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道德经》卷及相关问题

来源 :东方艺术·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85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孟作为元代著名书法家,篆隶真行草皆善,鲜于枢认为其小楷为第一。《道德经》是赵晚年成熟期著名的小楷代表作。本文从《道德经》作品风格角度出发,试图探析这一书风的形成即其师承状况,述其受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钟繇影响,及与道教写经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作品的整体风格、版本等相关问题。
  一、赵孟頫与《道德经》概况
  赵孟【1】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晶宫道人、欧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孟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行台御史程巨夫奉召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以之入见……是岁六月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2】
  《元史》赵孟本传云:“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鲜于枢跋于赵38岁书《过秦论》云:“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道德经》小楷,界乌丝直栏,纵24.5厘米,横618.6厘米,计百余行923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卷首绘老子直立画像,并以小楷书其《道德经》全篇,款署“延祐三年,岁在丙辰三月廿四五日,为进之高士书于松雪斋,孟”。前后钤有“赵”、“大雅”、“赵子昂氏”三印。卷首有明姚绶行书“松雪书道德经”六字,卷尾右下角有明项元汴小字书“墨林项元汴家藏”一短行,前隔水綾上有近人张爰二题。见著于明陈继儒《泥古录》、汪砢玉《珊瑚网书跋》、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顾复《平生壮观》等著录。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言》,分《道经》、《德经》两篇,八十一章,文约义理,对社会、人生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道德经》卷是赵孟著名的道教写经之一。
  二、《道德经》作品风格的师承
  1、受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影响
  赵氏一生曾多次书写小楷道德经。其晚年书写的这卷长达五千言的小楷,书于延祐三年(1316),时年63岁。
  此卷多受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影响,端庄严正,格调典雅,结构稳健,点画精到,笔笔中锋,兼有魏晋小楷的笔意、唐代小楷的严谨法度。
  虞集介绍赵孟取法“二王”时称:“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变其形。”《洛神赋》就是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原石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为王献之仅存的小楷刻本)。
  《洛神赋》原迹书于麻笺,入宋残佚。唐时为柳公权所得,仅存13行,250字。宋绍兴初年(1131)刻入《博古堂帖》现有刻本流传。曾归赵孟收藏。刻本有二,一为“碧玉版本”,一为“白玉版本”,世以“碧玉版本”为优。流传甚广的碧玉版剪裱本,十三行变为二十八行,失去了原来分行布白之意趣。
  董其昌《容台集》称:“《洛神赋》真迹元时犹在赵子昂家。今虽宋拓,不复见矣……赵文敏得宋思陵《十三行》于陈灏,盖贾似道所购,先九行,后四行,以‘悦生印’(悦生堂为贾似道堂名)款之,此子敬真迹。至我朝存唐摹耳。无论神采,即形模已不相肖。”
  历代对《玉版十三行》评价至高,成为“小楷极则”。赵孟誉其为“天下第一小楷”,他在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的跋语称:“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二百五十字,人间止有此本,是晋时麻笺,字画神逸,墨彩飞动。(见王世贞《古今法书苑》)”
