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意识·个性化

来源 :少男少女·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翻开胡永红的长篇小说《我的影子在奔跑》,读了前面的《自闭症,离“上帝”最近的人》,以及附在集子后面的《艾斯伯格症候群里的卓绝天才榜》,心情难免压抑。觉得这将是一次压抑、沉重的阅读之旅。
  涉世之初的小朋友,自从有了独立的人格和进步的渴求,就有了强烈的批判现状、批判现实的愿望。对一些不公正、看不惯,甚至不合其意的事情,都有可能有一堆的言论和意见。他们在“愤愤不平”中成长。
  《我的影子在奔跑》的小主人公修直,就是这么一个“愤愤不平”的人。
  我知道,作者写小主人公修直的成长,不可能让他在“愤愤不平”中归于平庸。她会交给他什么样的“灯火”?
  我执在手中的灯
  同更远的大路上的黑暗为敌
  诗哲泰戈尔《渡》所说的“灯”,一般来说,小朋友不容易凭借自身的能力获得,它更多的应该是来源自长辈的关爱、教导。
  《我的影子在奔跑》的作者如何让小主人公修直经历成长的波折,从而拥有自己的晨光?怀着兴趣,我开始了阅读之旅。
  2
  《我的影子在奔跑》中的小主人公修直是个早慧的男孩,整本小说,就是写他“不一定”的“见识”与这个世界的碰撞,是一部孩子与母亲大战的“成长史”。
  我们在修直的世界里,除了极个别的人物外,很少发现有其他光源照射他。
  与他碰撞得火花四溅的,就是母亲田桂芳了。
  田桂芳是修直的“单源光”,一直笼罩着他的天地。
  成人世界的种种善与不善,都成了神经纤细的修直思考和抨击的对象。
  而妈妈田桂芳也是一个奇人,为了照顾修直上幼儿园,她竟然暂停自己的工作,免费到幼儿园做清洁女工。
  在我看来,写幼儿园的部分尤为精彩,“怪兽母亲”和“怪兽小孩”的形象得到了集中的表现。田桂芳“花钱买难受”的情节,全为传达作者写作这本书的极致意识——母爱无处不在。
  这就是小说的封面提示语“爱,如影随形”的核心意识。
  更加能具象表现这种意识的,还有一个感人的细节:
  田桂芳带修直去参加一个宴会。大人忙于种种人际的应酬,留下修直无人理会。
  “天花板开始转动了,吊灯晃动得厉害,我碰到了什么,还好我手快扶住了,但是我抓到的是一块桌布,糟糕的是桌布没有拉住我,我顺势却将桌布拉起来了,然后桌布垫在了我摔倒的地上。”
  在一片碎玻璃中,田桂芳将修直“一把抱起来,她将我的手掌一个个张开。田桂芳要打我的手掌了,但是没有,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没割到就好。’这样说着,她突然就变脸了,她狠狠地打了我屁股两巴掌,然后她严厉地对我呵斥。‘这是寿宴,修直你要听话。’”
  孩子摔倒,妈妈紧张的不是其他,而是孩子。见孩子没有受伤,才开始对他进行教育……
  由此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琐事、孩子成长种种的体悟和表达能力。
  掩卷沉思,奇异的细节、情节触动我们的心灵,抑或唤醒我们心灵中的一丝安眠。
  贾平凹先生曾强调写作需要“现代意识”,他说:“现代意识是人类意识,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怀的是大众在想什么、干什么……它的任务也绝不是明确什么,它不在乎你写到了多少,而在于你在读者的心灵中唤醒了多少。”
  小说最后,作者写出了《我的影子在奔跑》中的母子彼此都不是對方的梦魇,他们是缘分的天空上两颗被露水浸洗过的星辰,以热情的辉芒,亮耀彼此的心头。
  母子之间,“爱,如影随形”,这足以让读者心里一阵发暖。
  3
  小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文学,它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为基本特征。
  小说写作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工作,它需要写作者有高超的虚构能力和想象能力,有精细的描绘能力和表达能力。
  写作的“个性化”是个大话题。
  小说的首要描写对象是人。人物的个性特征越是鲜明,就越是不可代替;越是不可代替,生命力就越强。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宣称:“描写个别是艺术的真正生命。”写作小说,避免人物描写的脸谱化、模式化是我们的追求。
  《我的影子在奔跑》在写作的“个性化”写出了独特的趣味。
  修直4岁时,有一回病了。妈妈带他去医院看医生。
