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级教师王燕烨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要求是:“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不少教师因考试中几乎不涉及略读课文的内容,所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略读课文经常是“一晃而过”,致使高年级的略读课文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笔者认为,不管是小学高年级的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应得到教师的同等重视,有些优秀的略读课文极具教学价值。基于此,笔者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略读课文《桂花雨》的教学实例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粗浅地谈谈对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的看法。
一、设“课堂主问题”于预习案中,树立目标意识
常规教学《桂花雨》的预习案一般是这样的:
1.自读《桂花雨》两遍。
2.在文中标记好段落序号。
3.查工具书,在文中给生字注音。
4.提前思考:
(1)香气迷人的桂花让“我”想起了什么呢?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2)你如何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
相当多的教师都会认为上述语文预习案并无不妥,但笔者认为这样的预习案看似中规中矩,无懈可击,却有着“大问题”。
首先,自读两遍如何能够落“实”?其次,课后的生字表中列出的生字只有“箩”“杭”两个,有必要布置“查工具书,在文中给生字注音”吗?最后,“提前思考”中的两道问题出自于课前导读,这该不会有问题吧?其实,不是每篇略读课文教学的预习题都是设计好的,在想不出更好的预习问题时,用课前导读的问题尚可,但如有更好的选择就不应使用课前导读的问题。总结起来,教师布置上面的预习案有“偷懒之嫌”。
对于课前预习案,教师应充分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教学技“艺”布置更优质、更高效的语文预习案。笔者认为预习案可这样设计:
1.大声朗读《桂花雨》两遍,家长监督。
2.在文中标记好段落序号。
3.查工具书,弄清“浸”的本义。
4.并提前在书上做好以下工作:运用圈点勾画法画出描写桂花的相关词句,并在文章的相应位置写下你的感受或体会,不少于4处。(课堂教学的“主问题”)
之所布置以上预习案是因为学生在家里预习的自觉性不会像教师期望的那样。贪玩、自制力差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大多数小学生不受监督去做好预习,特别是这种“读”的预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发挥家长的作用,切实监督好学生完成“读”之类的预习作业。
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而要理解“桂花雨”这个题目的深刻含义应该从最简单的、学生最易于感知的“桂花香”入手。而“桂花香”与动词“浸”密切相关,“浸”在文中的意思就尤其重要,而要读懂“浸”在文中的意思,还得从“浸”的本义入手。“箩”“杭”的字音、字形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就没有必要在预习作业中明确提出。
略读课文的目标之一就是适当地学习语言,而预习案第4题的设置既有对适当学习语言的落实,又有了一定量化的落实标准,而且更符合学生的由浅入深的认知实际,据此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授课前提前与文本、与教师无缝对接。这样巧设课堂主问题于预习案之中,才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方向。长期坚持,必然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目标学习的意识,在预习环节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分两次出示作者简介,激发积累兴趣
介绍作者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么作者该如何介绍呢?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可否对传统的“名”“字”“籍贯”“生卒年月”“代表作品”“语言特点”“风格流派”……的教学模式有所突破呢?笔者认为,授课教师不可一次性将作家简介“和盘托出”,“抛给”学生,因为这样收效甚微,有时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莫说学生,就是教师自己看到一大片作者简介的资料也会望而却步。
下面笔者就以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谈谈如何安排好作者简介。笔者在教学《桂花雨》时,将作者琦君的资料巧妙地分两次介绍。
在学生通过一组图片走近桂花雨后,第一次出示“作者简介”——“初识琦君”:
琦君,原名潘希真,生于1917年,浙江瓯海瞿溪人。早年在杭州求学,1949年去了台湾。在她的创作中,散文成就最高。据权威出版机构调查显示,琦君名列台湾“十大女作家榜首”。
这样出示的作者简介虽然文字简短但已经完整呈现出了作家的基本风貌,简短的文字学生有兴趣看,有兴趣看自然就有兴趣识记。介绍简短却完整,琦君的籍贯、主要经历、创作成就都蕴含其中,这样就达到了激发学生积累文学常识的兴趣。
