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加强和完善税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强法制建设、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完善现有统计制度和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对做好地下经济的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地下经济;治理;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241-01
引言
地下经济是指没有列入正式统计报表的商品生产和服务,即其产值未进入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那部分经济活动。这部分地下经济的存在对国家的经济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对其治理研究是必要的。
一、地下经济的危害
地下经济的存在和不断扩大的趋势,对国家的收入分配体系和宏观调控的能力造成了极大干扰。
1.地下经济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在科学的统计基础上来制定的,而地下经济的因素使得统计的公开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失真和扭曲,这些表现在GDP等上的差异势必要影响经济政策的适应性。
2.地下经济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地下经济是非合理的经济活动,其通过非合理买卖等各种不正当手段获得垄断利润和资源,使市场难以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3.地下经济对收入分配秩序的影响。地下经济破坏了国家的分配体系和分配机制。地下经济组织者往往通过偷税漏税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暴利,使相当一部分国民收入流入他们手中,严重干扰和破坏国家的分配体系和分配机制,从而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
4.地下经济给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地下经济活动的从业者之间的交换行为一般采取现金方式支付。为了逃避政府的监控,他们往往会私自藏匿大量现钞,这将会引起整个社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长率上升,其结果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
5.地下经济加剧资金外流,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地下经济通过多种途径转移非法收入,特别是通过地下钱庄等境内外串通交割方式转移资金,这些危害行为引起国家汇率波动。
二、地下经济的成因分析
1.逃避税收。税收作为影响经济活动成本收益率的重要因素,当逃避税收成为可能时,地下经济的成本收益率将会明显高于地上经济。
2.利润诱惑。地下经济的产生也必然会受高额利润的驱动。影响利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税费负担和交易成本的大小。人们选择地下经济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一种为了减少交易成本的最优选择。
3.公开经济缺漏。在金融服务领域,地下经济中的大部分行业都是因为能满足一部分人的畸形需求而得以生存发展。
4.体制的缺陷和政策的滞后性。在政策法规领域,社会不断发展,法律政策却处于滞后状态。我国仍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政策、法律措施滞后于改革实践。
5.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流入的大中城市的人口因为求职非常困难,为了赚钱,便滋生了许多地下经济活动。
三、我国地下经济治理的对策研究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地下经济的发展还体现出了特殊时期的特点。因此,在治理我国地下经济的过程中,要标本兼治。
1.加强税制的优化和完善。地下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税率过高或税制不公所带来的。因此,应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断完善税制,低税负、宽税基、简明的税收制度会让纳税人感觉到方便和公平,从而降低其逃避税收进行地下经济的欲望。另外,为防范地下经济所产生的纳税不公,借鉴日本等国的税收经验,建议我国可以对个人所得税采取按“外形征税”的办法。
2.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体制不完善是诱发地下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优势,加快经济体制的转轨是当务之急。首先,应健全各类市场体系。地下经济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内是公开经济缺乏的产物。其次,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度是政策得以落实的保障,以便促进更多的地下经济转为地上经济。最后,建议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坚决实施官商分离制度,做官不为商,为商不参政。
3.加强法制建设。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首先,加快立法步伐。如建立健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洗钱法》和《市场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使打击地下经济有法可依。严格执法。对地下经济切实做到有案必查,坚决纠正过去的以罚代刑、知法犯法、权凌驾于法制上的行为。其次,加强国际立法合作。在跨国贩毒、洗钱、走私等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冻结地下经济的国外账户,实行引渡制度,坚决严厉打击国内外一体化的地下经济活动。
4.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地下经济规模与财政支出之间具有正相关,但利用财政政策控制地下经济规模的作用时间可能较长。因此,目前建议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地下经济通过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使货币政策随之发生变化,而货币政策对控制地下经济规模也具有有效性。因此,应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使政策的实施可以使我国的货币金融环境处在一种良好和稳定的状态之中,从而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5.完善现有统计制度。地下经济的最直接危害即体现为对宏观经济数据的不实影响。因此,要想治理好地下经济活动,也应从源头抓起。首先,完善现有统计体系,把地下经济纳入宏观经济统计范畴。从总体上大致掌握地下经济的规模和地下经济对国民经济信息系统中一些经济指标,以促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其次,建立并完善地下经济住户调查制度。比如在经济调查之前应做好信息资料的保密承诺,从而使住户调查获得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并真正成为国家完善统计数据,提高统计质量的有效保证。
结束语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项政策和措施都在与国际接轨,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有必要研究我国的地下经济,这不仅能过促使我们国家的核算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也对加强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黎.中国地下经济研究与估计(1990-2004)[J].统计研究,2006(9):42-46.
[2]张运成.全球地下经济发展态势[J].现代国际关系,2001(3):51-55.
[3]尹平.隐性产业与政府规制的经济学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67-71.
[4]王小鲁.我国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4):17-20.
[5]王景峰,张屹山.我国转轨时期通货膨胀特征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2):49-53.
[6]Era Dabla-Norris.Andrew Feltenstein.An Analysis of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and Its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R].IMF Working Paper,2003.
[7]Jordi Caballe.Judith Panades.Inflation,tax evasion,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onsumption[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4,26:567-595.
