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剧了任何土地之间的矛盾,使得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并加强对其的管理成了当前大家共同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651.1 文献标识码: A
1、关于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具体分析
1.1 土地的概念
日常生活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是一种对气候、土壤、水分等综合要素的综合利用,是一种自然环境经济的集合体。伴随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
1.2 分析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指的是在生产上可以满足人类目前利用的土地,或者在可预见的未来即将满足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主要强调生产利用,对于经济属性更加注重。土地资源是能够产生价值的土地,土地资有着这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土地资源的特征,具备空间的不可移动性和数量的有限性,“因地制宜”与“保护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第一特性(固定,不可移动)土地资源的第二特性(有限性);有着自然生产能力的自然产物———“因地制宜”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备动态平衡性与可更新性———保持土地资源的良性循环与永续利用,以防退化与破坏。;随着时间的变化———用动态的观点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以认识;具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重性———在土地利用中要对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1.3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分析
土地资源丰富,然而人均占有量低。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低,加之土地质量差。不同适宜性土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利用问题及成因
2.1 相关土地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土地管理权主要由政府部门行使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看还存在着体制上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不到位以及相关的法律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这样必然会滋生一些腐败现象始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造成障碍。
2.2 管理与利用之间存在协调问题
也就是说土地的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充分,一些土地的使用规划已经过时,但是并没有及时的通知管理部门,也就导致了在市政的规划过程中不能充分的了解现有的土地情况,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3 相关部门的征地补偿落实不到位
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基础设置的建设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这种情况下需要征收一定的民用地来配合市政工程的建设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落实好政府补偿不仅不利于建立和谐的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关系还会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的建设施工。
2.4 重罚款轻打击现象
这种问题主要出现在对违章用地的查处过程中,由于一些管理和制度上的问题会导致违章建筑和违章用地的存在管理部门在发现时并没有及时的予以有力打击使得这种现象并没有被及时遏制而是通过一定的罚款处罚解决这样不仅不利于规范用地还会导致管理混乱的局面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2.5 集约型城市用地少
我国的城市用地虽然从总量上看并不十分紧缺但是总结构上看还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城市的粗放用地较多而集约型的用地较少这样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还会导致一定的土地资源的浪费。
3、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背景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印度新德里在1990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提出的,从此以后,1991年在泰国、1993年在加拿大分别举行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研讨会,大多数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从自然、环境、社会等各方面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颁行,并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标准提出,至此健全和丰富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长时间以来,我国主要是以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的。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实就是不断地高效益的利用土地资源,首先要尽可能地从总量一定的土地资源当中创造出相应的工业、农业效益,其次是要尽可能的将土地的持续利用周期延长,不能使土地资源荒废、中断或者称为不可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就是要更好和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要探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有很多人探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法律问题,总结了我国当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一议程的第十四章规定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并指出,要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土地资源进行開发利用,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增长,这是我国的官方文献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的明确主张。
从此以后,我国大多数学者和实务界人士讨论和研究了怎样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现阶段,被公认的做法和思路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计划生育政策要认真开展好,对人口进行控制,重点缓解“人地矛盾”;严格限制建设用地,保护耕地,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不断调整土地资源的布局,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将土地整治工作开展好,从而使生态自然环境得到改善。
4、解决办法的几点建议
4.1、加强领导,理顺机制。地方成立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领导小组,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能参与的建设用地联审制度,相应建立从严的土地供应机制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并整合土地资源,之后实行一站式土地交易、办事收费、竞拍成交:相关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乡镇要积极予以配合,相互协作,努力形成全体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2、加大土地管理相关法规宣传,统一思想。保护耕地及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基本国策中的主要内容,落实我国基本国策应该普及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让大多数人认识与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及其规定,并统一其思想,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媒体、报纸、宣传车、广播、单张等渠道宣传,还可把土地利用的较好的案例作为典范进行宣传,但是对于违章违法建设要予以曝光,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使国土资源能够深入民心。
