、宽容等品质,历史教学的意义是不是更大?
因为缺少厚实的专业知识作支撑,缺乏基本的史学训练,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很少独立思考,而是言必称“书上是怎么说的”“教参上是怎么讲的”。一次在两所学校听课,恰好两位教师都是执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工业化的起步”一课,在处理教科书第17页“动脑筋——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时,两位教师都认为画面左边的男孩说的“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是不对的,而画面右边的小女孩说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是对的。课下,我分别问了这两位教师,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结论?他们一时无语,我进而问,是不是教参上这么说的,他们点头默认。本来,教科书设计的“动脑筋”是一个培养学生巩固知识、探讨问题并能形成正确史观的好素材,这两位教师的处理,却将学生的思维和史观搞乱了。
因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一些教师提不出能够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并形成自主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甚至会将学生在探究中激发的思维火花掐灭。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学方式,从教师方面讲,他们不是不想转变教学方式,而是专业水平所限,不能有效地转变教学方式。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注意使用地图教学并通过提问来巩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在学习到“长征的胜利”一目时,教师要学生看地图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成立”这一页,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许多农村革命根据地,同学们看,哪块最大?”学生看图思考并小声讨论,教师接着开始提问,第一个学生回答说:“陕甘宁根据地”。第二位学生又答:“陕甘宁根据地”。教师沉默几秒钟后说:“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全班学生似懂非懂地记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从地图册看,是陕甘宁根据地最大,那么教师为什么不作解释就给出中央根据地最大的答案?我认为,这位教师没有注意到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小是动态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能笼统地以1927—1937年的时间来比较哪个根据地大。如果专业知识达到了,教师就能很好地处理学生的这一课堂生成性问题,从而既使学生了解了国共十年对峙中,农村革命根据地随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又使学生通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缩小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出现和扩大这一现象的了解,认识到王明“左”倾错误给革命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也认识到红军长征胜利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希望。这样,本节课的主题就得到了升华,一个平常的提问,将意外地收获一个难得的生成性问题。可惜,因为教师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自然收不到新课程所预期的效果。
[实习编辑:李秀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23—02
在历史教学中学版博客上讨论“我看历史新课程征文”时,有不少教师论及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问题,并认为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是影响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作为一名县级历史教研员,笔者对初中历史教师队伍的现状了解较多,也曾就我区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出身和配备使用问题作过专项调查,因此,对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初中历史教学及新课程改革有一些切身的感受和想法。
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教师方面的问题,讲的较多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新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讲得不多。我认为,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是教师能够完成学科教学的基础。初中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容易将错误的史实和史观传授给学生;二是教师缺乏独立思考,唯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是上;三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不足,处理不好课堂生成性问题。下面我结合听课经历从上述三方面展开来说。
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时,将蒙古政权与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混为一谈,将蒙古西征占领的地区与元朝疆域混同,在讲到元朝疆域时特别指出元朝的疆域辽阔,包括东欧等地区。七、八十年前就被鲁迅批评的虚妄的民族情绪还出现在今天的初中历史课堂。对于历史上改革和革命过程中出现的妥协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得不是很恰当,一味地批判,而不是从当时的形势出发客观地分析。其实,妥协有时能使改革和革命减少阻力,一味地激进,反而会使矛盾激化,成不了大事。妥协体现宽容,既是人类应具备的品德,也是政治家们政治智慧的体现。如果我们能从改革和革命的历史中提取进取、变革、宽容等品质,历史教学的意义是不是更大?
因为缺少厚实的专业知识作支撑,缺乏基本的史学训练,一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很少独立思考,而是言必称“书上是怎么说的”“教参上是怎么讲的”。一次在两所学校听课,恰好两位教师都是执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工业化的起步”一课,在处理教科书第17页“动脑筋——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时,两位教师都认为画面左边的男孩说的“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是不对的,而画面右边的小女孩说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是对的。课下,我分别问了这两位教师,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结论?他们一时无语,我进而问,是不是教参上这么说的,他们点头默认。本来,教科书设计的“动脑筋”是一个培养学生巩固知识、探讨问题并能形成正确史观的好素材,这两位教师的处理,却将学生的思维和史观搞乱了。
因受专业知识的限制,一些教师提不出能够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并形成自主探究的有价值的问题,甚至会将学生在探究中激发的思维火花掐灭。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学方式,从教师方面讲,他们不是不想转变教学方式,而是专业水平所限,不能有效地转变教学方式。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注意使用地图教学并通过提问来巩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在学习到“长征的胜利”一目时,教师要学生看地图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成立”这一页,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许多农村革命根据地,同学们看,哪块最大?”学生看图思考并小声讨论,教师接着开始提问,第一个学生回答说:“陕甘宁根据地”。第二位学生又答:“陕甘宁根据地”。教师沉默几秒钟后说:“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全班学生似懂非懂地记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从地图册看,是陕甘宁根据地最大,那么教师为什么不作解释就给出中央根据地最大的答案?我认为,这位教师没有注意到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小是动态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能笼统地以1927—1937年的时间来比较哪个根据地大。如果专业知识达到了,教师就能很好地处理学生的这一课堂生成性问题,从而既使学生了解了国共十年对峙中,农村革命根据地随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又使学生通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缩小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出现和扩大这一现象的了解,认识到王明“左”倾错误给革命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也认识到红军长征胜利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希望。这样,本节课的主题就得到了升华,一个平常的提问,将意外地收获一个难得的生成性问题。可惜,因为教师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自然收不到新课程所预期的效果。
[实习编辑:李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