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特点与问题的分析,提出独立学院可以取长补短,与众多一流院校区别开来,构建不一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进行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关键词】: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实习基地建设
  一、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十分薄弱,为此,笔者作了问卷调查,有以下发现:
  1、从业界的反馈得出,业界需要的毕业生不仅要基础扎实,还要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的毕业生。
  2、对学生的调查发现,71.3%的学生表示自己想去实习,但没有找到相应的实习机会,而学校提供的媒体实习机会十分有限。
  3、对教师的调查表明,80.27%教师表示,学生相应的实习机会少,不少教师只好自己帮学生与校外各类媒体、公司联系实习,但是这类的关系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77.8%的教师认为,如果将影视公司、媒体等的业务引处校内,组建校内实习基地是一个可行的措施,但是要求实习基地的实验条件能与业界接轨。
  二、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0年院长论坛上,全国三十多所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教育部新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聚首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理念严重落后;教育人才生产模式跟不上形式;陈旧的教育格局与融合媒体趋势不合拍;课程体系老化,几十年一贯制;师资队伍,太年轻、业务课无业界经验、有国外经验的少。
  众多一流高校所都面临问题,也是独立学院不可回避的,更何况独立学院生源和师资与一流高校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此严峻的现实,要求独立学院必须独辟跷蹊,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独立学院毕竟年轻,体制灵活,转型方便,资金调配便利,如果能立足实际,不盲目冒进,只求精品的话,建立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极具可行性的。
  1、樹立长远办学的理念
  作为独立学院的教育管理者,一方面应对学生进行破除“急功近利”式学习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也应大力消除教师的功利性教学思想,鼓励中青年教师在学习和深化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专业的横向接触与贯通,特别应营造环境,帮助和鼓励中青年教师自我培养成知识全面、素养较高、有一定媒介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在立足于对“戏剧影视导演”的教学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在教育理念树立、教学计划制订等方面共同努力,打造一个适合自身实际、健康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实现更理性的办学目标将是可以预期的,独立学院新闻教育的成功实践也终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
  2、集中力量办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指导
  校外實习基地无疑是“戏剧与影视学”这种实践性较强专业的一个有力支撑,但不足之处是可控性差,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学习和实践动态,但是我们可以掌控本校的传媒,可以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本校的传媒,将报刊、杂志、广播台、电视台、实验性网站融合,办好校内外实习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抽调专职教师来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责任,形成激励,促进管理。
  3、把实习基地办成媒体内容的生产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如果校内实习基地能够高标准严要求地建成,达到行业标准,可以尝试把行业标准和运行机制引入到实习基地中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的电影电视学院,尝试利用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及实验中心的技术平台,主动服务社会。2009年开始,学院利用实验室部分先进条件面向社会开放,承接业界制作项目,获得了学校、学生、社会互利互惠的效果。如与湖北电视台影视频道合作制作情景剧;独立承担拍摄制作各类企事业单位专题片;制作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利用演播厅开展大型竞赛活动;甚至承担拍摄制作网络大电影等;学生在参与中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就业后普遍获得业界好评。
  三、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设想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集中性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创作。八个学期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课内时间,包括从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的观察生活练习;二是集中性实践环节,包括从第三学期到第四学期导表演创作演出实践;三是从第五学期到第六学期影视导演创作练习,依据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进阶,设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四是依据专业实践性较强特色,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围绕学生的毕业创作开设相关的创作实践,让学生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创作实践中。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览表
  学期 专业实践要求
  第一学期 观察生活练习(一分钟短片或一个镜头短片)
  第二学期 观察生活练习(剧作、摄影、录音课内实践作业)
  第三学期 导表演创作演出实践(个人,5分钟以内实验短片)
  第四学期 导表演创作演出实践(小组,10分钟以内剧情短片)
  第五学期 影视导演创作练习(小组,15分钟以内短片)
  第六学期 影视导演创作练习(小组,20分钟以内类型短片)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研究创新能力,进一步实现独立学院个性化,可持续性发展。
