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产业新城建设的引领者华幸福的控股股东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夏控股”)近期以138亿元的价格向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了上市公司华夏幸福(600340.SH)的19.70%的股份,合计5.82亿股。
这笔交易转让完成之后,华夏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鼎基资本将持有华夏幸福42.67%的股份,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而王文学的实控人地位也未改变。
进入2018年,围绕在华夏幸福周围的质疑声音就未曾停歇,这种质疑既有来自其商业模式本身,也有来自于其业绩和资金的危机。事实上,华夏幸福的确在资金上面临着不小的缺口。
在资本市场大势并不乐观的背景之下,地产商们为了扩大规模加快了举债的步伐,相应地,所付出的资金成本也水涨船高。而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的建设是政府委托企业运营的PPP模式,这种先期有企业垫款后期再与地方政府结算的模式,本身就会占用大量资金。对于处于扩张、需要不断拿地的地产开发商而言,无疑会带来不小的压力。而此次引入平安资管成为其战略股东,则一举解决了资金之虞,同时也被认为是双赢之举。
无独有偶。在华夏幸福以股权转让的方式缓解资金缺口和维稳股价之时,地产行业的绝对龙头碧桂园则传来了“放缓扩张”的声音。据媒体报道,拥有全球最大住宅开发房企头衔的碧桂园已正式暂缓“全覆盖”战略,并且已在内部小范围通知:自6月11日起,暂缓投资拿地、工程款进度支付至第四季度,如有特殊情况需区域总裁请示。
所谓的“全覆盖”战略,是指在三四五线城市所有的县城、甚至是发达的镇区均需有碧桂园的项目。某种程度上,这一战略也透露出了碧桂园在占领市场方面的激进特征。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碧桂园销售额超过4100亿元,稳居第一。排名第二、第三的恒大与万科的销售额也超过了3000亿元,第十名的华润置地也有852亿元的佳绩。总体来说,至少在规模上來看,龙头地产的业绩是非常优秀的。
但随之而来的隐忧也逐渐显现。一个最为直观的指标便是“负债率”,在各家规模房企的业绩报告中,负债率低于50%已非常鲜见,
在这种宏观背景之下,规模房企在全行业都面临“缺钱”的背景之下,能够选择急流勇退也不失为一种明智。
这笔交易转让完成之后,华夏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鼎基资本将持有华夏幸福42.67%的股份,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而王文学的实控人地位也未改变。
进入2018年,围绕在华夏幸福周围的质疑声音就未曾停歇,这种质疑既有来自其商业模式本身,也有来自于其业绩和资金的危机。事实上,华夏幸福的确在资金上面临着不小的缺口。
在资本市场大势并不乐观的背景之下,地产商们为了扩大规模加快了举债的步伐,相应地,所付出的资金成本也水涨船高。而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的建设是政府委托企业运营的PPP模式,这种先期有企业垫款后期再与地方政府结算的模式,本身就会占用大量资金。对于处于扩张、需要不断拿地的地产开发商而言,无疑会带来不小的压力。而此次引入平安资管成为其战略股东,则一举解决了资金之虞,同时也被认为是双赢之举。
无独有偶。在华夏幸福以股权转让的方式缓解资金缺口和维稳股价之时,地产行业的绝对龙头碧桂园则传来了“放缓扩张”的声音。据媒体报道,拥有全球最大住宅开发房企头衔的碧桂园已正式暂缓“全覆盖”战略,并且已在内部小范围通知:自6月11日起,暂缓投资拿地、工程款进度支付至第四季度,如有特殊情况需区域总裁请示。
所谓的“全覆盖”战略,是指在三四五线城市所有的县城、甚至是发达的镇区均需有碧桂园的项目。某种程度上,这一战略也透露出了碧桂园在占领市场方面的激进特征。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碧桂园销售额超过4100亿元,稳居第一。排名第二、第三的恒大与万科的销售额也超过了3000亿元,第十名的华润置地也有852亿元的佳绩。总体来说,至少在规模上來看,龙头地产的业绩是非常优秀的。
但随之而来的隐忧也逐渐显现。一个最为直观的指标便是“负债率”,在各家规模房企的业绩报告中,负债率低于50%已非常鲜见,
在这种宏观背景之下,规模房企在全行业都面临“缺钱”的背景之下,能够选择急流勇退也不失为一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