  《道德经》在用笔与风格神韵上承继了《洛神赋》十三行,而非仅求形似。起笔不藏锋,笔笔中锋,无往不复,无垂不收,点画映带自然……《道德经》中“子”竖钩、“萬”字横折钩、曲头撇的写法,乃至“长”字整个字形,与《洛神赋》十三行十分相似。献之书“字画神逸,墨彩飞动”,以雅致称胜,《道德经》的虚和婉朗、灵动秀逸的中和美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赵书笔笔中锋,力挽宋代苏黄全用偏锋的笔法,整体风格姿媚圆活,一改南宋恣肆躁露的书风。
  2、受钟繇影响
  明代宋濂《浮山远公传》称:“赵魏公之术凡三变,初临思陵(赵构,思陵为其寝陵),中学钟繇及羲、献,晚乃学李北海。”赵孟在重提《兰亭考》中称:“余往作小楷,规模钟元常、萧子云。”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魏国大臣、书法家。东汉末为廷尉正、黄门侍郎。工书法,师承刘德升、曹喜、蔡邕,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结构朴茂,章法自然,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他的真迹没能流传下来。宋以来法贴中所刻《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等。
  《宣示表》书法结体宽扁,意蕴空灵,兼带隶书笔意。《道德经》中一些横的写法,“同”、“用”等字短竖的写法,“以”、“不”字字形,用笔方法十分接近《宣示表》。
  萧子云传世书迹,北宋时内府尚存。《宣和书谱》著录有草书一帖《千字文》,正书二帖《进写故启》《颜回问孝》,《淳化阁帖》收入其真书《书列子》一帖。今传世少,《道德经》中是否受其影响,难以断言。
  三、《道德经》与道教写经的关系
  赵一生写小楷道经、佛经无数,在师法二王的基础上,融以唐人写经,如《灵飞经》,不无可能。张丑说:“《灵飞六甲经》,锺绍京书…….后有倪云林、虞集跋,全仿《黄庭经》,赵子昂师之,十得其三耳。”董其昌《画禅师随笔》卷一《临锺绍京书跋后》称:“赵文敏正书实祖之(锺绍京)” 。
  《灵飞经》,道教经名。主要阐述存思之法。今道教藏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一卷。《灵飞经》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无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为唐钟绍京书。钟绍京,字可大,虔州赣人。官至中书令,越国公。书学二王、褚、薛,在当时是享有盛名的书家,时号“小钟”,也是收藏家,个人收藏名家真迹数百卷。
  《灵飞经》结体宽绰舒展,笔势圆劲,字体精妙,结构严谨,风格古雅,端庄灵动,虽有细若毫芒处,而骨力不减,转折处提按自然巧妙。后人初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   杨震方《碑帖叙录》评价说:“《灵飞经》为著名小楷范本,艺术特点:行笔柔和圆润,主笔多以夸张的长横画、捺脚和折勾等书字,结体略扁,规矩美丽,字字稳重流畅而又不失艺术个性。”
  《道德经》在用笔上借鉴《灵飞经》,起笔露锋,中锋用笔,笔画连贯,结体修长,横细竖粗, 收笔的处理上相似,但较《灵飞经》稍内擫。《道德经》横画、短竖的处理,如“其”字的短竖与《灵飞经》“甚”字竖的写法基本一致,“心”整个字形十分接近,仅两点的方向不一,还有对长点反捺的运用,皆可找到相同之处。
  此外,《道德经》较前期作品更加飘逸。纵观赵孟的小楷作品,早期以《禊帖源流考》尤为突出,多钟繇、萧子云之意;中期学二王,笔力日进,“全发右军者,风格暇整,意度清河”【3】;至大德九年《高上大洞玉经》,笔意流动,形成自己风格,并逐渐出现典雅、妍丽、飘逸的趣味。这一飘逸的审美特征,黄惇先生认为这种风格非来自于二王,而是曾取法东晋道士杨羲的《黄素黄庭内景经》。
  笔者认为赵受六朝道教写经影响,但是否曾取法东晋道士杨羲的《黄素黄庭内景经》,仍有待商榷。六朝道教写经重视书法之精能,若摹符粗略,则会受到有道之士的鄙斥,陶弘景《真诰·运象篇第一》【4】中有详细描述,“生造乱真,共作巧末,趣径下书,皆流尸浊文,淫僻之字,舍本效假,是嚣秽死迹耳”。书中又云“夫人在世,先有能书善为事者,得真仙之日,外书之变亦忽然随身而自反矣。真事皆迩者,不复废今已得之浊书,方又受学于上文.而后重知真书者也.” 学道者须精书法,这样在修得真人、神仙时,凡俗之书也会忽然变成“真书”的。
  道经的抄写,为存真不失原样,往往依真迹采用勾摹之法,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探讨“天师道与书法的关系”关系时,指出“据此,知道家学经与画符必以能书者任之。故学道者必访寻真迹,以供摹写。适与学书者之访寻碑帖无异。(可参阅道藏翔字号贾嵩撰华阳隐居先生内传所纪)是书法之艺术实供道教之利用。”【5】