在充分赏读课文后,笔者提出了“此时此刻你觉得这里的桂花雨还仅仅指纷纷落下的桂花吗?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第二次出示“作者简介” ——“走进琦君的心”:
写《桂花雨》时,琦君已经60多岁了,自从离开家乡到了台湾,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或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草树木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琦君《烟愁》后记
伴着哀伤的音乐和笔者深情的朗读,学生也渐入“琦君的心”,以这次作者简介为契机,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悟出了作者不是空泛地抒发思乡之情,而是借助具体的纷纷落下的桂花雨、 童年的摇花乐、母亲、 乡邻、特产来表达。
笔者分两次出示了作者简介,既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的目的,更激发了学生对积累文学常识的兴趣,因为他们已经深深知道“知人论世”在理解方面的妙用。
三、变课堂练笔为口头说话,提高表达能力
一节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一般只有一课时,如果安排课堂练笔,那么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因为写得好是需要时间的,作品展示和教师点拨也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些时间在略读教学课上是不可能有的。所以,笔者变课堂练笔为口头说话,在有限的时间内力图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桂花雨》时,笔者安排了这样的口头说话训练:
“这里的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因为花是故乡香。”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这句话再说一句。
提示:这里的_______,也比不上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范例:这里的马路再宽阔 , 也比不上家乡小巷的青石砖,因为路是故乡亲。
(师引导下,生很快就举起了小手。)
“这里的空气再清,也比不上家乡的空气鲜,因为气是故乡鲜。”
“这里的酒再醇,也比不上家乡的酒醇,因为酒是故乡浓。”
“这里的水再甜,也比不上家乡的水甜,因为水是故乡甜。”
“这里的月亮再亮,也比不上家乡的月亮明,因为月是故乡明。”
……
在有限的时间里,这样的口头说话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更为学生的透彻理解间接抒情并把这种写法“内化”夯实了基礎。
路漫漫其修远。本文所论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探索小学语文高年级略读课文的教法,是一条漫长辛苦之路。但我坚信,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只要怀揣教育理想、深植教育情怀,充分认识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积极钻研针对小学高年级、适合本班学情的略读课文教法,就一定能让学生将所学学法融会贯通。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一、设“课堂主问题”于预习案中,树立目标意识
常规教学《桂花雨》的预习案一般是这样的:
1.自读《桂花雨》两遍。
2.在文中标记好段落序号。
3.查工具书,在文中给生字注音。
4.提前思考:
(1)香气迷人的桂花让“我”想起了什么呢?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2)你如何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
相当多的教师都会认为上述语文预习案并无不妥,但笔者认为这样的预习案看似中规中矩,无懈可击,却有着“大问题”。
首先,自读两遍如何能够落“实”?其次,课后的生字表中列出的生字只有“箩”“杭”两个,有必要布置“查工具书,在文中给生字注音”吗?最后,“提前思考”中的两道问题出自于课前导读,这该不会有问题吧?其实,不是每篇略读课文教学的预习题都是设计好的,在想不出更好的预习问题时,用课前导读的问题尚可,但如有更好的选择就不应使用课前导读的问题。总结起来,教师布置上面的预习案有“偷懒之嫌”。
对于课前预习案,教师应充分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教学技“艺”布置更优质、更高效的语文预习案。笔者认为预习案可这样设计:
1.大声朗读《桂花雨》两遍,家长监督。
2.在文中标记好段落序号。
3.查工具书,弄清“浸”的本义。
4.并提前在书上做好以下工作:运用圈点勾画法画出描写桂花的相关词句,并在文章的相应位置写下你的感受或体会,不少于4处。(课堂教学的“主问题”)
之所布置以上预习案是因为学生在家里预习的自觉性不会像教师期望的那样。贪玩、自制力差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大多数小学生不受监督去做好预习,特别是这种“读”的预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发挥家长的作用,切实监督好学生完成“读”之类的预习作业。
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而要理解“桂花雨”这个题目的深刻含义应该从最简单的、学生最易于感知的“桂花香”入手。而“桂花香”与动词“浸”密切相关,“浸”在文中的意思就尤其重要,而要读懂“浸”在文中的意思,还得从“浸”的本义入手。“箩”“杭”的字音、字形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就没有必要在预习作业中明确提出。