  医生在给他打针时,他怕痛,用眼睛找妈妈,原来她被护士推搡到外面,只能隔着玻璃看他。
  “她是被吓哭的,我想。
  田桂芳那天给我的印象扁扁的,湿乎乎的,像一张等待冲洗的菲林。没贴多久,玻璃上湿的相片的田桂芳就滑了下去了。”
  田桂芳给修直的印象“扁扁的,湿乎乎的”,应该没问题,但后面的比喻(还是旧式的摄影暗房技术),觉得应该是成人的视角。一般而言,把它们摆在一起,当成一个4岁孩子的艺术感觉,并不适宜。
  但考虑到修直是一个早慧的小孩,4岁就能认2000个字了,有特殊的才能,所以形成这样的感觉,也似乎合理。
  明白这或许就是作者刻意追求的“个性化”叙述,所以,对整本书充分发挥修直的艺术直觉,就不出奇了。反倒是能欣赏到一些富有语言特色的句子,如:
  “田桂芳那天让我看起来:很高,也很硬,就是印在墙上的影子那么高、那么硬的样子!”
  作者用关键词作为章节的标题,而且还有文章中出现关键词的地方都将文字标以深色,以示“关键”,并引导读者注意。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在小说中,并不常见。而且妨碍阅读的流畅性。不过,考虑到作者所写的,是一个“每事问”,又早慧,熟悉天文地理的神奇少年,就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了。
  修直与妈妈的对话、发脾气的声口、讨论问题的腔调神情,都有着“艾斯伯格症候群”的男孩的说话特点,作者用奇特的表现方式来处理,达到“说一人肖一人”,使人有“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特点。
  具有个性的、独特的人物,来自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之间,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以种种原因而互相区别。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其外貌是绝不会重复的,其内心世界也是绝不会雷同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从生活出发,从作者的真情实感出发,敏于观察,善于发现和表达,找到人物的“个性化”,描写人物时避免了雷同化、概念化。
  《我的影子在奔跑》确如心理学家马宁所说:“感谢这本书的作者,把这样的人群,一个如此经典的故事呈现给我们,让我们有机会再次洗礼和致敬于生命与爱的循环。”
  关于“艾斯伯格症候群”,作者的宏旨是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关怀这些我们身边独特的生命,并能施以理解、关怀,让他们能燃起一盏盏无畏的心灵之灯,扯碎黑幕的纠缠,让生命透进晨光,从而生机勃勃。
其他文献
这是一篇温暖又哀伤的亲情故事,让人感叹和思考。  小说以孙子口吻,讲述爷爷的故事。孙子10岁时和爷爷住在一起,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故事里的爷爷和孙子眼里的爷爷构成了爷爷90岁的一生,这一生的评语是“一个好人”。  什么是好人?在乡邻们眼里,爷爷能容忍、做善事、有口德,爷爷的高寿是他自身修来的好福分;在孙子眼里,爷爷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一辈子与人为善,与世无争,是一个“谦卑而高尚”的人,一个为家
期刊
大海,有你看得见的神奇,也有你意想不到的波澜。  在雷州半岛的沿海湾,有一个传说。每年的春节前后,海神会从一个神秘的小岛出发,给渔民送“珍珠米”,帮助他们过个好年。这些珍珠米随着海浪一路奔涌,最后躺在洁白的海滩上。它们像葡萄一样圆溜溜的,晶莹剔透。渔民说,谁拾到珍珠米,谁的梦想就会开花,幸福就跟谁走。海边的人都想捡到珍珠米,可是,不是谁都可以捡到珍珠米的,只有勤劳、善良、没有做过坏事的人,才有机会
期刊
这篇故事的立意很好,突出赞扬了这位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方面的善于动脑和别出心裁,为了达到让孩子轻松学习、快乐学习的目的,妈妈煞费苦心想出来巧妙的办法。而《等我长大就知道》《等我长大去逛逛》这两个趣味盎然的书名是故事中一大亮点,妈妈卖了个关子,再加上周周对这两本书的描绘:“这书和其他的字书不太一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它不像小说,但是能认识好多新的东西。”这就产生了一种悬念感,究竟是两本什么书呢?
