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腿佛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发带着日军队长福岛找到了周仲南家,想买他写的拳谱。
  周仲南说,我大字不识半篓,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哪里会写什么拳谱。
  我两年前亲耳听你大徒弟董林说的,不可能假。田发说。
  董林那货的话你也信?周仲南有些气愤,我是瞎了眼,教出这么个东西。他不好好习武却走邪道,把我的武馆都搅黄了。
  田发说,你还是把拳谱卖给皇军吧。不但能挣笔大钱,还能让皇军帮你收拾董林。
  我倒是想发这财,可的确没有拳谱啊!周仲南不停地叹气。
  这时,一直没吭声的福岛开口了,周先生,没有拳谱也没关系,我愿出500大洋请你亲自传授拳法。
  这?周仲南想了想,说,我年逾七旬,身体老迈,也教不了什么,你们还是另请高人吧。
  福岛笑着说,周先生,你好好想想,动动嘴就能发财呀!
  周仲南摆了摆手说,我倒是想发财,可折腾了几十年,实在是没有那个命啊!
  那,好吧。我会等你主动找我的。福岛说完,向周仲南鞠了一躬,带着田发走了。
  周仲南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
  福岛走后第三天,周仲南其他两个徒弟和家人被抓的消息突然传了过来。周仲南思考再三,到“好再来”理发店理发时,和店主老孙悄悄商议了一番,决定第二天去找福岛。
  福岛看到周仲南,嘴角掠过一丝冷笑,故作惊讶地说,周先生想通了?
  通了,通了。周仲南说,要是再不通,我媳妇他们能把我吃了。
  福岛嘿嘿笑了一会儿,问,周先生肯定还有别的条件吧?
  周仲南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说,你们昨天抓的那些人都是良民,没做啥对不起皇军的事。你看,能不能先把他们放了?
  福岛说,既然是良民,放人的没问题。只是不知我答应的500大洋,是多呢?还是少呢?
  周仲南微微一笑,見一个日本兵正挑着两桶水走进门,便蹭蹭几步蹿到那个日本兵跟前,趁他一愣神的工夫,摘下水桶放在两手的手腕处,平举着稳稳走了20几米,轻轻放在房前的台阶上,桶里的水却没有溅出一滴。他走过的路线上,原来完好的一块块青砖,上面竟然布满了踩断的裂纹。
  福岛张大的嘴,好久都没有合拢。
  连着20多天,周仲南只是让挺进队的50多个队员蹲马步,每天至少要蹲5个小时。蹲得不好的,周仲南有时会大声呵斥。队员们叫苦不迭,纷纷向福岛诉苦。福岛犹豫再三,和田发商量,他这不是耍花招吧?田发说,这老家伙把脸看得比啥都重,现在应该是在打基础,再等等看。
  从第二个月开始,周仲南开始给队员们传授自创的拳法。可唯有身材瘦小、功夫最差的小野必须半天练拳,半天蹲马步。小野动作做得不到位,周仲南会一遍遍地纠正,甚至会拿棍子敲打。
  10天后,周仲南把功夫最好的大熊找出来,让小野跟他比试一下。小野怯怯地看着高自己半头的大熊,想往后缩。周仲南大吼了一声,说了几句什么。小野这才把腰挺了起来,瞪着眼睛,向大熊扑了过去。
  谁也没想到,两人比试了3次,皆以大熊倒地落败告终。
  周仲南说,从明天开始,半天练拳,半天蹲马步,谁也不能例外。
  好,好。吆西!福岛向周仲南伸出了大拇指。
  两个月很快便过去了。福岛看看自己的队员接连打败了田发请来的两位高手,非常满意,当天晚上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宴为周仲南送行。
  周先生劳苦功高,可惜明天就要走了,真有些舍不得啊!福岛举起一杯酒说。
  好!为了太君的这份盛情,我今晚豁出去了。周仲南喝得满脸通红,热汗直淌,不到一个时辰,便倒在炕上,呼呼大睡起来。
  半夜时分,田发拎着枪,带着七八个人冲进了周仲南的屋子,里面却空空如也。
  半个月后,福岛接到密报,率领全体队员悄悄出动,准备偷袭100里外八路军首长的驻地。走到半路,队员们感觉双腿发沉,难以迈步。福岛只好下令休息片刻。可几个小时过去了,除了小野,队员们下肢都已经失去了感觉,无论如何也站不起来。
  小野瘸着腿走到福岛面前,哭着问,这是怎么了?
