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专注于事物本身会让人陷入迷局,研究人们对它的看法却能让人豁然开朗。同一个人,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称呼。最戏剧性的例子莫过于拿破仑进攻巴黎,随着战线的层层逼进,巴黎的报纸每天都在改变着措辞。第一天赫然印着,“科西嘉怪物登陆儒昂港”;第二天,“杀人魔王向格拉斯挺进”;第三天,“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第四天,“波拿巴将军攻抵里昂”;第五天,“拿破仑将军光复枫丹白露”;第六天:“皇帝陛下即将凯旋巴黎!”由唾弃到轻蔑到恐惧再到尊崇,一个星期不到,巴黎人的轻浮和孱弱就跃然报头。
城市也是如此。人们对城市的感情可以从城市的名字中看到,而一个城市的名字,则由许多条路的路名组成。二战结束,当柏林被攻陷,这个原本可能成为巨大帝国首都的城市连自己的路名都无法保存。我经常到处跑,有收集地图的癖好,每个城市的样子都不一样,有些凭河,有些依江,然而相差最大的就是每个城市的路名。因此当我写浦东时,首先想到的,也是浦东的路名。
浦东生活是否舒适尚可探讨,可不得不承认,浦东的路名多半很好听。粗粗想来,只记得“碧云”,“明月”,“锦带”,“芳甸”,像个大花园似的,毫无人间烟火气。仔细研究地图,又发现了命名者的工巧用心。拿杨高路罗山路的碧云社区来说,东西向的三条是“蓝天”,“碧云”,“明月”,南北向的则是“黑松”“白桦”“蓝桉”“红枫”,不仅词性相对,意境也颇为优美,加之碧云社区正是有名的国际社区,充满了多元文化的交叉和碰撞,或许“黑松”“白桦”“蓝桉”“红枫”就是“黑人”“白人”“蓝人”“红人”的抽象化?好吧好吧,我不知道蓝人是什么……
外高桥保税区内就是另一种风格了。马吉路对应的是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菲拉路对应的是菲律宾的马尼拉,奥纳路对应奥地利维也纳,日京路对应日本东京……从每个国家的名字中抽一个字,再从该国首府的名字中抽一个字,这规则简约,明快,充分体现了现代贸易时代的高效和透明。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德国的曼海姆,那个城市也同样以规划感强烈,道路好找著称——方法是把每个街区按横向ABCDEFGH,纵向12345678的顺序加以命名,虽比外高桥保税区的命名方式更为便捷,却难免多了一些前工业时代的呆板,少了一些人文情趣。
其实,私心最偏爱的,还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道路命名。纵向的是“牛顿”,“居里”,“哈雷”,“高斯”,横向的则是“李时珍”,“郭守敬”,“祖冲之”和“张衡”……在科学家精神的守护下,微电子,生物医药等一个世纪前还完全无法想象的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在高科技园区工作的年轻科研人员有一种从未离开过校园怀抱的错觉。用地名命名道路的很多,用人名命名道路,却似乎不是中国大陆的传统,也难怪我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这片区域会大声欢叫,而日后去那里实习,又总是感到亲切莫名。
没有比较,总觉得这样并无特别。然而另一个和浦东同样著名的经济特区,深圳,就没有浦东这样的幸运了。深圳的路名,向来是本地人的心头大患,外地人的莫名根源。据统计,市内共有重名道路661条,宝安区和罗湖区各有一条“春风路”,而罗湖区、龙岗区、宝安区都有一条“水库路”,至于什么公园路,创业路,前进路,平安路,同富路之类的道路更满城皆是,新来的移民跑了十几公里,忽然看到了相同的路名,不知是否会发出“鬼打墙啊!”的惨叫。这些道路的名称无一不带有强烈的改革开放早期的色彩,的确,从那时起,深圳特区内外的道路规划和命名就由不同的权责部门管辖:关内由规划部门负责,关外则由各村、镇、乡自行处理,因此重名的道路大多一条在关内,一条在关外。而早些年在关内除了规划部门,华侨城、南油、招商局等八大企业集团在政府划给他们的区域内也享有独立的规划权,这就是关内也存在部分道路重名的原因,比如,南山,罗湖和福田就各有一条路叫作“梅园路”。除了重名问题,深圳还有六千条左右的道路尚未命名,或只有施工人员给取的临时名称。“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之类的山寨路名在深圳简直泛滥成灾,有时走在街头,情不自禁会有一些恍惚,仿佛置身于某个劳教营或看守所,只要大喊“一号五号八号,出列!向左……转!”那些无名的,哀伤的道路就会踏着整齐的方步逃离这个城市。作为最早开发的特区之一,深圳的活力,匆忙,混乱,都在它的街头巷尾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
