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内镜 鼻窦炎 鼻息肉 激素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68 例,年龄19~60岁,病史3~21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男65例,女32例;对照组66例,男40例,女26例。按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分型。治疗组1型1期6例,1型2期16例,2型1期28例,2型2期35例,2型3期15例,3型2例。均无高血压病史。对照组1型1期12例,1型2期24例,2型1期14例,2型2期13例,2型3期2例,3型1例。
手术方式:全部采用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保留中鼻甲和窦内黏膜,有中鼻甲、鼻中隔偏曲行矫正,中鼻甲和(或)下鼻甲肥大行部分切除术,使通气改善。术前术后其他用药及处理基本一致。
出院后处理:出院后1~4周,每周检查处理1次,5~10周,每2周检查处理1次。有102例坚持局部用伯克纳或辅舒良喷鼻。伯克纳每日用药2次,每次每侧鼻孔掀2下,每掀1下含丙酸倍氯米松50μg,每日用量400μg,自喷给药,而辅舒良每日1次,每个鼻孔各2喷,200μg/日,自喷给药。66例没有局部使用激素,所有病人均没有口服激素。术后随访6~12个月。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1997 年海口会议制订的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①治愈:症状消失,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内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②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检查见窦内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③无效:症状无改善,内镜检查见术腔黏连,窦口狭窄或闭锁。
统计学处理:行X2检验。
结 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讨 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应用抗生素可提高疗效是肯定的,而应用固醇激素有不同看法。Nishioka 等[2]认为局部应用激素可防止鼻息肉复发。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创面在愈合过程中,会经历结痂、水肿、囊泡、肉芽等阶段[3],合理的术后处理措施可减少或避免上述病理改变,使黏膜再生和上皮化发展顺利。
本组病例检查发现息肉前期水囊泡及水肿性肉芽增生,在鼻内镜检查时去除再继续使用激素。而且,用激素治疗病人明显缩短术腔干燥的时间,这有利于术腔愈合。
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明显降低了复发率,临床效果肯定,无不良反应,且局部给药量少,减轻了全身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造成的不良反应,不产生中枢抑制作用,也未造成反跳性鼻黏膜充血,可以作为鼻内镜术后的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慢性鼻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34-135.
2 Nishioka GJ,Cook P R,Davis W E,et al.Immuntherapy inpatients undergoing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Oto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4,110:406.
3 许庚,李源.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中华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302-30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68 例,年龄19~60岁,病史3~21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男65例,女32例;对照组66例,男40例,女26例。按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标准[1]分型。治疗组1型1期6例,1型2期16例,2型1期28例,2型2期35例,2型3期15例,3型2例。均无高血压病史。对照组1型1期12例,1型2期24例,2型1期14例,2型2期13例,2型3期2例,3型1例。
手术方式:全部采用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保留中鼻甲和窦内黏膜,有中鼻甲、鼻中隔偏曲行矫正,中鼻甲和(或)下鼻甲肥大行部分切除术,使通气改善。术前术后其他用药及处理基本一致。
出院后处理:出院后1~4周,每周检查处理1次,5~10周,每2周检查处理1次。有102例坚持局部用伯克纳或辅舒良喷鼻。伯克纳每日用药2次,每次每侧鼻孔掀2下,每掀1下含丙酸倍氯米松50μg,每日用量400μg,自喷给药,而辅舒良每日1次,每个鼻孔各2喷,200μg/日,自喷给药。66例没有局部使用激素,所有病人均没有口服激素。术后随访6~12个月。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1997 年海口会议制订的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①治愈:症状消失,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窦腔内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②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内镜检查见窦内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③无效:症状无改善,内镜检查见术腔黏连,窦口狭窄或闭锁。
统计学处理:行X2检验。
结 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讨 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应用抗生素可提高疗效是肯定的,而应用固醇激素有不同看法。Nishioka 等[2]认为局部应用激素可防止鼻息肉复发。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创面在愈合过程中,会经历结痂、水肿、囊泡、肉芽等阶段[3],合理的术后处理措施可减少或避免上述病理改变,使黏膜再生和上皮化发展顺利。
本组病例检查发现息肉前期水囊泡及水肿性肉芽增生,在鼻内镜检查时去除再继续使用激素。而且,用激素治疗病人明显缩短术腔干燥的时间,这有利于术腔愈合。
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明显降低了复发率,临床效果肯定,无不良反应,且局部给药量少,减轻了全身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造成的不良反应,不产生中枢抑制作用,也未造成反跳性鼻黏膜充血,可以作为鼻内镜术后的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慢性鼻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34-135.
2 Nishioka GJ,Cook P R,Davis W E,et al.Immuntherapy inpatients undergoing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Oto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4,110:406.
3 许庚,李源.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中华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3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