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装出场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听流行歌曲了。也不是一点儿没听,听到的,有的词不错,曲不行;有的曲不错,词太水。难有词曲咬合,水乳交融,让人心里为之一动的作品。
  偶然,看到北京电视台综艺节目里王珞丹和朴树合唱的一曲《清白之年》,如莲出清水,月开朗天,吹来一缕酷夏难得的凉爽清风。两位演唱者,站在台上,一个握着话筒垂肩颔首,一个抱着吉他不动声色。一曲唱完,没有多余的动作,像一幅没有丝毫败笔的工笔画。
  他们的穿着也很朴素,一个白衬衫、蓝裙子,一个白T恤、蓝裤子,和《清白之年》很搭。曾经在电视里看到另一对歌手共同演唱一首歌,各自穿的衣服肥肥大大,尤其是袖子宽大得如同各自挥舞着芭蕉扇。歌唱舞台毕竟不是时装台。除了服装,歌手选秀大飙高音,甚至海豚音,似乎唱歌就像卖东西,谁吆喝的嗓门儿高,谁的歌就唱得好。朴素的装束、朴素的声音和朴素的风格一起在沦落,歌唱演员似乎已经不会好好唱歌了。其实,鲍勃·迪伦也常常只抱着一把吉他,静静地唱歌。
  《清白之年》让人心里感动,毕竟这首歌没有追逐轻薄的时髦。它的曲风和歌词,都清澈如一潭绿水,却能静水流深,映彻云光天色。歌里唱道:“我情窦还不开,你的衬衣如雪。盼望着白杨树叶落下,眼睛不眨;心里像有一些话,我们先不讲,等待着那将要盛装出场的未来。”
  显然,歌词写得不错,唱得更好,尤其是“盛装出场的未来”那一句,透露出朴树的才华。谁在年轻的时候,心里没有一个“盛装出场的未来”呢?那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或者是一种憧憬与梦想。所谓“盛装出场的未来”,只有青春时节白衣如雪,白杨树叶纷纷落下,才和它遥相呼应,人物吻合,将写意的心情和线性的时间叠印交织。
  如果这首歌唱的只是这些,尽管有一句“盛装出场的未来”,也只是一道漂亮的彩虹,瞬间消逝。幸亏还有下面的歌唱:“数不清的流年,似是而非的脸,把你的故事对我讲,就让我笑出泪光。”“就让我笑出泪光”一句,有了经年之后的沧桑。但是“老眼厌看南北路,流年暗换往来人”之后,還愿意倾听“你的故事”,一丝未散的温情之中,多了沧桑之中几许无言的期待,尽管那期待属于“过去时”。
  接下来,他们唱道:“是不是生活太艰难,还是活色生香,我们都遍体鳞伤,也慢慢坏了心肠。”舒缓而轻柔的吟唱之中,唱得真是痛彻心扉。在司空见惯的“怀旧风”里,蓦然高峰坠石,即使没有砸到人们,也会让我们惊吓一阵。这句词是崔健以前在《新鲜摇滚》里唱的“你的激情已经过去,你已经不是那么单纯”的变奏,比崔健唱得更加锐利——不再单纯和坏了心肠,一步跨过了一道多么宽阔的河。这首唱的是他们,也是我们。歌手唱到了这首歌的核儿,一枚能够扎进人心的刺。看谁敢正视,看谁又敢拔出。
  在这里,才显示出题目当中“清白”的尖锐意义,这首歌变得不那么千篇一律,不那么庸常。只是结尾收得太稀松平常:“时光迟暮不再,一生不再来。”收尾的笛子,余音袅袅,追心追魂一般,替这首歌曲弥补了许多单薄之处。
  《清白之年》和老狼的“校园民谣”一脉相承,它不再仅仅囿于校园回忆的云淡风轻,也超越了时过境迁的惆怅与忧郁,反倒出现了事过经年、面对现实的无奈以及难得的自我批判。这首歌成为了朴树自己,也成为“校园民谣”的延长线,成为了一代人的“青春祭”。
  这让我想起张承志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清白的精神》。相同之处,在于他们对于清白的刻意与恪守、向往与追求;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一个更偏重于过去,一个更偏重于现在;一个更在于自身经历,一个更在于自我精神。
  [怦然心动]
  我们都曾翘首以待“盛装出场”的未来,我们也都曾在庸俗的生活里受伤,但不论什么样的“曾经”,都会成为过往。当我们回首往事,当我们梳理人生,该用怎样的姿态来完成纪念与重启?这一首《清白之年》可以给予我们某种启发。朴素的服装,朴素的音乐,朴素的演唱,主人公始终保持一副“清白”的模样,站在现在,连缀过去和未来。“至繁终归于至简”,没有什么颜色比“白色”更有包容性,也没有什么形式比“朴素”更打动人心。让我们怀抱一颗初心,看清往事,遇见未来,亦温暖自己。
  【文题延伸】怀抱初心;致青春;朴素之美……(小引)
其他文献