期刊
唐小鹿小心翼翼呵护了那么久的秘密就这样被黄江路随口说出,他不但不感激他体恤自己,反而恨他。  唐小鹿像一只被放了大部分气体的气球,弹不起来了,蔫头蔫脑地上学,回家,连错误都不愿意去犯。  他感觉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变了,变好了。  本来一大批人挤在一起交头接耳地热烈地说着什么,看见他来了,他们马上停止说话,对他露出友善的笑容。  早操课下楼梯时,男生总是你用脚绊我,我用屁股顶你,一路闹下去的。现在,他
期刊
探险,是主动找险、犯险。这通常是成年人干的事。  历险,则事先懵懂未知、与险不期而遇。通常属于孩童。   粗略回望一下,整个人类就是在懵懂未知、惊惊险险中一路走来的,走到今天、还将这样走向明天和未来。由此可见,孩童的成长就是在演示人类的成长。成年人的探险,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潜意识里羡慕着孩童的这份财富。于是,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历险”成为儿童文学永恒的主题,为什么儿童文学中的“历险”故事
期刊
2020年的春節非常特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  缺少鼓乐喧天的热闹;  没有了穿街过巷去拜年的喜庆;  甚至,学子们的开学日期也史无前例地推后……  在特殊的春节假期里,我们都有特别的经历,独特的感受。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全国上下同心同德筑起了一道道抗击疫情、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  广东省作家协会也向全省文学界发表了“以笔为援
期刊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不知你可有幸一览黄山之奇松?凛然栖息于嶙峋斜壁之上,自有拔地而起之势直指云霄,一支挺直苍凛的树干稳稳托起云冠般的针叶,似有顶天立地之气魄的英雄烈士,蓬勃劲发。荒芜冷硬的峭壁岩峦是它的鼻梁,青白苍茫的雾霭云海是它的眉宇,天地众生皆膜拜它的巍然风姿,好个华夏青松!  也许听过小儿吟诵朗朗上口的一阕诗词《南轩松》,“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传唱千年的,从来不止于
期刊
1881年,清政府突然取消中国少年留学美国的计划,在120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其中有一位后来成为“中国铁路之父”,他就是詹天佑。     “洋翰林”的诱惑     1872年春季的一天,商人谭伯村特地从香港赶到位于广州西关詹天佑的家(当时属南海县),他找到詹天佑的父亲詹兴藩,一脸兴奋地大叫大嚷道:“我给你带来一个好消息!大清政府开禁了!容闳被派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
期刊
今天早晨,奶奶又和在美国的四舅公用微信聊天了,他们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奶奶不止一次和我说,现在的通讯很发达,想和四舅公说点什么,既可以发送短信,还可以视频、语音通话。  说起电话的变迁,奶奶和爸爸都特别有体会,他们都说,电话的变迁就能很好地体现时代的发展、祖国的进步。  奶奶说,以前,电话是一种很稀缺的东西,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一般是一个单位才有一部电话,常常就放在传达室,打电话和接电话都要到传达
期刊
黄雨婷简介  广东省小作家协会会员、小记者。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六年(1)班班长、中队长。黄雨婷品学兼优,每年都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并荣获“华阳最美少年”“华阳最美红领巾”“华阳美德首富”等荣誉称号,多次获评全面发展奖、勤学善思奖等多个奖项。在每年举办的语、数、英等学科素养比赛以及校数学口算等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  最近,编辑部接到许多小读者来电,都称赞《少男少女·小作家》2019年11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