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科目,而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其中,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物理情境,使得学生有效融入到物理学习氛围之中,从而在情境中获取知识、提升学习技能。因此,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有关知识,就如何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展开如下分析,以期寻找到有效地物理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前言
回顾以往初中物理教学,仍有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害怕物理知识,导致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比较弱。鉴于此,本文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对初中物理教学展开分析与研究,以借助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来提升物理课堂气氛,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气氛,进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物理知识、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一、为物理情境創设设计有趣且有挑战性的课程问题
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和探究性强的学科;同时,学生对物理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伴随着物理课程时间的推移,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多,而且理论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导致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物理课程知识的探索,帮助学生提升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放弃传统的应试教学思维,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思考哪些课程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选用有效的课程问题引导学生走进物理教学情境。此外,在设计和选用物理课程教学问题时,教师需要保证课程问题的探究价值,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地探究[1]。
以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为例,学生对运动一词都有一定的理解,但都停留于运动的表象,并没有真正运用物理思维去描述运动。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物理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教师应该为课程知识教学营造情境,而且懂得为情境设计和选用重点的问题,并保持问题的可研究性和趣味性,才能营造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比如说,在“运动的描述”这一课时中,包括了运动的分类、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内容,而课程内容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懂得如何确定参照物、学会观察物体以及研究物体运动的情况。在明确探究方向之后,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趣闻故事,如“看山恰似走迎来”、“刻舟求剑”等现象,设计有趣且有挑战的课程问题,让学生解释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从而借助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和趣闻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进而为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做好准备。
二、结合具体问题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在明确好物理课程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一些与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素材,如图片、视频影像等内容,以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同时,当学生被这些形象的课外素材吸引之后,教师可以适时提出相关的课程问题,引导学生走进物理情境,并展开问题的探究。
以初中物理“浮力”有关知识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浮力”的实验小视频。同时,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分三步引入实验视频内容。第一步为教师先拿一块蜡烛直接从高处放入盛有水的烧杯;第二步为教师取出浮在水中的蜡烛,轻轻擦拭表面上的水,并将其重新放入水中,再往烧杯注入一定量的水,直到水完全浸没蜡烛;第三步是教师用玻璃棒轻轻触碰蜡烛,而蜡烛又重新浮了起来。在多媒体设备呈现之下,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的整个环节,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完全被带到实验氛围之中,则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不同环节提出相应的课程研究问题,以营造出正式的物理问题教学情境。比如,分析为什么第一次实验蜡烛很快浮出水面,它是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为什么第二次实验老师擦去蜡烛表面的水后,蜡烛没能浮出水面呢?为什么我们轻轻触碰了蜡烛,它又重新浮了起来呢?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问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入具体的物理问题情境,最终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探究课程知识。
三、引导学生展开问题情境研究,以提升问题情境的教学气氛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想法,有的想法对他人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而有的想法也存在错误的思路,这就要求学生之间互相探讨,才能不断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同时,我们想要从一个物理问题情境中找到规律,并获取有用的学习想法,就必须学会让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物理问题,才能最终获得有用的知识信息,这样才能发挥出问题情境教学的作用。因此,在创设具体问题情境之后,教师还应该利用合作研究模式,适当增加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时间,并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从而对物理问题展开深入地研究,最终依靠学生们自己的能力来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2]。
以初中物理“密度”等学习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上述步骤,先明确好教学的重难点,并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一些可参考的课外素材。在此之后,为组织合作学习环节,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合作,以增加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时间,从而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深入而细致地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索,最终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见物质,如木块、铁块、铝块等,要求学生们尽可能保持这三种物质的质量、体积相同。然后,将学生们划分为若干小组,并给予学生们一定的观察时间,尝试分析这些物质的密度,从而让学生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所学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联想能力走出知识的条条框框,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进行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这是问题情境教学法所要达到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方式适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也给学生带来了有趣形象的知识,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探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问题情境创设方式的运用,以使得学生可以完全参与到物理问题的探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从问题研究中积累知识与经验,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总.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初探[J]. 学周刊, 2017,2(31):122-123.
