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健康成才也有很大影响。当前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自卑、自负、猜疑等主观方面的问题,网络的普及也影响着大学生交往方式和手段,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要增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意识,学会善于体察别人的真正需要,学会与各种性格的人打交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良好个性及心理健康的表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谐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学生承受的来自学业、就业、情感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进入校园,怎样与别人相处及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入学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际关系是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构成的,由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任何一个大学生都非常希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内心都强烈渴望被接纳和被肯定,这是他们共同有的期待,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的。因此我们会问,怎样做才能让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认知层面上更加理性,从情感的体验上来影响人际交往行为而产生积极的效果,从而最终达到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最初目标呢?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一)心理健康的人要能够认知自己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并且能够持续的心理状态。人最担心的事是无法深入了解自己,不能清楚地认知自己,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而当一切回归原位,便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人际关系会因为人在性格、看待事物的差异上产生一些不良心态,这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消极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首要条件。心理健康者首先要是一个能与自己心灵和谐相处的人,能不能充分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在人际交往中感受积极的情感交流;但面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会有较大的内心冲突。一方面,认知层面由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即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产生人际排斥,从而在情感层面,即使希望也得不到积极的回应。由此而获得负面情绪体验会让个体产生自我挫败,从而在心理上更自卑;另一方面,由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个体本身就会在一种消极情感的支配下与人相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会与自己心灵和平共处,一直保持心理平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会用平和的心境来对待任何一件事情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基础。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是和自己和谐愉快相处
1.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会进入社会,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有照面有交流,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否得到他人的支持、帮助,自身能力就是与他们交往的关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自己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别人的认识。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言谈举止中了解对方;又可以从对方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如果我们交往的面越宽、越深,对对方的认知也会越完整,对自我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因此只有对他人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我们才可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和帮助,才会实现自我完善。
2.如何接受肯定自己。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是人对自我的情感反映,它包括自尊、自爱、自卑、自豪等情感表达。个体如何在情感上接纳自己?唯一答案是只能在认识的层面上正确评价自己。有些人会因为自身的缺陷、不足而否定自己时,就会抱怨,会产生自卑感,更甚者会讨厌自己。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怎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首要我们要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去学习接纳其他人,在面对问题和冲突进,也会让我们具有一种个性魅力。
二、大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需要把握人际交往的准则
维持良好人际关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对于人际交往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和冲突,要积极面对,通过学习学会分析造成冲突的原因,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
(一)互利原则
互利就是树立“双赢”的信念,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平等、互利的思想。古人也有云:来而无往非礼也,说的是有来有往才是符合道理的。有来有往也就是互利原则,如果在人与人交往中有一方只取不给,交往关系就会崩塌,往往是互利性越低,交往关系会越疏远,互利性越高,交往关系也会越稳定越密切。在现在的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对每个大学生成长成才都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也会因此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只有在一个宽松和谐的集体环境中,才能通过自我展示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利他人和社会赞誉,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手段。
(二)尊重原则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交往和相處中,应当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尊重便是其中之一。尊重,是人心理上的一种基本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人类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其地位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分为社会尊重和自尊,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被接受、被尊敬的心理需求。人人都有需要,某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人们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实现这些不能满足的需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尊重他人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在人际交往的领域,我们大学生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同时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与方法。一位哲人说过:“生活的成功与否,要看适应能力与其内外机遇调剂融合的难度是否相对应。”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不断的实践,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够获得成功。因此为自己以后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36.
[2]刘晓新,毕爱萍.人际交往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4.
[3]张敏.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2).
[4]廖建梅.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3).
[5]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01).
[6]李国华,仇小敏.论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二重效应[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7]许厚云.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调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J].闽江学院学报,2005,(03).
[8]张林英,姜雪丽.论人际和谐与人际关系道德[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05).
