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5日,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在“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类别里,出现了一件清代黄釉瓷雕山高水长图笔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件黄釉瓷雕笔筒,作竹尊式,竹节横膜为底,厚壁宽足,口、足阴刻钉点缀饰处理。外壁深浮雕山水人物,内外满施黄色釉。题材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池上篇》的诗境。画面中,山势悠远诡谲,峰峦起伏莫测;有古松攀萝,垂柳摇曳,棕榈挺劲;间设荆篱老屋,仅设一桌二椅;篱外卧牛吠犬,老者杖藜携幼,船夫撑蒿来访。一幅世外桃源的动人景致,正是陶渊明辞官隐退,构筑南山下,安贫乐道的最佳写照。底部中间落“山高水长”印章款,两旁楷书分刻“溥泉珍玩”、“仙源陈国治作”款。这件作品虽然是一件瓷雕作品,但其题材、画意、雕法都与徽雕中的砖雕、木雕十分相似,具有浓厚的清代徽雕韵味。
“仙源陈国治作”的落款有让人想到了另一款有着陈国治款识的作品,那是一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黄釉瓷雕八仙图笔筒。(图一)此件八仙图笔筒高13.9、口径15.6厘米,底款刻着“‘道光丁未秋九月善寅属陈国治作’款、‘平’‘齑’印”,这件作品的创作年代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八仙图是瓷器中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此件笔筒上雕刻着的八仙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曹国舅、韩湘子,有坐有卧,神态各异,风度翩翩,又不失和谐。人物的面部神情,衣饰上的褶皱等细节均细腻入微,耐人寻味,显示出作者劲道的刀法和严谨的态度。
两件黄釉瓷雕作品都属于同一个作者——陈国治,由于其瓷雕的雕刻材质特殊,雕刻手法独特细腻,意境深远,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于是近几年在市面上,各大拍卖行里出现了更多被标注为陈国治作品的瓷雕作品。比如在北京保利国际第11期精品拍卖会上出现的“陈国治雕瓷山水楼阁笔筒”、第15期精品拍卖会上出现的“陈国治作雕瓷柳荫双骏图笔筒”、第18期精品拍卖会上出现的“陈国治作素胎雕瓷山水人物笔筒”、2010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上出现的“陈国治款雕瓷人物印盒”等等。似乎瓷雕作品只要跟陈国治沾上了关系,就立即会变得珍贵无比,价值不菲,陈国治已经成为了瓷雕工艺的泰斗级人物。这不禁将人们引向了一些问题,陈国治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能雕出如此精美的瓷雕作品?他的手艺还存于世上吗?
根据傅善长的回忆和口述,陈国治是祁门仙源镇农民出身,父亲是老实的庄稼人,幼年时期七岁入塾读书,十三岁时因姊妹增多及家境渐贫而失学。于是少年时期的陈国治在母亲的鼓励下,开始相续跟随砖雕、木雕师傅学习手艺活,那时的他天生心灵手巧、聪颖且悟性高,加之努力勤奋,所学之技艺样样精通且其雕刻物件工细中见灵气。这七、八年的学艺生涯对陈国治来说,一方面为糊口,一方面也为能有门手艺防身;同时也为其日后雕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陈国治来说,这个机会就是跟随同乡来到了景德镇。景德镇的产瓷业自元明以来就天下闻名,虽然在清晚期道光年间已经开始衰落,但仍有着“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气度。各地的陶瓷工匠、从事其它手艺的工匠、甚至文人都慕名前往景德镇。就是在时局艰难的情况下,在景德镇也仍能讨到一份生活。据史料记载,景德镇周边的都昌、鄱阳、南昌、抚州、徽州等地的各色人等长期驻扎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生产制作或者贩卖销售的工作。景德镇一直都是一个外来人口杂居的城市,就是这样一个开放而包容的景德镇,为陈国治提供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
陈国治到景德镇后,潜心学习了陶瓷绘画技法,努力将绘瓷与雕刻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开创了新的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佼佼者。我们介绍的第一件作品“山高水长”黄釉笔筒的创作年代为1821年,正是陈国治来到景德镇的第一年所作,仍带有浓烈的徽雕风格。第二件作品“八仙图”笔筒的创作年代是1847年,这时的陈国治已经从事雕瓷二十余年,风格已趋成熟,我们不难看出其由徽雕技艺逐步向以画法雕瓷的转变之路。从二十岁来到景德镇,他迅速在景找到了立足之地,站稳了脚跟,从此定居在景德镇直至终年。
