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的Meta分析

来源 :临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筛选获取所有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初诊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柔红霉素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但前者可明显降低患者耐药率(P=0.006)及复发率(P=0.020),提高患者总生存率(P=0.007)及无病生存率(P=0.005);②去甲氧柔红霉素组与米托蒽醌组比较,二者完全缓解率、耐药率、复发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3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米托蒽醌组疗效及安全性均无差异,但疗效均优于柔红霉素.
其他文献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1例特殊的配血案例,现将该案例基本情况进行记述并将由此产生的对于当前输血工作流程的思考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血,推进输血工作健康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3岁,2016年8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纳差,时有中上腹不适,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反酸,入住我院消化科。入院体检: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浅
目的:观察临床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在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成分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07—2019-02临床各科室需要进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输注血小板治疗
<正>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临床应用研究成为细胞治疗的热点,MSCs具备干细胞的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可向炎症或损伤部位定向迁移并抗炎或修复损伤组织;还因其低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