4.3、健全完善可持续利用的土地集约化法律体系。在提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威性和地位的基础上,要不断健全完善可持续利用的土地集约化法律体系。针对目前我国违法审批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的相关项目建设严重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具体实际,要进一步健全法律体系,严格执行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明确界定在土地征收征用过程中公共事业的界限,将划拨土地的范围严格地限定在公共事业上。同时,要在对土地征收征用和公共事业建设规划当中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建议,切实发挥民众对公共事业建设的监督力度。严格、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及其建设,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土地集约化的指标体系,对城市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对土地结构进一步进行优化,对为满足房地产开发的需要而破坏和违反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避免滥用土地资源的现象发生。健全完善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对政府的土地管理行政行为进行强力监督,避免行政权过分膨胀而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切实加强对土地使用人的监督制约,确保土地使用符合规划的要求。
4.4、做好规划加大监管力度。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土地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因此资源的浪费与损失也不断的增多,严格落实新一轮的土地使用整体规划与年度计划,这样能防止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土地的规划修编已成了重要的土地管理利用规划的内容,而合理科学的对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可以引导工业生产。近些年,越老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集中到城市,城市用地较为紧张,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并且还能够促进节约土地资源,一旦发现了违章建筑一定不能以罚代建,而是要采取强硬的措施让其停止施工,并拆除,同时还要追究与之有关的部门的责任。
4.5、严格审批,合理利用。除招标方式出让土地外,其他建设用地都得论证预审,论证预审没有通过的坚决不准立项。土地审批要切实落实“六个不批”:也就是与土地规划不相符的不批:无农用地转年度计划指标的不批;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用地超标不符的不批:没有通过预审的不批;征地补偿安置没落实的不批;未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不批,真正做到按章立项,依法供地,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
4.6、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企业顺利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土地利用率。(1)尽快淘汰一批产能低、效率差、污染重的企业,这些企业建的早,产房大多是一层建筑,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偏低。将其淘汰,逼使企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有利于整合工业园区。(2)新建项目要实施项目准入制度。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决不允许重建滥建和单层厂房建设现象的出现,死死管住供地总量,形成“倒逼机制”。有污染企业不予征地,或勒令其整改,或勒令其建设环保设施,决不允许污染周边环境,保障周边土地的有效利用。
5、结语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地有效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必须从大局出发,认真分析土地资源在管理利用上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升管理利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伊白,朱大明,夏蓉. 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探究[J]. 价值工程,2013,10:69-70.
[2]张立柱. 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112.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651.1 文献标识码: A
1、关于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具体分析
1.1 土地的概念
日常生活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是一种对气候、土壤、水分等综合要素的综合利用,是一种自然环境经济的集合体。伴随社会整体的发展而发展。
1.2 分析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指的是在生产上可以满足人类目前利用的土地,或者在可预见的未来即将满足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主要强调生产利用,对于经济属性更加注重。土地资源是能够产生价值的土地,土地资有着这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土地资源的特征,具备空间的不可移动性和数量的有限性,“因地制宜”与“保护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第一特性(固定,不可移动)土地资源的第二特性(有限性);有着自然生产能力的自然产物———“因地制宜”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备动态平衡性与可更新性———保持土地资源的良性循环与永续利用,以防退化与破坏。;随着时间的变化———用动态的观点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以认识;具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重性———在土地利用中要对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1.3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分析
土地资源丰富,然而人均占有量低。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低,加之土地质量差。不同适宜性土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利用问题及成因
2.1 相关土地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土地管理权主要由政府部门行使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看还存在着体制上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不到位以及相关的法律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这样必然会滋生一些腐败现象始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造成障碍。
2.2 管理与利用之间存在协调问题
也就是说土地的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充分,一些土地的使用规划已经过时,但是并没有及时的通知管理部门,也就导致了在市政的规划过程中不能充分的了解现有的土地情况,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3 相关部门的征地补偿落实不到位
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基础设置的建设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这种情况下需要征收一定的民用地来配合市政工程的建设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落实好政府补偿不仅不利于建立和谐的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关系还会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的建设施工。
2.4 重罚款轻打击现象
这种问题主要出现在对违章用地的查处过程中,由于一些管理和制度上的问题会导致违章建筑和违章用地的存在管理部门在发现时并没有及时的予以有力打击使得这种现象并没有被及时遏制而是通过一定的罚款处罚解决这样不仅不利于规范用地还会导致管理混乱的局面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2.5 集约型城市用地少
我国的城市用地虽然从总量上看并不十分紧缺但是总结构上看还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城市的粗放用地较多而集约型的用地较少这样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还会导致一定的土地资源的浪费。
