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喉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对80例喉部组织标本(32例喉癌、24例手术安全缘组织、24例喉部正常粘膜)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喉癌及手术安全缘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93.8%、16.7%,而24例正常喉粘膜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喉癌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喉癌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喉癌的组织特异性标志物。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aryngeal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80 cases of laryngeal tissues (32 laryngeal carcinomas, 24 surgical margins, 24 laryngeal normal mucosa) by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TRAP).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telomerase in laryngeal cancer and surgical margin were 93.8% and 16.7%, respectively. No telomerase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24 cases of normal laryngeal mucosa.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laryngeal cancer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ge, sex,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linical stage (P> 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aryngeal carcinoma and may be the tissue-specific marker of laryngeal cancer.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医疗行业的前进步伐,同时也促进了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在提升用药安全性的工作中,临床药师体现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针对目前的中药临床药学而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农十三师党委把“突出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今年全师重点工作之一,制订了实施方案,建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召开两次会议动员部署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相继出台
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各种学术会议数量猛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同时,也对医学科研工作起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这时,一辆急驰的救护车“吱”地一声在门前停下,车上抬下了一位年过半百的男士.被抬进急诊科的患者这时已是
城乡居民和各类群体收入三年行动计划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高度制定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看,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阶段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最近,一些媒体相继报道:我国公安部将建立身份证数据库,实行全国联网,身份证将被IC卡取代。并说明,IC卡上有一个小芯片,它就犹如一台小电脑,能将公民的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地址等一系列身份特征以及身份证号码等个人相关资料存入其中。全国首张“基因身份证”于今年2月初在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院物证教研室诞生,该身份证上有10个位点的个人特异遗传标志和DNA指纹防伪条码,能显示持卡人存在的惟一性。  那么,
目的:观察针灸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评价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针灸组,针灸组28例,对照组32例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CTLA4Ig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双基因共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IRES序列与CTLA4Ig和EGFP基因构建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脂质体法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