[2]王怀明. 初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 教育, 2016,4(9):222-222.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前言
回顾以往初中物理教学,仍有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害怕物理知识,导致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比较弱。鉴于此,本文利用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对初中物理教学展开分析与研究,以借助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来提升物理课堂气氛,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气氛,进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物理知识、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一、为物理情境創设设计有趣且有挑战性的课程问题
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和探究性强的学科;同时,学生对物理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伴随着物理课程时间的推移,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多,而且理论性也变得越来越强,导致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物理课程知识的探索,帮助学生提升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放弃传统的应试教学思维,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思考哪些课程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选用有效的课程问题引导学生走进物理教学情境。此外,在设计和选用物理课程教学问题时,教师需要保证课程问题的探究价值,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地探究[1]。
以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学为例,学生对运动一词都有一定的理解,但都停留于运动的表象,并没有真正运用物理思维去描述运动。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物理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教师应该为课程知识教学营造情境,而且懂得为情境设计和选用重点的问题,并保持问题的可研究性和趣味性,才能营造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比如说,在“运动的描述”这一课时中,包括了运动的分类、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内容,而课程内容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懂得如何确定参照物、学会观察物体以及研究物体运动的情况。在明确探究方向之后,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趣闻故事,如“看山恰似走迎来”、“刻舟求剑”等现象,设计有趣且有挑战的课程问题,让学生解释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从而借助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和趣闻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进而为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做好准备。
二、结合具体问题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在明确好物理课程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一些与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素材,如图片、视频影像等内容,以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同时,当学生被这些形象的课外素材吸引之后,教师可以适时提出相关的课程问题,引导学生走进物理情境,并展开问题的探究。
以初中物理“浮力”有关知识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浮力”的实验小视频。同时,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分三步引入实验视频内容。第一步为教师先拿一块蜡烛直接从高处放入盛有水的烧杯;第二步为教师取出浮在水中的蜡烛,轻轻擦拭表面上的水,并将其重新放入水中,再往烧杯注入一定量的水,直到水完全浸没蜡烛;第三步是教师用玻璃棒轻轻触碰蜡烛,而蜡烛又重新浮了起来。在多媒体设备呈现之下,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的整个环节,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完全被带到实验氛围之中,则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不同环节提出相应的课程研究问题,以营造出正式的物理问题教学情境。比如,分析为什么第一次实验蜡烛很快浮出水面,它是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为什么第二次实验老师擦去蜡烛表面的水后,蜡烛没能浮出水面呢?为什么我们轻轻触碰了蜡烛,它又重新浮了起来呢?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问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入具体的物理问题情境,最终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探究课程知识。
三、引导学生展开问题情境研究,以提升问题情境的教学气氛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想法,有的想法对他人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而有的想法也存在错误的思路,这就要求学生之间互相探讨,才能不断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同时,我们想要从一个物理问题情境中找到规律,并获取有用的学习想法,就必须学会让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物理问题,才能最终获得有用的知识信息,这样才能发挥出问题情境教学的作用。因此,在创设具体问题情境之后,教师还应该利用合作研究模式,适当增加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时间,并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从而对物理问题展开深入地研究,最终依靠学生们自己的能力来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2]。
以初中物理“密度”等学习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上述步骤,先明确好教学的重难点,并为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一些可参考的课外素材。在此之后,为组织合作学习环节,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合作,以增加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时间,从而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深入而细致地进行物理问题的探索,最终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见物质,如木块、铁块、铝块等,要求学生们尽可能保持这三种物质的质量、体积相同。然后,将学生们划分为若干小组,并给予学生们一定的观察时间,尝试分析这些物质的密度,从而让学生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所学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联想能力走出知识的条条框框,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进行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这是问题情境教学法所要达到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方式适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也给学生带来了有趣形象的知识,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课程知识的探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问题情境创设方式的运用,以使得学生可以完全参与到物理问题的探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从问题研究中积累知识与经验,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总.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初探[J]. 学周刊, 2017,2(31):122-123.
[2]王怀明. 初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 教育, 2016,4(9):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