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应该算非典型80后吧,1988年出生,更接近90后。有人说,我们这代人是真正在蜜罐里长大的。算是吧,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这话倒也不过分,有家里庇护,我确实没经过什么大风雨。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四线小城,有多小呢,只有老城区的时候,骑自行车从南到北不到一个小时。小时候不觉得家乡落后,长大后才发现,小城实在缺乏发展活力,本身没有什么优势产业,几个国有工厂半死不活,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内的大超市只能活一家,因为这里消费能力太低,新店总会把旧店顶黄。在大部分家乡人的观念里,好职业就那么几个,比如医生、教师,最吃香的莫过于公务员。
似乎在越小的地方,公务员地位越高,能力辐射范围也越大。没办法,地方小,到处是熟人,干什么都要走关系,稍微有点小权力的公务员就能和别人做利益交换,不一定和钱有关,但别人起码会行个方便,冲着公务员的身份高看一眼,因为人人都想,万一哪天求到人家头上呢?
幸好,我家就是个公务员家庭,父母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也不是普通科员,小时候,单位还分过家属楼。家里别的事我不清楚,我入学、转学之类的事从没遇到过障碍。上学时,老妈经常往学校跑,求老师多照顾我,可惜我不爱学习,成绩很一般,高考时只考上了省内一家不太好的二本院校,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毕业时,很多同学愁出路,我爸跟我说,别找了,回来吧,我给你安排。我打包行李回了老家,家里果然给我找了个工作,还不错,事业单位。
说实话,刚工作的时候,我也曾斗志满满,打算干出点成绩。可没多久,我那点志气就烟消云散了。没办法,我们单位就不是个能让人激情满怀的地方。
其实,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很有社会价值的,需要做文化研究、写论文,曾经出过不少成果,可现在,除了几个中层领导有这个能力,小字辈基本都不行。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是像我一样被家里安排进来的,我还算正经的本科毕业生,他们好多人随便混了个学历就进来了,研究能力基本没有。领导也知道我们干不了,不过他谁也辞不掉,索性大家都开始混。反正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谁也不怕没饭吃。时间一久,我们单位成了系统里出了名的子弟单位,进来的都是领导的亲戚子侄,大家正事干不了,每天晃一晃就算上班了。这两年,连编制办都知道我们这可有可无,单位的编制逐渐缩紧,只出不进。
虽然如此,机关很少找我们麻烦,为啥?都是自己的孩子,哄还哄不过来呢,谁会惹这个事?有一回,男同事们不在,领导让我和一个新来的小女生把几个旧椅子归置到地下一层库房去(我们办公室在二楼),碰巧那天电梯停了,我俩只好自己走楼梯搬下去。椅子是有点沉,可也不至于搬不动。谁知,第二天她爸就找来了,他是上级单位的干部,跟我们领导很熟,张口就说:“有力气活儿雇个人干不行吗?你们没钱我出,非得自己干,我闺女手都磨出茧子了……”
