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在固定敷药面积的前提下外用不同剂量20%盐酸氨基酮戊酸溶液(ALA)进行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随机、开放、两个剂量组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号分配进入A组或B组,A组外用0.5 ml 20% ALA,B组外用0.25 ml 20%ALA,敷药范围的直径均为2 cm,外用聚乙烯薄膜封包,胶布固定.3h后使用红光照射,能量
【机 构】
:
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10042南京,中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在固定敷药面积的前提下外用不同剂量20%盐酸氨基酮戊酸溶液(ALA)进行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随机、开放、两个剂量组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号分配进入A组或B组,A组外用0.5 ml 20% ALA,B组外用0.25 ml 20%ALA,敷药范围的直径均为2 cm,外用聚乙烯薄膜封包,胶布固定.3h后使用红光照射,能量密度80~ 120 J/cm2.两组均7~10d重复治疗1次,共治疗3次.每次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观察,末次治疗后第1、4、8、12、24周进行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 3个中心共入组尖锐湿疣患者88例,其中81例完成全部治疗(A组45例,B组36例),A组总疣体数为55个,B组为49个.治疗3次后A组疣体清除率为98.18%,B组为8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0.05);痊愈率分别为97.77%和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P< 0.05).治疗结束后第12周,A组复发率为9.09%(4/44),B组为35.71%(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4,P< 0.01).不良反应A、B两组分别为33.33%、3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 0.05),不良反应有局部红肿、疼痛、糜烂,均在1 ~5d内自行缓解.结论 固定敷药面积时,外用0.5 ml 20% ALA-PDT疗法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疗效优于0.25 ml,复发率显著降低,同时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其他文献
患者女,25岁.胸腹、后背红斑、丘疹伴瘙痒3周,于2013年6月来我科就诊.患者3周前,前胸、后背处出现数个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瘙痒明显.曾在外院诊断为痤疮、湿疹、丘疹性荨麻疹,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维A酸乳膏,口服西替利嗪、泼尼松片,疗效不明显.皮疹逐渐蔓延至腹部、腰部,部分消退后遗留网状色素沉着斑.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胸腹部、后背、腰部见散在大片网状色
患者男,56岁,因全身红斑、脱屑10余天于2013年11月11日就诊.皮疹首发于背部,后累及胸腹部、头面、四肢,有轻度痒感.患者发病前1周曾经出现“感冒”症状.在当地医院应用地塞米松10 mg/d、氯雷他定10 mg/d及头孢类抗菌素治疗3d,效果欠佳.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有遗传病史,发病前1个月内没有用药史。
目的 了解中国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2013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0年6.43/10万增至2013年32.86/10万,年均增长13.37%.除少数边远山区外,99%县区均有梅毒病例报告,但不同地区梅毒发病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主要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宁夏)、闽江地区、长江三角洲(浙江、上海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下调PLK1基因对恶性黑素瘤细胞侵袭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用PLK1小干扰核糖核酸分子(siRNA)转染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后,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PLK1 mRNA和蛋白表达,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以平板集落形成方法了解癌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分别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方法检测癌细胞失巢凋亡情况.结果 恶性黑素瘤A375
皮肤外科与微创注射美容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I类学分6分),定于2014年10月24—26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主要学习内容:注射与填充美容技术,面部年轻化微整形技术,各类瘢痕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体形雕塑——新型溶脂技术,美容外科手术原则细解,美容外科手术技巧、手术并发症及其风险防范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参与授课,理论和现场实际操作演示相结合,多角度展现皮肤外科与微创注射美容领
目的 探讨白癜风与IL-17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32例白癜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浆IL-17含量进行检测,分析IL-17水平与白癜风患者不同分期、面积、病程的关系.结果 进展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浆IL-17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均P<0.05),且进展期明显高于稳定期(P< 0.05);IL-17水平与皮损面积呈正相关(r=0.456,P<0.05),与病程无相
目的 探讨感染相关皮肤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CCmec基因型别及PVL毒素携带情况.方法 分离于感染相关皮肤病MRSA菌株及其相关信息,对所收集到的菌株利用PCR方法进行mecA鉴定,mecA阳性者确定为实验对象,再通过多重PCR的方法进行SCCmec基因分型及PVL毒素的测定.结果 共收集95株MRSA,经鉴定mecA阳性者为84株,其中有5株携带PVL毒力基因.有69株为S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型别、载量与寻常疣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48例寻常疣组织DNA;正反向测序通用引物PCR扩增片段,通过blast比对分型,并通过型别特异性引物PCR来验证和补充测序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ACt法检测HPV病毒载量;HE染色法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35例HPV PCR检测阳性的标本中HPV 7型32例;HPV 57型1例,为四肢末端多发;HPV 2和HPV 7混合
患者女,52岁,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29年、右面颊部紫红色斑块9年.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病情稍有好转,但血小板从未上升至正常,糖皮质激素减量后长期服中药调理.近来患者面颊部斑块肿胀疼痛,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0 × 109/L,血红蛋白85 g/L,血小板2×109/L.CT检查示肝内多发血管瘤,其中肝左外叶1个14 cm×5.7 cm.内科治疗后手术切除肝左外叶巨大血管瘤.术后血
患者女,23岁,因双唇及面颊肿胀伴反复发热2个月余就诊.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唇及面颊肿胀,舌背及颊黏膜有散在浅表痛性溃疡,伴反复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5℃,无咳痰、无鼻衄等不适症状,患者曾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柴胡等药物退热,体温可暂时恢复正常,但反复发作,近日自觉双唇及面颊肿胀明显,咽部肿胀致吞咽困难,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胃纳差,余无异常.目前妊娠28周,为双活胎.患者既往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