陈国治生活的年代为道光年间,此时已接近清晚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战乱陆续发生。而在景德镇生活的手艺人们却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仍旧可以靠手艺吃饭。根据金武祥的记载“道光时,有镇人陈国治者,彩画雕镂,名重一时。又不轻作,每一器值数十金。”,每一器值数十金,可见景德镇的手艺人中技艺出众,拥有名气和影响力的,不但能够生活,而且还能生活的很好。陈国治“以画法雕瓷,海内无两”,说明他是该种技法的创始者。综合他的多件作品来看,他所雕之山水深入浅出,于精细中饶有画意。作品上施以色釉,其仿木、仿竹、仿象牙之制,尤其神似,后人难以逾越,无愧为一代雕瓷名手。
至此,我们已经对陈国治的生平有了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陈国治将徽雕技法带入景德镇,与陶瓷绘画技法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以画法雕瓷的新技艺,其作品之用心及精致程度,后人鲜有能及。他晚期的作品生产数量很少,精益求精,大都为艺术创作,每一件的设计各不相同,很少重复,所以真品更为今人所珍惜。另外还有一点争议,是陈国治自己的款识多写着“仙源陈国治”与赵之谦祁门的说法好像有矛盾。其实不然,就陈国治的籍贯来说,祁门在清末属徽州府,仙源属宁国府,不绕道有90公里左右的距离,但仙源陈氏的祖先南宋时从祁门搬到仙源去了,其后裔有时以祁门人自居,有时以仙源人自居,这样的习俗是屡见不鲜的。而且祁门县与仙源镇共属古徽州,现在也都为黄山区府所管辖。
陈国治的生命终是短暂的,作品也是有限的,但是由他开创的这门以徽雕入瓷、以画法雕瓷的技艺却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经过师徒相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雕瓷成为了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中的一朵奇葩,绽放着她独特的异彩。在流传的历史岁月中,雕瓷工艺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叛乱、日本侵华战争、文化大革命浩劫的洗礼,展示出了她坚韧的生命,通过一代代真忱热爱手艺的传承人,顽强地将其传承了下来。根据傅善长的记录,以陈国治为雕瓷技艺的开山始祖,至今已有五代传承人,第一代已无从查考,第二代传人为清光绪至民国年间的景德镇雕瓷艺人;第三代传人王毛毛(?-1973)安徽休宁人,为民国年间景德镇雕瓷艺人;第四代传人傅善长(1930-)安徽黟县人,不仅传承了前辈的陶瓷雕刻技艺,而且精通砖雕、竹雕技艺,原属景德镇为民瓷厂美研室外聘特艺人员,现仍居安徽老家,创始了丝柔画的独家技法。第五代传人李三槐(1964-)安徽宿县人,属安徽休宁“三槐堂”家族人员,现为景德镇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微雕技艺”传承人。
手工技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师徒代代相传。陈国治开创的瓷雕技艺,经过五代传承人的绵延,现在传到了李三槐的手中。李三槐自幼喜爱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金石篆刻,20岁起跟随师父傅善长学习瓷雕,现已从艺三十余年。他将源自陈国治的瓷雕技艺进一步精进为更具特色、别具一格的陶瓷微雕技艺,尤其擅长雕刻山水、楼阁。如陶瓷微雕薄胎瓷茶杯(图二),高仅有3.0cm,口径5.0cm,底径2.7cm,厚度与蛋壳一般。在这么一件小小的茶杯外壁雕刻着山水、田园、垂柳、小草、人物等图案,构图得当,山岭陡峭、树木繁密,郁郁葱葱,描绘出一幅早春时节的生动图画,于精细中饶有画意,又将文人的艺术精神融入当中。此件微雕作品为反瓷(即白瓷)作品,全部运用浅浮雕的手法,雕刻细腻入微,细节处令人惊叹,最细处看得清人物的神情姿态。这样的作品也是景德镇的独有产品,李三槐将陈国治的雕瓷技法又与薄胎瓷融合起来,创立了陶瓷微雕的新技艺。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文化与技艺的传承却永不泯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步着。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传承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为其加入时代的属性,赋予个人的气质,手艺由此得以延绵不绝,长盛不衰。从陈国治到李三槐(图三),陶瓷雕刻的传承接力仍在继续,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从未停止,今日的传承人处在一个产品瞬态化发展的信息时代,能否顶住压力与困难,抓住挑战的机遇?他们却丝毫不畏惧,因为他们拥有传承的根脉。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只需笑问一句“客从何处来”?