3、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背景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印度新德里在1990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提出的,从此以后,1991年在泰国、1993年在加拿大分别举行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研讨会,大多数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从自然、环境、社会等各方面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颁行,并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标准提出,至此健全和丰富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长时间以来,我国主要是以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的。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实就是不断地高效益的利用土地资源,首先要尽可能地从总量一定的土地资源当中创造出相应的工业、农业效益,其次是要尽可能的将土地的持续利用周期延长,不能使土地资源荒废、中断或者称为不可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就是要更好和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要探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有很多人探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法律问题,总结了我国当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1994年国务院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一议程的第十四章规定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并指出,要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土地资源进行開发利用,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增长,这是我国的官方文献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的明确主张。
从此以后,我国大多数学者和实务界人士讨论和研究了怎样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现阶段,被公认的做法和思路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计划生育政策要认真开展好,对人口进行控制,重点缓解“人地矛盾”;严格限制建设用地,保护耕地,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不断调整土地资源的布局,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将土地整治工作开展好,从而使生态自然环境得到改善。
4、解决办法的几点建议
4.1、加强领导,理顺机制。地方成立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领导小组,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能参与的建设用地联审制度,相应建立从严的土地供应机制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并整合土地资源,之后实行一站式土地交易、办事收费、竞拍成交:相关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乡镇要积极予以配合,相互协作,努力形成全体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2、加大土地管理相关法规宣传,统一思想。保护耕地及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基本国策中的主要内容,落实我国基本国策应该普及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让大多数人认识与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及其规定,并统一其思想,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媒体、报纸、宣传车、广播、单张等渠道宣传,还可把土地利用的较好的案例作为典范进行宣传,但是对于违章违法建设要予以曝光,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使国土资源能够深入民心。
4.3、健全完善可持续利用的土地集约化法律体系。在提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威性和地位的基础上,要不断健全完善可持续利用的土地集约化法律体系。针对目前我国违法审批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的相关项目建设严重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具体实际,要进一步健全法律体系,严格执行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明确界定在土地征收征用过程中公共事业的界限,将划拨土地的范围严格地限定在公共事业上。同时,要在对土地征收征用和公共事业建设规划当中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建议,切实发挥民众对公共事业建设的监督力度。严格、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及其建设,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土地集约化的指标体系,对城市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对土地结构进一步进行优化,对为满足房地产开发的需要而破坏和违反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避免滥用土地资源的现象发生。健全完善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对政府的土地管理行政行为进行强力监督,避免行政权过分膨胀而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切实加强对土地使用人的监督制约,确保土地使用符合规划的要求。
4.4、做好规划加大监管力度。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土地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因此资源的浪费与损失也不断的增多,严格落实新一轮的土地使用整体规划与年度计划,这样能防止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土地的规划修编已成了重要的土地管理利用规划的内容,而合理科学的对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可以引导工业生产。近些年,越老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集中到城市,城市用地较为紧张,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并且还能够促进节约土地资源,一旦发现了违章建筑一定不能以罚代建,而是要采取强硬的措施让其停止施工,并拆除,同时还要追究与之有关的部门的责任。
4.5、严格审批,合理利用。除招标方式出让土地外,其他建设用地都得论证预审,论证预审没有通过的坚决不准立项。土地审批要切实落实“六个不批”:也就是与土地规划不相符的不批:无农用地转年度计划指标的不批;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用地超标不符的不批:没有通过预审的不批;征地补偿安置没落实的不批;未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不批,真正做到按章立项,依法供地,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
4.6、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企业顺利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土地利用率。(1)尽快淘汰一批产能低、效率差、污染重的企业,这些企业建的早,产房大多是一层建筑,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偏低。将其淘汰,逼使企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有利于整合工业园区。(2)新建项目要实施项目准入制度。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决不允许重建滥建和单层厂房建设现象的出现,死死管住供地总量,形成“倒逼机制”。有污染企业不予征地,或勒令其整改,或勒令其建设环保设施,决不允许污染周边环境,保障周边土地的有效利用。
5、结语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地有效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必须从大局出发,认真分析土地资源在管理利用上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升管理利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伊白,朱大明,夏蓉. 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探究[J]. 价值工程,2013,10:69-70.
[2]张立柱. 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