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山秀才》是享誉全国的川剧,2003年李宝春改编排演京剧版《巴山秀才》。京剧版《巴山秀才》改编的范畴主要在结局、人物形象、语言、表演形式和审美形态上。而改编的主要原因是作者的创造动机、市场因素、大众审美习惯、剧种差异。通过改编,在解构传统艺术的同时,又重构了艺术经典。并深化影响,扩大传播。
【关键词】:改编;川剧;京剧;《巴山秀才》
《巴山秀才》是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南国1983年编写的川剧剧本,根据该剧本自贡市川剧院排演川剧《巴山秀才》, 2003年李宝春对该剧进行了改编,携手台北新剧团排演京剧版《巴山秀才》,京剧版对川剧版有哪些方面的改编呢?李宝春先生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在新的历史境遇里,这样改编又有何意义呢?本文以魏明伦1983年剧本创作为蓝本,以2002年四川省川剧团排演的《巴山秀才》为范例,探讨京剧版《巴山秀才》对川剧版的改编,作以下论述。
一、改编的范畴
(一)结局
川剧版《巴山秀才》中,孟科登饮御酒身亡;京剧版中,孟科登饮酒之后并没有马上死亡,而是孟娘子搀扶着孟科登走向远方,以无结局为结局。张哲俊指出:“认识悲剧艺术不应该着重于悲剧的表现形式,而应注重悲剧冲突不可解决的本质。”[1]从这一点上说,两者都属于悲剧。但从悲剧精神对心灵的撞击上论,后者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后者沒有正面审视人生的悲剧,以不完满的“团圆”方式作结,就大大的削弱了悲剧的审美价值。
(二)人物形象
在川剧版《巴山秀才》中,孟登科是迂腐穷秀才的典型形象,原作中多次提到孟科登的迂腐特征。典型的事件是恒宝念状子,就通过语言、细节、场景、事件将孟科登迂腐的典型形象塑造的鲜活生动。然而京剧版中,以上情节皆删。
(三)语言
“地方戏剧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这是地方戏曲得以存在的缘由之一。”[2]川剧以四川方言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戏曲语言。四川方言中不少词汇、歇后语来源于西南地区的风俗民情,采用夸张比喻手法,其风格幽默风趣、通俗明畅。而京剧则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雅韵有致,京味十足的语言特色。在京剧版《巴山秀才》中,一方面,“唱”“念”的声腔吐字押韵上由四川方言改为北方方言,另一方面,编者修改大量的四川俗语。
(四)表演形式
首先,在唱法上。川剧《巴山秀才》中第三场《屠城》帮腔:“夫莫悲,妻莫哭,带上娘子上成都。”而京剧版将第三人称帮腔改为生旦对唱。人称、唱法用腔的更改,虽失去川剧的独特韵味,但同时使得《巴山秀才》从独特的地方戏脱胎为普众化的京剧。
其次,在服装造型上。第四场恒宝命歌姬献舞,川剧中霓裳作一身“缟素”,引起孙玉田的质疑,还引出谚语“女要俏,一身孝。”而京剧中霓裳穿玫红色满族服装。那么前者的暗示性、象征性远比后者强,同时前者在塑造霓裳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上,也有一定辅助的作用。
再次,在舞台设计上。孟科登出场时的跌倒,川剧表演时舞台上并无实物,而是通过演员的动作神态来体现“危乎高哉”。而京剧表演中,舞台上出现了石阶,秀才从高处跌倒。川剧舞台注重灵动与写意,而京剧中更写实。
(五)审美形态
首先,中国古典戏曲注重写意传神的程式美,通过前文论述得知,在舞台设计上,川剧版注重写意传神,而京剧版注重写实,打破了传统戏剧审美特点,更多的是融入了西方戏剧的真实再现。
其次,在塑造人物时,京剧版更强调人物真实性,秀才迂而不过,恒宝狠而不傻,而川剧版强调典型性,秀才就是迂腐典型,恒宝草菅人命、傻气滑稽。这也是两剧的审美差异。
再次,传统戏剧注重整体美、和谐美。川剧版《巴山秀才》吻合了传统戏剧有头有尾的创作方式,而京剧版则以无结局为结局打破了这种方式,形成“不和谐、不均衡、不稳定、无序的组合方式”,这也是京剧版《巴山秀才》对传统戏剧的审美形态改革。
二、改编的原因
(一)创作动机
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了他创作作品的意义和方向。川剧中作者希望通过秀才的曲折遭遇,揭示旧社会的罪恶本质,反映当时人民的深重苦难,反面扑粉歌颂新社会政治清明,党和政府关爱百姓。而京剧版《巴山秀才》揭露了官场“潜规则”,具有鲜明的现实批判性,直指官场黑暗。因此,创作主体对现实的主观体验不同,创作动机的不同从根本决定了两个剧作的意义大相径庭。
(二)市场因素
文学与消费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另一方面,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从古老的瓦舍勾栏到现代的剧场演出,戏曲观众作为消费主体,其审美要求、审美品位、审美习惯直接影响着戏曲消费。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摈弃,普通群体的戏曲文化修养下降。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观赏,京剧版将重写意的戏剧舞台改为重写实。
