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俳蛱蝶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b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藏東南部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一种以西藏命名的大型蛱蝶。它多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西藏蝴蝶的名片之一,众多昆虫爱好者都希望能一睹其真容,它就是西藏俳蛱蝶。

西藏俳蛱蝶


  Parasarpa zaVla【Do ubleday,(1848)】
  分类位置:鳞翅目,蛱蝶科,线蛱蝶亚科,俳蛱蝶属。描述:中大型蛱蝶。前后翅均狭长,前翅顶角尖锐;背面棕黑色,前翅具1条鲜黄色的宽中带,后翅具1条白色的宽中带,外缘饰有1列锈红色环纹。腹面斑纹似背面,但后翅基半部为浅绿色。分布:国内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部,国外可见于印度、缅甸和越南等。笔记:西藏俳蛱蝶是俳蛱蝶属的属模式物种,最早于1848年在印度北部的阿萨姆邦被采到,其地理位置与西藏东南部非常接近。每年夏季,如果你走在西藏南部或云南西部的山地,这种个头不小、喜欢急速飞行且颜值颇高的大型蛱蝶,肯定会引起你的注意。在众多喜马拉雅山区及横断山区的代表性蝴蝶中,它亦独占—席,与著名的蓝带枯叶蛱蝶、黄带凤眼蝶和喜马箭环蝶一样,是这片蝶类生物多样性中心地区的代表物种。每年夏季,在溪流边,或者林间小路上,群聚吸水的西藏俳蛱蝶是非常漂亮的.这也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拍摄目标。曾在很长—段时间里,西藏俳蛱蝶被认为是国内最为神秘的物种之一,鲜有人在野外能够观察到它,哪怕标本也非常罕见。近年来随着进入滇藏地区考察学者及爱好者的增多,西藏俳蛱蝶被越来越多地记录到,尤其在西藏东南部的墨脱等地,西藏俳蛱蝶常常被拍到在成群吸水,场面壮观。西藏俳蛱蝶是一种森林性蝶类,它对栖息地环境要求很高,随着部分地区环境被破坏,西藏俳蛱蝶数量在某些地区出现了下降趋势,这提示我们应当对环境保护予以关注,以免多年以后,这种美丽的大型蝴蝶仅仅存在于相机和标本盒里。
其他文献
(导语)  “格次师傅,我们这趟大北线一共要走多少公里啊?”  “四千多吧。”  “哇,那岂不是八千多里路?”  “八千多蛮多里咧。”  ……  我想起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地图上一个地名一个地名圈我们的行程,脑袋里浮现《见龙卸甲》的场景:小赵对着地图说,他的人生是一个圈圈的场景。  好吧,我们八千里路也是一个圈,还挺圆满。  记得来之前有人说西藏的天特别低,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我还说这位兄台您这话
藏族民间歌舞种类很多,主要有“果谐”与“锅庄”,鼓舞与“热巴”,“堆谐”与“勒谐”、“羌谐”等。堆谐是西藏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歌伴圈舞。“堆”为上或高地之意,藏族人民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仲巴、昂仁、定日、拉孜、萨迦及阿里一带叫做“堆”;“谐”是歌曲的意思,“堆谐”歌曲往往与舞蹈结合在一起,因此,上述地区的农村歌舞就叫做“堆谐”。这种歌舞后来在整个西藏流传,经过艺人的加工提炼,舞步逐渐演变为脚下打点的踢
【摘 要】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师或学生等合作开发的活动课程。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蒋马灯”为例,课程开发者可以从“在资源挖掘中‘创编’、在学科整合中‘创生’、在评价变革中‘创新’”这三个层面入手,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路径,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山神崇拜杰钦那拉嘎布“燃烧的火焰”  我们住在村中那几天,只要天气晴朗,村东北角的天空中总会出现一个傲然炫目、像利剑又像火焰,直插云霄的圣洁雪峰;如果是雪后,山峰从云层中蒸腾而起,像缠绕飘带的白海螺竖在那里—那就是工布神山杰钦那拉嘎布。  杰钦那拉嘎布雪山又叫杰钦霍拉嘎布,是措高本地的守护神。传说在岭格萨尔王时代,工布地区是魔鬼居住的地方,这片湖被称为是魔王的魂湖。格萨尔降服妖魔鬼匿后,把这个地方
10月8日晚,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总决赛在北京鸟巢举行,来自西藏日喀则的选手扎西平措一举夺冠。  这是一个属于西藏的夜晚,整个晚上,朋友圈被扎西平措登上鸟巢参加决赛的消息刷爆,每个人都在真诚地为家乡选手投票。经过帮唱、淘汰赛和巅峰对决,扎西平措不负众望,最终在鸟巢荣耀夺冠。  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意外,毕竟在五位登陆鸟巢的学员中,他的曲风是最多元的,辨识度也是最高的。扎西平措的实力有多强?“新歌声”
1976年9月,我22岁,第一次踏上青藏公路;时隔44年,2020年9月,我66岁,再次踏上这条路。一去一来,几乎就是一生。我恰巧与这条路同龄。  1954年5月11日到12月25日,仅用了7个月零4天,这条全长1200公里的天路便全线打通。据说,毛泽东主席听闻川藏和青藏两条公路同时通车的喜讯,兴奋得将自己的生日提前了一天。  起初并没有想到,我与这条路有如此的缘分。  自从第一次踏上这条路,后来
鲁朗的现实从历史中浮现,从森林里崛起。  昔日的鲁朗借林海、国道和石锅鸡而崛起,见证了西藏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未来的鲁朗,这座正在318“景观大道”中最美路段上打造的国际旅游小镇,不仅将成为一个凝聚着梦想的美丽家园,更将是美丽林芝、美丽西藏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一部名为《香巴拉》的原生态现代舞剧如同一匹黑马,腾跃在国内舞蹈圈,令业界惊叹。创作这部舞剧的是藏族舞蹈家万玛尖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万玛舞蹈剧团是这部舞剧的表演机构。舞蹈对于万玛来说,是他与世界连接的沟通手段。在他看来,舞蹈能帮助迷失的人找到自我。而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民族舞剧创作及表演为主的民营舞团,万玛舞蹈剧团也在艰难与希望之中生存发展着。  为舞剧而生的舞团  可以说,万玛舞蹈剧团成立的直
这是藏区高原上最醒目的风景。  一匹马、一群马立于苍茫天地之间,  显现或者隐匿,散发着自由的气息,  占据了我的全部视野。  八月的炎夏,我重又贴着无垠的草浪和花海,走进被奶香熏醉的若尔盖腹地。这片遍布着牛羊的大草原,白色的花,红色的花,蓝盈盈的花,在茂盛的草丛里恣意地绽放。那些矮小的灌木也正处在繁华期,指甲盖大小的花连成一片,无边无垠。  忽的,一行马背上的牧民们从远处踏歌而来。这些齐刷刷的藏
听安多强巴讲香巴拉大战    我在西藏期间,常常听人说起绛(音译也为“羌”,北方的意思——编者)香巴拉。经书上写着香巴拉,壁画上画着香巴拉,念诵经文的人,总是这样对着神佛祈祷:但愿来生来世,转生到幸福美好的绛香巴拉!  正是所有这一切,使我对绛香巴拉有着十分的好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找人请教:绛香巴拉究竟在什地方?是个怎样的所在?  那是1979年夏天,我在拉萨采录西藏民间故事,借住在罗布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