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读课文正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自读的效果,决定着语文学习的成败。因为自读篇目最能考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程度,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了解自读篇目的教学现状, 探寻一套有效的学习自读课文的方法,使讲读课文中的学习信息得以反馈、知识技能得以迁移,是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初中语文自读课的地位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除讲读课文以外,还设计了自读和课外自读两部分课文,其中自读篇目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占全部篇目的40-50%)。其内容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寓言、童话、演讲稿等,入选的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
二、自读课文和讲读课文的区别和联系
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各有特点,既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讲读和自读体现的是“知”和“行”的两面。讲读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知”。自读则是学后应用的过程,即“行”。自读的讲是为了不讲自会,教是为了不教自懂。讲读为自读提供方法和技能,而自读则检验和巩固讲读时教师传授的语文学习技能。自读与讲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基础环节,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因此,学生在讲读课上学习到了语文学习的方法,然后到自读课上去运用、去实践。讲读课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读课的效果;自读课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又是对讲读课的检验,所以说上好自读课和上好讲读课一样重要。
三、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存在两种极端,一是把这些课文完全忽略不讲,因为多数教师认为自读课文在考纲之外,就完全让学生自己去读,并未提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去检查学生自读的质量和效果。二是把它们当作讲读课细讲,而且一讲到底,至于什么是讲读篇目什么是自读篇目,根本不作区分,对于“自读课”中的“自”和“读”重视不够,指导不够。有自学能力的学生或许可以提出疑难问题,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漫无目的的学习,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四、改进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策略
课程改革是让学生在读中享受,所以不能所有的课都是一个套路一个模式。自读课在一般情况下,安排的课时少,通常是一节课。如何在短时间内捕捉所学信息,科学而又准确地教读自读课文呢?我认为自读课上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每一篇课文由于其体裁、思想及内容的不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往往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大方向负起责来,否则,长篇的课文再加上一节课时,学习效果往往是不明显的。
第二,指导学生完善学习形式。
初中语文自读课具有丰富的内容,在题材形式上也变化多样,自读课文的体裁、内容与主题不同,自学方式也应该有异。在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形式方面进行完善,可以提高学生在语文自读课方面的兴趣,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读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形式的确定。同样是以爱国为主题,但是《黄河颂》是通过唱词的方式赞美黄河;《最后一课》是通过小说的形式,构思重大的事件,借以警醒国民。前者适合朗诵比赛而后者则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更能让学生深味主题。
第三,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1.看标题
标题是文眼,是提纲,是文章线索,有的直接点明主题,它们可以成为很好的学习抓手,所以特别重要。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提示文章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
2.看导读
课前导读里有很多提示性的语言,可以提炼出学习目标,例如《土地的誓言》的导读中这样说,“作者怀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发出了誓言”,那么这种思乡之情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这不就是很好的学习目标吗
3.看课后习题
教科书是集很多专家的智慧为一体的,所以课后习题的设置往往能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丑小鸭》一文课后第一题是这样问的:“丑小鸭经历了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歧视和打击面前,它持什么样的态度?”可以让学生使用表格的形式把丑小鸭流浪过程中遭受的歧视和打击梳理出来,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很快把握重点,从而快速地切入主题,把握中心。
4.加強背诵和积累
背诵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师讲的应该少一些,让孩子们多背些东西,尤其是初中的孩子。例如《土地的誓言》一课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应该让学生多背诵多积累。与其把自读课上的大量时间用来讲解,不如做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背诵。
第四,协同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自读课文同样要有成果生成,让学生做到有“功”可表,有“才”可通
每一篇自读课文也都是优秀篇目,学习它不仅是了解其内容,更主要的是要探讨它传递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可以采用已学过的哪种方法来品析,来最大程度地产生学习成果。
2.自读课文的学习成果同样要形成班级精华
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同样更是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起作用,对学生形成的成果进行评选与展示之后,要全班学习,相互交流。
3.要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人人都努力,人人有成果
尤其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如果能让他从找到一个生字,找到一处精彩语句开始鼓励,他的主动性自然会最大程度被激发。