“仙源陈国治作”的落款有让人想到了另一款有着陈国治款识的作品,那是一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黄釉瓷雕八仙图笔筒。(图一)此件八仙图笔筒高13.9、口径15.6厘米,底款刻着“‘道光丁未秋九月善寅属陈国治作’款、‘平’‘齑’印”,这件作品的创作年代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八仙图是瓷器中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此件笔筒上雕刻着的八仙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曹国舅、韩湘子,有坐有卧,神态各异,风度翩翩,又不失和谐。人物的面部神情,衣饰上的褶皱等细节均细腻入微,耐人寻味,显示出作者劲道的刀法和严谨的态度。
两件黄釉瓷雕作品都属于同一个作者——陈国治,由于其瓷雕的雕刻材质特殊,雕刻手法独特细腻,意境深远,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于是近几年在市面上,各大拍卖行里出现了更多被标注为陈国治作品的瓷雕作品。比如在北京保利国际第11期精品拍卖会上出现的“陈国治雕瓷山水楼阁笔筒”、第15期精品拍卖会上出现的“陈国治作雕瓷柳荫双骏图笔筒”、第18期精品拍卖会上出现的“陈国治作素胎雕瓷山水人物笔筒”、2010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上出现的“陈国治款雕瓷人物印盒”等等。似乎瓷雕作品只要跟陈国治沾上了关系,就立即会变得珍贵无比,价值不菲,陈国治已经成为了瓷雕工艺的泰斗级人物。这不禁将人们引向了一些问题,陈国治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能雕出如此精美的瓷雕作品?他的手艺还存于世上吗?
根据傅善长的回忆和口述,陈国治是祁门仙源镇农民出身,父亲是老实的庄稼人,幼年时期七岁入塾读书,十三岁时因姊妹增多及家境渐贫而失学。于是少年时期的陈国治在母亲的鼓励下,开始相续跟随砖雕、木雕师傅学习手艺活,那时的他天生心灵手巧、聪颖且悟性高,加之努力勤奋,所学之技艺样样精通且其雕刻物件工细中见灵气。这七、八年的学艺生涯对陈国治来说,一方面为糊口,一方面也为能有门手艺防身;同时也为其日后雕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陈国治来说,这个机会就是跟随同乡来到了景德镇。景德镇的产瓷业自元明以来就天下闻名,虽然在清晚期道光年间已经开始衰落,但仍有着“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气度。各地的陶瓷工匠、从事其它手艺的工匠、甚至文人都慕名前往景德镇。就是在时局艰难的情况下,在景德镇也仍能讨到一份生活。据史料记载,景德镇周边的都昌、鄱阳、南昌、抚州、徽州等地的各色人等长期驻扎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生产制作或者贩卖销售的工作。景德镇一直都是一个外来人口杂居的城市,就是这样一个开放而包容的景德镇,为陈国治提供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
陈国治到景德镇后,潜心学习了陶瓷绘画技法,努力将绘瓷与雕刻二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开创了新的技艺,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佼佼者。我们介绍的第一件作品“山高水长”黄釉笔筒的创作年代为1821年,正是陈国治来到景德镇的第一年所作,仍带有浓烈的徽雕风格。第二件作品“八仙图”笔筒的创作年代是1847年,这时的陈国治已经从事雕瓷二十余年,风格已趋成熟,我们不难看出其由徽雕技艺逐步向以画法雕瓷的转变之路。从二十岁来到景德镇,他迅速在景找到了立足之地,站稳了脚跟,从此定居在景德镇直至终年。
陈国治生活的年代为道光年间,此时已接近清晚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战乱陆续发生。而在景德镇生活的手艺人们却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仍旧可以靠手艺吃饭。根据金武祥的记载“道光时,有镇人陈国治者,彩画雕镂,名重一时。又不轻作,每一器值数十金。”,每一器值数十金,可见景德镇的手艺人中技艺出众,拥有名气和影响力的,不但能够生活,而且还能生活的很好。陈国治“以画法雕瓷,海内无两”,说明他是该种技法的创始者。综合他的多件作品来看,他所雕之山水深入浅出,于精细中饶有画意。作品上施以色釉,其仿木、仿竹、仿象牙之制,尤其神似,后人难以逾越,无愧为一代雕瓷名手。
