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教学,就必须研究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为实现其目标就必须有教学大纲来指导一系列的实施手段。新《纲要》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并将体育课的性质定位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并将课程目标体系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领域。然而在对现时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体育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后发现,学校体育教学中缺少安全素质等方面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即在学校教育中系统学习课内外安全知识、基本生存能力和有关消防、逃身自救和应急救人等的技巧方法,其中包含相关联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这对于中小学生是极其重要的基本素质。笔者建议应通过努力探索,在小学、中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年龄特点制定一定比例的安全素质教学内容,分阶段学习实施,最终形成阶梯式链接的教学模式,使安全素质知识成为一种终身学习和受用的能力,从而达到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奠定基础。
一、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素质教育的意义
目前学校体育工作都提倡素质教育改革,体育不再是单一追求“增强体质”的纯生物学目标,新时期的学校体育理论开始把“健康第一”纳入教育的范畴和指导思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从阶段体育向终身体育转移,将“终身体育”理念定为教学发展趋势。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并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并体现于“终身体育”的之中。
从汶川大地震和上海商学院失火等严峻的灾难事件,得知在人一生掌握诸多能力中,基本生存能力和面对困难、灾害的应急处理乃是更重要的能力。有些知识也许一辈子用上一回就能度过难关,挽回生命。这些必须掌握的健康、安全方面等知识,应由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体育课越来越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体育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特点,以它在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室外这一有利和独特的教学环境为依托,以运动场和其他设施作为参加学生的学习环境,正好可以来对这些安全教育知识和能力进行学习和训练,既符合体育课形式要向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又拓展了体育课的延伸功能。
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审视现行学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观念相对滞后,竞技体育观、达标体育观、体质教育观还比较盛行,已不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忽视学生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体育课内容重复性过多、内容大、技术要求高,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有较大脱节;体育课的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不太注意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差异,而是一视同仁,不管学生要不要,盲目地进行灌输式、填鸭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采用绝对性评价体系“一刀切”,打击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在部分教学内容方面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而健康最基本的安全素质方面的知识确实最为缺乏,忽视学生的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安全知识包括课内准备活动、运动损伤、消防常识、遇灾自救、防范诈骗等相关内容。2004年五部委对学校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做了明确规定,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要安排相定时间进行安全教育。以上海市22所小学、26中学为研究对象和样本进行统计,发现学生掌握安全知识的了解随年龄逐步递增,小学生对安全知识完全不知的占92.6%。而该年龄段是自我防范意识薄弱,自身保护能力差,最容易出现些安全事故的群体。中学生了解部分安全知识占74.8%,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学习安全知识兴趣占较高的84%,但过重的学业和升学压力,家长和教师不得不把时间集中在复习应试上面,没能让他们的孩子学到更多的有关知识,当然家长本身也缺少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另外中小学部分学生是住校就读,加上从小生活安逸舒适,刚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如果遇上突发安全事件,事实上也往往会造成相当大的伤害。总体看在校学生对必要的安全知识掌握了解是非常低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长和学校长期以来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明显缺乏对孩子有效的安全教育,大部分实践操作仅仅是学校简单消防演习,以致他们缺乏安全知识、防范意识以及逃生自救和应急救人的技巧方法。所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学校教育应完全负担起责任,加强和补充这些知识。
学校体育教学未能全面开展安全素质教育可从体育教学内容情况统计调查中发现:所有学校都开设了传统的体育田径、武术、大球类,其他乒乓球、体操、羽毛球等,其他项目则根据各学校的教学条件选择性开设。但在安全素质等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很少开展,均未超过20%,所占的20%只是一般身体素质练习。从影响体育教学实施安全素质教育开展分析:上课教师对安全素质的重视程度均达到100%,基本都能注意场地设置、器材摆放、加强保护意识,因为在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较多。但未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安全素质教育主要原因是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列出相应的教学内容,一般教学内容都是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和易于开展的活动。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学工作中也根本没有特别的此类经费,使得要开。展安全素质教学的教研室和教师困难多,阻力大。在安全素质教学能力方面,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没有经过安全素质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一般只是有防范体育运动损伤方面的实践理论知识,缺乏大部分安全素质知识体系,如野外生存、消防常识、遇灾自救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就很难传授展开。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素质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1 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国民的安全素质是灾害防控的源头,在校学生更是如此。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重视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学校教育平台,以提高学生安全素质为目标,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的防范意识,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多种应急、逃身、自救、救人等等技巧方法,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同时应该制定专门的计划,落实专项资金的划拨,配备好专门的训练设备,合理的工作安排,配合课内实施,决不能只简单进行“119”的演习工作。