冬日的太阳格外珍贵,在这动物冬眠、小草枯黄的季节给人以生机。我便在一个尽管寒冷却阳光明媚的日子出门购物。  结账的队伍如长龙,我推着购物车接在了长龙后面。购物车里整齐地竖着八瓶各式各样的黄酒。  身后传来一个有些沙哑的声音,是熟悉的乡音:“小姑娘,这个黄酒是多少钱一瓶的?”我回头,是个老爷爷,头发大半白了,但那对眸子显示出他身体朗健。  “哦,这些黄酒好几个品种呢,价格都不一样的,买给我爷爷喝的,
摘要:作为一部知识分子题材的长篇小说,《应物兄》虽以儒学复兴的主线故事表现了世情伦理和时代变迁,但其中炫人耳目的离题书写,却用分解作品整体结构的方式,一再冲决了我们对于小说文体的认知边界。在以知识叙写为特征的离题中,李洱大多从主人公应物兄的腹语术起笔,继而流连于材料考和起居注这两类对象上。他一方面搜罗八卦秘史和饾饤见闻,另一方面又名物观时、辨析义理。借助那些不循常规、无序而乱的杂体片段,李洱不仅制
这是记忆底片中的一幕场景,耀眼的阳光,翠绿的叶子,高高密密的葡萄藤,还有葡萄藤下形影不离的你和我。  葡萄架下酸酸的泪  小时候最喜欢葡萄架,上面青绿的小葡萄和紫红的大葡萄,一如玉盘上大小不一的珍珠,晶莹剔透。但每次我却只能眼馋地望望,因为我够不到。直到有一天,你我一起行走在葡萄架下,我又努力了一回,可无论怎样跳,葡萄就是挂在那儿,一动不动。你看见了,微笑着,跳了起来,轻巧地摘下一大串葡萄,拿了个
在节目中,作家麦家第一次分享自己与儿子的故事。他朗读的《致信儿子》是他写给留学美国的儿子的,“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麦家的儿子青春期特别叛逆。麦家直言,青春期来了就是“鬼敲门”,高中開始,儿子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三年全部待在家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气走了一个个家庭教师,麦家却仍然不放弃寻求让孩子可以继
【2017年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大自然最好的境界,是生生不息;幸福生活的最佳境界,是笑看红尘;绘画的最高境界,是心与景的融合;爱的至上境界,是放手和奉獻……请以“境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名师题解】  这是一个话题作文。境界,可以解释为边界,疆界;可以解释为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或者解释为处境。通常情况下,我们作文时往往选择第二种意思。无论是自然界中的某一物,还
六月的阳光悄无声息地穿过云层,投进夏天炽热的怀抱里,悄然起舞,翩翩悠然……  我走进屋,外婆正坐在木椅上,腿上放着我纯白的旧毛衣。醇蜜般的阳光透过玻璃倾泻而下,把外婆拥在怀里。看见我,外婆说道:“想帮你在毛衣上绣几条花纹,穿着肯定漂亮。”外婆左手拿着银针,右手轻轻地搓着白色的线,眉头微皱,苍老的脸上满是认真。外婆轻眯着眼睛,把银针平举在眼前,右手拿着白线对准针眼,小心翼翼地穿线,可穿了几次也没穿进
林间,清脆的蝉鸣响亮;荒地上,狼蛛静静地待在洞穴里,等待着猎物的出现;丛林深处,灰蝗虫连飞带跳,从一丛灌木到另一丛灌木;蟹蛛悄悄地隐入花丛,看着蜜蜂飞来,一个猛扑——蜜蜂已经是它的囊中之物了。  虫子旁,且听虫吟。  法布尔的《昆虫记》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又一幅虫虫们的世界。因为它,我们发现了虫虫世界的另一面。  辛苦开“井”的蝉好不容易吸到芬芳的树汁,这口“井”却被强盗们夺走。蚂蚁们甚至在蝉的背上散
梁鸿尚节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南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梁鸿家贫而尚节  
倚在窗边,阳光温柔地抚摸大地,金色的光芒细致地镀到每一寸肌肤上,唤醒妈妈留在我心中的温暖。  三月,大地渐渐复苏,抵挡不住的暖意从地心深处涌出,阳光频繁地光顾,屋外的光媚和屋内的暗淡造就出两个世界。于是,妈妈开始忙活起来了:她抱着厚重的被子,吃力地放在阳台里,在窗台上展开、铺好,不放过一处角落,让整条被子都完整地得到阳光的洗礼。妈妈满意地拍拍被子,偌大的被子舒服地躺在窗台上,静静地等待阳光将它晒得
【中考真题】  “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②行文符合自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