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基层图书馆及图书馆联盟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指出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联盟的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新农村建设;农村图书馆;城乡一体化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然而在数年的改革试验过程中,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把农村居民的身份户口转为市民,让他们住上城市楼房,更重要的是促进其生产生活的根本转变,其中精神文化活动居于中心地位,而图书馆是人们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缺失图书馆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必定是不全面的一体化。因此,通过构建合理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图书资源的有效整合,丰富城市农村文化,创造崭新的现代文化形态,进而实现城乡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统筹协调发展,从文化心理共识性的培养中实现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有效提升,才能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群众基础。
一、城乡一体化中图书馆联盟建设
1.城乡一体化的定义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集中概括。其中发展生产是前提,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基础,通过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知识素质和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型的新干部和新农民是保障,农村干部和农民教育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村干部和农民知识教育。
2.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a)图书馆联合的最新形式,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既可以理解为馆际合作,也可以理解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和虚拟图书馆,纸型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互补共存。
3.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联盟在世界各国图书馆界迅速兴起,并日臻发展成熟。至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图书馆联盟,亚洲的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也紧随其后。这其中尤以美国的图书馆联盟为最。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并在政策、资金上大力支持,使得美国图书馆联盟已经发展成为纵横交错的大型网络体系,几乎在每个州都有至少一个全州性的图书馆联盟。
在我国,图书馆联盟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我国公共图书馆界自2000年以来也开始致力于服务网络建设、总分馆建设、向基层延伸服务等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一些由地方政府组织的以省、市为单位的、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区域图书馆联盟相继成立,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一般城市层面,各地相继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如广东佛山“联合图书馆”模式、东莞“图书馆之城”模式、杭州“一证通”模式、上海“中心图书馆网络”模式、苏州和哈尔滨的“中心馆—社区分馆”模式、长春“协作图书馆”模式等等,而且都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效。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再次说明,图书馆联盟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图书馆在社会“物竞天择”的生存模式,也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4.图书馆联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优势
图书馆联盟在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合作机制集中了该地区的各类图书馆的共享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硬件资源、文献资源、人力资源、读者资源等等。这些资源的整合集中给联盟带来了整合优势资源,增强社会效益的地重大进步。
5.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联盟发展的主要需要
通过我国目前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越来越感到建立图书馆联盟是整合资源、服务社会、切合国情的有益探索,是对“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理念的最好解读。要把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好,需要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
(1)各层领导重视是重要推动。只要在建设中各层领导给与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图书馆联盟才能一步步由设想变为现实。
(2)政府有关部门主导是重要保证。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这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建立政策支持以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3)资金保障是重要支撑。图书馆联盟的服务体系的建立就要加强图书馆文化资源向文化落后地区和农村基层图书馆倾斜,建立健全农村图书馆的经费、人员以及管理的长效机制。
(4)图书馆学会组织是重要协调力。一个地区的图书馆学会往往能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能够凝聚基层、高校、公共馆、企业馆等各方面的力量,使图书馆联盟在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中形成合力。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联盟的重要作用
1.图书馆联盟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作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是信息传播、知识服务的主渠道。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传播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促进文化交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城鄉文化差异很大程度是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全,造成当地居民享受文化服务不平等而形成的非主观性差异,因此,加强图书馆建设是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同时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有力保障。
2.图书馆联盟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图书馆联盟作为公共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具有传播知识、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等作用,它能满足各行各业、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需要,为广大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为他们参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图书馆联盟发挥自身优势,注重特色文化发展,从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成为一方城乡发展的特色名片。