2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的教育者之一,应毫无疑问地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要担当好安全教育的传播者,首先要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勤勉的学习终身态度,熟练驾驭课堂能力,除了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杜绝课内的安全事故,还必须课外学习大量相关的安全方面知识,并经过合格的培训与考核,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其次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策略,不安于现状,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善于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要利用好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在教学过程因地制宜地开展安全素质的教学工作,如先搜集整理安全知识素材,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形象地向学生传授各种安全知识,利用室外实践课教会学生多种基本生存、应急逃生、灭火技能等本领,并与基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要定期组织班与班、校与校的抽查和模拟演习比赛,达到互帮互助,实战不惧不乱的要求。
3 教育等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将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生日常课程内容,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列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考评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编写适合于学生,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安全教育教材。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基本的交通安全、电煤安全、消防常识、灾害逃生、生存能力如快跑、登高、攀爬、游泳等,辅助于适合的身体素质练习。在中学开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方法、食物中毒急救方法、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家庭高楼失火自救、野外遇险求生、防暴和抗暴、防范诈骗等内容。这样就会使中小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能接受到不同层次的安全素质教育,这些内容又必须和平时、期末的体育成绩紧扣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使之学好并终身受用。最终的目标是形成从小学到中学阶梯式的链接教育模式,成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享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_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6(6)。
[2]张威,将素质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中的探索,辽宁体育科技,2003(3)
[3]纪秀香,素质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实施冲国科技信息,2004(18)
[4]晏健伟,素质化: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体系,成都体育学报,2009(1)
[5]曲宗湖,“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一、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素质教育的意义
目前学校体育工作都提倡素质教育改革,体育不再是单一追求“增强体质”的纯生物学目标,新时期的学校体育理论开始把“健康第一”纳入教育的范畴和指导思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从阶段体育向终身体育转移,将“终身体育”理念定为教学发展趋势。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并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并体现于“终身体育”的之中。
从汶川大地震和上海商学院失火等严峻的灾难事件,得知在人一生掌握诸多能力中,基本生存能力和面对困难、灾害的应急处理乃是更重要的能力。有些知识也许一辈子用上一回就能度过难关,挽回生命。这些必须掌握的健康、安全方面等知识,应由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体育课越来越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体育教学具有独特的教学特点,以它在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室外这一有利和独特的教学环境为依托,以运动场和其他设施作为参加学生的学习环境,正好可以来对这些安全教育知识和能力进行学习和训练,既符合体育课形式要向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又拓展了体育课的延伸功能。
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审视现行学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体育观念相对滞后,竞技体育观、达标体育观、体质教育观还比较盛行,已不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忽视学生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体育课内容重复性过多、内容大、技术要求高,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有较大脱节;体育课的实施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不太注意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差异,而是一视同仁,不管学生要不要,盲目地进行灌输式、填鸭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难以发挥;采用绝对性评价体系“一刀切”,打击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在部分教学内容方面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而健康最基本的安全素质方面的知识确实最为缺乏,忽视学生的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安全知识包括课内准备活动、运动损伤、消防常识、遇灾自救、防范诈骗等相关内容。2004年五部委对学校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做了明确规定,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要安排相定时间进行安全教育。