作者简介:洪倩倩(1988-),女,浙江浦江人,2009年7月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2009年11月至今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工程系工作,担任思想政治辅导员,助教,分管建工系学生二支部,主管评奖评优、日常考核、档案管理、心理教育等工作,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谐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学生承受的来自学业、就业、情感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进入校园,怎样与别人相处及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入学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际关系是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构成的,由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任何一个大学生都非常希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内心都强烈渴望被接纳和被肯定,这是他们共同有的期待,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的。因此我们会问,怎样做才能让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的认知层面上更加理性,从情感的体验上来影响人际交往行为而产生积极的效果,从而最终达到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最初目标呢?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一)心理健康的人要能够认知自己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并且能够持续的心理状态。人最担心的事是无法深入了解自己,不能清楚地认知自己,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而当一切回归原位,便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人际关系会因为人在性格、看待事物的差异上产生一些不良心态,这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消极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首要条件。心理健康者首先要是一个能与自己心灵和谐相处的人,能不能充分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在人际交往中感受积极的情感交流;但面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会有较大的内心冲突。一方面,认知层面由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即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产生人际排斥,从而在情感层面,即使希望也得不到积极的回应。由此而获得负面情绪体验会让个体产生自我挫败,从而在心理上更自卑;另一方面,由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个体本身就会在一种消极情感的支配下与人相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会与自己心灵和平共处,一直保持心理平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会用平和的心境来对待任何一件事情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基础。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是和自己和谐愉快相处
1.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会进入社会,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有照面有交流,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否得到他人的支持、帮助,自身能力就是与他们交往的关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自己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别人的认识。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言谈举止中了解对方;又可以从对方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如果我们交往的面越宽、越深,对对方的认知也会越完整,对自我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因此只有对他人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我们才可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和帮助,才会实现自我完善。
2.如何接受肯定自己。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是人对自我的情感反映,它包括自尊、自爱、自卑、自豪等情感表达。个体如何在情感上接纳自己?唯一答案是只能在认识的层面上正确评价自己。有些人会因为自身的缺陷、不足而否定自己时,就会抱怨,会产生自卑感,更甚者会讨厌自己。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怎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首要我们要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去学习接纳其他人,在面对问题和冲突进,也会让我们具有一种个性魅力。
二、大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需要把握人际交往的准则
维持良好人际关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对于人际交往中无法回避的矛盾和冲突,要积极面对,通过学习学会分析造成冲突的原因,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
(一)互利原则
互利就是树立“双赢”的信念,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平等、互利的思想。古人也有云:来而无往非礼也,说的是有来有往才是符合道理的。有来有往也就是互利原则,如果在人与人交往中有一方只取不给,交往关系就会崩塌,往往是互利性越低,交往关系会越疏远,互利性越高,交往关系也会越稳定越密切。在现在的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对每个大学生成长成才都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也会因此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只有在一个宽松和谐的集体环境中,才能通过自我展示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利他人和社会赞誉,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手段。
(二)尊重原则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交往和相處中,应当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尊重便是其中之一。尊重,是人心理上的一种基本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人类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其地位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分为社会尊重和自尊,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被接受、被尊敬的心理需求。人人都有需要,某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人们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实现这些不能满足的需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尊重他人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在人际交往的领域,我们大学生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同时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与方法。一位哲人说过:“生活的成功与否,要看适应能力与其内外机遇调剂融合的难度是否相对应。”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不断的实践,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够获得成功。因此为自己以后的成长与未来的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36.
[2]刘晓新,毕爱萍.人际交往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4.
[3]张敏.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2).
[4]廖建梅.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3).
[5]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01).
[6]李国华,仇小敏.论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二重效应[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7]许厚云.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调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J].闽江学院学报,2005,(03).
[8]张林英,姜雪丽.论人际和谐与人际关系道德[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05).
作者简介:洪倩倩(1988-),女,浙江浦江人,2009年7月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2009年11月至今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工程系工作,担任思想政治辅导员,助教,分管建工系学生二支部,主管评奖评优、日常考核、档案管理、心理教育等工作,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