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探讨

来源 :科技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p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机械制造业也有了很大提升。机电一体化是一个覆盖学科较广的领域,它涉及到了计算机、机械、光学和电子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因此,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从目前形势来看,未来高新技术必然朝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而绿色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模块化等又成为未来机械制造业向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
  引言
  机械制造业要得到一个快速的发展就需要依赖机电一体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非常快的。企業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就需要在机械制造业中广泛的使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等新型的技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的机械制造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我们企业的结构会有一个深度的改造。企业管理者一定要积极的推动机械制造业向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技术。这种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投入使用使得我们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性能、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体系等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支撑下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些产品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1机械制造业向机电一体化发展概述
  机械制造业在科技的推动下其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在现代的制造系统中以数控技术为代表。这种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的,让机械设备的效率更高、精准度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等等优势。新的技术的引进可以改变传统机械制造业单一化、技术含量低等一些不足之处,帮助企业实现集成化的生产、自动化的生产以及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企业自身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的使用可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润。当前阶段客户对于产品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取得一席之地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就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手段。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鼓励企业开发出更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我们国家机械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在目前的机械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爆弱、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管理不合理。要让我们机械制造业与国际化市场接轨就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
  2机械制造业向着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
  2.1绿色化
  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的不断发展,然而工业的发展不仅充实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更造成了环境破坏、资源减少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当下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更加引发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在此情形下,有关学者提出了绿色产品的概念。从生产和使用过程来看,绿色产品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极少,而且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受到了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极大欢迎。在机械制造业,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指的是在使用过程的绿色无污染,产品即使报废后也能被回收利用。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当下,机电一体化的绿色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综合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功能可以概括为:突破原有机械系统的功能,调整、改善和优化机械系统的现有性能;提高机械的智能化水平,解放人力资源,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减少机械系统的能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机械制造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提高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够生产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产品。
  2.2高效化与智能化
  从现今各类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的操作系统情况来看,应用多中央处理器操控的数字化集成系统有效地提升了机械制造类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亦强化了企业出品的机械设备的性能。依托智能化数字伺服系统的应用,为机械制造类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提供了即时信息交流的便利,同时也提升了制造机床的运行速率,使机械制造类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亦随之得到了提升与增进。
  2.3微型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微型化就已经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极大重视,成为机电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从微机电产品的界定来看,它指的是几何尺寸小于1cm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从技术层面来看,微机电系统吸纳了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和微机械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精华,其关键点在于结构的微型化,而非一味缩小机械产品的尺寸。当前,在加工方法、机构设计和驱动方式等方面,机械产品结构的微型化都产生了相关的特殊问题。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优点较为明显,它的能耗低、灵活性好而且体积小,能够进入那些传统机械不能进入的空间。在军事、医疗以及生物等精细操作的行业和领域,微机电一体化产品借助其显著的优势得到了极大地应用。在当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该产品必然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得到更大的应用,可以说前景广阔。
  2.4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在机械制造类企业的应用与推广,使企业具备了数字化制造的条件。依托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在制造环节的应用,提升了操控系统的鲁棒性,同时亦实现了操控系统操控的便捷性,减少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出现率。
  3建议与措施
  3.1依据当前发展形势做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规划
  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以机电一体化为主的。国家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功能对企业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依据我国现阶段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投资少、收效高、环保节能的发展途径。国家要对生产企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使用做出其宏观上的指导。
  3.2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
  企业的技术改造是以提高产品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为目的,在制造业向机电一体化生产方式转化的技术改造中,首先,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陈旧的生产装备,更新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生产装备;其次,要开发研制市场需求量较大,国内又紧缺的机电产品,如大型的机械加工中心、大型铣镗设备、大型金属压力加工装备、大型环保设施等等,对于具有一定优势的重型机械企业集团、机床企业集团要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向提高生产能力、扩大产品品种方向发展;再次,对于生产能力较低、产品质量较差的生产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的改造,重新组建具有现代化生产水平的加工企业。
  3.3重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人才的培养
  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推荐机械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就需要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培养。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的企业生产之中运用得非常的广泛,我们国家的现在人才储备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所以教育单位应该改革自己的专业设置,增加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并且在我们的专业课程中加入计算机学、CAD制图等等更多实用的课程。鼓励学生学习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企业也应该定期组织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积极引导技术骨干人员钻研机电一体化技术。
  结语
  事实上,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与发展是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下,各个行业与领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不断融合,在此情形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吸纳了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精华,促进了整个机械工业的发展,其前景也必将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李春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工程技术研究,2016,(7):64-65.
  [2]熊小勇.机械制造业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探讨[J].科技风,2016(05):15.
  [3]商小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钢结构被应用到建筑中,钢结构需要用焊接连接起来,由于其承载着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对焊接工艺要求极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将产生巨大灾难。本文对
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CMS@La2O3磁性磷吸附剂。结构及磁性表征显示,氧化镧较均匀的包覆在粉煤灰磁珠表面;样品的比磁化强度达20.35 emu·g~(-1),可实现高效磁分离。利用钼
在水热条件下用氯化锰和咪唑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Mn[(IPB)2Cl2]·4H2O(IPB=4-(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2-yl)benzaldehyde),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衍射、X
对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的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对于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工程中的监理难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期刊
近年来,随着铁路的发展,铁路通信信号领域中无论是在关于信号的制式、技术革新、系统建构以及设备设计和研究中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由此,铁路通信信号技术打破了原有分
以2-(4′-羧基苯基)咪唑-4,5-二羧酸(H4CPhIDC,C(12)H8N2O6)为配体,用溶剂热合成了3种配位聚合物{[Cd2(CPhIDC)(bimb)]·H2O}n(1)、{[Cd2(CPhIDC)(phen)2]·3H2O}n(2)、{[Zn2(CPhIDC)(bpp)]
为全面融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时代战略体系,积极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我们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提出编制工作票补充安全措施标卡的建议。该标卡是针对工作票的补充安全
以三氟乙酰基和五氟丙酰基为修饰官能团,通过合成后修饰(PSM)的方法对金属-有机骨架(MOFs)改性,得到疏水骨架材料(UiO-66-F1和UiO-66-F2)。2个骨架材料均显示出亲油性,这说明
以4-吡啶-NH-1,2,3-三唑(L)为配体与ZnCl2·H2O分别在溶剂热和室温挥发条件下得到了配合物[Zn2(L)2Cl4](1)和[Zn(L)2Cl2]·2H2O(2),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单晶衍射、粉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