当然了,我们也不是一点工作任务都没有,只不过做成什么样就不一定了。有一回,为了配合全市的主题文化宣传工作,上级机关要求我们写一份纪录片的解说词,介绍地方文化发展现状。这活儿最后落到一个女同事身上,她请了写作假一晃一个月看不到人影,眼看最后期限就要到了,女同事终于露了面,说了一大堆理由,结果就是没写出来。领导气得眼睛冒火,临时找人赶写,才勉强赶上交稿日期。最后女同事只是被领导大骂了一通了事——她舅是我们单位的直属领导,你懂的。
我们最头痛的是晋职称,需要有论文,还要有评奖。有一次,一个早我入职两年的同事随便交了一篇论文到省里参赛,没几天就被打了回来,因为他几乎全篇抄袭,而且抄的还是以前的获奖作品,评审一眼就看出来了。因为这事,领导差点受牵连。后来大家就不敢随便抄以前的文章了,只好求爷爷告奶奶地花钱找人替写。我一开始是想好好钻研业务的,可试了几回发现自己真不是这块料。上学时我就不爱学习,现在更沉不下心去研究工作,加上我们单位风气如此,也就随波逐流了。尽管如此,晋职称的事,谁都没耽误,条条大路通罗马,你懂的。
要说这些小字辈都是来混日子的也不对,好多人有计划。比如小A吧,能力虽然一般,但家里关系很硬,进来没多久就被借调到机关,肯定是奔着将来找机会留机关去的。他借调的岗位很关键,很多文件都要从他手里发。不过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我们单位闲散惯了,工作经常出错。有一回,他给系统内所有单位群发通知邮件,第一遍刚收到,他发了第二封,说是有改动,我们正看他改的错别字,他又发了第三封,说“上两封不要,以此封为准。”大伙儿私底下笑了好几天,头一次见机关发一份通知改三回的。
这份工作也有缺点,收入不高。不过没关系,我们生活无忧,因为父母经济情况不错,会补贴我们。
就拿我来说吧,婆家、娘家都在本市,结婚时老公家全款买了房,我父母陪送了一辆车,大件就算齐全了。我俩都是独生子女,结婚之后双方老人都盼着孩子回自己家,就天天给我们做好吃的,我们根本吃不过来,加上单位都有食堂,我们结婚一年多一次火都没开。有时一个星期天要跑两头,中午在娘家大吃一顿,临走爸妈塞给我一大袋水果;晚上去婆家吃,又拿回一大袋零食,最后后备箱满满地回了小家。诸如此类的很多东西都不用买,我的工资只要够零花就行了。
但谁不想多挣钱呢?好几个同事当起了微商,还有个同事开了家小工厂。我开了家卖服装的网店,起初卖女装,后来发现,男装更挣钱,因为男人买东西不爱讲价,更痛快。渐渐的,我们上班交流最多的话题变成了怎么进货、怎么经营,一说起来热火朝天,俨然是我们的主业,单位业务越发没人提。说实话,相比我们的网店收入,工资实在很微薄,但谁都没辞了工作专门开店去,大伙儿心里清楚,这样一份工作,税险齐全、收入稳定,又体面,而且一点不耽误我们做生意,为什么要辞?至于单位的前景,让别人操心去吧。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四线小城,有多小呢,只有老城区的时候,骑自行车从南到北不到一个小时。小时候不觉得家乡落后,长大后才发现,小城实在缺乏发展活力,本身没有什么优势产业,几个国有工厂半死不活,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内的大超市只能活一家,因为这里消费能力太低,新店总会把旧店顶黄。在大部分家乡人的观念里,好职业就那么几个,比如医生、教师,最吃香的莫过于公务员。
似乎在越小的地方,公务员地位越高,能力辐射范围也越大。没办法,地方小,到处是熟人,干什么都要走关系,稍微有点小权力的公务员就能和别人做利益交换,不一定和钱有关,但别人起码会行个方便,冲着公务员的身份高看一眼,因为人人都想,万一哪天求到人家头上呢?