  虞集在赵孟六十三岁时所书的《高上大洞玉经卷》(元祐三年写本)后跋云:“昔华阳洞中仙经,多杨、许二君手书,结字画符之妙,所以为洞天千载秘宝。近世吴兴赵公子昂,书法卓绝,偏善小楷,又尝亲受洞诀于茅山刘真人,所以书此。其可宝不愧古人矣。仆参学以来,忽焉老至,得隐地于临川华盖浮丘坛东麓仙人茅公修行故处。将结龛诵经,得见此卷,犹记是年与赵公同在京师。今廿三春,公与刘君各已仙去,溯瞻回风,俯仰慨然。大洞三境弟子虞集书。”从侧面也可看出赵的小楷与道家写经的关系。跋中提到当时茅山华阳洞尚存有晋时的杨、许二真人所传手书墨迹,作为虔诚道教徒的赵孟頫,经常书写经书,既亲受洞诀于茅山刘真人,应看过这些真迹。
  而且,虞集从仁宗在东宫时即为赵孟属下,与赵之感情似在师友之间,他们对赵又非常熟悉,都深受道教影响,其言论应当比较可靠。
  赵书《道德经》不止一本,此卷上款称“进之高士”。徐邦达先生考《装余偶記》卷二,宋高宗书《孝经》册,后有一跋,末识“岁次已亥(当为大德三年)中秋日,武林崔晋拜于书”,钤“崔氏进之”一印,因知进之为崔晋之字,杭州人。又据《辍耕录》卷一《先辈谐谑》一条,又知崔氏后住湖州。
  顾复《平生壮观》中记载,延祐黍年孟秋七月望日赵为进之又书道德经,比前日更佳。
  四、 《道德经》的版本
  据文献记载,赵一生多次书小楷道德经,除此本墨迹外,现有刻本流传。近人杨震方编著的《碑站叙录》中说:“元赵孟屡书此经。刻石者三,元有‘茅绍之本’、明有‘墨池堂本’,清有‘安素轩本’。后两本笔法不同,而流传颇广、然终不逮茅绍之所刻、惜拓本不易得。”明拓墨池堂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元赵所书《道德经》,元刻帖拓本留传至今者甚少,除有元茅绍之本之外,还有一部鲜为人知的元顾善夫本在世。
  元顾善夫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此本为剜裱册页装、一册,25开,黄棉纸浓墨拓。每开页帖心高24厘米,宽13厘米,刻乌丝栏7行。首题“太上玄元道德经”,落款为“延佑三年岁在丙辰三月廿四五日为进之高士书于松雪斋”楷书两行,旁有“孟”二字,下铃“赵氏子昂”方印。帖尾刻“善夫顾信摹勒上石,姑苏吴世昌镌,延佑戊午十一月也”两行楷书小字。楠术封面上有章钰题签‘赵松雪书太上玄元道德经”,旁有小字一行‘元刻元拓前人所谓亲见汕人吹玉笛也茗移秘笈”。该帖摹勒者也是顾善夫,镌刻者昊世昌。【6】元茅绍之本是赵氏在元大德十一年53岁时所书。元顾善夫本是赵氏在延佑三年63岁晚年时所书。
  五、《道德经》风格
  此卷《道德经》从头至尾沉着婉转,用笔精到,和谐统一。《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老子乃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之所终。”《道德经》五千余言,赵自题“延祐三年岁在丙辰三月廿四五日”,可知此帖分作两日完成。
  从用纸及画风两方面可推断,“下希及之”之前或为“廿四日”书,其后或为“廿五日”书。此卷共由六段纸张组接而成,卷中有五处骑缝章,每处三方,全卷第一百八十四行,“下希及之”处是唯一个将内容写完,并与其后换纸书写的地方。从书风看,“下希及之”之前所书提按变化略微强烈,其后所书更为厚重些,差异微小。
  整幅作品点画精到,结体稳健,疏密适宜,笔画舒展。虽法度严谨,备极楷则,但由于字大小随度,用笔灵秀飘逸,绝无工板和局促感。姿态绰约,流美潇洒,结构和笔法上精心用意。
  综观赵孟的小楷书,常常是洋洋洒洒数万言,首尾一致,无一懈笔,用笔精到而不失清灵爽利,楷法谨严而不失圆活飘逸,丝毫无板滞局狭之气,上承晋唐,下启明清,后世难有与其匹敌者。然其中有些字也存在雷同、少变化的病弊。
  并且宋三百余年,在苏、黄、米的倡导与带领下,行草书成绩斐然,然善小楷者寥寥无几,赵孟一出,以其圆转流动的笔势、温润闲雅的结体、有晋人之韵无唐人之拘的小楷书风,给书坛带来生气。赵书意度清和、遒媚,力挽“怒张筋脉”的燥露、欹侧、纵肆、轻视古法的南宋书风。他师法晋唐,托古改制,取唐人结体的端正谨严,而饰以魏晋书法的姿媚风流,最终自成风格。   自赵以后,小楷书法蔚然成风,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等无不受赵之影响。同时赵孟小楷中高超的用笔技巧以及字里行间显露出的安闲自得的意趣,也深深影响着他的行书。
  赵体精熟,这一点得到元以降书家的非议。董其昌“吾书似可直接赵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润之气。”“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弗作意,吾书往往率意,当吾作意,赵书似输一筹,第作意者少耳。”(《容台别集·书品》)清代吴德旋说:“山谷生中熟,东坡熟中生,君谟(蔡襄)、元章(米芾)亦尚有生趣。赵松雪一味纯熟,遂成俗派。”(《初月楼随笔》)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赵孟)小楷法《黄庭》、《洛神》,于精工之内时有俗笔。”
  参考书目:
  《元史》(明)宋濂著,中华书局1976
  《松雪斋文集》,(元)赵孟頫著,黄天美校,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8
  《中国书法史·元明卷》,黄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风来堂集黄惇书学文选》,黄惇,荣宝斋出版社,2010.6
  《赵孟頫研究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年版
  《书画为寄——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许江、马义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赵孟頫书法艺术》,张国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6
  《赵孟頫道德经》,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8
  《王羲之王献之小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8
  《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著;屠友祥校注,江苏教育出版2005.10
  《真迹日录》,(明)张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06
  《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卞永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08
  《平生壮观》,(清)顾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古书画过眼要录——元明清书法》,徐邦达,紫禁城出版社2006
  《古书画伪讹考辨》,徐邦达,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海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87.12.
  《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钟银兰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7
  《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王德毅、李荣村、潘柏澄编,中华书局1987.09
  《江西艺术史上》,钱贵成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12
  参考论文:
  《赵孟頫及其书法艺术简论》,王连起,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2期
  《赵孟頫书法研究发微》,张明,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赵孟頫书法艺术风格成因浅探》,张世刚,载《中国书画》, 2004年第5期
  《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南飞雁,载《新美术》,1995年第3期
其他文献
下班到家还没坐稳,6岁的女儿背着小手向我跑来。先是怯生生地望着我,继而一头扎进我怀里。我爱怜地抚摸着她的满头秀发,心里直纳闷:女儿过去很少对我如此亲近,今天这是怎么啦?良久,女儿从我怀里挣脱,郑重其事地说:“爸爸你真了不起!”我越发纳闷,不解地问:“爸爸有啥了不起?”只见她把一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举过头顶,脑袋一歪神秘地说:“爸爸是功臣,爸爸你真棒!”听到这没头没脑的奉承话,当时我激动得不得了,于是
期刊
晚风如晨雾般在山野飘荡  心潮在孤寂的思绪里涨落  透过那扇没有关闭的窗  揭开了你诱人的面纱  当温馨留存于心间  意境把你依依留恋  孔明灯召唤着遥远的光  那是中秋夜迷人的月亮  似悬于水面的航标灯  把追忆泊在了思念的海中  明亮的月光如纤长的手臂  搅动着深深如许的幽潭  圆圆的中秋月饼  荡起了流连忘返的盈盈笑意  当渐渐远去的风铃声  成为孩童喃喃的梦呓  那群调皮闪烁的星星  害羞
期刊
森林鸟类研讨会在花果山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如何对付异类入侵。  天堂鸟是这次研讨会的发起者,他梳理了一下羽毛,跳了一小段芭蕾,又唱了最新创作的神曲,赢来阵阵掌声。天堂鸟清了清嗓子,振振有词:在我们的森林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动物,它们既没有我们漂亮的羽毛,也不会飞,但它们会使用工具,它们砍掉了千年古树,和我们抢夺果子吃,还把我们的同类抓进笼子。  乌鸦“呱”地大叫一声,我也看见过,它们太可恶了