  福岛没有回答小野,他呆呆地看着瘫倒在地上的队员们,掏出消音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其他文献
开荒占草的时候,碾子沟里先后搬来了几户人家,形成一个小小的村落。他们没有农具,就刀耕火种;没有房子,就搭地窨子。这都不算啥,唯独在粮食收下来的时候,人们却添了一股愁肠:还没有碾子没有磨呢!总不能带皮吃吧?有的人被逼无奈,只得用石杵捣米,用鞋底搓,煮出来的饭呀,直扎嘴。  财主刘大晃见此情景,心里暗暗欢喜。他家有一盘碾子,他开起了碾房,碾一斗米得交一升。尽管加工费高得惊人,乡亲们也忍痛去碾。就这样,
期刊
胡雪岩开办了一个阜康钱庄。有一天,钱庄来了两个当兵的,他们两手空空,没有带任何存执凭证,却说要取老乡的一万二千两银子。伙计当然不肯付钱,将这件事情汇报给胡雪岩。没想到胡老板查明二人的身份后,不仅答应付钱,而且连本带息一共给了他们一万五千两银子。伙计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事情起于三年前的一天。阜康钱庄来了一个当兵的,在门口踱来踱去。这个人的行为引起胡雪岩的注意,他上前与之攀谈起来。原来,当兵的名叫
期刊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少北洋官僚入阁。之后一年多内的政治形势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全国政党林立、舆论活跃,表现出难得的资产阶级民主气氛。这种情势下,中央政府的一些高官大佬纷纷出京下访,巡察社会,了解民情。  老妇喊冤  1912年6月6日,大理院院长许世英带着一个由刑事、民事推事等七名公职人员以及警卫组成的小组,离京前往江南巡察下访。6月9日,许世英一行抵达上海
期刊
公元968年,坐稳了江山的宋太祖在审阅新科进士名单时,突然皱起了眉头。  名单上共有18人,是殿试合格后准备录取为进士的学霸。“难道是因为没有赵家人?”宰相赵普很快就为自己有如此龌龊的想法而羞愧。  “这个第六名陶邴,是翰林学士陶谷的儿子吧?”宋太祖的眉头皱得像抹布。赵普小心翼翼地说:“是,陶邴读书很刻苦,成绩一直不错,年年拿三好学生。”然而,宋太祖的眉头并没有舒展,问主考官是谁。赵普说是陶谷。 
期刊
北宋《吕氏乡约》规定:“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度无所妨,乃命展刺。有妨则少俟。”  也就是說,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人家吃了没有;如果即将开饭,那就等人家吃完了再进去。否则人家吃着饭,你在旁边瞧,会有蹭白食的嫌疑。《吕氏乡约》是中国第一本乡约,恐怕也是第一本规定“吃了吗”的历史典籍。这本乡约后来成了其他乡约的范本。明朝人黄佐制定《泰泉乡礼》,几乎全按《吕氏乡约》复制,里面自然也有那条规定
期刊
1936年12月10日,为西安市青年学生抗日游行请愿之事,张学良被召到华清池,肃听蒋介石的训斥:“昨天学生闹事,你为什么不用机枪扫射他们?”  “我的机枪是打日本人的,不是打学生的。”张学良回答得很冷静。  蒋介石一听,顿时火冒三丈。“那‘九一八’的时候,日本人到了你眼皮底下,你为什么不打?”  此语一出,张学良腾地站起,额上青筋鼓胀。“我怎么打?你不是三令五申对日本人不许随意开战吗?”面对张学良
期刊
袁世凯之子袁克文自小师从天津四大书家之一的严范孙,得其真传,真、草、隶、篆无所不通,无所不精。袁克文写字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不用桌子,把纸悬空,由人拉住两端,他在上面挥毫,竟然笔笔有力,而纸无损。  他写小字也是如此,常常是仰卧在烟榻上,一手拿纸,一手执笔,凭空书写,并无歪斜走样之处。  当时上海的各种小报、出版物等,纷纷慕名请他题签。某次,有个作者以其作品请袁题写封面,袁一挥而就。小說出版后,作
期刊
公元前514年,吴王让伍子胥督建王城。吴王之子夫差即位后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  伍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我死后若国家有难,民众没粮吃,就到城门墙下挖地三尺。”  后来越国进攻吴国,城中軍民断粮,伍子胥的部下就带领军民在城门墙下挖地,竟然挖出许多可以充饥的城砖。  原来城砖是用糯米粉压成的,是伍子胥生前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吴国军民靠这些城砖渡过了难关。  选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
期刊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一位官员打扮的独臂葡萄牙人带着副官在澳门街头悠然地纵马游玩。天色已黑,副官不断提醒他最近周围不安全,可他不以为然,反而放肆狂笑。这时,六个葡萄牙客商模样的人突然蹿过来,围住这位官员叽叽喳喳,声称有大事报告。  见是自家同胞,这位官员心情大好,连忙俯下身来。谁知这六位“同胞”突然翻脸,顺势把他拽下马来,然后拔刀一顿狂砍。没等副官缓过神来,官员的脑袋已被活活剁了下来,副官也
期刊
清朝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苏州开了一家画廊,以卖画为生。  巧的是,在桃花巷的西頭,也有一家画廊,画廊的主人名叫吕子敬,家境贫寒,以画画为生。吕子敬擅长画梅花,不过这人非常自负,常夸耀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  郑板桥听说之后,便只画一些兰花、翠竹、花鸟、鱼虫之类的东西,从不画梅花。平时,若有人要郑板桥画幅梅花,郑板桥总是谦虚地笑道:“我画的梅花比吕先生差远了,我领你去找吕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