(三)审美心理
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明确提出,中国人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痛苦和灾难,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因此,为了迎合中国观众的传统审美习惯,京剧版将原著中的秀才中毒身亡改为无结局想象。在不破坏悲剧创作宗旨的条件下,以不完满的“团圆”方式取代悲惨结局。
(四)剧种特质
地域文化差异川剧作为地方戏剧种之一,同样具有地方戏的审美共性。“地方戏往往少书卷气而多浓厚的生活气息,驳杂的内容和自由的形式在热闹的剧场中酿成一种绚烂多彩、泼辣奔放的戏剧美。”[3]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戏剧语言上,大量四川方言、俗语的运用,采用夸张、比喻的表现手法,形成泼辣奔放的戏剧美。而京剧是相对于地方戏而言的全国性剧种,唱、念吐字都采用普通话声腔,删改大量四川方言、俗语。另外,由于剧种特质差异,京剧改变川剧中的帮腔,这一点前文已做论述。
三、改编的意义
(一)解构传统,重构经典
川剧版大多沿用传统戏曲手法,注重写意和剧本的完整性。而京剧版《巴山秀才》中,结局破碎,加入大量现代词汇,服装造型、舞台设计消解传统审美,唱法用腔混加川乐。这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解构,企图以现代审美观来重构经典。另外,无论是西方戏剧写实,中国古典写意,还是四川民歌唱腔,京剧编者在剧种间互学互通,达到艺术审美和而不同,也是对戏曲发展的现代思考。
(二)深化影响,扩大传播
随着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戏曲被年轻人接受的程度越来越低,京剧版在舞台、服装、语言等方面的改变,迎合了“时尚”,使戏曲观众从中老年扩大到小青年。在地域上,川剧仅在西南地区能够得到受众的接受,而京剧则是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得到普适性的认可。因而从这两方面考虑,京剧的改编使原剧传播更广。
参考文献:
[1]张哲俊.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蓝鹰,周伟.四川方言:川剧的文化符号[J].中华文化论坛,2010(2).
[3]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白姝(1983.10—),女,重庆酉阳人,土家族,艺术学硕士,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白晶(1988.07—),女,重庆酉阳人,土家族,文学硕士,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改编;川剧;京剧;《巴山秀才》
《巴山秀才》是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南国1983年编写的川剧剧本,根据该剧本自贡市川剧院排演川剧《巴山秀才》, 2003年李宝春对该剧进行了改编,携手台北新剧团排演京剧版《巴山秀才》,京剧版对川剧版有哪些方面的改编呢?李宝春先生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在新的历史境遇里,这样改编又有何意义呢?本文以魏明伦1983年剧本创作为蓝本,以2002年四川省川剧团排演的《巴山秀才》为范例,探讨京剧版《巴山秀才》对川剧版的改编,作以下论述。
一、改编的范畴
(一)结局
川剧版《巴山秀才》中,孟科登饮御酒身亡;京剧版中,孟科登饮酒之后并没有马上死亡,而是孟娘子搀扶着孟科登走向远方,以无结局为结局。张哲俊指出:“认识悲剧艺术不应该着重于悲剧的表现形式,而应注重悲剧冲突不可解决的本质。”[1]从这一点上说,两者都属于悲剧。但从悲剧精神对心灵的撞击上论,后者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后者沒有正面审视人生的悲剧,以不完满的“团圆”方式作结,就大大的削弱了悲剧的审美价值。
(二)人物形象
在川剧版《巴山秀才》中,孟登科是迂腐穷秀才的典型形象,原作中多次提到孟科登的迂腐特征。典型的事件是恒宝念状子,就通过语言、细节、场景、事件将孟科登迂腐的典型形象塑造的鲜活生动。然而京剧版中,以上情节皆删。
(三)语言
“地方戏剧以地方语言为基础, 这是地方戏曲得以存在的缘由之一。”[2]川剧以四川方言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戏曲语言。四川方言中不少词汇、歇后语来源于西南地区的风俗民情,采用夸张比喻手法,其风格幽默风趣、通俗明畅。而京剧则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雅韵有致,京味十足的语言特色。在京剧版《巴山秀才》中,一方面,“唱”“念”的声腔吐字押韵上由四川方言改为北方方言,另一方面,编者修改大量的四川俗语。
(四)表演形式
首先,在唱法上。川剧《巴山秀才》中第三场《屠城》帮腔:“夫莫悲,妻莫哭,带上娘子上成都。”而京剧版将第三人称帮腔改为生旦对唱。人称、唱法用腔的更改,虽失去川剧的独特韵味,但同时使得《巴山秀才》从独特的地方戏脱胎为普众化的京剧。