幸好,我家就是个公务员家庭,父母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也不是普通科员,小时候,单位还分过家属楼。家里别的事我不清楚,我入学、转学之类的事从没遇到过障碍。上学时,老妈经常往学校跑,求老师多照顾我,可惜我不爱学习,成绩很一般,高考时只考上了省内一家不太好的二本院校,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毕业时,很多同学愁出路,我爸跟我说,别找了,回来吧,我给你安排。我打包行李回了老家,家里果然给我找了个工作,还不错,事业单位。
说实话,刚工作的时候,我也曾斗志满满,打算干出点成绩。可没多久,我那点志气就烟消云散了。没办法,我们单位就不是个能让人激情满怀的地方。
其实,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很有社会价值的,需要做文化研究、写论文,曾经出过不少成果,可现在,除了几个中层领导有这个能力,小字辈基本都不行。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是像我一样被家里安排进来的,我还算正经的本科毕业生,他们好多人随便混了个学历就进来了,研究能力基本没有。领导也知道我们干不了,不过他谁也辞不掉,索性大家都开始混。反正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谁也不怕没饭吃。时间一久,我们单位成了系统里出了名的子弟单位,进来的都是领导的亲戚子侄,大家正事干不了,每天晃一晃就算上班了。这两年,连编制办都知道我们这可有可无,单位的编制逐渐缩紧,只出不进。
虽然如此,机关很少找我们麻烦,为啥?都是自己的孩子,哄还哄不过来呢,谁会惹这个事?有一回,男同事们不在,领导让我和一个新来的小女生把几个旧椅子归置到地下一层库房去(我们办公室在二楼),碰巧那天电梯停了,我俩只好自己走楼梯搬下去。椅子是有点沉,可也不至于搬不动。谁知,第二天她爸就找来了,他是上级单位的干部,跟我们领导很熟,张口就说:“有力气活儿雇个人干不行吗?你们没钱我出,非得自己干,我闺女手都磨出茧子了……”
当然了,我们也不是一点工作任务都没有,只不过做成什么样就不一定了。有一回,为了配合全市的主题文化宣传工作,上级机关要求我们写一份纪录片的解说词,介绍地方文化发展现状。这活儿最后落到一个女同事身上,她请了写作假一晃一个月看不到人影,眼看最后期限就要到了,女同事终于露了面,说了一大堆理由,结果就是没写出来。领导气得眼睛冒火,临时找人赶写,才勉强赶上交稿日期。最后女同事只是被领导大骂了一通了事——她舅是我们单位的直属领导,你懂的。
我们最头痛的是晋职称,需要有论文,还要有评奖。有一次,一个早我入职两年的同事随便交了一篇论文到省里参赛,没几天就被打了回来,因为他几乎全篇抄袭,而且抄的还是以前的获奖作品,评审一眼就看出来了。因为这事,领导差点受牵连。后来大家就不敢随便抄以前的文章了,只好求爷爷告奶奶地花钱找人替写。我一开始是想好好钻研业务的,可试了几回发现自己真不是这块料。上学时我就不爱学习,现在更沉不下心去研究工作,加上我们单位风气如此,也就随波逐流了。尽管如此,晋职称的事,谁都没耽误,条条大路通罗马,你懂的。
要说这些小字辈都是来混日子的也不对,好多人有计划。比如小A吧,能力虽然一般,但家里关系很硬,进来没多久就被借调到机关,肯定是奔着将来找机会留机关去的。他借调的岗位很关键,很多文件都要从他手里发。不过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我们单位闲散惯了,工作经常出错。有一回,他给系统内所有单位群发通知邮件,第一遍刚收到,他发了第二封,说是有改动,我们正看他改的错别字,他又发了第三封,说“上两封不要,以此封为准。”大伙儿私底下笑了好几天,头一次见机关发一份通知改三回的。
这份工作也有缺点,收入不高。不过没关系,我们生活无忧,因为父母经济情况不错,会补贴我们。
就拿我来说吧,婆家、娘家都在本市,结婚时老公家全款买了房,我父母陪送了一辆车,大件就算齐全了。我俩都是独生子女,结婚之后双方老人都盼着孩子回自己家,就天天给我们做好吃的,我们根本吃不过来,加上单位都有食堂,我们结婚一年多一次火都没开。有时一个星期天要跑两头,中午在娘家大吃一顿,临走爸妈塞给我一大袋水果;晚上去婆家吃,又拿回一大袋零食,最后后备箱满满地回了小家。诸如此类的很多东西都不用买,我的工资只要够零花就行了。
但谁不想多挣钱呢?好几个同事当起了微商,还有个同事开了家小工厂。我开了家卖服装的网店,起初卖女装,后来发现,男装更挣钱,因为男人买东西不爱讲价,更痛快。渐渐的,我们上班交流最多的话题变成了怎么进货、怎么经营,一说起来热火朝天,俨然是我们的主业,单位业务越发没人提。说实话,相比我们的网店收入,工资实在很微薄,但谁都没辞了工作专门开店去,大伙儿心里清楚,这样一份工作,税险齐全、收入稳定,又体面,而且一点不耽误我们做生意,为什么要辞?至于单位的前景,让别人操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