以上海市22所小学、26中学为研究对象和样本进行统计,发现学生掌握安全知识的了解随年龄逐步递增,小学生对安全知识完全不知的占92.6%。而该年龄段是自我防范意识薄弱,自身保护能力差,最容易出现些安全事故的群体。中学生了解部分安全知识占74.8%,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学习安全知识兴趣占较高的84%,但过重的学业和升学压力,家长和教师不得不把时间集中在复习应试上面,没能让他们的孩子学到更多的有关知识,当然家长本身也缺少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另外中小学部分学生是住校就读,加上从小生活安逸舒适,刚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如果遇上突发安全事件,事实上也往往会造成相当大的伤害。总体看在校学生对必要的安全知识掌握了解是非常低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长和学校长期以来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明显缺乏对孩子有效的安全教育,大部分实践操作仅仅是学校简单消防演习,以致他们缺乏安全知识、防范意识以及逃生自救和应急救人的技巧方法。所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学校教育应完全负担起责任,加强和补充这些知识。
学校体育教学未能全面开展安全素质教育可从体育教学内容情况统计调查中发现:所有学校都开设了传统的体育田径、武术、大球类,其他乒乓球、体操、羽毛球等,其他项目则根据各学校的教学条件选择性开设。但在安全素质等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很少开展,均未超过20%,所占的20%只是一般身体素质练习。从影响体育教学实施安全素质教育开展分析:上课教师对安全素质的重视程度均达到100%,基本都能注意场地设置、器材摆放、加强保护意识,因为在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较多。但未能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安全素质教育主要原因是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列出相应的教学内容,一般教学内容都是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和易于开展的活动。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学工作中也根本没有特别的此类经费,使得要开。展安全素质教学的教研室和教师困难多,阻力大。在安全素质教学能力方面,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没有经过安全素质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一般只是有防范体育运动损伤方面的实践理论知识,缺乏大部分安全素质知识体系,如野外生存、消防常识、遇灾自救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就很难传授展开。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安全素质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1 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国民的安全素质是灾害防控的源头,在校学生更是如此。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重视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学校教育平台,以提高学生安全素质为目标,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的防范意识,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多种应急、逃身、自救、救人等等技巧方法,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同时应该制定专门的计划,落实专项资金的划拨,配备好专门的训练设备,合理的工作安排,配合课内实施,决不能只简单进行“119”的演习工作。
2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的教育者之一,应毫无疑问地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要担当好安全教育的传播者,首先要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勤勉的学习终身态度,熟练驾驭课堂能力,除了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杜绝课内的安全事故,还必须课外学习大量相关的安全方面知识,并经过合格的培训与考核,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其次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策略,不安于现状,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善于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要利用好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在教学过程因地制宜地开展安全素质的教学工作,如先搜集整理安全知识素材,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形象地向学生传授各种安全知识,利用室外实践课教会学生多种基本生存、应急逃生、灭火技能等本领,并与基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要定期组织班与班、校与校的抽查和模拟演习比赛,达到互帮互助,实战不惧不乱的要求。
3 教育等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将安全常识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生日常课程内容,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列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考评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编写适合于学生,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安全教育教材。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基本的交通安全、电煤安全、消防常识、灾害逃生、生存能力如快跑、登高、攀爬、游泳等,辅助于适合的身体素质练习。在中学开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方法、食物中毒急救方法、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家庭高楼失火自救、野外遇险求生、防暴和抗暴、防范诈骗等内容。这样就会使中小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能接受到不同层次的安全素质教育,这些内容又必须和平时、期末的体育成绩紧扣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使之学好并终身受用。最终的目标是形成从小学到中学阶梯式的链接教育模式,成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享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和安全教育_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6(6)。
[2]张威,将素质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中的探索,辽宁体育科技,2003(3)
[3]纪秀香,素质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实施冲国科技信息,2004(18)
[4]晏健伟,素质化:体育教学目标的定位体系,成都体育学报,2009(1)
[5]曲宗湖,“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