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大陆-海洋-大气之间水的3种相态(固态-液态-气态)相互转换和位移构成的水循环,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过程之一.太阳辐射量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是地表水循环的基本驱动力.水循环与碳循环密切关联,是气候系统演变中的两条主线.不同时空尺度的水循环和碳循环受天文、地质和生物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控制,揭示水循环地质演变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为了解当今水文气候变化提供宝贵启示.通过水循环地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L1924025);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XK2019DXC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21002,41888101)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大陆-海洋-大气之间水的3种相态(固态-液态-气态)相互转换和位移构成的水循环,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过程之一.太阳辐射量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是地表水循环的基本驱动力.水循环与碳循环密切关联,是气候系统演变中的两条主线.不同时空尺度的水循环和碳循环受天文、地质和生物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控制,揭示水循环地质演变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为了解当今水文气候变化提供宝贵启示.通过水循环地质演变研究现状回顾,提出如下5个科学问题应在未来予以重点关注:(1)雪球地球时期的水循环;(2)植被起源和演化对水循环的影响;(3)深时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的演变与水循环;(4)暖室期地下水与海平面变化;(5)深时水循环中的氧同位素示踪.同时建议我国未来亟须加强的4个研究方向:(1)深时冰室期向暖室期转变中的水循环;(2)深时水循环与生态系统演变;(3)深时水循环研究方法的发展;(4)深时水循环与长周期地球系统演变的数值模型.
其他文献
施肥与秸秆还田等农田管理措施对资源合理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周年秸秆还田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对巢湖流域农田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及p H、田间径流水中氮磷及COD流失量的影响,开展稻-麦轮作系统下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共设六个处理:处理1无秸秆还田+无施肥(CK);处理2秸秆覆土还田+无施肥(S);处理3常规施肥(F);处理4秸秆覆土还田+常规施肥(SDF);处理5秸秆覆盖还田+常规施肥减
精准监测干旱、定量评估干旱对植被生理生态指标及生产力的影响,是科学认识干旱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作为光合作用的直接探针,能够提前监测到植被干旱状态。然而,如何系统地将SIF应用于监测和评估干旱事件强度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201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伏秋连旱为例,采用2000-2020年气象
氮肥的施用是粮食产量重要的保障,当前氮肥利用率仅30%左右,氮素流失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氨基酸在土壤中有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但是含量较少,通过外源添加氨基酸可以弥补土壤对这些重要有机氮源的需求空白。氨基酸作为肥料增效剂在肥料生产领域已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氨基酸和尿素复配创制的新型增值尿素为材料,以栽种水稻的土壤和根系为研究对象,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生理指标、土壤氮素养分含量,用高通量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把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课堂答问的思维评价中,据此开发具体的理答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深度学习的初衷在于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但目前高中地理循环过程知识教学无法促成思维的进阶和能力的发展,则深度学习难免流于形式,既不能真正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不利于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以“水循环过程及意义”为例,探索高中地理循环过程知识深度学习的教学发生,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和能力的发展,并学到“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类本科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临床核心课程,对学生中医思维能力构建和临床诊疗能力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塑构意义。课程组在国家倡导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围绕“学、仁、道、技、艺”五术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以“提升中医思辨能力、临床综合能力、传承创新能力”为教学设计核心导向,推动“仁心仁术”思政教育,构建以《中医内科学》为主,《中医内科临床能力训练》《名家病案解析》《中医内科诊疗实训》《中
目前我国农业种植面积广泛,但作物的灌溉方式仍以漫灌为主,这种以经验为主的灌溉方式难以达到作物正常生长的要求,其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水资源的浪费。本文面向茶园开展智能灌溉策略的研究,目的是保障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减少灌溉时的需水量,通过对茶园内的环境信息及茶园种植专家知识进行统一分析,使用区间二型模糊算法制定出茶园智能灌溉的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异常数据的判断与关键属性的提取。由于研究区域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及污水处理工艺的局限性,导致其大量进入地表水中并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安全。基于微藻的水中抗生素去除技术是一种有潜力的污水净化技术,不仅可以去除相关污染物,还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固定目的。本文以常见的斜生四链藻(Tetradesmus obliquu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两种淡水微藻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对水中四环素的胁迫响应,明确了四环素对两种微藻生
砂姜黑土面积约400万公顷,是黄淮海平原最典型的中低产田土壤。秸秆还田在改善砂姜黑土性状、提高砂姜黑土生产力、促进作物产量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统计黄淮海平原旱作区和砂姜黑土区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替代化肥潜力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不同秸秆还田方式(CK1:对照处理,WMS+F: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常规氮磷钾,WS+F:小麦秸秆还田+常规氮磷钾,MS
水肥一体化是目前节水节肥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灌溉施肥方式,其中以喷灌和滴灌方式为主,养分随着水分供给,能够精准调控水分和养分供应,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当前,对于滴灌和喷灌施肥方式对土壤中氮磷钾分布特征、移动性、空间变异特性等的研究较多,而对滴、喷灌不同施肥方式的比较研究较少,鲜见灌溉施肥方式对茶树生长效应的研究。因此研究滴灌和喷灌施肥方式对土壤性质和茶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