图书馆联盟能够充分发挥本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群众文化基础等方面的优势,以特色文化树立农村公共文化品牌、充实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牢牢把握本地区各市(县)乃至乡镇的特色文化,使其从民间走向社会,并进一步的通过典型文化发展提升本地的文化地位,同时可以积极的吸收外来健康有益的文化,形成民间文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多元文化发展格局。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新农村建设;农村图书馆;城乡一体化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然而在数年的改革试验过程中,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把农村居民的身份户口转为市民,让他们住上城市楼房,更重要的是促进其生产生活的根本转变,其中精神文化活动居于中心地位,而图书馆是人们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缺失图书馆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必定是不全面的一体化。因此,通过构建合理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实现图书资源的有效整合,丰富城市农村文化,创造崭新的现代文化形态,进而实现城乡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统筹协调发展,从文化心理共识性的培养中实现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有效提升,才能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群众基础。
一、城乡一体化中图书馆联盟建设
1.城乡一体化的定义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集中概括。其中发展生产是前提,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基础,通过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知识素质和经营能力,培养知识型的新干部和新农民是保障,农村干部和农民教育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村干部和农民知识教育。
2.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a)图书馆联合的最新形式,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既可以理解为馆际合作,也可以理解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和虚拟图书馆,纸型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互补共存。
3.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联盟在世界各国图书馆界迅速兴起,并日臻发展成熟。至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图书馆联盟,亚洲的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也紧随其后。这其中尤以美国的图书馆联盟为最。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并在政策、资金上大力支持,使得美国图书馆联盟已经发展成为纵横交错的大型网络体系,几乎在每个州都有至少一个全州性的图书馆联盟。
在我国,图书馆联盟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我国公共图书馆界自2000年以来也开始致力于服务网络建设、总分馆建设、向基层延伸服务等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一些由地方政府组织的以省、市为单位的、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区域图书馆联盟相继成立,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一般城市层面,各地相继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如广东佛山“联合图书馆”模式、东莞“图书馆之城”模式、杭州“一证通”模式、上海“中心图书馆网络”模式、苏州和哈尔滨的“中心馆—社区分馆”模式、长春“协作图书馆”模式等等,而且都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效。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再次说明,图书馆联盟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图书馆在社会“物竞天择”的生存模式,也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4.图书馆联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优势
图书馆联盟在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合作机制集中了该地区的各类图书馆的共享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硬件资源、文献资源、人力资源、读者资源等等。这些资源的整合集中给联盟带来了整合优势资源,增强社会效益的地重大进步。
5.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联盟发展的主要需要
通过我国目前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越来越感到建立图书馆联盟是整合资源、服务社会、切合国情的有益探索,是对“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理念的最好解读。要把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好,需要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
(1)各层领导重视是重要推动。只要在建设中各层领导给与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图书馆联盟才能一步步由设想变为现实。
(2)政府有关部门主导是重要保证。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这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建立政策支持以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3)资金保障是重要支撑。图书馆联盟的服务体系的建立就要加强图书馆文化资源向文化落后地区和农村基层图书馆倾斜,建立健全农村图书馆的经费、人员以及管理的长效机制。
(4)图书馆学会组织是重要协调力。一个地区的图书馆学会往往能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能够凝聚基层、高校、公共馆、企业馆等各方面的力量,使图书馆联盟在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中形成合力。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联盟的重要作用
1.图书馆联盟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作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是信息传播、知识服务的主渠道。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在传播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促进文化交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乡镇居民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城鄉文化差异很大程度是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全,造成当地居民享受文化服务不平等而形成的非主观性差异,因此,加强图书馆建设是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同时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有力保障。
2.图书馆联盟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图书馆联盟作为公共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具有传播知识、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等作用,它能满足各行各业、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需要,为广大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为他们参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图书馆联盟发挥自身优势,注重特色文化发展,从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成为一方城乡发展的特色名片。
图书馆联盟能够充分发挥本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群众文化基础等方面的优势,以特色文化树立农村公共文化品牌、充实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牢牢把握本地区各市(县)乃至乡镇的特色文化,使其从民间走向社会,并进一步的通过典型文化发展提升本地的文化地位,同时可以积极的吸收外来健康有益的文化,形成民间文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多元文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