至此,我们已经对陈国治的生平有了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陈国治将徽雕技法带入景德镇,与陶瓷绘画技法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以画法雕瓷的新技艺,其作品之用心及精致程度,后人鲜有能及。他晚期的作品生产数量很少,精益求精,大都为艺术创作,每一件的设计各不相同,很少重复,所以真品更为今人所珍惜。另外还有一点争议,是陈国治自己的款识多写着“仙源陈国治”与赵之谦祁门的说法好像有矛盾。其实不然,就陈国治的籍贯来说,祁门在清末属徽州府,仙源属宁国府,不绕道有90公里左右的距离,但仙源陈氏的祖先南宋时从祁门搬到仙源去了,其后裔有时以祁门人自居,有时以仙源人自居,这样的习俗是屡见不鲜的。而且祁门县与仙源镇共属古徽州,现在也都为黄山区府所管辖。
陈国治的生命终是短暂的,作品也是有限的,但是由他开创的这门以徽雕入瓷、以画法雕瓷的技艺却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经过师徒相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雕瓷成为了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中的一朵奇葩,绽放着她独特的异彩。在流传的历史岁月中,雕瓷工艺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叛乱、日本侵华战争、文化大革命浩劫的洗礼,展示出了她坚韧的生命,通过一代代真忱热爱手艺的传承人,顽强地将其传承了下来。根据傅善长的记录,以陈国治为雕瓷技艺的开山始祖,至今已有五代传承人,第一代已无从查考,第二代传人为清光绪至民国年间的景德镇雕瓷艺人;第三代传人王毛毛(?-1973)安徽休宁人,为民国年间景德镇雕瓷艺人;第四代传人傅善长(1930-)安徽黟县人,不仅传承了前辈的陶瓷雕刻技艺,而且精通砖雕、竹雕技艺,原属景德镇为民瓷厂美研室外聘特艺人员,现仍居安徽老家,创始了丝柔画的独家技法。第五代传人李三槐(1964-)安徽宿县人,属安徽休宁“三槐堂”家族人员,现为景德镇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微雕技艺”传承人。
手工技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师徒代代相传。陈国治开创的瓷雕技艺,经过五代传承人的绵延,现在传到了李三槐的手中。李三槐自幼喜爱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金石篆刻,20岁起跟随师父傅善长学习瓷雕,现已从艺三十余年。他将源自陈国治的瓷雕技艺进一步精进为更具特色、别具一格的陶瓷微雕技艺,尤其擅长雕刻山水、楼阁。如陶瓷微雕薄胎瓷茶杯(图二),高仅有3.0cm,口径5.0cm,底径2.7cm,厚度与蛋壳一般。在这么一件小小的茶杯外壁雕刻着山水、田园、垂柳、小草、人物等图案,构图得当,山岭陡峭、树木繁密,郁郁葱葱,描绘出一幅早春时节的生动图画,于精细中饶有画意,又将文人的艺术精神融入当中。此件微雕作品为反瓷(即白瓷)作品,全部运用浅浮雕的手法,雕刻细腻入微,细节处令人惊叹,最细处看得清人物的神情姿态。这样的作品也是景德镇的独有产品,李三槐将陈国治的雕瓷技法又与薄胎瓷融合起来,创立了陶瓷微雕的新技艺。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文化与技艺的传承却永不泯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步着。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传承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为其加入时代的属性,赋予个人的气质,手艺由此得以延绵不绝,长盛不衰。从陈国治到李三槐(图三),陶瓷雕刻的传承接力仍在继续,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也从未停止,今日的传承人处在一个产品瞬态化发展的信息时代,能否顶住压力与困难,抓住挑战的机遇?他们却丝毫不畏惧,因为他们拥有传承的根脉。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只需笑问一句“客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