其次,在服装造型上。第四场恒宝命歌姬献舞,川剧中霓裳作一身“缟素”,引起孙玉田的质疑,还引出谚语“女要俏,一身孝。”而京剧中霓裳穿玫红色满族服装。那么前者的暗示性、象征性远比后者强,同时前者在塑造霓裳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上,也有一定辅助的作用。
再次,在舞台设计上。孟科登出场时的跌倒,川剧表演时舞台上并无实物,而是通过演员的动作神态来体现“危乎高哉”。而京剧表演中,舞台上出现了石阶,秀才从高处跌倒。川剧舞台注重灵动与写意,而京剧中更写实。
(五)审美形态
首先,中国古典戏曲注重写意传神的程式美,通过前文论述得知,在舞台设计上,川剧版注重写意传神,而京剧版注重写实,打破了传统戏剧审美特点,更多的是融入了西方戏剧的真实再现。
其次,在塑造人物时,京剧版更强调人物真实性,秀才迂而不过,恒宝狠而不傻,而川剧版强调典型性,秀才就是迂腐典型,恒宝草菅人命、傻气滑稽。这也是两剧的审美差异。
再次,传统戏剧注重整体美、和谐美。川剧版《巴山秀才》吻合了传统戏剧有头有尾的创作方式,而京剧版则以无结局为结局打破了这种方式,形成“不和谐、不均衡、不稳定、无序的组合方式”,这也是京剧版《巴山秀才》对传统戏剧的审美形态改革。
二、改编的原因
(一)创作动机
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了他创作作品的意义和方向。川剧中作者希望通过秀才的曲折遭遇,揭示旧社会的罪恶本质,反映当时人民的深重苦难,反面扑粉歌颂新社会政治清明,党和政府关爱百姓。而京剧版《巴山秀才》揭露了官场“潜规则”,具有鲜明的现实批判性,直指官场黑暗。因此,创作主体对现实的主观体验不同,创作动机的不同从根本决定了两个剧作的意义大相径庭。
(二)市场因素
文学与消费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另一方面,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从古老的瓦舍勾栏到现代的剧场演出,戏曲观众作为消费主体,其审美要求、审美品位、审美习惯直接影响着戏曲消费。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摈弃,普通群体的戏曲文化修养下降。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观赏,京剧版将重写意的戏剧舞台改为重写实。
(三)审美心理
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明确提出,中国人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痛苦和灾难,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因此,为了迎合中国观众的传统审美习惯,京剧版将原著中的秀才中毒身亡改为无结局想象。在不破坏悲剧创作宗旨的条件下,以不完满的“团圆”方式取代悲惨结局。
(四)剧种特质
地域文化差异川剧作为地方戏剧种之一,同样具有地方戏的审美共性。“地方戏往往少书卷气而多浓厚的生活气息,驳杂的内容和自由的形式在热闹的剧场中酿成一种绚烂多彩、泼辣奔放的戏剧美。”[3]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戏剧语言上,大量四川方言、俗语的运用,采用夸张、比喻的表现手法,形成泼辣奔放的戏剧美。而京剧是相对于地方戏而言的全国性剧种,唱、念吐字都采用普通话声腔,删改大量四川方言、俗语。另外,由于剧种特质差异,京剧改变川剧中的帮腔,这一点前文已做论述。
三、改编的意义
(一)解构传统,重构经典
川剧版大多沿用传统戏曲手法,注重写意和剧本的完整性。而京剧版《巴山秀才》中,结局破碎,加入大量现代词汇,服装造型、舞台设计消解传统审美,唱法用腔混加川乐。这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解构,企图以现代审美观来重构经典。另外,无论是西方戏剧写实,中国古典写意,还是四川民歌唱腔,京剧编者在剧种间互学互通,达到艺术审美和而不同,也是对戏曲发展的现代思考。
(二)深化影响,扩大传播
随着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戏曲被年轻人接受的程度越来越低,京剧版在舞台、服装、语言等方面的改变,迎合了“时尚”,使戏曲观众从中老年扩大到小青年。在地域上,川剧仅在西南地区能够得到受众的接受,而京剧则是在全国范围内能够得到普适性的认可。因而从这两方面考虑,京剧的改编使原剧传播更广。
参考文献:
[1]张哲俊.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蓝鹰,周伟.四川方言:川剧的文化符号[J].中华文化论坛,2010(2).
[3]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白姝(1983.10—),女,重庆酉阳人,土家族,艺术学硕士,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白晶(1988.07—),女,重庆酉阳人,土家族,文学硕士,单位: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