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特征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发生、不同运动症状分级(H-Y)时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统一PD评分量表Ⅲ和Ⅴ(UPDRS-Ⅲ、UPDRS-Ⅴ)、PD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对169例PD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2名正常组对照.结果 99.41%的PD患者存在非运动症状;76.33%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80.47%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及非运动症状明显多于对照组;不同Hoehn和Yahr(H-Y)分级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表现及严莺度差异明显;焦虑、H-Y分级、性别、PDSS及MMSE得分进人回归方程.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明显,且在不同运动症状分级间表现及严重程度中具有一定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模型对照组(C).HIE组(HIE);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生化技术,观察脑皮层和海马PKC膜转位的变化.结果 N组皮层、海马PKC膜转位水平分别为0.28±0.02、0.29±0.02;C组为0.29±
目的 制备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补益肝肾中药对模型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5-HT合成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影响,探讨补益肝肾中药防治更年期抑郁症的机理.方法 采用雌性SD大鼠,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孤养和21d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CUMS)制备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海马5-HT含量、RT-PCR技术
目的 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简明MiGill疼痛量表、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焦虑自评问卷、疼痛自我效能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SF-12生活质量量表对114例健康人群和139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疼痛患者焦虑[(33.56±9.96)分]、抑郁[(17.14±11.22)分]、失眠[(13.19±6.14)分]得分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2