  四、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景
  随着对“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人才培养的基数也不断上升。笔者所在高校的电影电视学院,通过多年的坚持,将教学化为产出,呈现出较好的态势。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短片电影节,如《细丫》、《大江泳者》、《黑丝幽默》、《倒带武汉》等短片获得业界人士的支持与肯定;2016届毕业学生拍的大电影《中点旅社》更是在相关高校的导演专业学生作品中属于较难得的佳作。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可以取长补短,与众多一流院校区别开来,构建不一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进行实习基地的建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较于传统动画技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新技术融入现代生活的同时,数字动画与游戏、网络、手机等领域相互融合。在这样的环境下,上述的融合就给数字动画的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需要对现行的教学进行改革,结合新媒体各项技术,为数字动画设计与制作提高到满足现行需求。本文基于实践教学,结合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动画的发展情况,提出教学思路的基本探索和思路,旨在提高数字动画教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韩青春偶像剧的发展迅速,受到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和关注。本文选取了《奋斗》和《继承者们》这两部电视剧进行对比,通过主题、人物设置、叙事结构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使中韩两国今后的荧屏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中韩青春偶像剧;《奋斗》;《继承者们》;比较  自从日本1990年《东京爱情故事》的播出,偶像剧就开始在东南亚风靡并席卷整个电视剧市场。中国偶像剧开播是1998年《将爱情进
期刊
一、研究背景及主要概念  微博最早出现在 blogger 的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在2006年推出的叫“TWITTER”的一项网络服务中,刚开始被翻译为推特。从传统媒体的演变来看,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仅在中国,微博的用户就接近了4 亿,与 12 年相比增长了12%。微博,正凭借网络技术在传播领域发挥着巨大威力,汹
期刊
【摘要】:在中国当今司法体制改革的大潮下,对司法独立的呼吁已经持续多年。针对司法的不独立,学界、司法界、律师界不断呼吁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新一届执政者执政后,以国家高度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制定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司法制度的改革应立足于我国宪法确立的找到宪法空间和司法体制改革的边界的司法制度,建立宪法概念。以宪法来审视司法体制改革设计的宪法依据,寻求司法体制改革的宪法路径。
期刊
【摘要】: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之后,实行“重典治国”思想,“重典治国”思想的核心在于“重典治吏”,他的这一决定与他的成长经历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明初“重典治吏”主要体现在对官吏的贪墨,结党和渎职等行为的打击,在当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有所体现。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很大的弊端,总体来说弊大于利,结合当今的反腐形势,朱元璋的“重典治吏”值得我们探讨与反思。  【关键词】:
期刊
一、高文的基本观点  该篇文章以简练的语言论述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文中认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现实合理性和内在合理性的。并且认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相比德日三阶层犯罪论体系,更具稳定性和更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坚持罪责刑的刑法学体系,并呼吁在研究方法上改静为动,进一步探索刑事责任论领域,以期完善我国刑法学体系。  文章标题旗帜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立场。行文脉络清晰,先从四要件犯罪构
期刊
【摘要】:电影配乐一方面需利用音乐表现出具体画面所无法展现出的意境,另一方面亦需考虑视觉层面的限制,利用音质与影像搭配可用来说明画面所暗藏的含意或所欲表现的情绪。本文旨在以电影音乐建构理论出发,分析电影《艋舺》配乐的选择、手法以及对电影情绪内涵影响。  电影中的声音是将声音与影像结合,使音乐成为提供观众欣赏电影时,了解电影精神内涵的依据,让电影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生命力,引导我们对电影欣赏的角度更广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直播平台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它是以网络作为基本载体,以传播媒介为主要平台的网络信息中心。目前发展中,直播平台的类型有很多种,其影响力與价值的创造范围也相对较大,尤其表现在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与塑造上。本文以直播平台的现状作为切入点,探讨其对主流价值观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直播平台;主流价值观;发展;影响  前言  网络直播平台虽然发展时间较短,起步也比较晚,但它的
期刊
【摘要】:山东影视剧是中国影视圈的一支举足轻重的主力军。上世纪80年代,《武松》、《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连续获得全国电视剧的最高奖——飞天奖一等奖,成就了轰動一时的“三连冠”;进入新世纪,以《闯关东》、《大染坊》为代表的大制作、精品化电视剧先后登陆央视并广受好评,铸就了新的辉煌。  但是,也要看到成绩背后的缺陷与不足:山东影视剧还没有形成整体质量上的优势,更缺乏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意
期刊
【摘要】:在韩国,“明星体验别样生活”为内容的真人秀成为发展大势,这类节目当下也在中国受到热捧,中国各大电视台争先恐后地购买韩综艺版权进行翻拍,这些中韩联手打造的综艺节目在各大门户网站的点击率都居高不下。追究其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在文化和地域上,中国与韩国的相似与亲近感是一个因素;其次相对于欧美真人秀来说,韩综艺表现出来的东方价值观的普适性又是一个因素;另外中韩双方合作交流的灵活性及政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