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道狭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患者36例,尿道扩张的方法包括单纯尿道扩张术及尿道内切开术。结果 治疗后患者尿道狭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AFR及RUV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尿道狭窄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常见并发症,采用单纯尿道扩张术及尿道内切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尿道狭窄;病因;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中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尿道狭窄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1]。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分析3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患者36例,均为男性,年龄61至85岁,平均(71.7±6.8)岁。患者术前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术后3-4W后出现尿道狭窄的临床症状,经膀胱尿道镜及尿道造影确诊,均为后尿道狭窄,包括前列腺段狭窄19例,尿道膜部狭窄17例,尿道狭窄3-22mm,平均(13.5±6.1)mm。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尿道扩张的方法包括单纯尿道扩张术及尿道内切开术。对于尿道狭窄长度较小,狭窄程度较低者,首选单纯尿道扩张术,每周1次,治疗周期2-3月,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调整治疗方法及次数,对于治疗效果差着,改为尿道内切开术。对于尿道狭窄长度>20mm,狭窄处瘢痕组织多者采用尿道内切开术,严格无菌操作,应用冷刀切开尿道狭窄处,并使用尿道探子进行钝性扩张,以扩张程度达24F尿管为标准,术毕,常规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并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及膀胱灌洗等。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0.5-1.5年,检测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如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AFR)及膀胱剩余尿量(RUV)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尿道狭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AFR及RUV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尿道狭窄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其发病率约2-6%,患者表现为排尿不畅、尿线变细,常引起尿潴留等[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常见原因包括[3]:①导尿管留置时间长,管径过粗,对尿道损伤,引起炎症性及瘢痕性狭窄;②术前尿潴留合并尿路感染,引起尿道粘膜损伤、坏死,引起尿道狭窄;③手术过程中,操作手法不当,对尿道外口及尿道粘膜的机械性损伤;④消毒液、液体石蜡等对尿道粘膜的化学性刺激、电切术中对粘膜的灼伤等;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尿道造影可以明确诊断,并可以清晰判断狭窄的具体部位。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预防措施包括术前有效的控制尿道感染,操作手法轻柔、减少对尿道的机械性损伤,降低电切术中热力灼伤,合理留置导尿管等。明确诊断后,早期治疗可以更有利于改善尿道狭窄的预后。根据狭窄的部位、长度及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单纯尿道扩张术及尿道内切开术。单纯尿道扩张术适用于狭窄长度<20mm者。尿道内切开术适用于狭窄长度>20mm者及单纯尿道扩张术治疗效果不佳者。本研究中,治疗后患者尿道狭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AFR及RUV均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尿道狭窄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常见并发症,采用单纯尿道扩张术及尿道内切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江敦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道狭窄[J].安徽医学,2008,29(21):195-196.
[2]刘贺亮,王福力,王和,等.电汽化切割及绿激光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8):478-481.
[3]庞自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6(22):401-404.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尿道狭窄;病因;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中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尿道狭窄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1]。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分析3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患者36例,均为男性,年龄61至85岁,平均(71.7±6.8)岁。患者术前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术后3-4W后出现尿道狭窄的临床症状,经膀胱尿道镜及尿道造影确诊,均为后尿道狭窄,包括前列腺段狭窄19例,尿道膜部狭窄17例,尿道狭窄3-22mm,平均(13.5±6.1)mm。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尿道扩张的方法包括单纯尿道扩张术及尿道内切开术。对于尿道狭窄长度较小,狭窄程度较低者,首选单纯尿道扩张术,每周1次,治疗周期2-3月,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调整治疗方法及次数,对于治疗效果差着,改为尿道内切开术。对于尿道狭窄长度>20mm,狭窄处瘢痕组织多者采用尿道内切开术,严格无菌操作,应用冷刀切开尿道狭窄处,并使用尿道探子进行钝性扩张,以扩张程度达24F尿管为标准,术毕,常规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并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及膀胱灌洗等。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0.5-1.5年,检测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如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AFR)及膀胱剩余尿量(RUV)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尿道狭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AFR及RUV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尿道狭窄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其发病率约2-6%,患者表现为排尿不畅、尿线变细,常引起尿潴留等[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常见原因包括[3]:①导尿管留置时间长,管径过粗,对尿道损伤,引起炎症性及瘢痕性狭窄;②术前尿潴留合并尿路感染,引起尿道粘膜损伤、坏死,引起尿道狭窄;③手术过程中,操作手法不当,对尿道外口及尿道粘膜的机械性损伤;④消毒液、液体石蜡等对尿道粘膜的化学性刺激、电切术中对粘膜的灼伤等;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尿道造影可以明确诊断,并可以清晰判断狭窄的具体部位。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预防措施包括术前有效的控制尿道感染,操作手法轻柔、减少对尿道的机械性损伤,降低电切术中热力灼伤,合理留置导尿管等。明确诊断后,早期治疗可以更有利于改善尿道狭窄的预后。根据狭窄的部位、长度及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单纯尿道扩张术及尿道内切开术。单纯尿道扩张术适用于狭窄长度<20mm者。尿道内切开术适用于狭窄长度>20mm者及单纯尿道扩张术治疗效果不佳者。本研究中,治疗后患者尿道狭窄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AFR及RUV均得到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尿道狭窄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常见并发症,采用单纯尿道扩张术及尿道内切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江敦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道狭窄[J].安徽医学,2008,29(21):195-196.
[2]刘贺亮,王福力,王和,等.电汽化切割及绿激光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8):478-481.
[3]庞自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6(22):4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