“教无定式,学无定法。”自读课的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想,所有的认识和策略都会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在遵照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探索和试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使自读课教学更科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读课文正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自读的效果,决定着语文学习的成败。因为自读篇目最能考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程度,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了解自读篇目的教学现状, 探寻一套有效的学习自读课文的方法,使讲读课文中的学习信息得以反馈、知识技能得以迁移,是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初中语文自读课的地位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除讲读课文以外,还设计了自读和课外自读两部分课文,其中自读篇目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占全部篇目的40-50%)。其内容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寓言、童话、演讲稿等,入选的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迁移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
二、自读课文和讲读课文的区别和联系
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各有特点,既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讲读和自读体现的是“知”和“行”的两面。讲读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知”。自读则是学后应用的过程,即“行”。自读的讲是为了不讲自会,教是为了不教自懂。讲读为自读提供方法和技能,而自读则检验和巩固讲读时教师传授的语文学习技能。自读与讲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基础环节,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因此,学生在讲读课上学习到了语文学习的方法,然后到自读课上去运用、去实践。讲读课进行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自读课的效果;自读课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又是对讲读课的检验,所以说上好自读课和上好讲读课一样重要。
三、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存在两种极端,一是把这些课文完全忽略不讲,因为多数教师认为自读课文在考纲之外,就完全让学生自己去读,并未提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去检查学生自读的质量和效果。二是把它们当作讲读课细讲,而且一讲到底,至于什么是讲读篇目什么是自读篇目,根本不作区分,对于“自读课”中的“自”和“读”重视不够,指导不够。有自学能力的学生或许可以提出疑难问题,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漫无目的的学习,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四、改进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策略
课程改革是让学生在读中享受,所以不能所有的课都是一个套路一个模式。自读课在一般情况下,安排的课时少,通常是一节课。如何在短时间内捕捉所学信息,科学而又准确地教读自读课文呢?我认为自读课上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每一篇课文由于其体裁、思想及内容的不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往往是有很大差异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大方向负起责来,否则,长篇的课文再加上一节课时,学习效果往往是不明显的。
第二,指导学生完善学习形式。
初中语文自读课具有丰富的内容,在题材形式上也变化多样,自读课文的体裁、内容与主题不同,自学方式也应该有异。在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形式方面进行完善,可以提高学生在语文自读课方面的兴趣,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自读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形式的确定。同样是以爱国为主题,但是《黄河颂》是通过唱词的方式赞美黄河;《最后一课》是通过小说的形式,构思重大的事件,借以警醒国民。前者适合朗诵比赛而后者则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更能让学生深味主题。
第三,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1.看标题
标题是文眼,是提纲,是文章线索,有的直接点明主题,它们可以成为很好的学习抓手,所以特别重要。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提示文章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
2.看导读
课前导读里有很多提示性的语言,可以提炼出学习目标,例如《土地的誓言》的导读中这样说,“作者怀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发出了誓言”,那么这种思乡之情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这不就是很好的学习目标吗
3.看课后习题
教科书是集很多专家的智慧为一体的,所以课后习题的设置往往能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丑小鸭》一文课后第一题是这样问的:“丑小鸭经历了哪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歧视和打击面前,它持什么样的态度?”可以让学生使用表格的形式把丑小鸭流浪过程中遭受的歧视和打击梳理出来,这样就能节省时间,很快把握重点,从而快速地切入主题,把握中心。
4.加強背诵和积累
背诵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师讲的应该少一些,让孩子们多背些东西,尤其是初中的孩子。例如《土地的誓言》一课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应该让学生多背诵多积累。与其把自读课上的大量时间用来讲解,不如做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背诵。
第四,协同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1.自读课文同样要有成果生成,让学生做到有“功”可表,有“才”可通
每一篇自读课文也都是优秀篇目,学习它不仅是了解其内容,更主要的是要探讨它传递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可以采用已学过的哪种方法来品析,来最大程度地产生学习成果。
2.自读课文的学习成果同样要形成班级精华
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同样更是引导者。教师要充分发挥起作用,对学生形成的成果进行评选与展示之后,要全班学习,相互交流。
3.要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人人都努力,人人有成果
尤其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如果能让他从找到一个生字,找到一处精彩语句开始鼓励,他的主动性自然会最大程度被激发。
“教无定式,学无定法。”自读课的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想,所有的认识和策略都会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在遵照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探索和试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使自读课教学更科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