期刊
因为公司周年庆,集团公司报纸要出版专刊,那天负责单位通讯这块的孙总要求通讯员们写稿子,内容主要是关于公司成立多年自己在工作多年的感想。  通讯员的会议一开完,给人的感觉就像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想想只是身份和环境的不同罢了。以前是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作文去写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了将来的高考作文能拿高分。而当自己离开学校多年,成了单位的一分子之后,按照领导所要求的来写,是
期刊
岁月如歌,微笑着唱着生活的歌谣,以感恩的心态迎接新的第一天。  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春有百花秋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哲人说,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己经过去,留下美好的回忆,过滤掉不开心的往事;活在当下,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健康地生活,快乐地阅读;明天会是什么样呢?怀着憧憬的心情,期盼明天生活更美好!让快乐永恒,让健康与我们相伴,让幸福在周围环绕。每一天都是美好的一天,生活就是最大
期刊
武夷山水颂(三首)  一 竹筏漂流  人间仙境何处有?武夷九曲去漂流。  山峦叠翠碧波绕,竹筏载我梦中游。  二 水月亭上观光  余镇水月四面观,双乳玉峰印人寰。  天游峰道人流涌,疑是腾龙入云端。  三 玉女峰感怀  玉女下凡恋大山,玉帝颜面顿无光。  不听劝阻父皇怒,点化二峰立溪旁。  隔江相望多凄楚,年复一年痛断肠。  安得二人重相聚,不叫游人空悲伤。  漫步江汉大学  夹道垂柳行,芦
期刊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不知不觉中,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妻子从附近的寿康永乐超市购买了一袋月饼,不料刚到家就被4岁的女儿发现了,小家伙哭着闹着要吃“饼饼”,没办法我只好剥了一个小月饼给女儿,女儿拿起月饼就往嘴里送,红扑扑的小脸瞬间就乐开了花。看着女儿开心满足的样子,我和妻子都哭笑不得,而这也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过中秋节时的一些情景。  那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父亲还是一位农民,母亲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班。
期刊
父亲已经走了十四个春秋  病魔夺去了他六十八岁的生命  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的人生经历  成了父亲唯一留下的精神财富  父亲在战火中投身革命,接管城市  在发电厂,遇敌机前来轰炸  父亲跟着军代表,用手枪命令厂长  五分钟内必须让黑烟变成白云  八年后,父亲戴着白手套,只一下  就将一汽发电厂投产的闸刀合上  于是,宽敞的车间里机器轰鸣  一辆辆“解放牌”汽车鸣笛驶出厂房  三十年后,父亲早已转战到鄂
期刊
女儿很淘,像男孩的性格,邻居们都称她是“假小子”。但她的羽毛球打得很不错,手法颇有专业风采,常在学校举办的各种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中获得冠军。有时跟成人较量,居然还能大比分获胜,赢得大人们一致喝彩。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里,小孩们很不服气,所以一放学就来找她比个高低,但每次都被她在一阵狂抽狂劈下杀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不得不服。女儿可以说是打遍小区无敌手,因此就表现得洋洋自得起来,总摆出个王者的气派。  要
期刊
话说昨天风和日丽,下午我特意换了一身行头。在单位和她们东拉西扯了一圈,红姐提议说逛街去吧,不要辜负了这大把春光。我低下头,看了看自己足有六七厘米高的新鞋子,踌躇再三,终于敌不过那花花世界的诱惑,遂一咬牙一跺脚:“姐今天豁出去了!”于是乎几个大龄美女扭着腰肢溜出了厂门。  照例是从1+1边儿上开始,什么鞋柜,饰品店,精品屋,化妆品行……没有一个能逃得过我们的法眼。想买的自然精挑细选,不买的一番品头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