既然说到了深圳,就难免想起香港。这座做了大英帝国百年殖民地的城市,路名之复杂古怪,对内地人来说真是很大一个挑战。大部分路名用英语,这能理解,毕竟英式遗风,泱泱未散,可英语译成了中文,却反而让人看不懂,读不顺,记不住。为什么Nelson路是“奶路臣路”?为什么Oaklands路是“屋兰士路”?为什么首任总督Pottinger街会变成古怪好笑的砵甸乍街?最让我抓狂的是,Prince Edward Road并未被译作爱德华王子大街,而是被无辜地翻成了——太子道!在香港居住日久,我忽然开窍,试着用粤语去念那些英语,原来拗口的汉译路名,统统来自于英语的粤语发音,智慧的香港人,发明了茶餐厅的香港人,对牛排和云吞同样热爱的香港人,你们混搭的水平真是让我不得不服……我的思绪飞越过香港密如蛛网的小路,飞越过深圳奇形怪状的城中村,轻轻落在千里之外的故乡上海,那里不也曾密布着辣斐德路(Route Lafayette)这样洋泾浜的街名么?现在,温柔的浦江将两岸分开,左岸是深沉老派的旧区,右岸是活泼规整的新区,这个城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城市也是如此。人们对城市的感情可以从城市的名字中看到,而一个城市的名字,则由许多条路的路名组成。二战结束,当柏林被攻陷,这个原本可能成为巨大帝国首都的城市连自己的路名都无法保存。我经常到处跑,有收集地图的癖好,每个城市的样子都不一样,有些凭河,有些依江,然而相差最大的就是每个城市的路名。因此当我写浦东时,首先想到的,也是浦东的路名。
浦东生活是否舒适尚可探讨,可不得不承认,浦东的路名多半很好听。粗粗想来,只记得“碧云”,“明月”,“锦带”,“芳甸”,像个大花园似的,毫无人间烟火气。仔细研究地图,又发现了命名者的工巧用心。拿杨高路罗山路的碧云社区来说,东西向的三条是“蓝天”,“碧云”,“明月”,南北向的则是“黑松”“白桦”“蓝桉”“红枫”,不仅词性相对,意境也颇为优美,加之碧云社区正是有名的国际社区,充满了多元文化的交叉和碰撞,或许“黑松”“白桦”“蓝桉”“红枫”就是“黑人”“白人”“蓝人”“红人”的抽象化?好吧好吧,我不知道蓝人是什么……
外高桥保税区内就是另一种风格了。马吉路对应的是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菲拉路对应的是菲律宾的马尼拉,奥纳路对应奥地利维也纳,日京路对应日本东京……从每个国家的名字中抽一个字,再从该国首府的名字中抽一个字,这规则简约,明快,充分体现了现代贸易时代的高效和透明。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德国的曼海姆,那个城市也同样以规划感强烈,道路好找著称——方法是把每个街区按横向ABCDEFGH,纵向12345678的顺序加以命名,虽比外高桥保税区的命名方式更为便捷,却难免多了一些前工业时代的呆板,少了一些人文情趣。
其实,私心最偏爱的,还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道路命名。纵向的是“牛顿”,“居里”,“哈雷”,“高斯”,横向的则是“李时珍”,“郭守敬”,“祖冲之”和“张衡”……在科学家精神的守护下,微电子,生物医药等一个世纪前还完全无法想象的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在高科技园区工作的年轻科研人员有一种从未离开过校园怀抱的错觉。用地名命名道路的很多,用人名命名道路,却似乎不是中国大陆的传统,也难怪我第一次在地图上看到这片区域会大声欢叫,而日后去那里实习,又总是感到亲切莫名。
没有比较,总觉得这样并无特别。然而另一个和浦东同样著名的经济特区,深圳,就没有浦东这样的幸运了。深圳的路名,向来是本地人的心头大患,外地人的莫名根源。据统计,市内共有重名道路661条,宝安区和罗湖区各有一条“春风路”,而罗湖区、龙岗区、宝安区都有一条“水库路”,至于什么公园路,创业路,前进路,平安路,同富路之类的道路更满城皆是,新来的移民跑了十几公里,忽然看到了相同的路名,不知是否会发出“鬼打墙啊!”的惨叫。这些道路的名称无一不带有强烈的改革开放早期的色彩,的确,从那时起,深圳特区内外的道路规划和命名就由不同的权责部门管辖:关内由规划部门负责,关外则由各村、镇、乡自行处理,因此重名的道路大多一条在关内,一条在关外。而早些年在关内除了规划部门,华侨城、南油、招商局等八大企业集团在政府划给他们的区域内也享有独立的规划权,这就是关内也存在部分道路重名的原因,比如,南山,罗湖和福田就各有一条路叫作“梅园路”。除了重名问题,深圳还有六千条左右的道路尚未命名,或只有施工人员给取的临时名称。“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之类的山寨路名在深圳简直泛滥成灾,有时走在街头,情不自禁会有一些恍惚,仿佛置身于某个劳教营或看守所,只要大喊“一号五号八号,出列!向左……转!”那些无名的,哀伤的道路就会踏着整齐的方步逃离这个城市。作为最早开发的特区之一,深圳的活力,匆忙,混乱,都在它的街头巷尾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
既然说到了深圳,就难免想起香港。这座做了大英帝国百年殖民地的城市,路名之复杂古怪,对内地人来说真是很大一个挑战。大部分路名用英语,这能理解,毕竟英式遗风,泱泱未散,可英语译成了中文,却反而让人看不懂,读不顺,记不住。为什么Nelson路是“奶路臣路”?为什么Oaklands路是“屋兰士路”?为什么首任总督Pottinger街会变成古怪好笑的砵甸乍街?最让我抓狂的是,Prince Edward Road并未被译作爱德华王子大街,而是被无辜地翻成了——太子道!在香港居住日久,我忽然开窍,试着用粤语去念那些英语,原来拗口的汉译路名,统统来自于英语的粤语发音,智慧的香港人,发明了茶餐厅的香港人,对牛排和云吞同样热爱的香港人,你们混搭的水平真是让我不得不服……我的思绪飞越过香港密如蛛网的小路,飞越过深圳奇形怪状的城中村,轻轻落在千里之外的故乡上海,那里不也曾密布着辣斐德路(Route Lafayette)这样洋泾浜的街名么?现在,温柔的浦江将两岸分开,左岸是深沉老派的旧区,右岸是活泼规整的新区,这个城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