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一”前一天,《心理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奇怪的论文,题目叫《捍卫父母时代》,副标题是:孩子会给你带来更多快乐而非不幸。那是篇长24页、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3组作者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加拿大大英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河畔分校。
这还需要研究吗?于是,我很好奇地读了那篇奇文。
为了给出答案,学者们层层递进地采用了3种方式,来研究究竟是做父母比较快乐,还是正享受二人世界的同龄人比较快乐。
第一步,为了理性分析这个困难的问题,研究者用了《世界价值观调查》的一部分数据,还利用通讯录给参加过上次调查的人发了一页纸的问卷,给他们的幸福感打分。他们发现,父亲比尚无子女的调查者认为自己“更幸福”;而所有做了父母的成年人都比无子女的同伴“觉得生活更有意义”。另一个结论是,已婚夫妻并没有因为有或者没有子女而感觉更“幸福”或者更“不幸”,而未婚男女中,未婚爸妈的幸福感则明显低于没有子女的同龄未婚男女。另外,这帮人的研究认为,子女带来的幸福感也与年龄有关——17至25岁的父母不如同龄的无子女人士幸福,26至62岁的父母会比同龄的无子女人士幸福,而到了63岁以上,有无子女就对幸福感不起作用了。
当然,对所有这些结论,严谨的科学家们拒绝臆断其“原因和意义”,马上进入了第二步。
第二步,从上次参与实验的父母中挑选出来的329名男女填写了一份5页长的问卷。就像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在新问卷中,良好情绪被分成了类似的8种:“幸福、快乐、满足、兴奋、自豪、成就感、有趣和愉快”;而负面情绪则被分成了丰富多彩的11种:“愤怒、悲伤、害怕、厌恶、内疚、窘迫、羞愧、焦虑、激怒、失望以及无聊”。问卷中有记者们最常使用的问题,“你一生中最重大和最有意义的时刻在做什么?”最终,研究者发现,做了父母的男女生命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比他们尚无子女的同伴们更正面一点。
然而,究竟是快乐的人都做了父母,还是因为做父母而变得快乐,至此仍然是个谜。于是,在第三阶段,科学家们决定赤膊上阵,直接比较父母们照料子女与进行其他休闲活动时的快乐程度。大约186名至少拥有一位未成年子女的家长参加了这项调查,他们把自己每天的活动划分为“看电视”、“做饭”、“看孩子”等15种,在这些家庭活动期间,研究组会随机咨询他们的心理状态。调查显示,正在“看孩子”的父母,更容易报告自己“幸福”。
这个结论让科学家们很满意,这验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进化生物学上讲,成为父母,让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是一个人类成员的终极追求”。
不过,对于一个并没有出人意料结果的研究,学者还是分析和发掘了自己研究的现实意义——媒体和文学作品中凄惨的家长形象,正是让人们越来越不敢要孩子的原因,而200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看护孩子的时光相比,那些仍然奋斗在职场的女性妈妈们更享受每日看电视、购物甚至准备食物的时间,不过,今天的研究结果与过去相反,拥有一个孩子,回报大于付出,“我们欣慰地发现,成为父母将真正意味着幸福与更有意义的生活”。
这个结果确实过于普通,普通到几乎不值一提,不过,想想身边年轻夫妇和他们已过耳顺之年的父母对究竟要不要孩子的争论,从传宗接代的重要性到人类生育的最佳年龄,甚至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而子女则一次次忆起做了家长的同事们乌青的眼圈还有传说中幼儿园升小学时严格的面试……也许,《心理科学》中的结论,有助于让这场辩论走向理性。
这还需要研究吗?于是,我很好奇地读了那篇奇文。
为了给出答案,学者们层层递进地采用了3种方式,来研究究竟是做父母比较快乐,还是正享受二人世界的同龄人比较快乐。
第一步,为了理性分析这个困难的问题,研究者用了《世界价值观调查》的一部分数据,还利用通讯录给参加过上次调查的人发了一页纸的问卷,给他们的幸福感打分。他们发现,父亲比尚无子女的调查者认为自己“更幸福”;而所有做了父母的成年人都比无子女的同伴“觉得生活更有意义”。另一个结论是,已婚夫妻并没有因为有或者没有子女而感觉更“幸福”或者更“不幸”,而未婚男女中,未婚爸妈的幸福感则明显低于没有子女的同龄未婚男女。另外,这帮人的研究认为,子女带来的幸福感也与年龄有关——17至25岁的父母不如同龄的无子女人士幸福,26至62岁的父母会比同龄的无子女人士幸福,而到了63岁以上,有无子女就对幸福感不起作用了。
当然,对所有这些结论,严谨的科学家们拒绝臆断其“原因和意义”,马上进入了第二步。
第二步,从上次参与实验的父母中挑选出来的329名男女填写了一份5页长的问卷。就像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在新问卷中,良好情绪被分成了类似的8种:“幸福、快乐、满足、兴奋、自豪、成就感、有趣和愉快”;而负面情绪则被分成了丰富多彩的11种:“愤怒、悲伤、害怕、厌恶、内疚、窘迫、羞愧、焦虑、激怒、失望以及无聊”。问卷中有记者们最常使用的问题,“你一生中最重大和最有意义的时刻在做什么?”最终,研究者发现,做了父母的男女生命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比他们尚无子女的同伴们更正面一点。
然而,究竟是快乐的人都做了父母,还是因为做父母而变得快乐,至此仍然是个谜。于是,在第三阶段,科学家们决定赤膊上阵,直接比较父母们照料子女与进行其他休闲活动时的快乐程度。大约186名至少拥有一位未成年子女的家长参加了这项调查,他们把自己每天的活动划分为“看电视”、“做饭”、“看孩子”等15种,在这些家庭活动期间,研究组会随机咨询他们的心理状态。调查显示,正在“看孩子”的父母,更容易报告自己“幸福”。
这个结论让科学家们很满意,这验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进化生物学上讲,成为父母,让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是一个人类成员的终极追求”。
不过,对于一个并没有出人意料结果的研究,学者还是分析和发掘了自己研究的现实意义——媒体和文学作品中凄惨的家长形象,正是让人们越来越不敢要孩子的原因,而2004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看护孩子的时光相比,那些仍然奋斗在职场的女性妈妈们更享受每日看电视、购物甚至准备食物的时间,不过,今天的研究结果与过去相反,拥有一个孩子,回报大于付出,“我们欣慰地发现,成为父母将真正意味着幸福与更有意义的生活”。
这个结果确实过于普通,普通到几乎不值一提,不过,想想身边年轻夫妇和他们已过耳顺之年的父母对究竟要不要孩子的争论,从传宗接代的重要性到人类生育的最佳年龄,甚至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而子女则一次次忆起做了家长的同事们乌青的眼圈还有传说中幼儿园升小学时严格的面试……也许,《心理科学》中的结论,有助于让这场辩论走向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