略读课文的目标之一就是适当地学习语言,而预习案第4题的设置既有对适当学习语言的落实,又有了一定量化的落实标准,而且更符合学生的由浅入深的认知实际,据此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授课前提前与文本、与教师无缝对接。这样巧设课堂主问题于预习案之中,才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方向。长期坚持,必然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目标学习的意识,在预习环节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分两次出示作者简介,激发积累兴趣
介绍作者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那么作者该如何介绍呢?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可否对传统的“名”“字”“籍贯”“生卒年月”“代表作品”“语言特点”“风格流派”……的教学模式有所突破呢?笔者认为,授课教师不可一次性将作家简介“和盘托出”,“抛给”学生,因为这样收效甚微,有时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莫说学生,就是教师自己看到一大片作者简介的资料也会望而却步。
下面笔者就以自己的教学实例来谈谈如何安排好作者简介。笔者在教学《桂花雨》时,将作者琦君的资料巧妙地分两次介绍。
在学生通过一组图片走近桂花雨后,第一次出示“作者简介”——“初识琦君”:
琦君,原名潘希真,生于1917年,浙江瓯海瞿溪人。早年在杭州求学,1949年去了台湾。在她的创作中,散文成就最高。据权威出版机构调查显示,琦君名列台湾“十大女作家榜首”。
这样出示的作者简介虽然文字简短但已经完整呈现出了作家的基本风貌,简短的文字学生有兴趣看,有兴趣看自然就有兴趣识记。介绍简短却完整,琦君的籍贯、主要经历、创作成就都蕴含其中,这样就达到了激发学生积累文学常识的兴趣。
在充分赏读课文后,笔者提出了“此时此刻你觉得这里的桂花雨还仅仅指纷纷落下的桂花吗?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第二次出示“作者简介” ——“走进琦君的心”:
写《桂花雨》时,琦君已经60多岁了,自从离开家乡到了台湾,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或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草树木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琦君《烟愁》后记
伴着哀伤的音乐和笔者深情的朗读,学生也渐入“琦君的心”,以这次作者简介为契机,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悟出了作者不是空泛地抒发思乡之情,而是借助具体的纷纷落下的桂花雨、 童年的摇花乐、母亲、 乡邻、特产来表达。
笔者分两次出示了作者简介,既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的目的,更激发了学生对积累文学常识的兴趣,因为他们已经深深知道“知人论世”在理解方面的妙用。
三、变课堂练笔为口头说话,提高表达能力
一节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一般只有一课时,如果安排课堂练笔,那么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因为写得好是需要时间的,作品展示和教师点拨也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些时间在略读教学课上是不可能有的。所以,笔者变课堂练笔为口头说话,在有限的时间内力图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桂花雨》时,笔者安排了这样的口头说话训练:
“这里的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因为花是故乡香。”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这句话再说一句。
提示:这里的_______,也比不上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范例:这里的马路再宽阔 , 也比不上家乡小巷的青石砖,因为路是故乡亲。
(师引导下,生很快就举起了小手。)
“这里的空气再清,也比不上家乡的空气鲜,因为气是故乡鲜。”
“这里的酒再醇,也比不上家乡的酒醇,因为酒是故乡浓。”
“这里的水再甜,也比不上家乡的水甜,因为水是故乡甜。”
“这里的月亮再亮,也比不上家乡的月亮明,因为月是故乡明。”
……
在有限的时间里,这样的口头说话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更为学生的透彻理解间接抒情并把这种写法“内化”夯实了基礎。
路漫漫其修远。本文所论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探索小学语文高年级略读课文的教法,是一条漫长辛苦之路。但我坚信,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只要怀揣教育理想、深植教育情怀,充分认识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积极钻研针对小学高年级、适合本班学情的略读课文教法,就一定能让学生将所学学法融会贯通。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