关键词:地下经济;治理;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241-01
引言
地下经济是指没有列入正式统计报表的商品生产和服务,即其产值未进入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那部分经济活动。这部分地下经济的存在对国家的经济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对其治理研究是必要的。
一、地下经济的危害
地下经济的存在和不断扩大的趋势,对国家的收入分配体系和宏观调控的能力造成了极大干扰。
1.地下经济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在科学的统计基础上来制定的,而地下经济的因素使得统计的公开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失真和扭曲,这些表现在GDP等上的差异势必要影响经济政策的适应性。
2.地下经济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地下经济是非合理的经济活动,其通过非合理买卖等各种不正当手段获得垄断利润和资源,使市场难以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
3.地下经济对收入分配秩序的影响。地下经济破坏了国家的分配体系和分配机制。地下经济组织者往往通过偷税漏税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暴利,使相当一部分国民收入流入他们手中,严重干扰和破坏国家的分配体系和分配机制,从而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
4.地下经济给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地下经济活动的从业者之间的交换行为一般采取现金方式支付。为了逃避政府的监控,他们往往会私自藏匿大量现钞,这将会引起整个社会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长率上升,其结果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
5.地下经济加剧资金外流,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地下经济通过多种途径转移非法收入,特别是通过地下钱庄等境内外串通交割方式转移资金,这些危害行为引起国家汇率波动。
二、地下经济的成因分析
1.逃避税收。税收作为影响经济活动成本收益率的重要因素,当逃避税收成为可能时,地下经济的成本收益率将会明显高于地上经济。
2.利润诱惑。地下经济的产生也必然会受高额利润的驱动。影响利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税费负担和交易成本的大小。人们选择地下经济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一种为了减少交易成本的最优选择。
3.公开经济缺漏。在金融服务领域,地下经济中的大部分行业都是因为能满足一部分人的畸形需求而得以生存发展。
4.体制的缺陷和政策的滞后性。在政策法规领域,社会不断发展,法律政策却处于滞后状态。我国仍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政策、法律措施滞后于改革实践。
5.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流入的大中城市的人口因为求职非常困难,为了赚钱,便滋生了许多地下经济活动。
三、我国地下经济治理的对策研究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地下经济的发展还体现出了特殊时期的特点。因此,在治理我国地下经济的过程中,要标本兼治。
1.加强税制的优化和完善。地下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税率过高或税制不公所带来的。因此,应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断完善税制,低税负、宽税基、简明的税收制度会让纳税人感觉到方便和公平,从而降低其逃避税收进行地下经济的欲望。另外,为防范地下经济所产生的纳税不公,借鉴日本等国的税收经验,建议我国可以对个人所得税采取按“外形征税”的办法。
2.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体制不完善是诱发地下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其有效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优势,加快经济体制的转轨是当务之急。首先,应健全各类市场体系。地下经济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内是公开经济缺乏的产物。其次,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度是政策得以落实的保障,以便促进更多的地下经济转为地上经济。最后,建议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坚决实施官商分离制度,做官不为商,为商不参政。
3.加强法制建设。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首先,加快立法步伐。如建立健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洗钱法》和《市场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使打击地下经济有法可依。严格执法。对地下经济切实做到有案必查,坚决纠正过去的以罚代刑、知法犯法、权凌驾于法制上的行为。其次,加强国际立法合作。在跨国贩毒、洗钱、走私等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冻结地下经济的国外账户,实行引渡制度,坚决严厉打击国内外一体化的地下经济活动。
4.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地下经济规模与财政支出之间具有正相关,但利用财政政策控制地下经济规模的作用时间可能较长。因此,目前建议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地下经济通过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使货币政策随之发生变化,而货币政策对控制地下经济规模也具有有效性。因此,应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使政策的实施可以使我国的货币金融环境处在一种良好和稳定的状态之中,从而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5.完善现有统计制度。地下经济的最直接危害即体现为对宏观经济数据的不实影响。因此,要想治理好地下经济活动,也应从源头抓起。首先,完善现有统计体系,把地下经济纳入宏观经济统计范畴。从总体上大致掌握地下经济的规模和地下经济对国民经济信息系统中一些经济指标,以促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其次,建立并完善地下经济住户调查制度。比如在经济调查之前应做好信息资料的保密承诺,从而使住户调查获得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并真正成为国家完善统计数据,提高统计质量的有效保证。
结束语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项政策和措施都在与国际接轨,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我们有必要研究我国的地下经济,这不仅能过促使我们国家的核算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也对加强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黎.中国地下经济研究与估计(1990-2004)[J].统计研究,2006(9):42-46.
[2]张运成.全球地下经济发展态势[J].现代国际关系,2001(3):51-55.
[3]尹平.隐性产业与政府规制的经济学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3):67-71.
[4]王小鲁.我国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4):17-20.
[5]王景峰,张屹山.我国转轨时期通货膨胀特征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2):49-53.
[6]Era Dabla-Norris.Andrew Feltenstein.An Analysis of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and Its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R].IMF Working Paper,2003.
[7]Jordi Caballe.Judith Panades.Inflation,tax evasion,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onsumption[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4,26:567-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